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方法論視域下的刑事錯案.doc_第1頁
論方法論視域下的刑事錯案.doc_第2頁
論方法論視域下的刑事錯案.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方法論視域下的刑事錯案【摘 要】 在國家大力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刑事錯案研究工作已然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本文通過介紹刑事錯案研究的概念與背景,分析p 馬克思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在刑事錯案研究中的體現,總結出馬克思社會科學方法論對刑事錯案研究的作用,旨在從哲學視角出發(fā),以馬克思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方法對其展開剖析,將刑事錯案回歸其社會現象本質。【關鍵詞】:p 】 馬克思 社會科學方法論 刑事錯案一、刑事錯案的概念及研究背景(一)刑事錯案的概念。刑事錯案,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由于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確有失誤,導致沒有犯罪或者沒有充分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人被刑事拘留

2、、逮捕、起訴、定罪和執(zhí)行刑罰的案件。(二)刑事錯案的研究背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方針己經成為國之重器,維護司法公正也是國家正在不斷努力的目標,而防止刑事錯案的發(fā)生是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一環(huán)。刑事錯案本身不僅僅局限于此案的一時正誤,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到整個司法環(huán)境的純潔。刑事錯案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至今屢見不鮮,呼格吉勒圖案、沈陽案、孫萬剛故意殺人案都是典型的錯案,這些案件的發(fā)生意味著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一些曾經因技術手段不足而錯誤定案的刑事案件,都可能出現結局的反轉。同時,在當年刑訊逼供的猖撅背景下,不少無辜嫌疑人被屈打成招,這都是如今眾多刑事錯案的癥結,也是目前社會中急需解決

3、的司法難題。二、馬克思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在刑事錯案研究中的體現(一)客觀性原則。在刑事錯案研究中,對于刑事案件而言,還原案件事實真相就必須嚴格遵守客觀性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對整個案件進行客觀全面的了解。而刑事錯案這一現象的發(fā)生則是由于對客觀事實的一種認知誤差,這種認知誤差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因此,研究刑事錯案這一現象,應遵循客觀性原則,以客觀的角度來審視錯案,再以客觀的角度來還原舊案,對錯案進行糾正。(二)整體性原則。在刑事錯案研究中,往往局限于錯案主體本身的屬性及表象的特征,以結果論結果,而整體性原則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即將錯案中的個人放在整個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進行分析p ,通過分析p 個人、

4、群體在社會中的角色定義、地位界定、職能劃分等,總結出錯案主體特征產生的原因。司法人員在整個社會中被貼上公權力的標簽,其行為具有權力性的特性,他們的執(zhí)法環(huán)境由于社會中的輿論導向而產生相應變化,在不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執(zhí)法行為本身都會受到影響,也因此影響司法人員對案件的主體實踐和認知,從而導致刑事錯案的發(fā)生。(三)具體性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p 是馬克思活的靈魂。從定性研究的角度來看,刑事錯案是一種司法活動產生的結果,其歸屬于人們的法律生活,與個人權利、義務的制度規(guī)范以及司法界定息息相關,但刑事錯案的產生對司法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對人們正常的生活也造成了沖擊。同時,刑事錯案也是促進司法實踐不斷進行改

5、善的內在動力。從定量分析p 角度來看,刑事錯案的發(fā)生頻率上升,反映出司法實踐中存在很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產生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如司法機關這一主體,大多數錯案都與非法取證有關,這也就意味司法活動中的取證階段缺少監(jiān)督,存在大而化粗的現象,這也是錯案現象研究的突破口之一。從定時角度來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及改革開放后這些特定的歷史時期,刑事錯案的發(fā)生頻率表現出不一樣的特征,而這些特征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緊密相關,即在特定時間下,刑事錯案的發(fā)生具有其具體的時代特性。當然,定性、定量、定時的研究角度絕不是相互獨立,而是相互支撐、相互聯系。三、馬克思社會科學方法論對刑事錯案研究的作用(一)方法論將影響研究者開

6、展研究的角度選取和價值標準。就刑事錯案而言,研究者需要以馬克思方法論為根本,在限定的角度及評價標準上進行現象分析p ,如整體性原則要求將刑事錯案的主體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系統性分析p ,而不能單一以主體論主體。(二)方法論的原則會對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選擇和運用產生相應的影響。例如,在錯案的具體分析p 上,具體性原則制約了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其要求研究者必須從定性、定量和定時三個方面來進行具體分析p ,而不是以單一案件為例,是根據所有案件樣本的情況,總結其具體內在規(guī)律,從性質、數量和時間的角度進行共性分析p 。(三)方法論的原則還制約著研究的途徑、步驟、態(tài)度、目的及意義。研究社會現象除了要分析

7、p 其產生的原因、現實特性及存在的社會環(huán)境外,還需要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一步針對這些社會現象所采取的措施和解決辦法。就刑事錯案而言,方法論的原則要求研究者必須追根溯,找到刑事錯案產生的歷史原因和歷史背景,分析p 這些原因所反映出的規(guī)律性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要從“為什么”擴展到“怎么辦”,總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四、結語馬克思社會科學方法論是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論,對于一切社會現象的研究,都可以從馬克思哲學世界觀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在就刑事錯案這一社會現象的研究上,社會科學方法論為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指出刑事錯案研究所應當遵循客觀性、整體性、具體性原則。同時,社會科學方法論

8、對于刑事錯案的研究具有相應的作用,對刑事錯案研究的方法、途徑、步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研究哲學視域下的刑事錯案問題,就是從哲學視角對一個法學實踐問題展開深入地剖析其為解決這一社會現象提供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參考文獻】:p 】1 楊純.馬克思與社會科學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杜雯.刑事錯案概念和界定標準研究J.法制博覽,20,(02):2373 楊尚岷.刑事錯案概念定義及判定標準研究J.法制博覽,20,(06):1404 張曉寧.司法錯案的產生及其防范D.北京:中央黨校,20:26-34作者簡介:金勛(1993),男,朝鮮族,吉林龍井市人,法學碩士在讀,單位:延邊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yè),研究方向:刑法學猜你喜歡 馬克思 淺析國外馬克思研究學科發(fā)展狀況青年生活(2021年21期)2021-07-06如何科學對待馬克思人民論壇(20年8期)20-04-24大眾化是馬克思中國化的實現條件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年18期)20-07-26警惕對待馬克思的幾個“隱性”誤區(qū)實踐思想理論版(20年10期)20-01-17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商情(20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