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支撐安拆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鋼支撐安拆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鋼支撐安拆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鋼支撐安拆專項施工方案_第4頁
鋼支撐安拆專項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一、工程概況- 1 -1.工程概況- 1 -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2 -1.工程地質- 2 -2.水文地質- 3 -3.支撐設計概況- 3 -二、編制依據- 4 -三、施工步驟及流程- 4 -四、施工準備- 6 -1、人員準備- 6 -2、材料準備- 7 -3、機械準備- 7 -五、鋼支撐安裝方法及技術措施要求- 7 -1、鋼支撐的加工、組裝- 7 -2、支撐安裝技術措施- 11 -六、鋼支撐拆除- 13 -1、施工工藝流程- 13 -2、分級卸力- 13 -3、吊運- 13 -七、質量保證措施- 14 -八、安全保證措施- 14 -九、文明施工措施- 16 -一、工程概況1.工程概

2、況XXXX站是西安市地鐵三號線與六號線的換乘站。車站位于咸寧西路與金花南路十字路口,三號線XXXX站沿金花南路跨十字路口呈南北向布置,位于咸寧橋西邊;六號線XXXX站沿咸寧西路呈東西向布置,位于咸寧橋西邊,與三號線同側,兩者呈“T”字島換乘,三號線車站為地下二層雙柱三跨箱型框架結構島式站臺車站,六號線車站為地下三層雙柱三跨箱型框架結構島式站臺車站,三、六號線車站為本次同期實施車站。三號線車站南接延興門站,北接長樂公園站。六號線車站西接興慶宮站,東接萬壽南路站。其中,咸長區間為盾構區間,咸寧路車站北端與西端設置盾構吊出井;延咸區間為礦山法施工區間。XXXX站三號線車站基坑長213.25m,標準段

3、基坑寬度22.7m,平均深度16.61m,換乘節點段寬度24.1m, 深度23.51m。六號線車站基坑長143.4m,標準段基坑寬度22.9m,基坑開挖深度平均23.41m。車站頂板覆土約3.0m。三號線車站北端接盾構區間,南端接礦山法區間。六號線車站西端接盾構區間,東端接礦山法區間。南端起點里程為YDK28+634.729,南端分界里程為YDK28+633.229,北端終點里程為YDK28+847.979,北端分界里程為YDK28+847.179;三號線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YDK28+767.054。XXXX站共設置6個通道出入口、1個無障礙通道出入口、4個消防疏散通道出入口、1個預留通道及

4、2組14個風亭,其中號出入口位于512KTV前的地塊內;號出入口位于宗江小閣樓前的廣場空地內;號出入口位于憶江南酒樓、紫荊花茶樓前的綠化帶內;號出入口位于北京前門樓烤鴨店、西安交大二村的地塊內,殘疾人電梯位于號出入口;號出入口位于西安交大家屬樓的地塊內;號出入口位于西安市勘察測繪院勞動服務公司的地塊內;1號風亭位于北京前門樓烤鴨店、西安交大二村的地塊內;2號風亭位于憶江南酒樓、紫荊花茶樓前的綠化帶內;3號風亭位于西安市勘察測繪院勞動服務公司的地塊內;4號風亭排風亭與位于北京前門樓烤鴨店,與號出入口合建,新風道接入2號風亭新風亭內,與其共用,活塞風亭位于路口東北角的的宗江小閣樓前的廣場空地內;冷

5、卻塔、多聯機設置在1號風亭旁邊。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1.工程地質根據區域地質資料,本車站內無構造斷裂。 地裂縫位于本場地南側,距離大于150m。咸寧路車站場地50m深度內內地層為:地表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統人工填土(Q4ml);其下為上更新統風積(Q3eol)新黃土及殘積(Q3el)古土壤,再下為中更新統風積(Q2eol)老黃土及殘積(Q2el)古土壤。主要地層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統Q4:地表為路面(地面鋪磚、混凝土或瀝青)及灰土碎石墊層等,以下為:1-1人工填土(雜填土)Q4ml: 雜色,松散,由粉質黏土與磚瓦碎片組成,結構雜亂,土質不均。層厚0.302.00m,層底高程

