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前言 健身知識系統健身,健身,許多朋友想到健身,思想都會停留于鍛煉肌肉的成面,其實不然,健身并非僅此而已,健身完全可以作為一項興趣、愛好、特長,乃至享受、修養,不僅是肉體的鍛煉,更是精神的磨練,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當意識來到這一層面時,就會發現,健身也有指導思想1. 明確目標;如果你純粹只是玩玩,那保證安全就行。如果你想達到某種效果,這效果就是你的目標-減肥?保持健康?發達肌肉?雕琢身材?若具體到器械健身,更要目標明確-想突出哪塊肌肉?用什么器械?什么動作?。只有目標明確,才不會在一段時間后,懷疑自己在花錢買累!2專心致志(一心不二用);用什么器械,什么動作,達到什么效果,都有一定要領。在遵
2、循規則的前提下,追求個人感覺。但,若做得驢不驢,馬不馬的,很可能得到騾(沒效果)。3各個擊破與搭配訓練; 專攻某一肌肉(群),同時,搭配附近的處于緊張狀態的肌肉(群)訓練,可事半功倍。4遵循基本原則與追求個人感覺 兩者不矛盾!同樣的器械,而不同人,不同方法,不同效果。這就是基本原則與個人追求!具體介紹二、“三位一體”,器械健身的三種功能和一種境界Ø 發達肌肉Ø 燃燒脂肪(減肥)Ø 雕刻線條(美體)聯系與區別:總的來說,發達肌肉需負重;燃燒脂肪通過縮短距離加快速度實現;雕琢線條注重動作的精致!Ø 肉體的鍛煉與精神的升華-天人合一健身的朋友都會發現,在練得疲
3、勞時,效果易出來,也正是這時候最考驗一個人的耐力、毅力!三、人體肌肉構造與器械訓練Ø 人體肌肉構造圖 及重要肌肉的作用人體骨骼肌構造圖人體肌肉組織分三類:骨骼肌、心肌與平滑肌。平時鍛煉肌肉一般是練骨骼肌。人體肌肉構造圖人體重要肌肉的作用:² 斜方肌:斜方肌充分發展時,肌肉變短,向后拉收雙肩,使肩更加寬闊,保持背部正直,頭部后仰,可矯正駝背、雙肩內扣、頭前伸等缺陷,賦予正確的直立姿勢。斜方肌發達是一種健、力、美的標志,是業余健美運動員參加健美競賽的有利條件。² 三角肌:主要是使肩關節外展,其前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關節前屈并略旋內;后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關節后伸并略旋外。
4、² 背闊肌:背闊肌有助于體形的改善。當其高度發達時,顯赫地映現出肩寬、腰細,將上體烘托的更加魁梧呈“V”型。² 胸大肌:胸肌發達時,胸脯高挺,呼吸更為充分和暢通。胸部是體型輪廓中最突出的部分。對男性而言,輪廓分明而強健的胸部是剛毅、力量、信心的展示,能充分體現男性的陽剛之美;對于女性,完美發展的胸部曲線則能充分展示女性的陰柔之美。² 前鋸肌:近固定時,可使肩胛骨前伸,上回旋。² 腹肌:腹部肌肉比體內其它肌肉更易消退,缺乏運動時,因營養過剩,腹部脂肪大量堆積而下墜時,最易使腹肌松弛。腹部下垂(或下墜)和身體發胖,是人體一般健康水平開始下降的標志。而腹肌發達
5、,呈“波浪形”肌塊,則是自我健美訓練者訓練有素的標志。而且,腹肌對于歌唱有特殊意義,腹肌發達,中氣足,發氣自如!² 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臂力的決定因素;² 臀大肌:這塊肌肉很發達,直接位于骨盆后外側面,維持人體直立姿勢。近固定時,使大腿后伸和旋外,如后擺腿和后踢腿動作。該肌上半部使大腿外展,下半部使大腿內收;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骨盆向對側轉動,如轉體動作,兩側收縮使骨盆后傾,維持人體直立姿勢。重要肌肉(群)對應器械訓練法斜方肌:1.杠鈴聳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軀干保持挺直;兩手掌心向后握杠鈴桿垂于大腿前方,握距與肩同寬;兩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縮力控制住
