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高新科學技術與防災減災1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活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2知道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發揮的作用。(重點)3能舉例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災情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重難點)根底初探教材整理1高新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閱讀教材P84P89第3段 ,完成以下問題。1遙感技術與減災(1)遙感技術在減災工作中的主要作用:災害前兆監測;進行災害跟蹤監視 ,以便及時發出警報;幫助救災;建立災害模型。(2)我國遙感技術應用:對滑坡和泥石流發生的預測;對森林和草原火災發生的預測;對農作物和森林病蟲害的預報;對洪水災害的預報。2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減災(1)
2、作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能為全球范圍內的用戶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和三維速度及時間數據。(2)應用:在防洪、預報臺風、抗震、撲滅林火等減災領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正誤判斷:(1)遙感的英文簡寫是GPS。()(2)全球定位技術的主要作用是獲取災害發生的影像信息。()【提示】(1)遙感的英文簡寫是RS。(2)遙感的主要作用是獲取災害發生的影像信息。教材整理2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前景閱讀教材P89第4段P91 ,完成以下問題。1遙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1)應用:災害監測、評估、預報與災害信息管理。(2)意義:使災害監測實現綜合監測化 ,并實現監測評估預測預警的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
3、 ,大大提高災害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的快速反響能力。2其他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等將對保護資源與環境 ,有效防治災害發揮巨大作用。正誤判斷:(1)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能夠監測病蟲害的發生。()(2)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主要指的計算機技術。()【提示】(1)(2)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有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質疑手記預習完成后 ,請將你的疑問記錄 ,并與“小伙伴們探討交流:疑問1:解惑:疑問2:解惑:疑問3:解惑: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 ,重災區陷入信息隔絕狀態。國土資源部第一時間緊急啟用航空遙感飛機 ,從
4、6 000m高空拍攝了地震災區高精度遙感圖片。專家們對照片進行初步數據處理和解譯 ,對災區房屋倒塌情況、滑坡、泥石流規模及分布 ,具有隱患的滑坡體、公路及橋梁受損等災害情況進行標注。把這些圖像傳遞到抗災一線 ,作為指揮人員制定抗震救災方案的參考依據。之后 ,航空遙感飛機還成為監測堰塞湖次生災害威脅的“天眼。探討: 遙感在地震災害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監測震災的動態、為救災提供預案依據。探討: 遙感在防災減災信息獲取方面有哪些優點?【提示】觀測范圍廣 ,信息獲取量大 ,獲取速度快、實時性好和動態性強。1RS和GIS在自然災害監測或評估中的作用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在自然災害監測中起著重要的
5、作用 ,如下表所示:地理信息技術主要功能或特點在自然災害監測中的作用遙感技術(RS)觀測范圍廣、信息獲取量大、速度快。 空間上:多波段、多時相和全天候;時間上:同步觀測除了能看到電視屏幕上的常規大氣云圖 ,還可以看到沙塵暴、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形成過程;利用遙感影像可以迅速地發現一些初發時人眼難以發覺的突發性災害 ,如森林火災、赤潮等;在交通不便、人跡罕至的地區可表達遙感作為災害監測“千里眼的優越性;在災害開展過程中和消除后 ,對災害發生的規模、速度以及是否復發進行監測地理信息系統(GIS)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空間數據分析 ,具有空間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對自然災害進行預報預警、動態監
6、測、災害發生成因與規律分析、災害損失調查、災情評估等 ,還可以為制定減災預案和指導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據RS和GIS結合信息獲取和空間分析結合災前:圈定危險區 ,對危險程度作出評價 ,指導防災活動災中:實況監測并作出評價 ,指導抗災活動災后:評價損失 ,指導救災活動2.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與防災減災1遙感技術和GIS的應用在抗災減災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完成(1)(2)題。(1)兩顆衛星同時運行 ,每隔9天可以覆蓋地球一遍 ,說明遙感技術()A受地面條件限制少B測量范圍大C手段多 ,獲得信息量大D獲得資料速度快 ,周期短(2)遙感技術和GIS二者優勢的結合 ,可以實現()災前圈定危險區 ,
7、指導防災災中實況監測并做出評價 ,指導抗災災后能對災害損失做出快速評價二者結合可實現動態地獲取信息、處理信息 ,到達預報預警、動態監測等成效ABC D【解析】每隔9天覆蓋地球一遍 ,說明遙感技術具有獲取資料速度快的優勢。遙感可以快速獲取資料 ,GIS對資料進行處理整合 ,從而作出災情評價 ,指導防災減災。【答案】(1)D(2)A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前景2013年2月20日10時46分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附近發生里氏4.9級地震。6秒鐘后 ,“成都造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就發出了預警信息。并顯示“云南巧家10時46分59秒發生5.0級地震該地震預警信息通過 、計算機、專用接收終端、微博等進
