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服裝設計學院——四大名繡遭遇工業時代湘繡,能否“變”出新圖_第1頁
常德服裝設計學院——四大名繡遭遇工業時代湘繡,能否“變”出新圖_第2頁
常德服裝設計學院——四大名繡遭遇工業時代湘繡,能否“變”出新圖_第3頁
常德服裝設計學院——四大名繡遭遇工業時代湘繡,能否“變”出新圖_第4頁
常德服裝設計學院——四大名繡遭遇工業時代湘繡,能否“變”出新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德服裝設計學院四大名繡遭遇工業時代:湘繡,能否“變”出新圖縱觀湘繡的發展歷程,不論針法、題材、樣式還是材料,均是在創新和發展中不斷豐富和完善。不斷推陳出新,或許也正是湘繡突破當前困境的良方7月23日,上海世博會湖南周拉開序幕。當天,9名身著湘繡旗袍的“繡女”,現場展示湘繡技藝,引來交口稱贊。對湘繡來說,這樣的榮譽或許早已不再陌生。憑借著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淀和不斷完善的工藝技法,與蘇繡齊名的湘繡早已是湖南最為耀眼的一張文化名片。然而,湘繡近年來的發展腳步明顯落后。差距在哪?方向在哪?湘繡的從業者們,在思考,也在探索。困局之變藝術合理對接市場眼下的長沙高溫蒸騰,市湘繡協會副秘書長王家聲的工作卻無法

2、停下,長沙沙坪湘繡產業園的建設正如火如荼,這位擔負著項目具體協調工作的浙江人,幾乎每天奔走于工地之上。“當前是沙坪湘繡發展最好的時機,時間寶貴,不能浪費。”王家聲口中的“最好時機”,指的是2008年10月啟動的沙坪湘繡產業園項目建設。根據規劃,沙坪這個有著“中國湘繡之鄉”美譽、至今仍占全國湘繡產品銷售總額七成的湘繡行業集散地,將在數年之內,完成湘繡文化廣場、老街復古改造等多個項目建設,以改變過去湘繡產業缺乏整體規劃、規模較小、無序競爭的狀況。湘繡曾一度輝煌。上世紀80年代初,曾創下了年出口500多萬美元的業績,湘繡作品也常常被當作“國禮”饋贈外賓。然而,面對市場化浪潮的沖擊,曾經無比風光的湖南

3、五大國營湘繡企業相繼倒閉,僅剩湖南省湘繡研究所一家“獨苗”。“我認為問題出在產品結構上。”湖南龍騰工藝服飾有限公司創辦人曾應明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湘繡行業盛行一種觀點:只有工藝品才屬于湘繡,而刺繡服裝、枕頭等日用品則不是,幾大國營湘繡廠只做單一的工藝品。由于產品工期長,價格高,銷售渠道窄,資金回籠速度慢,窘境很快到來。1996年開始,曾應明將企業原有的產品結構整個顛倒過來工藝品與日用品的比例從“八二開”變為“二八開”,企業的銷售額隨之猛增。此后,主攻“大眾化”的龍騰公司幾乎是一路狂飆,從最初創業時資產不足萬元的小廠,發展為年銷售額6億余元的湘繡城集團,產品行銷日本、美國等15個國家。如今,

4、頭頂“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長沙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頭銜的曾應明,已成為湘繡企業的領軍人物之一。“民間文化來自民間,只有老百姓用得起的,才能成為民間文化產業不斷發展的原動力。”曾應明說,在市場經濟時代,曲高和寡之路很難“越走越寬廣”,要想產業做大做強,藝術與市場的合理對接,才是關鍵所在。創新之變敢闖敢試更寶貴38歲的江再紅已不算年輕,但能在這個年齡拿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頭銜,卻是絕無僅有。她不僅繡法高超,經營的“再紅湘繡”在湖南有著24個生產基地,年銷售額過千萬。很多人把成功歸因于她的專業技法與市場經營能力。但在江再紅的眼里,敢闖敢試的創新意識則更為寶貴。一則故事常被江再紅說起

5、。1995年,長沙市友誼商店的一位經理走進“再紅湘繡”,向她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所有的湘繡工藝品,就只有那么幾個標準尺寸?”他建議江再紅制作兩幅尺寸更小的作品。4天之后,新作品如約送達,經理看了之后非常滿意。此后,“再紅湘繡”在當時長沙最為著名的百貨商店中,謀得了一個小柜臺。“旁邊是國營企業的大柜臺,但我們的銷售情況卻比他們好得多。”市場更傾向于接受對路的新產品,這是江再紅從中悟出的道理。此后,“再紅湘繡”每年都要將30%的利潤用于新產品的研發之中,雷打不動。2004年,法國里昂當代藝術博物館,江再紅的送展作品陰功軸獲得空前轟動。這幅由旅歐藝術家楊詰蒼和她共同創作后并加工刺繡的繡品,開創了

6、湘繡工藝上的多項第一:第一次采用50平方米的超大尺寸面料、第一次以人體骨骼等抽象物為題材“藝術在于創新,湘繡的生命只能在不斷的摸索創新中繁榮發展。”從業20余年,江再紅對于創新的篤信,始終未變。事實上,縱觀湘繡的發展歷程,不論針法、題材、樣式還是材料,均是在創新和發展中不斷豐富和完善。不斷推陳出新,是自然法則,是商界定律,或許也正是湘繡前途之所在。人才之變口傳心授到訂單培養2008年,“90后”女孩田霞走進湖南省湘繡研究所,開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與田霞同來的,還有她的66位同學。她們來自湖南省湘繡研究所與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湘繡設計與工藝班”。根據定向協議,經過兩年學

7、習畢業之后,該班的全部學員進入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成為現存唯一一家國有湘繡企業的后備軍。研究所特意將田霞和她的同學們安排在一個部,還取了一個寄予厚望的名字“新蕾刺繡部”。繼研究所首開先河之后,2007年,湖南湘繡城集團也選擇與湖南工藝美術職院攜手,合作培養后備人才。次年9月,以湖南工藝美術職院為主體的全省26所高職院校,攜手以湖南湘繡城為龍頭的82家企業,組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集團,拉開了校企大規模零距離對接的序幕。眾多湘繡企業步調一致的背后,折射出整個湘繡行業對于后備人才的極度渴求。湘繡技藝的傳承主要依靠師傅口傳心授,從接觸湘繡到成長為熟練工,至少需要20年。而且,湘繡行業的收入并不具有競爭

8、力,大量繡工因此選擇了外出打工。“我們曾到農村去招工,就算是包吃包住,派車去接,愿意來的人也不多。”多年前的尷尬,江再紅仍記憶猶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訂單式的培養模式是有成效的。”湖南省湘繡研究所辦公室主任方菁說,不過短短兩年,“新蕾刺繡部”學員中初露頭角的,已不在少數。一方面是基礎人才的培養,一方面是優秀人才的選拔,在江再紅看來,這二者都不能缺。“大師輩出,是一個行業生命力的體現,而大師的培養,離不開政策上的扶持。”江再紅說,湖南對優秀人才的激勵政策尚有不足,她希望能有這方面的政策出臺,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于湘繡之中。湘繡(小百科)源自湖南長沙一帶的民間刺繡,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興盛于清代。湘女李儀徽發明了“摻針”,成為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