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利樞紐實習報告_第1頁
2022年水利樞紐實習報告_第2頁
2022年水利樞紐實習報告_第3頁
2022年水利樞紐實習報告_第4頁
2022年水利樞紐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品質文檔2022年水利樞紐實習報告 一、前言 1、實習目的 進一步加固和加深課堂多學過的理論學問,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點、施工方法等,培育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提升自我的專業學問和現場操作技能。 2、實習任務 通過理論學問回顧、資料搜集,以及老師講解、學生提問,實地觀看、現場記錄參加試驗等等方式,對xx水利樞紐工程狀況進行現場實習,把握肯定的施工技藝。 3、實習時間 XX年12月x日12月x日 4、實習人員 帶隊老師: 學生: 二、實習內容 1、工程概況 xx水利樞紐工程地處xx江一級支流xx河上游的xx市xx縣境內,壩址位于xx縣xx鎮xx村上游 1km處,距xx縣城7.6k

2、m,距xx市約30km。是一座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發電、澆灌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xx河發源于xx市xx縣xx鄉境內的xx山金頂北麓,河流自源頭向北流經xx、xx、xx、xx、xx、xx、xx等地,至xx與xx會合流入xx市境,而后自西向東流經xx、xx、xx、xx及xx諸縣市,于xx鎮四周匯入xx江。xx河主河全長273km,全流域面積6486km2。xx河在xx市境內的河長為52km,流域面積為698km2。 1985年由xx省xx地區行署水電局編制的xx河流域規劃報告,對xx河干流擬定了十五級開發方案:xx347.7山彎xx240西村一級103xx船運閘98.4高山頭96

3、.4化成巖91.4雷坤85.5二馬灘75江口70xx惠渠滾水壩50.7二化壩45.7水西41宋家36.6矗湖30。規劃報告指出,xx是一個缺水地區,尤其是工業及城鎮生活用水需求較大,xx水庫調蓄xx河徑流,可解決xx市東部一帶的工業與城鎮生活用水,推舉xx水利樞紐為近期開發工程。 2、水文地質狀況 xx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30 km2,主河長28.7km,流域平均寬度8.01km,主河道平均比降14.8。 據xx氣象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為17.3,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282.9mm(20cm蒸發皿觀測值),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多年平均年最大風速為11.0 m/s,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7

4、9天。 xx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下游7.6km處設有xx水文站,具有1958XX年共47年連續的實測水文資料系列,是本工程水文分析計算的主要依據站。經計算,xx水庫壩址多年平均流量為7.54 m3/s,多年平均徑流深為1033.8mm,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8×108 m3。 xx河為雨洪式河流,洪水多發生在49月份,經分析計算,水庫壩址設計洪水標準(p0.2%):洪峰流量1260 m3/s,24h洪量42.3×104m3,72h洪量68.3×104m3;校核洪水標準(p0.05%):洪峰流量1820 m3/s,24h洪量61.1×104m3,72h洪量98

5、.4×104m3。施工設計洪水:9月次年3月洪峰流量(p10)196 m3/s。 xx河為少沙河流,壩址多年平均輸沙量為3.35×104t,水庫50年泥沙淤積量為128.8×104m3。 本區處華南褶皺系xx中南褶皺,xx西南拗陷之xx山玉華山隆斷束構造單元中。區內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構造剝蝕中低山地貌,北部為丘陵區,局部見有小規模滑坡體及倒塌積累體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供水管線區和壩下灌區屬于丘陵低山及沖洪積地貌,未見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庫周和庫盆由透水性較微弱的變質巖系、花崗巖、花崗閃長巖及石炭系碎屑巖構成,無可溶性巖分布,山體雄厚,地下水分水嶺高程高于正常蓄水

6、位,未發覺通向庫外的導水構造,不存在水庫永久滲漏問題。 庫岸多為巖質岸坡,土質岸坡一般亦較平緩,庫岸穩定性較好,但自下壩址至九洲段庫岸岸坡較陡,局部見有滑坡及坍塌現象;壩址上游右岸400m處滑坡體,存在失穩的可能,將威逼大壩的平安與穩定;同時,倒塌積累體對左岸引水隧洞進口(短線方案)的穩定亦構成威逼,對近壩左岸倒塌積累體予以清除。部分土質庫岸在水庫蓄水過程中或蓄水后,將會產生坍塌或滑坡等現象,雖對大壩及水庫平安不會構成威逼,但對鄰近正常蓄水位線庫岸的居民將產生肯定影響,建議可能受影響的居民進行搬遷。 庫區植被發育,水土保持良好,固體逕流微略,將來庫區淤積問題不大。庫區內未見有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