6、,把杠鈴向上提起,直至兩肩聳起接近耳側,使斜方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張緊力控制住,慢慢放松還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復。整個動作過程中頭部和軀干處于自然位。每組做810次,重量盡可能大。2.史密斯架聳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站于史密斯架的中央,滑動杠鈴桿位于體前;兩手掌心向后握住杠桿垂于大腿前方,握距與肩同寬;兩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縮力控制住,把杠鈴向上提起,直至兩肩聳起接近耳側,使斜方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張緊力控制住,慢慢放松還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復。整個動作過程中頭部和軀干處于自然位。每組做810次,重量盡可能大。 3.啞鈴聳肩(
7、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兩手各握啞鈴垂于體側,掌心向內;兩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縮力控制住,把啞鈴向上提起,直至兩肩聳起接近耳側,使斜方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張緊力控制住,慢慢放松還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復。整個動作過程中頭部和軀干處于自然位。每組做810次,重量盡可能大。 4.背后杠鈴聳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兩手掌心向后握住杠鈴桿垂于臀部后,握距與肩同寬;兩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縮力控制住,把杠鈴向上提起,直至兩肩聳起接近耳側,使斜方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張緊力控制住,慢慢放松還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復。整個動作過程中
8、頭部和軀干處于自然位。每組做810次,重量盡可能大。 5.俯身啞鈴聳肩(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頸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骨的內側緣,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內收靠攏) 立姿,兩手各握啞鈴,掌心向內;軀干前傾至幾乎與地面平行,脊柱保持自然位,兩臂自然下垂;兩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縮力控制住,把杠鈴向上提起,直至兩肩胛骨內收靠攏,使斜方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張緊力控制住,慢慢放松還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復。每組做810次,重量盡可能大。 6.肩胛骨下壓(斜方肌下部) 坐于拉力器的坐墊上,兩腳自然踩地,大腿前上部頂在海綿墊下方;兩手
9、臂伸直握住拉桿兩端,掌心向前,握距稍比肩寬;軀干與地面垂直,手臂處于拉伸位;以斜方肌的收縮力控制住,兩肩胛骨內收靠攏,將拉桿盡量往下拉,使斜方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張緊力控制住,慢慢放松還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復。每組做8-10次,重量盡可能大。 三角肌:1.前束前平舉(啞鈴)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兩腿直立,挺胸收腹。兩手正握啞玲或杠鈴,兩臂下垂于腿前。 動作過程:直臂持鈴向上舉起,至稍高于肩。靜止一秒鐘,再直臂徐徐放下還 還原至腿前。如用啞鈴,可左右手各一次,連續交替做。
