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研究中文資料_第1頁
病理研究中文資料_第2頁
病理研究中文資料_第3頁
病理研究中文資料_第4頁
病理研究中文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央型肺氣腫和外周性肺氣腫 的區別 就在于次級小葉的不 同?,F在很多研究表明了肺血管病理改變在COPD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肺動脈高壓是COPD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且,肺動脈的病理改變不是繼發于肺氣腫和缺氧,而是來源于吸煙 的直接損傷,主要的損傷在于氣道旁肌化和部分肌化的動脈,內膜增厚,內皮細胞損傷,血管活性介質分泌異常,但內膜增厚和肌化使血管壁的增厚只是輕度的改變,相當多的研究還表明COPD肺動脈的舒張能力減退或消失,肺內的毛細血管床未增加,血管肌化比例增高,血管內的血流速度增快,肺動脈壓力升高,繼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變化。COPD病理變化包括肺氣腫,氣道的結構改變主要以炎癥和纖維化引起氣

2、流受限為主,肺血管的內膜改變和逐漸肌化引起肺動脈高壓漸進性發展,了解COPD的病理改變探索其發病機制對COPD的防治、降低死亡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指導意義。COPD病理研究的進展陳薈鵬.醫學創新研究. 2007年9月.第4卷第26期24-26.18-20C O P D 病 理 機 制 的認 識 進 展張忠魯.1.C 0 P D概念 變化1 9 5 3 年一英 國 醫生 在 床 邊 查 房 時 提 出“ 慢 性 支 氣管炎 ” 概 念 , 是指 : 除 外慢 性 咳 嗽 的其 他 各 種 原 因 后 , 患者每 年 慢 性 咳 嗽 , 咳 痰 三 月 以 上 , 連 續 2年 2 。1 9

3、 5 8年 , C i b a 會議 提 出“ 阻 塞性 肺 氣 腫 ” 病理 學 概 念 , 即遠 端氣室 到末 端細支 氣管 出現 異常持 久擴 張 , 伴有肺 泡壁 和細支氣 管破壞 而 無 明顯 纖 維 化 ?!?破 壞 ” 是指 呼吸 性 氣室擴 大且形 態缺 乏均 勻一致 , 肺 泡及 其組成 部 分正常 形態被 破 壞 和 喪 失 l 2 J 。1 9 6 4年 F l e t c h e r ( 英 ) 和 B u r r o w s( 美 ) 合作 對 在英 國診 斷為 慢 性 支氣 管 炎 和 在 美 國 診斷肺 氣腫 患者 ( 各 5 0 例 ) 對 比研 究 , 兩 組

4、病 例在 臨床 、 胸部x線和肺功能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 , 共同改變是廣泛慢性非 特 異 性 氣 道 阻 塞 。 1 9 6 5年 , B r i s c o e 提 出 “ 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 (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 一詞 , 包 含慢 性支 氣 管炎 和 肺氣 腫 J 。B u r r o w s 把這 些 患者分 為 A型 ( 肺 氣腫 型 ) 、 B型 ( 支 氣 管炎 型 ) 和 X線 ( 中間 型 ) 。1 9 6 5 年 美 國胸 部 疾 病 學

5、會 ( A T S ) 鑒 于 支 氣 管哮 喘 、 慢性 支氣 管炎 ( 慢 支 ) 和肺氣 腫患 者在 發生 慢性 氣道阻 塞后 鑒別 診斷 十分 困難 , 提 出將這 三 種疾病 統稱 為C O P D, 從 此在 世界 廣泛 應用 至今 t 2 。1 9 8 7 年 美 國胸 部疾 病 學 會 提 出慢 性 氣 道 阻 塞 ( G ) 的 概 念 , 認 為包 括C O P D和 支氣管 哮 喘 。C O P D 只包 括 肺 氣 腫 、 末 梢氣 道疾 病和慢 性 支氣 管炎 , 不包 括支 氣管 哮喘 。目 前 研究 提 出至少 3 種 情 況構成 C O P D 2 J 。( 1