6、420.58424.90m。1-2人工填土(素填土)Q4ml:以黃褐色為主,主要為粉質黏土,硬塑。含少量磚瓦片等,土質不均。層厚0.603.60m,層底深度0.603.60m,層底高程418.71422.95m。(2)第四系上更新統Q3:3-1-1新黃土(水上)Q3eol:該層分布于填土底面至地下水位以上。黃褐色, 0.24,硬塑,局部可塑。蟲孔及大孔隙發育。 0.0260.095,濕陷性中等,局部濕陷性強烈。 v 0.39MPa-1,屬中偏高壓縮性土,場地北部具高壓縮性。層厚0.506.40m,層底深度2.07.60m,層底高程414.11421.00m。3-2古土壤Q3el:紅褐色, 0.

7、32,可塑。團粒結構,具針孔狀孔隙,含鈣質條紋及少量鈣質結核,層底鈣質結核含量較多,局部地段鈣質結核富集成薄層, 0.0030.095,具濕陷性,均有分布。 v 0.26MPa-1,屬中壓縮性土。層厚2.805.10m,層底深度5.5012.60m,層底高程408.71417.86m。(3)第四系中更新統Q2:4-1-2-1老黃土(水下)Q2eol:褐黃色,土質均勻,少量孔隙,含鈣質結核, 0.89,軟塑。 v 0.40MPa-1,屬中偏高壓縮性土,高壓縮性主要分布在該層中下部。層厚7.2011.20m,層底深度14.021.80m,層底高程399.91409.50m。4-2古土壤Q2el:紅

8、褐色, 0.51,可塑。團粒結構,具針孔狀孔隙,含鈣質條紋及少量鈣質結核,層底鈣質結核含量較多,局部地段鈣質結核富集成薄層。 v 0.27MPa-1,屬中壓縮性土。本層層厚2.006.80m。4-1-2-2老黃土(水下)Q2eol:褐黃色,土質均勻,少量孔隙發育,含鈣質結核, 0.49,可塑。 v 0.27MPa-1,屬中壓縮性土。層厚2.006.80m。4-1-2-2老黃土(水下)、4-2古土壤呈互層分布。2.水文地質咸寧路車站西側約1km處有興慶湖,興慶湖面積約81000m²,水深約2m,水面高程約408m,湖底無防滲措施。對本車站地鐵施工有直接影響的是地下潛水。車站西側約1km

9、處興慶公園的興慶湖,在蓄水早期對車站地基土和地下水產生影響,造成了地下水位的抬升和軟弱黃土的形成。場地內地下潛水位埋深6.8010.70m之間,高程為411.38416.70m。根據西安長期水位觀測資料,勘察時接近低水位期。地下水年變幅2m左右。場地地下水賦存于中、上更新統黃土、古土壤層中,含水層的厚度大于50m。場地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側向地下水徑流補給;潛水排泄方式主要為側向徑流排泄。車站范圍內,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在干濕交替下,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有弱腐蝕性。車站抗浮水位高程為418m,抗滲水位為高程416m。3.支撐設計概況主體結構基

10、坑鋼支撐由支托、鋼圍檁和609鋼管水平支撐組成。標準段豎向共設置三道支撐,架設鋼便橋部分第一道采用600×800mm砼支撐;其余部分第一道支撐采用609mm、壁厚12mm鋼管支撐,水平間距6m;第二、三道支撐采用609mm、壁厚14mm鋼管支撐,水平間距3m。換乘節點段豎向設置四道支撐,第一道支撐采用600×800mm混凝土支撐,水平間距3m;第二道支撐采用609mm、壁厚14mm鋼管支撐;第三、四道支撐采用609mm、壁厚16mm鋼管支撐,水平間距3m。待鋼圍檁和工字鋼連系梁安裝完成后,進行鋼支撐的安裝。因三號線車站設中間臨時立柱,鋼支撐安裝時在地面分兩段拼裝完畢、吊運至