8、行了同步發布。這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云南昭通市防震減災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對該次地震的成功預警 ,也是國內地震預警系統首次實現對破壞性地震成功預警。探討:實現破壞性地震的成功預警有什么好處?【提示】當地震來襲時 ,該系統有助于系統覆蓋區域及周邊民眾提前收到預警信息 ,及時疏散以減少人員傷亡 ,同時能提示重大生命線工程緊急關停以減少次生災害。探討:說明遙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在防災減災中的意義。【提示】更廣泛地應用于災害監測、評估、預報與災害信息管理 ,使災害監測實現綜合監測化 ,并實現監測評估預測預警的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提高災害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的快速反響能力。2“GIS也叫地理
9、信息系統 ,具有地圖處理、數據庫和空間分析這三大功能。“GIS不僅可以像傳統地圖一樣 ,解決與“地點“狀況有關的查詢 ,而且能夠進行趨勢分析 ,復雜的“模式分析和用“虛擬模擬進行預測性分析據此完成(1)(2)題。(1)如果用“GIS來監測城市火災 ,可以()A用來分析判斷引起火災的原因B預測城市中火災的發生地點C預測火災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時知道火災地點、范圍 ,分析蔓延方向 ,制定滅火方案(2)以下表達 ,屬于GIS系統的是()A需要航天傳感器B其運載工具有飛機、衛星、火箭等C運用計算機建立空間模型或數據模型D確定某地精確的經度和緯度【解析】第(1)題 ,GIS通過分析數據信息可及時知道火災地
10、點、范圍、蔓延方向 ,幫助制定滅火方案。第(2)題 ,A、B選項屬遙感的組成;D選項屬GPS的功能。【答案】(1)D(2)C課堂小結對點訓練1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RS、GIS、GPS等現代化技術是災害防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技術手段。結合所學知識 ,完成12題。“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 ,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 ,“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么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書 ,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并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論語?中的“有酒食 ,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11、 ,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 ,有德之稱的說法。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 ,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 ,“先生之根源含義在于禮貌和尊稱 ,并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 ,首見于?禮記?曲禮? ,有“從于先生 ,不越禮而與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 ,與教師、老師之意根本一致。1自然災害監測系統應用的監測手段 ,主要是()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讀 ,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 ,我讀一句 ,讓幼兒讀一句 ,邊讀邊記;第二通讀 ,我大聲讀 ,我大聲讀 ,幼兒小聲讀 ,邊
12、學邊仿;第三賞讀 ,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 ,一邊放錄音 ,一邊幼兒反復傾聽 ,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遙感技術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AB宋以后 ,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 ,學堂興起 ,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 ,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 ,特別是漢代以后 ,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 ,比方書院、皇室 ,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C D2運用遙感技術監測森林火災比人工監測()獲取資料快受地面限制少獲取信息量大探測范圍小A BC D【答案】1.C2.A對點訓練2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前景全球定位系統(GPS)能為全球范圍內的用戶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和三維速度及時間數據。據此答復34題。3森林發生火災時 ,GPS的主要作用是()A建立火災模型B繪制地圖C災情跟蹤D火災前兆監測4利用GPS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月節日活動方案
- 高樓建筑拆除方案(3篇)
-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設計創意》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景區公司年會策劃方案
- 望仙谷清明節活動方案
- 山東省沂水四十里中學2025屆九上化學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成衣整體設計與制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普法大集活動方案
-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橋梁模型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醫院護理投標方案(3篇)
- GB/T 13912-2020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2023年晉江市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水泵設備單機試運轉記錄
- 2022年鄭州市鹽業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景陵峪構造報告構造地質學
- 小學音樂 花城版 三年級《蟲兒飛》課件
- 公共關系學-實訓項目1:公關三要素分析
- 網頁設計基礎ppt課件(完整版)
- 貴陽市建設工程消防整改驗收申請表
- GB∕T 8163-2018 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
- 吉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