6、 ) 慢性 支氣管 炎 ( 黏液 高分 泌 ) ; ( 2 ) 成 人慢 性 細支氣 管 炎 ( 小氣道 或 外周 氣道疾 病 ) ; ( 3 ) 肺氣 腫 。黏液 高分 泌作 為慢性 支氣管 炎 的主要 特 征 , 一 直被 認 為與 F E V 1 的加 速下降和 C O P D 的 致 殘 無 關 。 近來 這 種 觀 點 受 到 質 疑 , 兩項研 究 表明 痰 量 與 F E V1 加 速 下 降 、 病 人 住 院 次 數 增加 、 死亡 率增 加相關 。按照 肺氣 腫 C i b a 會議 的定 義 , 肺氣 腫不 伴有 肺 間質纖 維化 , 但 近來研 究表 明 在顯微 鏡下肺

7、 氣腫 向 肉眼下肺 氣 腫發 展過 程 中 , 有 明顯 的膠原 物質凈 增加 , 這 提示 在肺氣 腫 時有肺 泡 壁的纖 維 化 。2 C O P D與 感染關 系C O P D發 生發 展 過 程 中 感 染 的 作 用爭 論 已有 幾 十年 。 目前表 現有 幾個 方 面 : ( 1 ) 嬰幼 兒童 時 期 下 呼 吸道感 染損 傷肺 發育 , 表現 為成 年 F E V 1 下降 【 3 ; ( 2 ) 細菌 在下 呼吸 道 長 期 定 植 誘 發 慢 性 炎 癥 反 應 , 伴 肺 損 傷 【 4 ;( 3 ) 細 菌在 呼吸道 組織 中慢性 感 染通過 改 變機體 對吸 煙的反

8、 應或誘 導慢 性炎 癥 反應而 參 與 O D P D成 因 ( 放 大 效應 ) ; ( 4 ) 下呼吸道 中細菌抗 原誘導 超敏 反應 , 增 強氣道 高反應性 ; ( 5 ) 急性 加重問題 。過去 一直認 為痰量 增 加和 膿 痰是細菌感染 的結 果 。4 0多年來 國外 一直 有 學者對 C O P E ) 加重病毒病 原學機制進 行探 討 。起 初采用 血清學或病 毒分離加 重緩 解 期縱 向 動態 觀察 , 病 毒 的發 現率為 1 5 2 0 6 l 。中期觀察上 呼吸道病毒感 染對肺功能的影響 , 近 幾 年采 用 病 毒 抗 原檢 測 、 病 毒 核 酸序 列 P C R

9、檢測技術對加 重和 緩解 期進 行 動態 檢測 , 解 釋 了病 毒感染與 呼 吸 道 炎 癥 的 關 系 7 l 。 目前 研 究 表 明 , 大 部 分o 0 加重 是由急 性 上 呼吸 道 病 毒感 染 ( 鼻病 毒 ) 、 細 菌感染 、 吸入環 境 中刺激 物 、 細支 氣 管炎 ( 炎 癥 滲 出) 、 小 氣道黏膜 充血 、 藥物治療 中斷 、 食物因素所 引起 。3 全身 作用研 究 表 明 C O P D 病 人 表 現 有 全 身 反 應 ( 肺 外 表現 ) , 在很 大程 度上 屬于 多臟 器疾病 , 對病 人 生活質 量 有深 刻影 響3 1 肌 肉功 能 障礙 P

10、D時體重減輕與代謝 增加有關 , 主要是 由于骨骼肌喪 失 和 肢體 肌 肉廢 用性 萎縮 有關 L 8 j 。骨骼 肌無 力 是 阿) 常見特點 , 使氣 短加重 , 是慢 性缺氧 、 缺乏運 動 、 代謝率增加等綜合結果。還有 , 肌凝蛋 白重鏈顯著減少L 8 J 。主要 原 因有 : ( 1 ) 肺 氣 腫病人 靜息 時肌 肉 中 G S H 水平 下降 , 運 動 時 , 外周 血 中氧化 谷 胱 甘 肽 明顯 高于 健 康人 , 部 分 為吸入 高濃 度 氧和 預 先 使用 別 嘌 呤 醇 ( 黃 嘌 呤抑 制劑 ) 所逆轉 l 9 J 。 ( 2 ) 行走 性肌 肉萎 縮 、 肌