10、; 呼吸方法: 上舉時吸氣,下落時呼氣。 注意要點:上舉和下落時全身保持直立,兩臂保持直伸,意念集中在三角肌。2.中束側平舉(啞鈴)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兩腳自然開立,兩手握啞鈴,下垂于身體兩側。 動作過程:收縮三角肌,直臂向側上方舉起,直到略高于肩,靜止一秒鐘,再讓 讓兩臂徐徐放下到下垂位置。 呼吸方法:上舉時吸氣,靜止時呼氣。下降時吸氣,完全落下時呼氣。 注意要點: 上舉和下落時,全身保持直立,不要搖擺彎曲,臂部保持
11、直伸。 3.中束側平拉(大飛鳥)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全身直立,一手握住大飛鳥的一端。另一手插按在腰間。 動作過程:收縮三角肌,一手將大飛鳥一端拉向側上方拉到與肩齊高。另一手用力插按腰間以保持平衡。上拉到最高點后,靜止一秒鐘,然后,在三角肌繼續用力控制下,重回開始位置。重復練一肩已無力上拉后,換練另一肩。 呼吸方法:上拉時吸氣,到達頂點后呼氣。下落時吸氣,落到底點后呼氣。 注意要點: 上拉時,身體不要搖擺借勁。這一動作也可用啞鈴,側臥來做;也可以利用大飛鳥機完成這一動作。4.后束俯身側平
12、舉(啞鈴或者大飛鳥) 起始姿勢:兩足開立(或者坐在羅馬凳上),向前屈體90度,兩手握啞鈴,兩臂直垂肩下。 動作過程:收縮三角肌后部,直臂從兩側平舉起啞鈴,直到與地面平行。靜止一秒鐘,再讓兩臂徐徐放下。 呼吸方法:上舉時吸氣,下落時呼氣。 注意要點: 上舉和下放啞鈴時,全身保持穩定,不要搖擺。意念集中在三角肌后部。上舉前,要徹底放松,到達最高點時,要徹底收縮。這一動作也可俯臥在長條凳上做。5.后束直立(坐姿)推舉(杠鈴、啞鈴或者斯密斯機) 起始姿勢:把杠鈴從杠鈴架放到肩上,全身直立,腰部挺直,。 動作過程:兩臂向上直推至完全伸
13、直,靜止一秒鐘,讓杠鈴慢慢下落到后腦勺部位,然后重復推舉動作。 呼吸方法:上舉時吸氣,下落時呼氣。注意要點:上舉和下放杠鈴時,身體不要擺動。該動作對上臂三頭肌也有較大鍛煉作用。如將杠鈴下落到頸后肩上,則對三角肌后部有更大的鍛煉作用,稱為頸后推舉。胸前和頸后的推 舉,也可坐在凳上做。還可用啞鈴,左右兩臂同時作交替的上推和下落,如此做,則可在上推和下落時吸氣,靜止時呼氣。側重于前、中束側重于中束:側重于中束胸大肌:一、杠鈴平臥推舉 切莫忽視這個練習。要使它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需對下列幾個方面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預備姿勢:仰臥在平板上,兩腳平
14、放地上,兩腳間距略窄于肩。挺胸,背稍弓,臀部始終接觸平板。最好有同伴幫助拿起杠鈴并進行控制。適當的寬握距是最大程度刺激胸肌的重要環節,窄握會更多地使用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太寬的握法會縮短運動范圍,可能導致對手腕和肩袖過大的壓力。練習:做1次深呼吸,保持身體蓄勢待發的狀態。杠鈴離架,在頂點用力收縮胸肌并精確地用背闊肌把杠鈴拉向胸骨。保持胸部上挺,想象胸部與杠鈴在半道會合。杠鈴下落至最低點時胸肌應感到充分的伸展,胸肌的收縮和伸展就像是在用杠鈴時斷時續地擠壓一個橡皮圈。 在杠鈴下降過程中要控制呼吸。當杠桿接觸胸部時要做短暫停留,保持緊張,不要放松,并為發力推起杠鈴做準備。杠鈴離開胸部時,如同做下斜
15、推舉那樣將杠鈴向兩腳方向上推。這種技術能避免胸肌和肩部肌群拉傷。可想像把杠鈴和自己推向遠處,正確的動作是后背上部會感覺到壓力。接近力竭時,你會發現杠鈴是在持續和穩定地緩緩運動。 組數:采用合適的重量試做34組,第1組不需用完美形式,努力做15次。后2組試著至少做10次,最后1組盡量做至力竭。采用“3-0-2”的節奏:3秒鐘下落杠鈴,在最低點不停留(0秒鐘),2秒鐘內舉起重量。組間休息12分鐘。 技巧: 1.不要僅用雙臂推舉杠鈴,想象用整個胸肌的力量將身體和杠鈴推離平板。 2.確保臀部貼靠在平板上。練習時不要上抬臀部,否則會造成受傷機會,并會減少胸肌的運動量。 3.上推杠鈴瞬間用力抓握杠鈴、收縮