11、基坑,在基坑內由兩根連接為一根、龍門吊吊起安裝。車站南側、北側基坑分別設兩臺26m跨5+5t龍門吊、配1臺25t汽車吊配合施工。遵循“先支撐、后開挖”的原則,基坑開挖至鋼支撐設計標高以下80cm,停止開挖,架設鋼支撐,鋼支撐架設一般需在土方開挖16小時內完成。鋼支撐安裝完成后,方可進行下層土方的開挖。二、編制依據1、XXXX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圖設計;2、XXXX站基坑監測方案;5、XXXX站工程勘察報告;6、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7、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8、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JG50194-93);9、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12、規范(GB50202-2002)10、建筑安裝工程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J300-88)11、地下鐵道工程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12、我單位在以往類似工程施工中所積累的成熟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經驗。三、施工步驟及流程XXXX站結構采用明挖順做法施工,施工中609鋼管支撐安裝與土方開挖兩工序密切結合;本工程基坑分為明挖基坑及蓋挖基坑;明挖基坑施工步驟如下(按標準段):第一步:施工冠梁及擋土板,砼達到設計強度80%后方可進行第一步開挖,開挖至支撐地面0.8m,架設第一道鋼支撐,并及時給鋼支撐施加預應力;第二步:開挖基坑至第2道支撐底面下0.8m,架設第2道鋼支撐,并及時給支撐施加預應

13、力;第三步:開挖基坑至第3道支撐底面下0.8m,架設第3道鋼支撐,并及時給支撐施加預應力;第四步:開挖基坑至基坑底設計標高后,依次澆筑剛性砼墊層、施作防水層后,同時進行樁基大小應變檢測,綁扎結構底板鋼筋,澆筑結構底板;第五步:待結構底板達設計強度80%后一次拆除相應段的第3道支撐,保留第12道支撐,綁扎內襯墻鋼筋,澆筑結構側墻;第六步:待已施工完的側墻達到設計強度80%后,拆除相應段的第2道支撐,保留第1道支撐,綁扎側墻、頂板鋼筋,澆筑結構側墻、頂板;第七步:待構件達到設計強度后,施工頂板全外包防水層,回填覆土,拆除第1道支撐。蓋挖基坑:(“T型換成節點”)第一步:開挖基坑至第1道鋼筋砼支撐底

14、面,施工冠梁及第1道鋼筋砼支撐,砼達到設計強度80%后方可進行第二步開挖;第二步:開挖基坑至第2道支撐底面下0.8m,架設第1道鋼支撐,并及時給支撐施加預應力;第三步:開挖基坑至第3道支撐底面下0.8m,架設第2道鋼支撐,并及時給支撐施加預應力;第四步:開挖基坑至第4道支撐底面下0.8m,架設第3道鋼支撐,并及時給支撐施加預應力;第五步:開挖基坑至基坑底設計標高后,依次澆筑剛性砼墊層、施作防水層后,同時進行樁基大小應變檢測,綁扎結構底板鋼筋,澆筑結構底板;第六步:待結構底板達設計強度80%后一次拆除相應段的第4道支撐,保留第13道支撐,綁扎內襯墻鋼筋,澆筑結構側墻;第七步:待已施工完的側墻達到

15、設計強度80%后,拆除第3道支撐,保留第1、2道支撐,綁扎側墻、頂板鋼筋,澆筑結構側墻、頂板;第八步:待構件達到設計強度后,施工頂板全外包防水層,回填覆土,拆除第1、2道支撐。支撐施工工藝流程圖測量定位安裝鋼圍檁、系桿托架安裝鋼圍檁、系桿測定牛腿頂面高程鋼支撐安裝就位施加預應力加設楔形墊塊墊緊拆除千斤頂、鋼圍檁 四、施工準備1、人員準備鋼支撐安裝及拆除由項目部統一協調指揮,成立項目部管理組織機構如下:姓名職務聯系電話杜江山項目經理1872971999姚大闖項目技術負責人辛亮安全負責人王安璐質量負責人鄭國強材料負責人焦晨保安裝負責人根據總工期安排的要求,并結合工程實際施工狀況和特點,對勞動力進行