11、肉毛 細血 管密 度降低 、 需 氧酶水 平降 低 、 肌 肉纖 維從 I I a 型 向 I I b 型轉 化 , 致 肌力 和耐 力 的 明顯 下 降 J 。 ( 3 ) 營 養 不 良致 不能合 成 肌 肉蛋 白 , 是 一 部 分 C O P D病 人 肌 肉萎 縮 的原因 , 部 分 C O P D 病 人 炎 癥 介 質 水平 增 高 與體 重 減 輕 和肌 肉 萎 縮 有 關 J 。 ( 4 ) 合 成 代 謝 的 激 素 水 平 減 低 。C O P D病人 生長 激 素 ( 胰 島 素樣 生 長 因子 ) 和 睪酮 水 平明顯降 低 L 9 J 。 ( 5 ) 類 固醇 類

12、激 素 引起 肌 無 力 。靜 脈 大劑量 使 用 幾 天 內 出現 嚴 重 、 全 身 性 肌 肉無 力 ( 急 性 肌病 ) ; 長期低劑量引起慢性肌病 9 l 。( 6 ) C O P D特異性 肌病 , 如慢 性 缺氧 、 高碳 酸 血 癥 或 吸煙 對 肌 肉 損 傷 。電 解質紊亂 損 傷 骨 骼 肌 功 能 , 心 衰 引 起 肌 肉結 構 變 化 l 9 。( 7 ) 肌肉蛋 白分解 J 。3 2 營養 和代謝 問題非脂肪 重量 ( F F M ) 間接 評 價 活性 代 謝 組織 。重 度或 中度 氣 道 阻 塞 C O P D 病 人 普 遍 有 F F M 耗 竭 問題

13、。體重不 能準確 反 映 F F M , F F M 耗 竭 與氣 流 阻 塞程 度 無關 , 與 彌散功 能相 關 。 。 。研究 表 明 F F M 耗盡 表 明肌 肉塊 的喪失 , 導致 C O P D病 人外 周 肌 肉無 力 、 運 動 耐 力 受損 和健康 相關性 生活 質量 下降 1 0 。多種無 創性 評 價 身 體 構 成 。測 定 F F M 和骨 礦 物質含量 ( B MC ) , 發現 3 7 肺氣 腫病 人 、 1 2 慢 性 支氣 管炎和 4 健康 對 照組 有 瘦 肉肌 塊 耗 損 。體 重 正 常 的病人 中 , 1 6 肺氣 腫 , 8 慢 性 支 氣 管 炎

14、有 瘦 肉肌塊 耗 損 。肺氣腫組 , 體 重和體重指數 ( B MI ) 明顯低于健康 對照組 1 l l 。C O P D各 個亞 型 中 , 全身 和 肢體 F F M 均 明顯低于對照組 ; 骨 骼肌 絕 對功 能 和 相 對 于全 身 F F M 每 公 斤的肌 肉功 能顯 著 低 于健 康 對 照組 ; 這 說 明 肢體 F F M 消耗 與骨骼 肌無 力 相關 , 與 C O P D亞 型無 關 。3 3 脂肪 的作 用C O P D病人消瘦與高代謝和飲食缺乏有關 。瘦素 ,1 6 7 個氨基酸組成 , 由脂肪組織分泌 , 是脂質性信號途徑的組成部分 , 調控 中央和外周代謝 的

15、平衡。截面 + 定群研 究 , 對 H R C T分 類 肺 氣 腫 和支 氣 管 炎 行 血 漿 瘦 素水平 測定 , 血漿 瘦 素水平 與肺 氣 腫病人 T NF 受 體 5 5 水平明顯相關 , 與慢性支氣管炎不 相關 , 與基礎飲食攝入和對 營 養 治 療 的 反 應 呈 付 相 關【 1 z l 。T a k a b a t a k e報告 1 3 I C O P D病 人 血 清瘦 素 水 平 明顯 低 于 對 照 組 , 同 時C O P D病 人 B M I 、 全身 脂 肪 比例 明顯 對 于健 康 對 照組 ;同時發 現 T N F或 s T N F受體 水平 與瘦 素水平