16、臀肌、腹肌和呼吸肌,想象從腹部傳送能量進入抓握的雙手。 提示:用很重的杠鈴時反彈離胸是不可取的舉動,它不但易損傷胸骨和胸肌,而且會減少對胸肌的刺激量,抑制肌肉增長。 二、啞鈴飛鳥 這是一個構建完滿胸肌的理想練習。它不但能充分刺激胸肌,而且能伸展相連的肌肉組織。能使人體會到一種強烈的伸展和收縮運動。正確遵循下面的練法會塑造出更強壯有型的胸肌。 預備姿勢:仰臥,臀肩背貼凳,雙腳平放地上。掌心相對持啞鈴近胸部,然后向上舉起啞鈴,兩臂基本伸直。練習:肘部稍屈慢慢向兩側下放啞鈴,到最低點時上臂與長凳基本處于同一水平面,肘部彎曲約90度,充分伸展胸肌。啞鈴要緩慢下放,同時吸氣,不要急于求成。抬高肋骨下沿盡
17、量伸展胸肌,到達底部時稍停頓,然后慢慢帶動啞鈴向后上方做“飛鳥”動作,回到開始位置。 組數:采用相對較輕的重量做3組,每組1015次,堅持 用“3-0-2”秒的節奏。技巧:啞鈴不要靠近肩部,因為不是“推舉”。向后上方舉起啞鈴時要想象去“環抱”一個人,且自始至終不要推開他。 提示:不要嘗試使用太大的重量,以免拉傷雙肩,合適的重量是能保持動作規范。 三、啞鈴上斜臥推 可使用不同傾斜度的斜板。例如,開始時傾斜角度很大,在訓練過程中逐步降低角度,直至與地面平行,使用相同重量并做短暫間歇,此法有利減輕肌肉的疲勞程度。 預備姿勢:仰臥斜板上,兩手握啞鈴置于肩的正上方,雙腳平放地面,脊背挺直貼靠斜板,腹肌收
18、緊,頸部伸直。 練習:上舉時應遵循三角形的運動軌跡,啞鈴應在胸肩上方身體中線處相遇。動作要平緩流暢,特別關注對胸肌的擠壓,還原時動作要慢。 組數:使用合適重量的啞鈴,做34組,每組10次。動作節奏是“3-0-2”秒。盡量不要停頓(如需稍做停頓,只能在頂點或底部)。 技巧: 向上推舉啞鈴時,要試著讓啞鈴輕輕地“漂上去”,好像不受意識的支配。這樣胸肌必須立即開始工作,以防啞鈴墜落。 上舉啞鈴時雙手內轉,并在最高點轉成掌心相對。下落時雙手外旋,到最低點時掌心向雙腳。避免啞鈴降得太低,降至啞鈴幾乎接觸胸肌外側為宜。 四、杠鈴上斜臥推 它和啞鈴上斜臥推二者可擇其一。 預備姿勢:仰臥斜板上,后背靠牢。雙腳
19、平放地面,間距稍寬于肩。兩手比肩稍寬正握杠,兩臂基本伸直,鎖住肘關節。在胸部上方用力將杠鈴推離杠鈴架并控制住。 練習:慢慢降低杠鈴,直到胸肌充分伸展,然后推起到開始位置,胸肌完全收緊。 組數:做3組,每組10次,動作節奏是“3-0-2”秒,以充分錘煉胸肌。 提示:不要指望進行70%的努力獲得100%的收獲,那不是科學訓練!記住,意志不應在肌肉工作中被消耗殆盡,要動腦筋去分析體驗,并通過艱苦的努力度過最初的“疲勞假象”。經驗證明: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訓練,通過充分伸展和完全收縮相結合的練習,雕刻強壯而輪廓分明的胸部則指日可待。l 胸肌鍛煉難點上胸發達度不夠,與中下胸存在明顯落差;中縫不明顯;厚度不
20、能迅速增加;塊形不理想;有明顯缺陷.:一、上胸發達度不夠,與中下胸存在明顯落差1.斜板杠,啞鈴臥推.為什么有人練習了很長時間效果不明顯呢?說明動作需要改進.第一.要注重動作要領.改掉做橋式推舉的習慣.否則成了近似平板臥推.練習的部位游離到了中.下胸部.第二.如果全程動作效果不好,可考慮半程動作,同時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適當加大重量.請同伴保護或助力.第三.如果用杠鈴做效果不好,可以啞鈴為主.有個小技巧:下降啞鈴時不走直線,可微卷手腕,使路線略呈:C:形,這樣可在切線方向產生一個分量,加在上胸橫截面上.要點是注意力必須集中在上胸橫截面上.并想像筋脈暴起.充血良好,以強化訓練效果.2直立杠啞鈴推舉
21、,不系腰帶,以每組68次的負荷做推舉。由于身體自然后傾。故對上胸有很強的刺激效果。能很快“淹沒“顯露的鎖骨。3平臥推舉。由于身體結構和柔韌性方面的差異。如果做斜板臥推收效果甚微的話,則不妨用平臥推來發達上胸。動作要點是:下放杠鈴時將鈴杠置于頸部,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再就是在臥板下墊一木塊,使之呈510度的小傾角。以利于挺起胸部。4前傾式俯臥撐。墊高雙腳,使身體前傾10度左右,最多不超過15度,否則受力的重點會轉至肩部。可請同伴在上背部加杠鈴片。二、胸肌中縫不明顯的改進職業高手們的胸肌中縫宛如一線,即窄又深,為使胸縫深陷,必須讓近胸溝處肌肉立起,關鍵在于充分擠壓胸肌,使兩側胸肌在每次動作中充分地