16、合理配置,以保證施工各個階段的人員充足,又不造成勞動力閑置。勞動力基本配備為:吊車司機:3人;指揮工:1人;安裝工:6人;電焊工:2人;千斤頂操作工:4人;測量工:2人;雜工:2人。2、材料準備本工程鋼支撐安裝所需工程量為:609×12mm鋼管約28.4t,609×14mm鋼管約429t,609×16mm鋼管約48.3t,雙拼45c工字鋼支撐系桿約80t,雙拼45c工字鋼支撐圍檁約190t。3、機械準備機械設備計劃安排如下:編號機械類型數量備注15t+5t龍門吊1臺垂直吊裝225t汽車吊1臺倒運3100t液壓千斤頂2臺施加預應力4電焊機2臺5挖掘機2臺6自卸汽車3

17、輛7氧氣、乙炔若干五、鋼支撐安裝方法及技術措施要求1、鋼支撐的加工、組裝建立支撐構配件進場驗收制度,對不合格的構配件做好標記,嚴禁投入使用;復核支撐位置放樣,安裝完畢后要再次進行復核并做好實測記錄;對超標支撐現象,要及時整改;檢查支撐試拼裝的質量;檢查連接配件有無松動現象,如有則及時復擰;對軸力施加設備進場驗收手續和壓力表檢驗合格證明進行檢查;按設計百分比做好軸力復加工作;動態觀測軸力檢測報表,分析軸力變化與圍護結構水平位移變化;落實備用支撐,防止發生萬一。支撐安裝前先在地面進行預拼接以檢查支撐的平直度,其兩端中心連線的偏差度控制在20mm以內,經檢查合格的支撐按部位進行編號以免錯用,各部分的

18、支撐采用整體一次性吊裝到位。支撐安裝前應先安裝好鋼圍檁、鋼系桿,將預先加工好的鋼牛腿焊接在基坑圍護樁上或臨時立柱上,再將鋼支撐整體吊裝到位,然后用組合千斤頂施加預加軸力。本工程冠梁位置不需設置鋼圍檁,鋼支撐直接支撐在冠梁上的預埋鋼板上,中部由鋼系桿支托。、鋼圍檁、鋼系桿:鋼圍檁采用Q235號鋼的雙拼45c工字鋼,鋼圍檁兩側在鋼支撐處為16mmm厚的鋼綴板,靠圍護樁側為16mm厚連續鋼板,鋼板寬度均為70cm。鋼圍檁與兩側鋼板事先在加工場地焊接在一起。鋼圍檁底部設置70×70cm角鋼托架,支托鋼圍檁。角鋼貼圍護樁側,鑿除圍護樁鋼筋籠邊的砼,露出圍護樁基坑側鋼筋籠主筋,角鋼與主筋焊接牢靠

19、,角鋼托架隔一圍護樁設置。鋼圍檁所用焊條均為E43型焊條,所有焊縫滿焊。鋼圍檁與圍護樁之間的空隙采用快硬細石砼填充。鋼系桿設計采用45c工字鋼。鋼系桿安裝方法基本與鋼圍檁相同,鋼系桿底角鋼托架與臨時立柱樁焊接牢固。鋼圍檁、鋼系桿安裝大樣圖如下:、609鋼管撐直撐安裝609鋼管支撐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活絡端、固定端和中間段,活絡端施加預應力。鋼支撐吊裝主要采用25噸汽車吊配合5t+5t龍門吊進行吊裝,鋼支撐吊裝不夠平穩時,可在吊鉤下方增加鐵扁擔,鋼支撐移到相應安裝部位后,緩慢的將鋼支撐安放在鋼系桿及圍檁的托架上。鋼支撐架設示意圖:鋼支撐吊裝到位后,先不松開吊鉤,將一端的活動頭拉出頂住鋼圍檁,再將

20、2臺200T液壓千斤頂放入頂壓位置,為方便施工并保持千斤頂加力一致,2臺千斤頂用托架固定。液壓千斤頂在施工時應平衡頂壓,并要保持千斤頂的軸力方向與支撐的中線平行。、609鋼管撐斜撐安裝因斜撐與圍護結構有一定的夾角,不易直接安裝支撐并施加預應力,斜撐安裝前先將鋼墊板結構與鋼圍檁進行焊接,鋼支撐與鋼墊板支撐面垂直,具體見下圖。最后進行支撐安裝作業,其安裝方法與直撐相同。、支撐體系施加預應力a、鋼支撐組裝好后為減少圍護結構的側向位移,必須及時安裝鋼支撐和準確施加預應力。千斤頂施加預應力時,對預應力值做好記錄備查,且兩臺千斤頂必須同步施加頂力,預應力施加按設計要求進行。為控制墻體水平位移,鋼支撐必須有

