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外治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_第1頁
足部外治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_第2頁
足部外治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足部外治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11-05-22 10:52:00     作者:馬晶,姜之炎    編輯:studa20【摘要】  通過對近年來足部外治法在小兒呼吸系統疾病中的運用總結,闡述足部外治法機理,說明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 【關鍵詞】  足部外治法;兒科;呼吸系統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發病容易、傳變迅速,加之其服藥存在困難,往往影響療效。呼吸系統疾病為兒科臨床

2、常見病患,臨床常見發熱、咳嗽、咽痛、喘促、熱驚等癥狀,其病位位于上焦,而足部為人一身之下,近年來根據個體差異,通過“上病下治”的足部外治法治療兒科呼吸系統疾病,顯示出了優勢,在臨床上得以廣泛使用。1足部外治法1.1足浴足浴是傳統外治法中的一種,醫學著作中最早提及該療法的當屬五十二病方一書,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山海經禮記等1,可見它是中醫古老而有效的治療、保健方法之一,受到兒科治療的關注。徐和祥2用艾蘇煎劑浴足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熱80例,在西醫常規治療下,治療組采用艾葉、紫蘇葉等份加水至2 500 mL,煎藥后取汁,浸泡雙足 1015 min。結果顯示治療組治愈時間最短12 h,最

3、長5 d,平均3.25 d;對照組治愈時間最短24 h,最長7 d,平均5.6 d。2組在退熱時間、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天數上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林偉3運用自制煎劑治療小兒咳喘30例,臨床見咳嗽痰多、舌苔白厚者,運用基本方(生麻黃10 g、桂枝10 g、細辛5 g、橘紅5 g、炙款冬花15 g、制半夏6 g、炒黃芩10 g、白芥子5 g)加茯苓10 g、炒蒼術10 g、焦薏苡仁10 g煎湯取水泡足,結合基本方煎劑浸手,治療結果顯示:顯效17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90 %。1.2敷貼敷貼療法是將藥物外敷于體表或特定穴位,從而使藥性通經貫絡而作用于全身,起到清熱或散寒、化痰

4、消滯之功效的治療方法。敷貼療法既有內服藥物的特點,且具備針灸、理療的特長,又由于小兒具有獨特的生理、病理特點,所以敷貼療法在兒科治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4。徐艷玲等5在研究足部外治法治療支氣管哮喘過程中發現,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應用中藥喘寧貼2號(麝香、細辛、吳茱萸等藥物適量,黃酒調成糊狀)于足底涌泉穴位貼敷,每晚貼敷1次,貼敷前用溫水泡腳20 min,1月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3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前后肺功能(FEV、FEVI %、PEFR)2次標準差異有高度統計意義(P<0.01)。陳麗亞6

5、運用清咽散外敷涌泉穴配合補液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治療組退熱時間和潰瘍愈合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兩組比較:Z=7.675,P<0.01,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王飛7以醋調石膏萸黃散(生石膏1015 g、吳茱萸36 g、生大黃36 g共研細末,陳醋適量調和成餅)外敷涌泉的方法,治療小兒肺炎(非危重期)180例,結果顯示治愈115例,占63.89 %;好轉59例,占32.78 %;無效6例,占3.33 %。1.3針灸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在治療上具有疏

6、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驅邪的作用8。黃傳萍9探討藥物灸對小兒支氣管哮喘發作期及緩解期的臨床療效及機理的過程中,在哮喘發作期取雙側涌泉穴及足背對應的阿是穴,局部常規消毒后,用中藥桃仁、杏仁、梔子和糯米共研成細末,調成糊狀后灸于穴位上,配合緩解期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療效明顯優于普通艾灸和普米克氣霧劑組(2= 11.89,P<0.05)。治療3月后,研究組肺通氣功能改善明顯,優于普通艾灸和普米克氣霧劑組(P<0.05)。韓新強10針刺涌泉穴治療小兒高熱驚厥39例,所有患兒來診時均處在抽搐狀態,體溫均在39以上,常規皮膚消毒后選用1225 mm毫針,直刺穴位612 mm深,用瀉法,不留針,

7、抽搐不止稍運針,治療結果示39例患兒均在針刺后立即停止抽搐,療效顯著。1.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通過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以達到平衡陰陽、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滑利關節等作用11。足部穴位的按摩與熱藥共同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竅開放,起到發汗退熱、疏通經絡的作用12。邵雪英等13運用足穴推拿防治小兒哮喘38例,治療組先用熱水(4045 )浸泡雙足10 min后,患者仰臥采用揉搓法按摩左足至全足發熱5 min,再用拇指推按法刺激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反射區5 min,用點按法刺激涌泉、太溪、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穴,每穴1 min,同法按摩右足,共治療3月,對照組僅以熱水浸

8、泡雙足,無足穴推拿,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后肺功能測定指標PEF,FEV1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P<0.05)。王小莉等14對小兒外感發熱療效觀察研究中,在采用常規抗炎抗病毒治療下,治療組運用按摩雙腳趾、足背、足跟、足三里、涌泉穴,配合中藥浴足,對照組口服美林,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2機理研究中醫外治法源遠流長,清代外治法專家吳師機所著理瀹駢文一書中,系統介紹了外治法的歷史、種類、理論根據等,根據吳氏的“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學說,結合兒童臟器清靈、皮膚嬌嫩的生理特點,通過外用藥物及給藥途徑的變化對兒科呼

9、吸系統常見病證的治療,療效頗佳,有其獨特的優點。李娟等15在研究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中認為,外治法中的經皮給藥具有無創傷,無痛苦,節省人力、物力,特別適合嬰幼兒、老人和不宜口服用藥的患者,可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等特點,進一步說明了外治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應用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另外,現代研究表明,外治藥物除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發揮治療作用外,還有調整系統組織器官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以發揮其間接的治療作用16。中醫學認為經絡與體表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是體表與內臟相聯系的通路,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控系統。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機能活動反應于體表的部位,也是經氣散布的所在。

10、腧穴是經氣流注之處,故腧穴敷藥可刺激十二皮部經穴,通過藥粒的壓力與滲透作用,激發經氣,引起傳導和調控作用,使中藥發揮治療相關臟腑疾病的作用 17。所以,中藥外治的療效就與所取經絡與穴位有很大關系,外用中藥局部刺激經絡腧穴可取內病外治之效。雙足是人體的一個縮影,它同眼、耳、鼻、舌、手一樣,是人體的全息。人有“四根”,即“鼻為苗竅之根,乳為宗氣之根,耳為神機之根,腳為根中之根”, 也就是說鼻、乳、耳是人體精、氣、神三個凝聚點,而足才是精氣總的“凝聚點”,如果我們打開這個總的“凝聚點”,其療效勢必來得更快。人體的腳掌皮膚與呼吸道黏膜間存在著密切的神經聯系。如果雙腳受涼,呼吸道黏膜內毛細血管立即收縮,造成局部血流量減少,影響了分解病菌和異物酶的活性,削弱了白細胞對異物的吞噬和消化作用;同時使支氣管內纖毛運動減弱,人便容易發生感冒咳嗽。通過藥物穴位貼治,調整經脈調節機制,恢復經脈的正常聯系,因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18。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明代萬全提出小兒五臟“兩有余三不足”的理論,其中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的特點決定了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與肺脾腎密切相關。而五臟中的脾腎二經均與足部有關,對足部反射區、經絡和穴位的按摩能起到調和氣血、協調臟腑、平衡陰陽的作用19。通過外治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可以補腎益氣,協調臟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