22、接近,隆起。1。直臂器械夾胸。直臂比常規的屈臂動作效果好。坐于凳上,伸直雙臂。拳眼向前,小臂抵住擋臂板。這樣雙臂能在胸前交*,幅度自然大于屈臂動作。交*雙臂時堅持12秒鐘,頂峰收縮。以盡量對胸肌近中縫處進行擠壓,逼其:“立“起來。2。拉力器十字交*,立于拉力器架下,雙手握柄做夾胸動作,充分交*雙臂,而不是相觸即分。可以一組左臂在上,一組右臂在上,或雙臂交替上下,每組做812為準。3。窄握臥推。能采用較大負荷進行練習,但幅度受限,有利有弊,需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才能得到良好效果。啞鈴飛鳥雖對練胸縫也有一定作用,但雙臂一旦過了身體平衡,對胸肌拉伸的張力就會變小,所以胸縫的訓練應以有滑輪的器械為主。三
23、、增加胸肌厚度的辦法增加胸肌厚度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要總是按已經習慣的負重進行訓練,一旦一組動作的次數超過1012次,就應該考慮增加負荷,人體的調節機制很特別,如果一個負荷會使其難受,那它就會調節神經系統儲存更多的能量,以便下一次相對輕松地化解。如此循環往復,肌肉才能不斷增厚變大。二是盡可能增大動作幅度,動作幅度對增加任何一塊肌肉的厚度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動作幅度越大,肌纖維拉伸與收縮的程度就越大,受的刺激也越強。效果自然比幅度受限的動作要好的多。三是多做一些大負重的上身動作。如硬拉,立姿推舉等。這些動作在全面提高上體圍度的同時,對增厚胸部肌肉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兩個增厚胸肌的主打動作1、杠
24、鈴平板臥推:除常規的812次練習外,應定期安排大重量訓練日,用大重量甚至超負荷來打破身體的適應性,動作一般做46次,極限重量做13次。總組數為810組。極限組做23組,組間休息為1分半到2分鐘。然后再安排一兩個其他動作。如斜板臥推或飛鳥,做1215次,最后做12組高次數(1520次),這樣能兼顧深層肌纖維,使肌肉高度充血,與大重量訓練構成相輔相成的良好效果。2、啞鈴平板臥推:除了正常的起落位置外,還可刻意將啞鈴放到近腰處,以增大胸廓,刺激下胸。開始用較輕的重量體會,適應,習慣后相應增大重量,下限為竭盡全力做八次左右。四、塊形的塑造胸肌塊形不理想除了前面談的上胸,中縫和厚度等原因外,還有幾個直觀
25、原因,胸肌寬闊度不夠,尤其是下外側緣狹小,下胸過分下墜或發達度不夠;常態下整體輪廓不夠清晰。胸肌寬闊度的改進,杠鈴平臥推舉要寬握,開始也許不太習慣,但很快就能適應,握距越寬,對胸肌外側緣的刺激越強,能使胸肌充分打開,拉伸。下外側緣偏小可調節落杠位置,使之*近下胸部,做啞鈴臥推時可刻意使起落位置偏下,仰臥飛鳥無論啞鈴還是拉力器均要這樣。另外,架空俯臥撐對改善胸肌下外側緣偏小也有一定作用;手應撐于體側偏下位置,背上可加一定重量。下胸過分下墜者,若不是肥胖原因,則主要是下斜臥推做得過多造成的。下斜臥推的優點是能夠迅速發達下胸部,缺點是常態站立時下胸過于下墜。因此這個動作不可過度使用為提高整個胸肌輪廓
26、的清晰度,可采用下列技巧:1。在每組動作的間隙穿插造型訓練,以下面夾胸和展胸部為主因為一組器械練習后胸肌已全面充血,輪廓顯露,此時做造型緊肌肉,可使胸部輪廓更突出。對整個線條有強化作用。2。在動作中強化輪廓,比如。在拉力器飛鳥,坐姿胸前推等動作頂點時,做頂峰收縮手縮12秒。以強化胸肌輪廓線。3,采用孤立重量做多組練習。孤立重量12次可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動作要領上,對雕塑胸肌輪廓線非常重要。有時為了強化效果,可以一堂課只做一個動作。背闊肌背闊肌 引體向上起始姿勢兩手用寬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單杠,兩腳離地,兩臂身體自然下垂伸直。 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直到單杠觸及或接近胸部。靜