21、重復預加軸力的裝置,下道支撐安裝后需對其上所有支撐調整預加軸力,并應根據現場圍護結構的變形、受力監測情況調整實施。設計支撐軸力值如下:支撐類型鋼支撐位置設計軸力(KN)預加軸力(KN)標準段直撐第一道215(306)90第二道2157690第三道1590480標準段斜撐第一道23076第二道30911018第三道2379700第二道898.4550擴大端直撐第一道18369第二道2028690第三道2170645擴大端直撐第一道13646第二道29581018第三道3266933換乘節點第一道289第二道2178792第三道38901200第四道(直撐)3209966第四道(斜撐)396012

22、06b、預加軸力設備鋼支撐預加軸力使用至少兩臺液壓千斤頂,行程300mm,最大施加力200t。千斤頂編號分別為1#和2#號,精密壓力表為0.4級,量測范圍為060MPa。千斤頂和壓力表需經過配套標定,標定合格后才能進場使用。c、預加軸力人員預加軸力作業配備專業小組,由2名油泵操作手和2名千斤頂操作手組成,項目部配備一名技術人員全程監控并記錄數據。施加軸力時,將通知監理旁站、監控。、鋼支撐與圍檁體系的設置與安裝容許偏差:a、鋼筋砼構件的截面尺寸允許偏差:+8mm、-5mm;b、同層支撐中心標高偏差不大于30mm;c、支撐構件兩端的標高差不大于20mm;d、鋼立柱垂直度偏差不大于基坑開挖深度的1/

23、300;e、支撐與立柱的軸線偏差不大于30mm;f、支撐水平軸線偏差不大于30mm。2、支撐安裝技術措施(1)、嚴禁拖延第一道砼支撐的施工時間。第一層土方開挖后尚未支撐前,樁頂處水平位移隨無支撐暴露時間的延長而增大。要及時施做混凝土支撐,避免影響周圍環境的安全。(2)、鋼支撐施工要緊隨挖土作業,隨挖隨撐,無撐挖土時間控制在8小時以內,不允許延誤,各層土必須遵循先撐后挖抽槽開挖支撐原則。(3)、圍護結構不平處須用風鎬修平,鋼圍檁與圍護結構必須密貼,禁止墊木板,空隙處用快硬細石砼填充。鋼支撐端面和圍護結構接觸面應垂直和平整。(4)、鋼支撐在起吊就位前須進行試拼裝(對直線性不好的支撐組合禁止),并按

24、設計長度拼裝連接好,用50t履帶吊整體起吊安裝。(5)、支撐牛腿關系重大,焊工需經過專業培訓獲得證書,焊接定人定責,陰雨天須設可靠防雨蓬。必須派專人檢查焊接質量,特別是對下口焊接質量的檢驗,應特別重視。(6)、直支撐要沿圍護結構法線方向設置,應對每道支撐的軸線位置進行準確定位,支撐前再依次放出每根支撐位置。(7)、支撐安裝后要注意實時監測、觀察。(8)、對施加預應力的油泵裝置要經常檢查,以確保應力值的正確性與穩定性,每根支撐撐好后,在1214小時內觀察預應力損失及圍護結構的水平位移情況,當晝夜溫差過大導致支撐預應力損失時,立即在當天低溫時段復加預應力至設計要求值。(9)、下道支撐預應力的施加,

25、會導致上道支撐應力值的減小,此時應根據監測單位提供的數據適當補加軸力。(10)、防支撐失穩措施、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邊開挖邊架設工字鋼或型鋼連系桿件及鋼支撐,連接處要可靠,減少長細比,確保支撐體系穩定。、支撐拼接采用扭矩扳手,保證法蘭螺栓連接強度。拼接好支撐須經質檢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安裝。對千斤頂、壓力表等加力設備定期校驗,并制定嚴格的預加力操作規程,保證預加軸力準確。、按照監測方案要求設置軸力監測斷面,當支撐軸力超過警戒值時,立即停止開挖,加密支撐,并將有關數據反饋給設計部門,共同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六、鋼支撐拆除支撐拆除過程是利用已施工的結構換撐的過程,拆除時要特別注意保證軸力的安全卸載,

