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區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_第1頁
涼州區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_第2頁
涼州區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_第3頁
涼州區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_第4頁
涼州區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涼區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草案1、 總則(1) 規劃依據1 涼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2 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3 市城市總體規劃、相關建制鎮總體規劃、甘肅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甘肅黃羊工業區總體規劃4 國家相關規和強制性標準1)室外排水設計規GB500142006(2006年版)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GB503352002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H2B 1-19994)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5)建筑結構荷載規GB5009-20016)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GB50069-20027)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 GB5

2、0332-2002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BJ1089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BJ78910)建筑抗震設計規GB50011-200111)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SL/T1918612)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13)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14)工業鍋爐房設計規GB500419215)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GBJ198716)建筑設計防火規GB50016200617)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修訂)建設部2001年6月18)地基基礎設計規DBJ08118919)供配電系統設計規GB500529520)10KV與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B500539521)3110KV高壓

3、配電裝置設計規GB500609222)低壓配電裝置與線路設計規GB50054952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B5005794(2000年版)24)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B500589225)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BJ658326)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27)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GB50062-9228)電氣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GB500639229)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B50217200730)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9531)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JGJ/T169233)工業企業調度和會議工程設計規CECS36:9134)民用建筑設計通

4、則JGJ378735)辦公建筑設計規JGJ678936)工程設計節能技術暫行規定GBJ68537)自動化儀表選型規定HG/T20507200038)儀表供電設計規定HG/T20509200039)儀表系統接地設計規定HG/T205132000(2) 規劃原則1 加強評估,總結經驗2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3 管網配套,泥水并重4 嚴格標準,控制投資5 消減總量,改善水質(3) 規劃圍規劃圍為:涼區常住人口在3萬人以上的建制鎮,包括黃羊鎮、武南鎮、高壩鎮、雙城鎮、永昌鎮和義鎮。(4) 規劃年限規劃現狀年為2009年,規劃期為2011年2015年。2、 現狀與問題(1) 基本情況1 地理位置,古稱涼,

5、是“中國旅游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產地”,素有“銀”之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而得名。涼區,位于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東端,東西長122公里,南北寬90公里,總面積5081平方公里,城區是絲綢之路自東而西近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大城市。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城區較低,有“金盆養魚”之稱。地形分為三部分:西部為祁連山地;中部地勢平坦,是全區主要的農業生產區;東北部屬騰格里沙漠的一部分。 涼區位于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東端。東距省城蘭274公里,西去鎳都金昌115公

6、里,是河西走廊的第一重鎮。地處北緯37°23'至38°12',東經101°59至103°23。東西長122公里,南北寬901公里,總面積5081平方公里。到2009年底,全區人口為102.89萬人,是西北人口最稠密的縣(區)之一。涼區東與接壤,南連天祝、古浪二縣,西鄰肅南縣,北面是永昌、民勤兩縣。2.自然條件涼區在構造上位于祁連褶皺系中的走廊過渡帶,其南部為走廊過渡帶的毛藏古凸起和蓮花山古凸起,北部走廊平原屬走廊過渡的新凹陷。因此在構造上主要受斷裂控制、而褶皺不發育。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高度在1440-3262.9米之間,城區為151

7、5-1584米。西南是祁連山東段冷龍嶺的前山地帶,海拔在20003200米上下;中部是綠區;東部有八十里大沙,屬騰格里沙漠的一部分,海拔在1500米上下;東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的東段,海拔在15002000米之間。 涼區處于冷溫帶干旱區,氣候屬大陸性溫帶干旱氣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蒸發量大。全年無霜期150天,最大凍土深度140厘米。年平均氣溫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遞減。平川區7-8,山區5左右,中高山區0-4.5。最冷月1月和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平川區分別為-8-10和l9-23;山區北部15.2,其余平川區12-14,低山區10-12。 涼區深居陸,遠離海洋,加上境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降水稀少