16、 無 關 。對肺 氣腫 和慢性 支氣 管 炎病人 研究 發現 , 肺 氣腫病 人瘦 素水平 、 B Ml 和脂 肪重量 均 明顯 低 于慢 性 支氣 管 炎 組 , 8 2 7 ( 3 0 ) 肺氣腫組血清中未檢測出瘦素 , 2 l 8 ( 1 1 ) 慢性 支氣 管炎 組未 檢測 出瘦 素 。3 4 能 量平 衡 問題總能量 消耗 是靜 息能 量消 耗 ( R E E ) 、 食物產 生 熱量和 日?;顒?能量 消 耗 的 積 分 。R E E=睡 眠 時 代謝 率 +覺 醒時 能量 消 耗 , 占坐 位 個 體 總能 量 消 耗 7 0 l 1 引。過去認 為 C o P D病 人 R E

17、 E增 加 是 呼 吸 功 增 加結 果 , 最 近觀察 表 明 R E E 不 僅 表 明 呼吸 功增 加 且 與炎 癥 程 度 相關 。正 常代謝 和 高代謝 C O P D病 人 , F F M 消 耗 分 布是相似 的 。穩 定 期 C o P D伴 R E E增 高 病 人 組 與 正 常R E E組 之間 在 日常 生 活 總 能量 消 耗 上 無 差別 。C O P D伴 有重度 氣 流限 制病人 , 總 日能 量消耗 明顯 高 于健康 對照組 。3 5 C O P D能 量和 線粒體 代謝C O P D病人 膈 肌線 粒 體 密 度 比無 氣 道 阻 塞 病 人 明顯增 高 ,

18、 線 粒體 密度 與氣 道 阻 塞程 度成 反 比 , 與過 度 充氣 程度呈 正 相關 , 與呼 吸肌 肉功 能 呈 負相 關 。C O P D病人膈 肌 內常 有線粒 體 聚 集存 在 和 線 粒 體 內類 結 晶體 存在 , 與呼 吸肌 持續性 過 度機 械 負荷 過 重 有關 , 線 粒體 內類 結 晶體存 在表 明線 粒體 代謝 失調 5 l 。磷 核磁 共 振 對 在 動 態 條 件 下 ( 如運 動實 驗 時 ) 組織 高能 磷酸鹽 、 p H 水平 進 行 直 接 無 創 性 評價 。高水 平A T P 、 磷 酸 肌 酸 ( P C r ) 和 N A D H 表 明 高 能

19、 狀 態 , 而A D P 、 單磷 酸腺 苷 、 無 機 磷 ( P i ) 和氧化 N A D反映 低 能狀態 。P C r P i 比率 或磷 酸化 作 用 可用 于 測 定 細胞 的 能量狀態 , 可 定 量 重 要 功 能 的 能 量 儲 備 。 P C r P i 比 率 與A T P A D P比率 緊密相 關 , 其 降低 表 明 肌 肉 氧化 代謝 的受 損 。C O P D病人 在靜 息 時高能 磷 酸鹽水 平降 低 , P C r C r 比率 和 A T P A D P 比率 明 顯 降 低 , 肌 苷 單 磷 酸 鹽( I MP ) 水 平 明顯增 高 , 反 映氧

20、化 能 力下 降 。C O P D I MP陽性病 人 , 彌 散功能 明顯下 降 。C O P D病 人在 運 動 時能量 供應 不 足 顯 著 增 加 , 表 現 在 腓 腸 肌 或 前 臂 肌 肉 內P C r P i 比率 顯著 下 降 和 p H 迅 速 下 降 。運 動 肌 肉 的顯著 酸化 表 明乳酸 的積 聚 。4 心 理 干 預實際 上 , 人群有 嚴 重 而 普 遍 的心 理 學 問題 。3 0 多年研 究 發現 _ l , C OP D心 理 紊 亂 表現 為認 知 功 能缺欠( 注意障礙 、 記憶障礙 、 信息整合障礙 ) 、 情感 障礙( 情感 性質 改變 , 如焦