26、避免應力突變對圍護結構、主體結構產生負面影響。另外,避免鋼支撐吊運過程中墜落而發生安全和質量事故。支撐拆除必須在其下結構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結合結構施工考慮,每次拆除長度不超過35m,拆除過程中加強圍護樁各項監測,根據監測情況調整拆除長度。施工中搭腳手架作工作平臺并承托鋼支撐,采用分級卸載,主輔兩臺汽車吊吊運。1、施工工藝流程(1)、鋼支撐及活動端的拆除搭設腳手架支托鋼支撐輔吊配合主吊固定鋼支撐把千斤頂放到原支撐點用千斤頂支頂鋼支撐焊斷鋼支撐與活動端的預應力固定焊板千斤頂逐步回油卸力移走千斤頂鋼支撐和活動端連接牢固鋼支撐平移主吊卷筒制動、起吊鋼支撐輔吊調整鋼支撐方向,避讓上部鋼支撐焊斷吊

27、至地面循環使用。(2)鋼圍檁的拆除鋼絲繩分別系于鋼圍檁的兩個吊環焊斷鋼圍檁分段之間的鋼綴板的單邊焊縫提升鋼圍檁輔吊吊鉤下移使圍檁豎直上升吊至地面拆除角鋼托架循環使用。2、分級卸力拆除時避免瞬間預加應力釋放過大而導致結構局部變形、開裂。采用千斤頂支頂并適當加力頂緊,然后切開活絡頭鋼管、補焊板的焊縫,千斤頂逐步卸力,停置一段時間后繼續卸力,直至結束。3、吊運卸力后將活絡頭等活動配件卸下,單獨調運。主吊鋼絲繩對稱掛在支撐吊環上,輔吊鋼絲繩掛在支撐的一端以便調節方向。卸力后工人、輔吊配合主吊把鋼支撐移向一邊,避開上部支撐,然后起吊。支撐吊起后主吊和輔吊配合調整支撐的位置和方向,使鋼支撐傾斜一定角度,輔

28、吊牽引上端,避讓上部支撐吊出基坑。吊出基坑并轉移到基坑邊后,卸去輔吊吊鉤,由主吊放落在指定存放點。在支撐較密、不方便整體起吊的部位,在腳手架上擰開法蘭螺栓,分段起吊。七、質量保證措施1、鋼支撐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擅自修改尺寸,如有修改,必須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并征得設計方的同意方能施工。起吊前檢查鋼絲繩固定情況,保證牢固,避免脫落傷人。2、支撐鋼結構件應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標高偏差按設計要求進行嚴格控制。3、每道鋼支撐施工完畢,均派人進行軸線、標高復核,復核合格后,再請監理驗收。4、鋼管支撐接頭采用法蘭與螺栓連接,螺栓必須擰緊,并進行復擰,鋼管下半邊的螺栓不得遺漏。5、所有電焊連接必須符

29、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焊縫飽滿,焊縫高度不小于標準要求。6、基坑開挖過程中,派專人留守工地,加強支撐系統監護工作,如發現支撐變形應及時采取補救和加固措施。7、鋼支撐安裝、焊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8、鋼支撐拆除時,提升離開基座0.1m時應停下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制動的可靠性、鋼支撐的平衡性、綁扎的牢固性、確認無誤后,方可起吊。當起重機出現傾覆跡象時,應快速使鋼支撐落回基座。9、移動過程要緩慢,司機看好基坑情況,避免鋼支撐刮碰坑壁、冠梁、上部鋼支撐等。 10、在高溫天氣應對鋼支撐進行灑水或用草墊覆蓋等降溫措施。八、安全保證措施鋼支撐的穩定性是控制整個基坑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架設必須準確到位,并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加預應力,并注意觀測其變形,另外,從基坑鋼支撐架設至拆除的整個施工過程中,須對鋼支撐嚴格監測及防護,以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