8、,而且地區分布也十分不均,呈現由北向南逐漸增加的規律。降水量年際變化也大,年際變化山區小于平原。據氣象部門統計:涼區的年降水量從40年代開始,有明顯減少的趨勢。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61·6毫米,最多年降水(1944年)為263毫米,最少年(1939年)為89毫米,最多年是最少年的3倍。降水量在年分配也很不均勻。冬季受西伯利亞冷高壓的控制,降水稀少,從10月到第二年的3月降水僅占全年的15-18%,12月平均降水量只有1·2毫米。而每年4-9月降水量則占全年降水量的82-85%,其中7、8、9三個月最多,占全年的60%左右,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 涼區主要河流有西營河、雜木河、

9、金塔河、黃羊河,以與沿山的小河小溝和泉水河,都是石羊河流域的組成河流,總集水面積達4704平方公里。土壤分布南北差異很大。南部山區土壤和植被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變化規律。 3.行政區劃 涼區現下轄六個街道,19個建制鎮、19個鄉、448個行政村、3762個村民小組,國土總面積4873.85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積僅8.629畝,人均耕地1.88畝。 4.社會經濟涼區共有19個建制鎮。從人口規模看,2009年涼區總人口約102.9萬,城區(含近郊區)總人口21.56萬,城鎮化率36.7%。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黃羊鎮、武南鎮、人口規模分別為59362人、50887人,鎮區人口在2萬以上;高壩鎮、義鎮

10、、雙城鎮人口規模分別為48064人、46479人、34469人,鎮區人口在1萬以上;金羊鎮、和平鎮在市城市規劃區;其它建制鎮鎮政府駐地人口規模均小于1萬人。黃羊、武南當初發展主要是依靠甘肅農業大學和依托蘭新鐵路武南分局在武南的設置而有所發展,由于依托單位的撤并搬遷,發展明顯減緩,隨著黃羊工業園、工業園的建立,小城鎮的發展將會有新的產業支撐;而其他小城鎮基本缺乏產業支撐和區域特色,所謂小城鎮不過僅僅是鎮政府所在村相對集中的居民點,雖然建了一、二條街道,但集市比較冷落,房屋使用率低,資源利用率不高,對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吸納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和提升農村經濟等方面帶動作用較為薄弱。 5.自然生態

11、系統現狀 從總體上講,涼區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水資源減少,危與生態平衡。目前,全區四大河流年徑流量為9.191億立萬米,總趨勢逐年減少。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泉水減少,隨著地下水多采少補,過量超采的發展趨勢,地下水位下降必將會突破維系生態平衡的臨界水位,生態環境將更趨惡化。 (2)森林與森林覆蓋率低。截至2009年,涼區森林覆蓋率為10.7%,低于全省13.4%的平均水平。全區天然次生喬灌林6.37萬畝,天然沙生灌叢2.84萬畝,基本處于天然森林植被貧乏的狀況。(3)土地沙漠化。(4)水土流失。(5)沙塵危害嚴重。每年春季

12、,揚沙、沙塵與沙塵暴天氣頻繁出現,對全區農業、環境、生態與居民生活造成極大危害,同時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2) “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1、“十一五”期間,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基礎設施對經濟的瓶頸制約有所緩解。我區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正在建設和建成了一批較大規模的項目,使小城鎮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城鄉電網得到全面改造,供電能力進一步提高。例如民武公路、金武公路、涼古公路等骨干公路的建成。黃羊鎮鎮區供水設施改造、排水設施、道路建設工程,包括日處理污水5000噸,總投資5400萬元的污水處理項目和建成給水管網1.62km,排水管網1.4km,路燈56盞。武

13、南鎮鎮區排水設施與道路拓建工程;北區集中供熱工程和七支東路美化亮化工程。高壩鎮結合工業園區建設,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建成了總投資850萬元的天馬大道亮化工程,架設路燈768盞; 總投資1600萬元的園區經三路道路工程;投資5080萬元以BOT形式同四川恒泰環境開工建設了城東工業園區(高壩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2萬m³/日;總投資4400萬元建設天馬大道輔道工程等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有力的帶動了全區社會經濟的發展。2、城鎮容貌和環境進一步改觀。以創建衛生城市,舉辦“天馬旅游節”為契機,在小城鎮大力開展形象工程建設和鎮容鎮貌環境綜合整治活動,著力進行了城鎮道路、綠化建設,豐富