21、慮 和抑郁 ) 、 應 激相 關 障礙 ( 急性應激 、 適 應 障礙 ) 、 神經 癥 ( 焦慮癥 , 如 廣泛 性焦 慮癥 和驚恐發 作 ) 和人 格 障礙等 , 其 中 以焦 慮 和抑郁 為 主 。4 1 抑 郁和 焦慮COPD和焦慮、抑郁狀態有較高共患率,50左右。1 9 6 6 -1 9 9 7 年 英文文 獻 l ” , 4個病 例對 照 研 究中 , 3 個 報告 C O P D 患 者 中 抑郁 患病 率 增 加 , 另 一 發 現C O P D患 者抑郁 積分 顯 著增 加 。6個非 對 照性 研 究 中 ,3 個發 現在 C O P D組 中較 高基 礎性 抑郁患 病率 。

22、C O P D患者 抑郁 和焦 慮發 生率 高 于其 他疾 病 人 群 :9 0 嚴 重 C O P D, 5 2 非 小 細胞 肺 癌 l l 7 ; 3 0 C O P D 、1 3 3 高 血 壓 、 3 3 健 康對 照 ( P <0 0 5 ) 1 7 ; 新 確 診結 核 、 結 核 治療 失 敗 、 結 核 多 重 耐 藥 和 C O P D患 者 , 分另 U 為 9 、 2 1 6 、 2 5 6 和4 7 3 【 I 7】。C O P D嚴重 程度 與抑 郁 和焦慮 發生 率有 關 。C O P D越 重 與越 高 的 焦 慮 (P < 0 0 0 1 ) 和

23、抑 郁 積 分 ( P < 0 0 0 5 ) 相關 , 女 性 、 既往 焦 慮或 抑 郁 病 史 與高 焦慮 積分 相關 ( p <0 0 0 5 ) 【 1 8 j ; 嚴重 C O P D , 抑郁 患病 率 2 5 0 , 健康對 照組 1 7 5 , 中輕度 C O P D 1 9 6 , 嚴 重 C O P D組抑郁發 生危 險性 是對 照組 2 5 倍 1 8 。4 2 認 知 功能 障礙C O P D低氧 血 癥 時有 認 知功 能 損 害 1 8 _ , 表 現 為 高水平認 知功 能缺 欠 , 如 注意 力 、 復雜視 覺運 動 、 抽 象 能力和語 言任 務

24、等 。4 3 神經癥1 9 6 6 -2 0 0 3年文獻 復 習 , 焦 慮疾 患 , 特 別 是 一般 焦慮癥 和 驚 恐 性 障 礙 , C O P D 人 群 發 生 率 高 于 一 般 人群 J , 有報 告 3 7 C O P D患 者有恐 慌 發作 , 伴顯 著肺 功能障 礙 , 對 生活 質量顯 著 消極影 響 1 。4 4 應激 相關 障礙研 究提 示心理 應 激與肺 功能 損傷 正相 關 1 8 , C O P D患者 表現有 身體 意象 差 、 孤 獨感 增加 、 社 會支持 減 低 、 對社會支 持不 滿 和消 極 自我 概 念 。 C O P D 患 者 心 理 應

25、激常預示 日 常 生活 活動 受限 。就原 因與機 制 而言 , C O P D患 者焦 慮 和抑 郁 等心 理紊亂 , 不完全 歸 因于 C O P D慢 性 病 程 本 身 , 也 與 吸煙 的心理 問題或 肺疾病 全 身性特 征有 關 f 。氧化應激是 由于體 內氧化 抗氧化失衡所致在正常情況下氧化物 和抗氧 化物保 持相對 平衡 , 這對 于保護氣道的正常功 能是 非常 必要 的。氣 道 中的主要 的 氧化 劑是活性氧( R O S ) 和 活性 氮 (R N S) 。R O S包括 過 氧化 物 、 過 氧 化氫( 2 ( ) 2 ) 、 羥 自由基 。R O S 在整 個肺 臟都