27、止一秒鐘,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后逐漸放松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做。 呼吸方法將身體往上拉時吸氣,下垂時呼氣。 注意要點上拉時意念集中在背闊肌,把身體盡可能的拉高,上拉時不要讓身體擺動。下垂時腳不能觸及地面。可在腰上鉤掛杠鈴片來加重。 背闊肌 坐式下拉吊棍 起始姿勢坐在凳上,兩手用寬握距向上伸直,正握(掌心向前)吊棍。 動作過程收縮背闊肌,將吊棍盡力往下拉,直到觸及頸后肩背部或是觸及前胸。然后慢慢放松背闊肌,讓吊棍縮回到兩臂伸直拉住的高度。 呼吸方法將吊棍下拉時吸氣,松回時呼氣。 注意要點 應將意念集中在背闊肌收縮和放松的控制上。若坐著的高度不合適,可立著做或
28、跪著做。背闊肌 俯身劃船該動作是鍛煉背闊肌的基本動作之一,可用杠鈴、啞鈴等來做。用杠鈴時,握距寬時,并上拉到觸及腹部時,對背闊肌下端有較大鍛煉作用。握距窄,并直接上拉到觸及胸部時,對背闊肌上部影響較大。若用啞鈴,可左右手交替做或用單個先練一邊,再練另一邊。 起始姿勢屈膝,上體前傾,兩臂直垂握杠,應使杠鈴稍離地面。頭不要低垂。 動作過程收縮背闊肌,將上臂上拉,把杠鈴盡量拉高,靜止一秒鐘,讓杠鈴徐徐下降到兩臂完全伸直下垂。 呼吸方法上拉杠鈴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注意要點上拉時要想著讓主要力量來自背闊肌的收縮,而不是臀部。上拉時,腰要收緊,上體盡量不搖動,腿部用力,臀部后移,以保持平衡。如做單臂劃船
29、,另一手可撐扶在膝上或凳上 起始姿勢將橫杠一端套上杠鈴片,讓一端留空,并頂住墻角或用重物壓住。騎跨橫杠,面向重端,站在墊木上,兩膝稍彎,臀部向后移,兩手一前一后并握杠的近杠鈴片處。將重端稍稍拉離地面。兩臂下垂,不要低頭。 動作過程收縮背闊肌,屈肘將杠鈴的重端拉起到接近胸骨。靜止一秒鐘,極力收緊背闊肌。放松背闊肌,讓杠鈴重端徐徐下降。 呼吸方法上拉時吸氣,下降時呼氣。注意要點 為了盡量用上背闊肌的收縮力,兩手握杠要放松些,以少耗臂力。上體保持不動,不讓抬高借勁。起拉前,要讓背闊肌完全松開,上拉到最高點時徹底收縮。胸要挺,腰要收緊,腿要用力下踏,臀部往后移。 腹肌-打開兩頭起(示范圖)上班族每天為
30、前程打拼,疲勞的眼睛,僵直的頸椎,酸痛的腰背,是否正困擾著你?聰明的你,有沒有自己的應對之策?沒錯,運動!沒時間去健身房,不妨在家中做做徒手健身操,舒展一下筋骨,抖擻一下精神,讓你一整天都神采奕奕!提示:在練習過程中不要屏息,保持自然呼吸。在練習過程中,最好采用胸腹式的深層呼吸。益處:增加氧氣供應,血液得到凈化,肺部組織強壯。增強免疫機能。橫膈膜和胸腔得到發展和加強。活力、耐力隨之增長。面色紅潤而健康,身心平和而清澈。動作一:仰臥,身體自然放松 動作二:四肢伸直,同時用力上抬-坐姿收腹(示范圖)上班族每天為前程打拼,疲勞的眼睛,僵直的頸椎,酸痛的腰背,是否正困擾著你?聰明的你,有沒有自己的應對
31、之策?沒錯,運動!沒時間去健身房,不妨在家中做做徒手健身操,舒展一下筋骨,抖擻一下精神,讓你一整天都神采奕奕!提示:在練習過程中不要屏息,保持自然呼吸。在練習過程中,最好采用胸腹式的深層呼吸。益處:增加氧氣供應,血液得到凈化,肺部組織強壯。增強免疫機能。橫膈膜和胸腔得到發展和加強。活力、耐力隨之增長。面色紅潤而健康,身心平和而清澈。動作一:坐姿,上體基本垂直,腿前伸 動作二:腿部彎曲抬起,下腹收緊-站立壓腹(圖)上班族每天為前程打拼,疲勞的眼睛,僵直的頸椎,酸痛的腰背,是否正困擾著你?聰明的你,有沒有自己的應對之策?沒錯,運動!沒時間去健身房,不妨在家中做做徒手健身操,舒展一下筋骨
32、,抖擻一下精神,讓你一整天都神采奕奕!提示:在練習過程中不要屏息,保持自然呼吸。在練習過程中,最好采用胸腹式的深層呼吸。益處:增加氧氣供應,血液得到凈化,肺部組織強壯。增強免疫機能。橫膈膜和胸腔得到發展和加強。活力、耐力隨之增長。面色紅潤而健康,身心平和而清澈。動作一:弓步,手抱頸后,身體后仰 動作二:上身前壓,呼氣 腹肌高級訓練法漂亮的腹肌來自科學的飲食,大量的心肺訓練與低脂食物,還有腹肌訓練。 肖 恩雷以下是很好的腹肌訓練方法。熱身面朝下躺在墊子上,雙手放于胸前。背慢慢的彎曲注意感覺腹肌的伸展,使身體幾乎成U型。之后還原。做兩組。每組10次。也可以反過來,背著地躺下,彎曲身體,同樣要感覺腹