14、了城鎮景觀,城鎮居民的衛生習慣也逐步得到改善。與時清除城鄉結合部與鎮區垃圾,鎮容鎮貌和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3、農村設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一五”末,行政村通路率達100%;通電率達100%;已通的行政村達93%,通的農戶達10萬多戶;用電農戶比重達到99%;自來水用戶達5.5萬戶,占總農戶的33%,安全飲用水普與率達到98%;電視普與率達到95臺/百戶;小康住宅建設和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穩步推進,4年累計建成清源住宅小區、長城鄉西湖村、黃羊鎮上莊村、吳家井七星村等一批小康示點,完成小康住宅與農宅改造建設4.6萬戶,人均住房面積達25平方米,為小康建設奠定了基礎。2009年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8

15、049戶。(3) 供排水現狀和污水處理現狀1 城鎮供排水現狀與分析全區19個小城鎮在規劃區共建成自來水廠5個,鋪設供水管網196公里,供水能力達到2.86萬噸/日,鋪設排水管道119公里,建成各類人飲供水工程1092處,解決了35.08萬人、63.14萬頭牲畜的飲水困難。目前,供水問題雖然得到了初步解決,但排水只分布在黃羊鎮、雙城鎮、高壩鎮(同工業園區共享)和武南鎮等4個建制鎮,其余鎮都沒有排水設施,污水靠排洪溝渠傾倒,綠化帶和街道潑灑現象更是常見,這種基礎設施的缺失和不完善,致使鎮區污水亂排亂倒嚴重,具體表現在:1)鎮區未建污水處理廠,污水未經處理排放,嚴重污染了鎮區賴以生存的有限地下水資源

16、,影響了大沙河灘治理的進程,并使鎮區綠化與道路等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給全鎮人民生活和城市正常運行帶來很大不便和影響;2)水管未接入居民區,生活污水由雨水口進入排污管道,夏季容易孳生蚊蠅污染環境。污水的肆意排放,使得臭氣污染了環境空氣;農民截流灌溉將病菌黏附在蔬菜、瓜果與其它農作物上,攜帶在家禽、家畜與人身上隨市場而流動,到處傳播,給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3)污水排放口周圍發黑、發臭,令人產生厭惡感,更是傳播疾病的源地;4)排水管道普與率低,服務面積僅占城鎮建成區的10左右,而且排水管徑偏小,不能滿足城市排水的需要;5)高污染工業污水不經處理就近排放甚至澆灌農田,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2

17、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與分析“十一五”期間,除武南鎮借助武南鐵路分局建設的日處理8000m³/天二級生化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鎮區污水處理外,四川恒泰環境投資5080萬元以BOT形式開工建設了城東工業園區(高壩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2萬m³/日;漢斯天安環境投資5400萬元以BOT形式開工建設了黃羊工業園區(黃羊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0.8萬m³/日(近期)。3 污泥處理現狀與分析目前,高壩鎮和黃羊鎮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污泥處理設施還未投入正式運營,武南污水處理廠由于建設時間早,對污泥未進行處理,污泥直接進入垃圾處理廠進行填埋。4 污水再生利用設施現狀與分析由于

18、我區經濟情況限制,已建成的武南污水處理廠污水再生利用設施未進行建設,污水處理達標后,直接排入下游河灘,供下游農業澆灌和生態利用。黃羊和高壩鎮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尚未投入運營。5 城鎮污(排)水管網現狀與分析黃羊鎮現有城鎮污水管網32公里,其中“十一五”期間新建15公里。“十二五”期間計劃建成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與城鎮排污管網34公里。管網覆蓋率達到85%。高壩鎮和武南鎮現仍采用合流制排水體制,且存在排水管網不完善,管道老化等問題,致使受納水體污染嚴重,水環境功能大大下降。(4) 主要經驗、存在問題與原因一是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能力不足,水平不高,適應不了發展需求,與此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