26、能 發現 , 是 正 常代謝 的產物 , 線粒體是產生 R O S 最 大 的細胞器 , 通 過 電子鏈 將 電子傳遞給氧形 成過氧化物。R N S 包括一氧化氮 ( N O ) 及其衍 生物 , 如N ( ) 2 、 過氧化氮。 N O由一 氧化 氮合酶( N 0 S ) 催 化 I 廣 精氨 酸生成 ,N O S 的同工酶主要有三 種類型 : ( 1 ) 基本 型 N O S , 存 在 于呼 吸道上皮 、 血管及神經末梢 ; ( 2 ) 誘導 型 N O S , 存在 于 呼吸道上皮 , 活化 的巨噬細胞 ; ( 3 ) 神經元 型 N O S , 存 在于 支氣管神 經叢 內。N O濃

27、度較高 時, 能與氧或過氧化物反應 生成更具 活性 的 N ( ) 2 和過氧化氮 , 引起細胞及其外基質膜 的非特 異性損 傷。而細胞 因子如 J F d 、 I L - 1 3 可上 調誘 導型 N O S 的表 達從 而使 N O的產 生增多。結 論氧化應激是 C O P D的主要 發病 機制 之一 , R O S R N S 的增 多與抗 氧化劑 S o 的減少被認 為有助 于氧 化應 激 的發生 ; 氣道中哪種物質起主要作用仍不清楚 。煙霧 、 感染 及有 害顆粒等 可刺激肺組 織產生 過多 的 R O S 和 P I N S , 同時 激活抗 氧 化基 因 , 但其降低 是造成氣道

28、炎癥發生 的主要原 因, 長期 反復 的刺激可 導致氣 道重構 , 氣流 受限呈不 可逆 性加重 , 即 C O P D的發生 。故抗氧化劑的干預治療可 以延緩 C O P D的進程 可以提高以抗感染 為主的傳統治療 的療效 。王華,趙景春,韓書芝.氧化抗氧化失衡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河北醫藥2007年5月第29卷第5期:489-491.阻 塞 性 睡 眠 呼 吸暫 停 綜 合 征合 并 慢性阻 塞 性肺 疾 病 的研 究進 展.胡華.山東 醫藥 2 0 0 9年第 4 9 卷第 5 期107-109.睡 眠呼吸暫停綜 合征 是指各 種原 因導 致睡 眠狀態 下反復 出現 呼吸暫 停 和 ( 或

29、 ) 低 通 氣 , 引 起 低 氧血 癥 、 高 碳 酸血癥 , 使機體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 的臨床綜合 征。其 中阻塞性 睡眠呼吸暫停 綜合 征 ( O S A H S ) 是最 常見 的類 型 , 患者可合并慢性 阻塞性肺 疾病 ( C O P D ) 或其他 呼吸系統疾病 , 如肺囊性纖維 化、 肺 問質纖 維化等 , 也稱 為重疊 綜合 征 ( O S ) 。目 前認 為 , 與單純 O S A H S 或 C O P D 比較 , O S患者 與睡 眠有關 的低 氧血癥更嚴 重 , 更 易引起 肺動 脈高壓 , 發 展成慢 性肺源性心臟病 ( P H D ) 。C O P D是呼

30、吸衰竭 ( 呼衰 ) 和 P H D的最主要原 因 , 氣道阻力增加是誘發 C O P D患者急性 呼衰的原因之一 , 其 中包 括 O S A H S 所 致 的上 呼 吸道 阻塞 。C O P D合 并O S A H S ( 即 O S ) 時 , 可使呼衰更嚴重 和難 治 , 目 前對這兩種疾病間的內在聯系 尚不 明確 。有研究認 為這兩種疾 病高度 相關 ; 也有研究認為兩種疾 病完全 獨立 , 同一患者 同時患有 兩種疾病 純屬 偶然 , 兩者 間無 內在 的病 理生 理機 制聯 系。因此 , 正確認識 、 處理 O S , 對 減少誤診 和漏診 有重要 的臨床 意義 。1 O S的

