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控制狀態空間反饋課程設計_第1頁
計算機控制狀態空間反饋課程設計_第2頁
計算機控制狀態空間反饋課程設計_第3頁
計算機控制狀態空間反饋課程設計_第4頁
計算機控制狀態空間反饋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控制系統狀態空間設計設計對象系統的對象模型為: 設計目的A:試確定一個狀態負反饋陣K,使相對于單位陣階躍參考輸入的輸出過渡過程,滿足如下的期望指標:超調量<=20%,峰值時間<=0.4s。B:如果系統的狀態變量在實際上無法測量,試確定一個狀態觀測器(全維狀態觀測器),使得通過基于狀態觀測器的狀態反饋,滿足上述期望的性能指標。設計要求1. 要求學生掌握當Gc(s)設計好后如何將其變換為離散算法Gc(Z) 以及如何將Gc(Z)轉換在計算機上可完成計算的迭代方程。2. 要求學生能掌握工業中常用的基本PID算法。3. 掌握一階向前,向后差分及雙線性變換離散化的具體做法及應用場合。4. 熟

2、悉PID兩種基本算法的計算公式:位置算法和增量算法。5. 熟練使用MATLAB軟件,掌握其仿真的方法、步驟及參數設置。6. 了解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組成及相應設備的選用等問題。設計方法及步驟1.利用Simulink 進行仿真,判斷是否滿足期望的性能指標。系統仿真方框圖如下:系統仿真結果如下:有圖可知,系統不滿足期望的性能指標,需要進行配置。2.由期望的性能指標求出閉環系統的期望極點。首先有典型二階系統性能指標與系統參數之間的關系,確定統參數,然后再確定系統的主導極點和非主導極點。由系統的性能指標:超調量<=20%,峰值時間<=0.4s。可以求出 =0.456 Wn=8.84。因此選取

3、=0.60 Wn=13.00為系統參數由系統的特征方程可以求出系統的特征根為:S1=-7.8+10.4j ,S2=-7.8-10.4j令系統的非主導極點為:S3=-130則需要配置的極點是是:P=-7.8+10.4j,-7.8-10.4j,-130;3.求出系統空間表達式。利用MATLAB 有關模型轉換函數可求得A =B =C =D =04.判斷系統的能控能關性,確定系統是否能夠通過狀態反饋實現極點的任意配置。能控性判別矩陣Q=系統的可控矩陣階數為3,為滿秩,則系統是能控的。5.求出用于極點配置的狀態矩陣K:利用函數K=acker(A,B,P),其中參數A、B 為系統的狀態方程參數矩陣,P 為

4、期望的極點向量,K 為狀態反饋矩陣。K =(134 2165 21969)6.求出輸入增益Nbar:Nbar =219707.求出反饋后系統的閉環狀態空間表達式:At =Bt =Ct =(0 0 1)Dt =0系統的階躍響應如下:滿足所給定的性能指標。8.配置狀態觀測器:由于期望極點為:P=-7.8+10.4j,-7.8-10.4j,-130;又由于希望觀測器的響應要快于原系統的響應,配置狀態觀測器的極點應盡量離原極點距離遠一些,故可設為為:P=-23.4+31.2j,-j,-260;9.a:求系統的能關矩陣:Qo =可知系統能觀測,可以進行配置。b:求狀態觀測器增益矩陣:L =10.求基于狀

5、態觀測器的狀態反饋閉環系統的狀態空間表達式:At= Bt =Ct =(0 0 1 0 0 0)Dt=0 系統運行如下:由圖可知,系統的階躍響應比原系統有較快的響應,且滿足所設定的條件。設計所用程序如下:反饋程序num=1;den=1 12 32 1;tf(num,den)A,B,C,D=tf2ss(num,den)n=length(A);Q=ctrb(A,B)m=rank(Q);if m=n disp('system state variable can be totally controlled(系統可控)') P=-7.8+10.4j,-7.8-10.4j,-130; K=

6、acker(A,B,P) else ends=size(A,1);Z=zeros(1,s) 1;N=inv(A,B;C,D)*Z'Nx=N(1:s);Nu=N(1+s);Nbar=Nu+K*NxAt=A-B*KBt=B*NbarCt=CDt=Dstep(At,Bt,Ct,Dt);hold on;grid; 觀測器程序num=1;den=1 12 32 0;tf(num,den);A,B,C,D=tf2ss(num,den);n=length(A);Qo=obsv(A,C);m=rank(Qo);if m=n disp('system state variable can be

7、totally controlled(系統可觀)') P=-7.8+10.4j,-7.8-10.4j,-130;P0=-23.4+31.2j,-j,-260; K=acker(A,B,P) L=place(A',C',P0)' else ends=size(A,1);Z=zeros(1,s) 1;N=inv(A,B;C,D)*Z'Nx=N(1:s);Nu=N(1+s);Nbar=Nu+K*Nx;At=A-B*K B*K zeros(size(A) A-L*CBt=B*Nbar zeros(size(B)Ct=C zeros(size(C)Dt=Dfigu

8、re(3) step(At,Bt,Ct,Dt)hold ongrid課程設計總結: 這次實驗讓我學會如何運用MATLAB仿真實現系統的校正以達到預期效果,培養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了實際編程能力。在讓我體會到了分析與設計系統的艱辛的同時,更讓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我學會了耐心在設計過程中要從整體上把握;在設計過程中同學們之間的合作交流很重要,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并從中認識到自己學習和運用中的很多不足。 在這里,我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您豐富了我們的學習過程,教給我們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同時,我要感謝我的同學們,感謝他們給我的支持,在我停步不前的時候鼓勵我并幫助我。最后要感謝學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實驗設備,沒有這些我無法完成課程設計。 總之,這次實驗讓我收獲頗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