33、肌的伸展。如果你的下背部受過傷的話,在做此之前應咨詢一下教練的意見。如在運動中感覺有不適的話,請立即停止。仰臥起坐背著地躺在墊子上,雙腿上抬,好似坐在椅子上并感覺身體向后壓。雙腳在腳踝處交叉。初學者很難保持這樣的姿勢,可將腿放于平凳上或靠墻立起。雙臂交叉放于胸前,眼睛看天花板上一點且要盯住不動,肩胛骨不要接觸墊子。注意:動作幅度非常小,感覺腹肌收緊,便可停止。你可以在動作中用左肘擊右膝或右肘擊左膝以發展腹斜肌。靜力鍛煉法坐在長凳上,深深的吸氣,之后從腹部呼出,同時收緊,擠壓腹部做2025次。腹肌下部與腹外斜肌也可用同樣的方法練習。將一手指放于所練習肌肉的區域,感覺這部分肌肉的收縮。²
34、 肱二頭肌1.杠鈴彎舉 發展肱二頭肌腹的經典動作,各級訓練水平者都適用。重點鍛煉肱二頭肌內側頭和肌腹,因此動作能使 前臂保持適度外旋。動作要領:身體直立,中握距(同肩寬)正握杠鈴,垂于體前。兩上臂貼緊身體兩側。向上彎舉,至肱二頭肌完全收緊,稍停。然后緩慢還原,練習時身體不要前后晃動,不要借助慣性力。即使有意借力,幅度也不能太大。負重大時到最低點手臂不完全伸直,以防肘關節受傷。2.曲柄杠鈴斜托彎舉 是鍛煉肱二頭肌下部和肘關節之間肌肉的特好練習,能增加肱二頭肌的厚度,使肱二頭肌更飽滿,造型更完美。動作要領:坐在凳上,胸靠斜板,上臂放在斜板上,兩手反握杠鈴,臂伸直,保持身體穩定。用力將杠鈴彎舉到最高
35、點,稍停。然后 緩慢還原。注意,臂應充分伸展,動作要慢;在杠鈴降到最低點時肘關節應微屈,用力控制住杠鈴,但不要完全伸展。3.啞鈴坐姿交替彎舉主要是雕塑和分離肱二頭肌。交替練可減少借力,使注意力更集中在目標肌上。 動作要領:坐在凳端或垂直靠背凳上,雙手持啞鈴垂于體側,掌心相對,兩肘貼靠身體兩側。以肘關節為支點,向上彎舉,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舉至最高點收緊肱二頭肌,稍停。然后控制性還原。接著另一臂做相同動作。前臂和腕外旋是為了充分收縮肱二頭肌和鍛煉肱二頭肌內側頭,更好地分離肱二頭肌。此動作也可站立做。 4.啞鈴臥彎舉 作用是增加肱二頭肌的圍度,分離肱二頭肌,突
36、出肌峰。它能使肱二頭肌充分伸展,中高級水平者可安排在前面做。動作要領:仰臥在斜凳上,雙手持啞鈴垂于體側,兩膝彎曲,雙腳放地上,上臂緊貼身體兩側。彎舉啞鈴,收縮肱二頭肌至極限,然后緩慢還原。可雙手同時練習,也可單手交替練習。 5.單手啞鈴斜托彎舉 重點鍛煉肱二頭肌的肌峰和刻畫肌肉線條。 動作要領:坐在凳上,手反握啞鈴,臂放在斜板上伸直。為保持身體平衡,可用不持鈴手握住斜板。肱二頭肌收縮彎舉啞鈴到最高點時用力擠壓,進行頂峰收縮,稍停片刻。控制性還原,手臂充分伸展,但不完全伸直。做完一側換側再做。 6.啞鈴坐姿側彎舉 主要是鍛煉肱二頭肌外側。 動作要領
37、;坐姿,手持啞鈴垂于體側,掌心相對,上臂緊貼體側,肘關節是惟一運動的關節。用力向上彎舉,可感受到肱二頭肌外側 膨脹隆起。最高點進行頂峰收縮,并堅持片刻,然后緩慢還原,最低點時手臂完全伸直。做完一側換側再做。為避免動作過程中身體借力,軀干可稍前傾。 動作選擇與訓練方法 1.動作選擇。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動作。初練者一般選3個動作,以杠鈴動作為主,2個杠鈴動作,1個啞鈴動作,重點是發展肌肉圍度。中高級訓練者動作可增加到45個,并隨著肌肉圍度的增大適當增加孤立的啞鈴動作,以使肱二頭肌既飽滿又有型。 2.變換動作次序。一般來講難度大的動作應在精力充沛時完成,每次
38、訓練基本動作放在前面。身體適應了這種訓練方式,輔助肌就會替主動肌做功。為了減少輔助肌的作用,不一定每次都以杠鈴彎舉開始,而可先做啞鈴彎舉,并逐組增加重量。這樣既為負重大的杠鈴彎舉進行了熱身運動,又加大了肱二頭肌的訓練負荷,效果更理想。 為了獲得最佳訓練效果,動作要全過程用力,并牢牢控制器械,彎舉時注意力集中在肱二頭肌上,到最高點時用力壓縮。下降還原要控制緩慢。不要過分伸展前臂。不要太計較負重量的大小,狀態佳就加重,狀態欠佳則減重。每次完成動作的質量和重量同等重要。 ² 肱三頭肌:肱三頭肌訓練計劃: 練習一:站姿“V”把下壓:動作必須規范,不要使身體前后搖晃,