7、及文化古跡遺址分布,沉沒影響小,庫尾地面高程高于正常蓄水位6.58.8m,不存在浸沒問題。由于庫區無孕震斷裂分布,上基巖深部張裂隙不發育,導水性差,地下水分水嶺高程遠高于正常蓄水位,因此水庫蓄水后,發生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性較小。 下壩址河谷狹窄,呈“v”型,主要分布有震旦系松山群老虎塘組淺變質巖系、 石炭系下統大塘組測水段(c1d2)碎屑巖系及第四系(q)松散積累物,壩基巖體為石炭系下統大塘組測水段沉積碎屑巖系,巖性由礫巖、石英砂巖、細砂巖、炭質(或含炭)粉砂巖和長石石英砂巖等組成。 沿線洞段上覆山體雄厚,隧洞沿線穿越巖層為:c1d2-1-2層、c1d2-1-3層、c1d2-2-1層、c1d2

8、-2-2層及c1d2-2-3層;隧洞進口洞臉局部置于倒塌積累體之中,建議將堆石體予以清除,隧洞出口巖性主要為微風化巨厚層長石石英砂巖,洞臉邊坡穩定性較好。主廠址置于(c1d2-2-3)層巖體之上,為巨厚層狀長石石英砂巖,其力學強度基本能滿意建主廠房要求。 供水管線管基和支墩地基的工程地質條件尚好,供水隧洞進、出口及洞身成洞條件較差,建議對進、出口洞臉邊坡實行相應的加固處理,進、出口四周洞段圍巖視開挖狀況,實行邊挖邊支護措施;灌區渠系建筑物大部將置于第四系殘坡積層或洪沖積層之上,局部渠段置于基巖上,一般不存在較大的邊坡穩定問題,局部可能存在邊坡滲漏及渠坡渠底抗沖刷問題。灌區運行后,不會產生鹽堿化

9、等不良問題。 壩址四周自然建筑材料中砂卵(礫)石料缺乏,需利用塊石人工軋制;土料質量及儲量均能滿意填筑上、下游圍堰的設計要求,運距較近,運輸便利,但開采不甚便利;塊石料分布于壩址四周,塊石料場主要巖性為長石石英砂巖,為巨厚層狀構造,巖體多呈弱下微新狀,儲量豐富,軋制粗、細砼骨料成材率較高,塊石料儲量和質量均能滿意設計要求。該料場運距較近,交通運輸便利,開采亦較便利 3、工程任務和規模 經前期工作討論及本階段工作復核,確定xx水利樞紐為一座大(2)型水庫,水庫總庫容1.048×10 8m3,其開發任務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發電、澆灌等綜合利用。 xx水庫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為水庫下游x

10、x縣城防洪。xx縣城坐落在xx河兩岸,現狀防洪力量較低,常常遭受xx河洪水的威逼與侵害,嚴峻制約了當地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進展。依據xx縣城防洪規劃報告,縣城防洪采納堤庫結合的工程措施進行解決,即先期對縣城xx河兩岸現狀堤防(河岸)進行加高加固處理,使其達到5年一遇防洪標準,在縣城上游xx河干流上擬建xx水利樞紐工程,設置防洪庫容,使縣城防洪標準從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XXXX年xx縣對縣城沿xx河兩岸堤防(河岸)進行了整治加固處理,目前xx縣城沿xx河兩岸堤防防洪力量已達到5年一遇。因此興建xx水庫是進一步解決xx縣城防洪問題的關鍵性工程。 xx市地處xx省西部湘xx交界的分水嶺,區域內無

11、過境河流,人均水資源量為XX m3,為全省人均3570 m3的56。xx市中心城區掌握面積為132.7 km2,城區地表水資源量僅約1.2×108m3,按XX年人口測算,人均地表水資源量僅為276m3,屬于水資源貧乏區。經水資源平衡分析,xx水庫向xx市中心城區年供水量為6205×104 m3;向xx縣城年供水量為1095×104m3,合計年供水量為7300×104 m3。通過設計討論,水庫供水從引水隧洞供應原水,通過輸水管道向白源水廠(配套新建)及xx縣城水廠輸送原水,經水廠按工藝規定處理后,利用城區輸水管網向城區用戶供水。 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2、本工程水庫總庫容為1.0481×108m3,年平均日供水量20×104t,電站裝機容量12mw,澆灌面積10.12×104畝,依據(gb50201-94)防洪標準及(sl252-XX)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確定本工程等別為等,大(2)型工程。依據本工程等別,確定大壩、溢洪道、放空洞、供水兼發電及澆灌進水口為2級建筑物,引水隧洞為3級建筑物,發電廠房為4級建筑物,臨時建筑物為4級。 依據工程規模和工程場址區地形地質條件,在可研階段推舉下壩址方案的基礎上,本階段擬定上、下兩條壩線進行比選,以碾壓砼拱壩作為基本壩型進行壩線比選,經過對兩壩線布置及技術經濟比較,