19、發展,城鎮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愈加艱巨。二是污水管網與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同步,環境效益沒有充分發揮,污泥處理處置是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認識、資金、技術和政策等原因,對污泥的處理處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再生水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由于缺乏運行經驗,對于較高水質要求的工業用戶而言,水質穩定性和可靠性難以持續保證。3、 需求預測(1) 人口預測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人口預測表武南鎮黃羊鎮高壩鎮義鎮永昌鎮雙城鎮豐樂鎮永豐鎮清源鎮西營鎮九墩鄉合計現有38000 38262 21322 13236 15

20、623 13256 10074 7023 16662 14256 3614 191328 近期50000 55916 41200 22488 23810 21341 16118 11237 26659 23544 8842 301155 遠期65000 73642 71231 30265 32903 29834 22565 15732 37323 32962 12379 423835 以上數據均來源于總體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2) 供水量預測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供水量預測表鄉鎮用水量綜合生活用水量工業用水量總用水量(m3/d)綜合用水量標準(L/人.d)規劃人口(萬人)用水量(m3/

21、d)年工業總產值(萬元/年)工業耗水量指標(m3/萬元)工業用水量(m3/d)武南鎮近期110500005500 15600 21100 遠期120650007800 38100 45900 黃羊鎮近期110559166151 4088010011200 17351 遠期120736428837 1040257019950 28787 高壩鎮近期110412004532 92958.210025468 30000 遠期120712318548 124816.867048852 57400 義鎮近期110224882474 152001004164 6638 遠期120302653632 362

22、30706948 10580 永昌鎮近期110238102619 150001004110 6729 遠期120329033948 42000708055 12003 雙城鎮近期110213412348 135001003699 6046 遠期120298343580 32450706223 9803 豐樂鎮近期110161181773 160001004384 6157 遠期120225652708 38400707364 10072 永豐鎮近期110112371236 125001003425 4661 遠期120157321888 30000705753 7641 清源鎮近期110266

23、592932 180001004932 7864 遠期120373234479 43200708285 12764 西營鎮近期110235442590 150001004110 6699 遠期120329623955 36000706904 10860 九墩鄉近期1108842973 120001003288 4260 遠期120123791485 28800705523 7009 合計近期30115533127 84378 117505 遠期42383650860 161958 212819 以上數據均來源于總體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3) 污水排放量預測根據城市給水排水工程規劃表2-24所

24、列全國平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為70,工業污水量按工業水量的80%計,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計。排放量見下表: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污水排放量預測表單位:m3/d武南鎮黃羊鎮高壩鎮義鎮永昌鎮雙城鎮豐樂鎮永豐鎮清源鎮西營鎮九墩鄉合計生活用水量近期550061514532247426192348177312362932295097323624遠期7800883785483632394835802708188844793955148536345工業用水量近期1560011200254684164411036994384342549324110328864241遠期38100199504

25、885269488055622373645753828569045523128128污水量預測近期16000 7609 21170 4900 5997 4023 2734 2016 3825 3593 1765 73632 遠期35000 11858 40590 7307 8120 6278 4376 3236 6069 5235 2845 130913 (4) 污水處理情況預測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的高低決定了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與污水廠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密切相關。然而,污水廠進水水質又與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用水量、工業用水量以與污水收集方式等關聯,要準確預測污水廠建成后服務期的水質,

26、難度較大。實際工作中往往根據人均當量法、實測法和類比法進行城市污水水質論證。根據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對涼區各鄉鎮的實際監測資料,以與環保部門的數據統計,綜合分析確定我區污水處理廠污水原水水質指標如下:CODcr510mg/LBOD5310mg/LSS200mg/LNH4-N50mg/LTN55mg/lTP5mg/L。依據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GB50335-2002),確定涼區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標準應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B標準。應執行如下排放指標:CODCr60mg/L,BOD520mg/L,SS20 mg/LNH4-N15 mg/LTN20 mg