31、流行病學1 1 O S A H S的流行病學 O S A H S 是指 在每 晚 7 h睡眠 中,上呼吸道無氣流通過 超過 1 0 s , 呼吸暫 停反 復發作超 過 3 0次或呼吸暫停低通氣 指數 ( A H I ) 超 過 5次 h 的睡眠呼吸 障礙疾患 ; 該病是一種具有潛 在危 險的常見病 , 成人患 病率為2 4 , 可累及嬰幼兒 、 中青年及 老年 , 男性 高于女性 , 女性更年期 以 后發病率增高 。1 2 C O P D的流行病學 C O P D是常見 的慢性呼吸 系統疾病 , 伴有 明顯的肺外效應 , 其肺外效應與疾病的嚴重性相關 。該病的肺部病變特點是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

32、 , 氣流受限呈進行性發展 , 與肺 部對 有 害顆粒 或氣體 的異 常炎癥 反應 有關 。據報道 , C O P D 的患病 率 約 為 3 1 7 。由于 C O P D及O S A H S 的患病率均 隨患者 年齡增 長 而增加 , 故 二者并存 的幾率很高。據統計 , 約 1 0 的 O S A H S 患者合 并 C O P D , 3 0 4 0 的 C O P D患者 合 并 O S A H S , 且重 度 C O P D患 者發 生O S A H S 的幾 率更 高。1 9 8 5年 , H e n l e y 首次 將 O S A H S 合 并C O P D及其他 呼吸系

33、統疾病者統稱為 O S.4 OS的 治 療4 1 C O P D的治療 主要根 據患 者的病 情分級 、 分 期選擇治療方法。在健康教育 , 避免或 防止吸入粉 塵 、 煙 霧及有 害氣體 , 控制職業性或環境污染 的基 礎上 , 酌情給予 支氣管舒張劑 、 糖皮質激素 、 祛痰 、 抗 氧化等 藥物及長 期氧療 等 ; 對 于常規藥物治療 , 長效支氣管擴張藥較短效支氣 管擴 張劑更為有效和便 利 , 但費用 昂貴。 期 、 重度 C O P D患者 如反 復急性加重 , 應加用吸入糖皮質激 素。應 預 防和控制癥 狀 , 減少急性加重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 提高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急性加重患

34、者應及時吸氧 、 抗感染 、 擴張支氣管及機械通氣 , 給予糖皮質激素 , 適當補充液體 、 電解 質、 營養 , 積極 治療伴 隨疾病及合并癥。4 2 O S A H S 的治療 主 要治療 目的是防止 患者 發生 心腦血管病及神經內分泌疾 病的危 險, 降低其病 死率 , 改善 和提高其生活和生命質量 。國內外研究證 實, 經鼻持續氣道 正壓通氣 ( C P A P ) 是 目 前治療 O S A H S 最 有效 的方 法 。還可 通過減肥治療 、 改變不 良睡眠體位 、 戒除煙酒 , 馭水平氣道正壓通氣 、 自 動或智能化 C P A P 、 口腔矯正器 、 懸雍垂腭 咽成形術 、 正頜手術 、 射頻消融術 、 電刺激舌下神經等治療 。 目前 , 因治療O S A H S 的藥物療效 尚不確定 , 故不作為常規治療 。4 3 O S的治療 O S A H S 合并 C O P D時經鼻 或面 罩正 壓通氣是其首選治療措施 , 機械 通氣 可減少 呼吸功耗 , 緩 解呼 吸肌疲勞 , 改善夜間睡眠結構 。2 0世紀6 0 年代 , 蛋白酶 一 抗 蛋白酶 假說 是解 釋肺氣腫 的 t流學說 。該 學 說認為正 常肺組織分 泌多種抗 蛋白酶 ( 以 抗胰 蛋 白酶和 分泌 J 細 胞蛋白酶抑制劑 為卡 ) , 以保 護 白身 被 蛋 n酶 ( 包 括基質金屬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