13、下壩線優于上壩線,本階段推舉下壩線為選定壩線。 在可研階段推舉碾壓砼拱壩方案的基礎上,本階段對碾壓砼拱壩、砼雙曲拱壩、碾壓砼雙曲拱壩三種壩型作進一步的比選,經綜合比較,本階段推舉采納碾壓砼雙曲拱壩。 本階段引水隧洞洞線擬定左、右岸長、短洞線四條洞線進行比選,以確定工程總體布置。經綜合比較,推舉采納左岸短洞方案。 依據壩型、壩線及總體布置方案的比選,本工程樞紐總布置推舉下壩線碾壓砼單曲拱壩左岸短洞方案,水庫正常蓄水位244.0m,設計洪水位(p=0.2%)246.20m,校核洪水位(p=0.05%)246.72m,大壩采納碾壓砼單曲拱壩,壩頂高程247.6m,溢流堰對稱布置在拱冠梁處,共三孔,每

14、孔凈寬8.0m,溢流堰采納wes有用堰型,弧形閘門掌握泄流,堰頂高程237.0m,出口挑流消能;為大壩檢修和放空水庫,在壩體樁號0+108.62m處設置一放空洞,放空洞進口中心線高程191.0m,放空洞斷面尺寸1.6×2.0m(寬×高),放空洞出口采納挑流消能。引水發電系統布置在大壩的左岸,塔式進水口于左壩頭上游約100m處,進水口采納分層取水,隧洞總長378.65m,洞徑3.0m,隧洞進水口底板高程200.0m,廠房位于大壩下游河道約220m處,采納地面式廠房,廠房內安裝2臺6mw的水輪發電機組。大壩采納碾壓砼雙曲拱壩,壩頂高程為247.6m,壩基最低開挖底高程148.5

15、0m,最大壩高99.1m,壩底最大寬度30m,壩頂寬度5.0m,壩頂長度為268.23m,大壩上游面設置r90200二級配碾壓砼防滲層,防滲面板頂寬2.0 m,底寬為 8.2 m,大壩碾壓砼采納r90200三級配碾壓砼。壩內布置三條縱向灌漿、排水及觀測廊道,廊道采納拱頂平底式,寬度為2.5m,高度為3.5m;在左右岸高程195.0 m、220.0 m處分別設置橫向交通廊道,橫向交通廊道采納拱頂平底式,寬度為2.0m,高度為3.5m。溢流堰對稱布置在拱冠梁處,共三孔,每孔凈寬8.0m,堰頂高程237.0m,溢流堰采納wes有用堰型,弧形閘門掌握泄流,出口為挑流消能,反弧半徑15m,挑射角為20&

16、#176;,挑流鼻坎頂高程為223.54 m,為大壩檢修和放空水庫,在大壩左側0+108.62m樁號處設置一放空洞,放空洞斷面尺寸為1.6×2.0m(寬×高),進口中心線高程191.0m,出口為挑流消能。 為加強基巖的整體性和均一性,提高基巖的彈性模量,削減壩基的滲透性,對壩基進行全面固結灌漿處理,對壩基斷層破裂帶和節理裂隙密集帶加強固結灌漿。固結灌漿孔深一般為5m,鉆孔布置呈梅花形,孔、排距均為 3.0 m;在斷層破裂帶和節理密集帶范圍內加深、加密鉆灌,加密部位固結灌漿,孔、排距為 1.5 m,孔深8m。對壩基進行帷幕灌漿,相對隔水層界線按透水率q1lu的原則確定。防滲帷

17、幕伸入岸坡肯定長度并與河床部位的帷幕保持連續性,防滲帷幕為單排,孔距為2m,孔深伸入相對隔水層界線3m。河床壩段最大幕深16.5m,左、右兩岸壩段,幕深由10m37m,其防滲帷幕伸入岸坡的范圍和長度以及帷幕軸線的方向,依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位線與正常蓄水位的交線等,確定左、右岸灌漿平洞分別深化岸坡為20m及30m。 引水隧洞布置在大壩左岸,引水隧洞進水口位于左壩頭上游約100m處,進水口為岸塔式結構。隧洞由進水口、進水閘、漸變段、隧洞段、內襯鋼管段及岔管段組成。進水閘坐落在弱風化炭質粉砂巖上,進水口設直立式攔污柵,閘室頂高程為247.6m;閘室段長25.3m,寬13m,分兩孔布置,

18、邊墩厚2m,中墩厚3m,閘頂高程247.6m,閘底板高程200m。閘室布置四道工作門和一道檢修門,工作門后布置長6m的消力池,池深2.0m,檢修門后設進人孔。閘墩上部設置啟閉機房,進水口閘室頂設交通橋與交通大路相連,橋面寬3.5m。 依據城市供水及澆灌供水要求,進水口采納分層取水,取水口共分為四層,各層取水口底高程分別為231.8m、220.6m、210.6m、200.0m,取水孔口尺寸均采納3×10m(寬×高)。隧洞襯砌后內徑3.0m,襯砌厚30cm,隧洞全長378.65m,包括漸變段、上平管段、上彎管段、斜管段、下彎管段、岔管漸變段、支管段,岔管段長19.68m,“卜”型布置,支管洞徑1.6m,長17.13m,引水隧洞出口中心線高程為158.9m。 發電廠房為引水式地面廠房,布置于大壩下游河道約220m處,主廠房安裝兩臺6mw的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號為hljf3001a-lj-103,發電機型號為sf6000-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