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 飛向藍天的恐龍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為人們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文章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現,也向學生開啟了一扇科學探索之門,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這篇科普文章融知識性與科學性于一體,從標題到內容都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同時文中的恐龍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因此,他們能跟隨老師一起,進入恐龍飛向藍天這一演化過程的探究中。“教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教學可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和小組合作法進行教學。通過展示課件讓學生能更好感知
2、課文內容,情寓其中,從而激起學生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并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實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知識與技能】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2寫下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3理解課文內容,能簡單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4體會文中句子表達的準確性。5完成小練筆。【過程與方法】1采用質疑、自主、合作、探索的方法,弄明白恐龍飛向藍天的大致過程。2通過仿寫語段,提高學生仿寫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熱愛科學、鉆研科
3、學的精神。重點弄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大致演化過程。并試著解決不懂的問題。難點體會文中句子表達的準確性。老師:本課課件。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2課時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重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難點體會為什么說“遼西的發現”是“點睛之筆”。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關于恐龍的課文。板書:恐龍。2大家了解恐龍嗎?誰能簡單介紹一下?(23人)3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恐龍(2種)的圖片,想看嗎?想認識它嗎?大聲叫出它的名字(霸王龍、馬門溪龍)。看過了圖片,恐龍在你的腦海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難怪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
4、德·歐文最初把它叫做“恐怖的蜥蜴”!當你看到“飛向藍天”這四個字時,你又想到什么?(出示兩張鳥的圖片)是啊,鳥類是我們心中輕靈自由的天之驕子。這篇課文的題目卻是“飛向藍天的恐龍”。當你第一次看到課題時,你產生了什么疑問?看來大家的疑問是一致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吧。4出示課后資料袋。5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整體把握文章大意。2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學生讀一讀,相機糾正讀音。3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1)請一組同學每一個人各讀一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2)讀后交流,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科學家是怎么發現,恐龍
5、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的呢?4默讀課文,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三、再讀課文,探尋答案1同學們,回到剛才的問題:鳥兒和恐龍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找到答案了嗎?(鳥類很有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課件出示這句話)2原來如此呀。這么說,窗外樹枝上那只小鳥,竟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恐龍的一支演化而來。這個說法,可是要有根據的呀。要不,我才不信呢。你有什么依據嗎?3請同學們再讀第2自然段,看能不能找到有力的證據。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后交流自己的看法。4出示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圖片。同學們可真是讀書的高手!通過讀課文竟然發現這么多的知識。正如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
6、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課件出示這個句子)“點睛之筆”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遼西的發現”,是這幅畫卷的“點睛之筆”呢?(“點睛之筆”指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古生物學家們漫長的研究歷程與取得的成果比作“畫卷”。而要證明恐龍的一支最終演化成鳥兒,“羽毛”是非常關鍵的證據。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的發現,為研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加速了這項研究的進程。因此,說它是“點睛之筆”。)5小結:發現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可見在很久以前,有些恐龍是長羽毛的,和鳥兒很像。這更有力地證明了鳥類是由恐龍的一支演化來的。飛向藍天的恐龍恐龍的一支鳥1精讀課文第4自然段,列
7、出提綱,簡單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2讀語段,照樣子寫一段話。重點1講清楚恐龍飛向藍天的主要過程。2隨文解決之前寫下的不懂問題。難點1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性。2仿寫一段話。一、復習導入1讀準課文中的生詞。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3自由讀文,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二、合作學習,了解過程恐龍的一支演化成鳥類的過程恐龍類別時間特點或變化第一種恐龍出現約兩億四千萬年前繁衍成龐大家族數千萬年后生活習性方面體態大小方面食物方面(其中的)一些獵食性恐龍,變化1:身體逐漸變小,越來越像鳥類。變化2:變化3:腦顱膨大,行動敏捷。變化4:變化5:體表長出美麗的羽毛。變化6:1.恐龍怎么就飛向藍天變成鳥兒了
8、呢?課文中哪一部分介紹了這一過程?請同學們快速默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收獲?知道了哪些新知識?2自讀這一段后,你有什么新收獲?3同學們,你們真是一群會學習的孩子。僅僅通過自己讀課文,你們就知道了這么多的知識。真了不起!但是同學們,僅僅了解到這些,還遠遠不夠。恐龍究竟是怎樣飛向藍天的呢?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好嗎?4根據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導學案)討論:A.恐龍是怎樣演化成鳥類的?B.通過填表格,你有什么發現?5合作學習后交流:哪一個小組先來匯報一下:恐龍是怎樣演化成鳥兒的?(各小組派代表匯報)6理解重點句:“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9、形態各異”是什么意思?都有些什么樣的恐龍呢?7(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說一說你看到的景象。這是一個怎么樣的世界呀?(大屏幕出示句子: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恐龍則溫順可愛,以植物為食。)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一句話。8梳理過程:恐龍演化成鳥兒,大體經歷了幾個階段?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好嗎?(師根據學生復述課件逐步出示恐龍演化成鳥兒的大體過程)三、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其表達的準確性1(大屏幕出示句子: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同學們,你們看加點的這些詞語“一支”“漫長”“最終”,自己再仔細默讀一下這個句子,體會一下這些詞語用
10、得有什么好處?(學生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2語句表達準確,是科普類文章語言的一大特點。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找一找,和同桌交流一下。四、閱讀語段,完成練筆1出示語段: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恐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用兩足奔跑,有些恐龍則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龍身長幾十米,重達數十噸;有些恐龍則身材小巧,體重只有幾千克。有些恐龍兇猛異常,是茹毛飲血的食肉動物;有些恐龍則溫順可愛,以植物為食。2指名學生讀語段。3想想這段話有什么特點?(第一句是整段的總起句,分別用了三個“有些有些”句式,寫出了這個龐大家族的特點。4仿寫語段。5全班交流。五、總結深化,讓學生訴說心聲1學完了課文,現在你最想去干什么?(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2課后請同學們都去收集恐龍的有關資料,準備舉行“恐龍知識知多少”主題活動。飛向藍天的恐龍第一種恐龍(約兩億四千萬年前)龐大家族(數千萬年后)獵食性恐龍(其中一些)最終飛向藍天(億萬年前)教學本課時,我重點指導學生弄清楚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首先借助一個表格,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來了解清楚這一過程。再讓學生借助表格,講清楚演化過程,從而突破重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揣摩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是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經理的工作計劃(5篇)
- 績效提升合同范本
- 產品分期買賣協議(14篇)
- 商品房過戶合同協議
- 商場商鋪出租合同協議
- 正聘用合同協議
- 商場快餐分租合同協議
- 微商水果供貨合同協議
- 商業終止合同協議書模板
- 武館合伙人協議合同協議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學概論
- 2023年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招聘考試真題
- 校友管理系統答辯
- 醫院耗材管理制度耗材
- TSGD7002-2023-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則
- 220kV變電站技術培訓方案
- 2025年軟件資格考試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初級)(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合卷試卷及答案指導
- 購房購房合同
- 《天潤乳業公司的存貨管理問題及完善對策8500字》
- 神經重癥氣管切開患者氣道功能康復與管理專家共識(2024)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