39、也不要用身體的重量往下壓繩。僅僅用肱三頭肌的力量,盡量使雙肘夾緊身體,動作幅度要充分,底部做頂峰收縮。我不采用金字塔增重法則,每一組用相同的重量(3組×30次)。由于保持高次數,所以每組的最后幾次都能感到似乎在用成千磅的重量訓練。 練習二:坐姿單臂啞鈴屈伸:我十分喜歡做這個練習,因為能感覺到全部壓力都集中在肱三頭肌上。練習時采用很大的重量,每組只做68次。不做頂峰收縮,因這個練習的目的只是增大肱三頭肌的體積。動作要領:單手舉啞鈴過頭,使手臂緊貼臉部,控制啞鈴慢慢向頭后另一側肩膀下放,保持肘關節外展。練習三:斜板繩索后屈伸:這是另一個每組30次、做3組的高次數訓練。躺在斜板上,從頭后抓
40、住繩索,感覺壓力在肱三頭肌上,不要使肘關節向前晃動。動作幅度充分,做頂峰收縮,要使肱三頭肌有燒灼感。 練習四:坐姿雙手持鈴后屈伸:這個動作使用較大的重量,次數相應減少,每組68次,做3組。用雙手握住一個足夠重的啞鈴,掌心向上,手臂伸直,置啞鈴與頭頂,然后控制做屈伸運動。這個練習肘關節的位置并不重要,因為啞鈴的重量已使肘關節處于強大的壓力之下,不可能有太大的移動。同樣,因為重量大,也幾乎不可能做頂峰收縮。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做練習時應盡量使肱三頭肌充血。練習五:站姿“V”把后屈伸:身體保持挺直,雙手從頭后握住“V”把,保持肘關節固定。當上臂彎曲到最底部時,要感覺到整個肱三頭肌被拉伸,上臂伸展至
41、頂部時做頂峰收縮。這個練習也做3組×30次。 練習六:曲桿杠鈴雙臂屈伸:這個動作的效果和練習三相同。使用曲杠是為了減少手腕的壓力,以使肱三頭肌更大程度地受到刺激。練習中要盡量避免肘關節向前做牽引動作。動作幅度充分,做頂峰收縮。 這就是我訓練肱三頭肌時做的所有練習。你也許會覺得我訓練過度了,但由于我采用了高次數和大重量交替的方法,因而我獲得了最好的訓練效果四、健身計劃1. 健身時間1) 下午3點到晚上9點之間是最好的健身時段,其中又以 46時運動為宜;2) 每次運動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3) 每組8-12個一次性做完,然后休息30左右放松一下肌肉,再做下一組。做完每個動作的四組后,休息
42、1-2分鐘左右,開始做下一個動作。記住每組中的間隔時間不要過長,不然就沒效果了。休息時間盡量放松肌肉,多甩動手臂之類的。2. 健身營養3. 健身與飲食1) 健身前,2) 健身時,多補充水分3) 健身后,健身和運動后半小時以內喝500ml左右的牛奶可以迅速補充營養4. 增肌與飲食增肌飲食寶典增長肌肉體積是一門藝術,訓練與科學的營養共同作用于肌肉才能促使它們恢復與生長。“練”要科學地練,“吃”要吃得合理。那么如何吃才算合理呢?根據我們對健美訓練者多年的跟蹤調查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得出健美訓練者的每日增肌飲食寶典,即適度的蛋白質加較低含量的脂肪,再加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同時還要合理補充促合成、防分解的“促合成因子”來保證肌肉的生長。1. 補充足夠的熱能人體在維持生命和各種活動時均需消耗一定的熱能,健美訓練時,人體消耗的能量大大增加。而肌肉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熱量,因為每增加0.45公斤(約1磅)的肌肉,身體大約需要2500千卡的熱量。為了促進肌肉生長,健美訓練者熱量攝入必須達到50千卡/公斤體重/天以上。比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要增長1磅肌肉,每天需攝入能提供3000千卡熱量的食物。如果你攝入的熱量小于消耗的熱量,就不可能長體重。所以,你需要攝入更多的熱量來保持增多的肌肉。2. 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健美訓練時能量主要由糖原提供。糖原是碳水化合物在肝臟和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