納洛酮治療椎基底動脈缺血眩暈的隨機對照觀察 醫學論文_第1頁
納洛酮治療椎基底動脈缺血眩暈的隨機對照觀察 醫學論文_第2頁
納洛酮治療椎基底動脈缺血眩暈的隨機對照觀察 醫學論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納洛酮治療椎基底動脈缺血眩暈的隨機對照觀察 醫學論文 【關鍵詞】 ,椎基底動脈缺血【摘要】 目的 觀察納洛酮治療椎基底動脈缺血眩暈的療效。方法 2004年9月2005年5月以眩暈為初始癥狀及主要癥狀在本院住院及門診患者共36例。按入組順序隨機分為兩組。經SPSS 10.0統計,對比分析納洛酮治療效果。結果 收治眩暈患者36例,總有效率納洛酮組為94.74%,對照組為41.18%,兩組相比差異有非常顯著性(U=7.21,P001)。納洛酮組完全緩解及顯效時間亦明顯短于對照組。結論 椎基底動脈缺血所致的眩暈緩解慢、復發率高,盡早應用納洛酮可減輕神經細胞內超鈣,減輕神經細胞的損傷,從而緩解眩暈癥狀且

2、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文由中國論文范文收集整理。【關鍵詞】 椎基底動脈缺血;納洛酮;眩暈椎基底動脈缺血眩暈病在臨床中常表現為眩暈、耳鳴伴惡心、嘔吐、偏側肢體麻木等一組綜合征。由于其緩解慢、復發率高, 治療上有一定難度,傳統的治療方法是以對癥治療為主。筆者試用鹽酸納洛酮治療椎基底動脈缺血(vertebrobasilarin sufficiency,VBI)所致的眩暈,療效良好,報告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設計 隨機對照研究。1.2 研究對象 2004年9月2005年5月以眩暈為初始癥狀及主要癥狀在本院住院及門診患者,所有符合1989年推薦的“可能VBI”的診斷標準1的36例患者

3、,按入組順序隨機分為兩組。均行頭顱檢查,排除腦干、小腦及枕葉的出血及梗死。治療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齡(51.2616.29)歲;伴隨癥狀:惡心、嘔吐13例(6842%),偏側肢體麻木9例(47.37%),耳鳴6例(31.58%),視物不清、復視及眼脹痛5例(26.32%),言語不清和吞咽困難1例(5.26%)。對照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齡(49.3413.24)歲,年齡分布及伴隨癥狀兩組具有可比性。除對照組中1例患者因出現皮疹而中斷治療外,其余患者全部完成10天的全程觀察。1.3 設計、實施、評估者 本研究的設計與實施由筆者完成,評估由經過訓練的小組成員進行。1.4 干預措施

4、 對照組:復方丹參注射液30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鈉500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共10天。納洛酮組:給納洛酮注射液(湖南益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金爾倫,規格0.4/支) 24,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500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其他一般對癥治療相同。1.5 主要觀察指標 眩暈癥狀判斷評分:無頭暈、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評0分;眩暈間斷發作,每天發作累計時間2h,輕度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評1分;眩暈間斷發作,每天發作累計時間在26h,評2分;眩暈每天發作累計時間12h,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評3分;持續性眩暈并且不能睜眼,并完全需臥床休息,評4分。1.6 主要結局判

5、斷標準 完全緩解:無眩暈癥狀發作;顯效:評分減少34分;有效:評分減少12分;無效:評分無變化或增加。1.7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統計軟件包,對患者的一般資料根據其性質分別采用卡方檢驗及t檢驗。對療效分析采用秩和檢驗及U檢驗。2 結果2.1 治療對比結果 見表1、表2。表1 納洛酮治療眩暈的療效及與對照組的比較 (略)注:經秩和檢驗,U=7.21,P0.01表2 納洛酮治療起效時間與對照組的比較 (略)注:*P0.01,*P0.052.2 藥物不良反應 納洛酮組1例患者在治療中出現惡心、嘔吐、心動過速,減慢滴速后消失。無因納洛酮不良反應而脫落者。3 討論納洛酮(naloxone)又名烯丙羥

6、嗎啡酮,是嗎啡樣物質的特異拮抗劑。內源性嗎啡樣物質主要有3類:-內啡肽類、腦啡肽類及強啡肽類,存在于腦組織、垂體及下丘腦中,它們在調節感知與運動、睡眠和覺醒、心血管功能與呼吸活動等方面均起著神經遞質和調質作用。嗎啡樣物質可與體內的嗎啡受體結合。嗎啡受體不僅存在于中樞神經內,也存在于心、肺、腎、小腸等器官內,故可產生廣泛的生理、病理效應。納洛酮與嗎啡受體的親和力比嗎啡或-內啡肽高,能競爭性阻止并取代嗎啡樣物質與受體結合,從而阻斷嗎啡樣物質的作用,實現其療效2,3。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暈是一種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47,臨床癥狀以眩暈、嘔吐為主。急性腦缺血后腦組織的-內啡肽免疫活性增高,納洛酮

7、為廣泛的阿片受體拮抗劑,其拮抗作用可使腦血流量增加,減輕腦灌流損害。-內啡肽抑制前列腺素和兒茶酚胺的血管效應,納洛酮可對抗-內啡肽,重建前列腺素對微循環的調節,保持PGI2/TXA2平衡,抑制鈣離子內流,緩解腦血管痙攣。此外,納洛酮尚具有抑制興奮性氨基酸釋放、拮抗膜脂質過氧化、促進細胞內環磷腺苷合成、改善神經傳導功能的作用,對于防治缺血性神經損害有積極意義。觀察36例,納洛酮組總有效率為94.74%,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納洛酮組24h起效的患者有13例,占總病例數的36.11%,對照組起效緩慢,療效反應多在用藥4天以后,24h無一例起效的病例,完全緩解及顯效時間長于納洛酮組。這說明納洛酮起效快,可能與納洛酮脂溶性高,能迅速分布全身,易透過血腦屏障有關。納洛酮有穩定細胞膜對鈣離子通透性、防止膜脂質過氧化作用,可增加環磷酸腺苷()的含量,減輕神經細胞內超鈣8,減輕神經細胞的損傷,從而緩解眩暈癥狀。 關鍵詞:對照,觀察,隨機,治療,癥狀,神經,醫學論文,納洛酮治療椎基底動脈缺血眩暈的隨機對照觀察 內容摘要:【關鍵詞】 ,椎基底動脈缺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