27、/LTP1.0 mg/L(5) 排水管網預測本規劃污水管網主要服務圍為涼區武南鎮、黃羊鎮高壩鎮、義鎮、永昌鎮、雙城鎮等11個小城鎮污水,再生水管網主要服務城鎮再生水用戶。本次管網設計,污水主要考慮小城鎮污水收集干管,不考慮支管。再生水主要根據再生水用戶的位置,設計分配流量。新建排水管線159.64km(鋼筋混凝土管道DN300-DN1200)、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75.3km(PE100級管dn110-dn400)。管道工程量污水管網工程量表(砼管)管徑(mm)D300D400D500D600D800D1000DN1200合計管長(km)34.0847.1424.8428.5611.357.82

28、5.85159.64再生水管網工程量表(PE管)管徑(mm)De400De300De250De200De150De100合計管長(km)26.178.013.4318.456.5112.7375.3(6) 污泥處理處置預測1、 污泥組成與特點 根據前述水質分析,污水中污染物(BOD5、N、P)配比合理,因此經生物降解處理后的剩余污泥具有較高的肥效可資利用。2、污泥處理目的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除無機惰性物質外,還含有較多的有機物,有機物顆粒較細,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蟲卵,易腐化發臭,若不經處理,直接排入自然環境中,將會造成二次污染,故必須進行污泥處理。污泥處理的目的就是:·使污泥與污

29、水同步穩定;·使污泥減容,以便貯存、運輸、堆埋或利用。3、污泥處理工藝根據國外城市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經驗,污泥經過濃縮池濃縮后脫水的處理工藝,存在一定的弊端。生物法除磷主要是通過剩余污泥的排放,最終從系統中除磷。由于剩余污泥在濃縮池停留時間過長,濃縮池的厭氧環境使集聚在污泥中的磷再次釋放到濃縮池上清液中,隨上清液的排放進入污水處理系統,不能從系統中有效除磷。同時污泥厭氧可能發酵上浮,脫水性能降低,給管理、操作帶來不便。因此,本設計推薦采用已被廣泛采用的一體化濃縮脫水機污泥處理工藝。來自終沉池的剩余污泥進入貯泥池,根據貯泥池泥位,控制開啟污泥進料泵與一體化濃縮脫水機和加藥計量裝置,脫水

30、后泥餅經無軸螺旋輸送機送至運泥車運出。粗、細格柵柵渣經壓榨,沉砂池沉砂經砂水分離器后直接外運填埋。4、污泥的出路本工程污泥成分初步分析可用于農田堆肥。當然,由于各個城市污水成分不盡一樣,污泥能否安全施用于農田,還有待于污水廠投產后對污泥作定性分析,經分析如果不適用于農田堆肥,可以與城市垃圾一并進入垃圾填埋廠做衛生填埋處理。考慮到盡量降低垃圾處理的費用,仍采用較長的有效泥齡,使其基本好氧穩定,便于今后采取更經濟合理的處置方式。(7) 再生水利用預測屬于西北陸地區,水資源緊缺。再生水回用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節約和置換高品位的有限水資源,對用水水質要求不高的行業提供用水。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再生水回

31、用的主要方向是工業用水,比如冷卻循環水、沖渣、沖灰水等。其中小部分也可作為市政雜用水,比如城市綠化、澆灑道路、水體景觀等。主要有:1、工業用水工業用水水質標準要求較高,污水廠一般需采用較嚴格的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后水質方可滿足要求,工業用水中冷卻用水是目前本污水處理廠最佳再生利用路線之一。2、城市雜用水由于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不一,但總體標準較低,污水廠二級生化處理后水質就可滿足要求,城市公園綠化、施工清掃、砼養護、消防等城市雜用水應是目前涼區高壩鎮小城鎮(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較佳再生利用路線之一。但由于工業園建成區面積較小,城市雜用水量很小。3、目前園區景觀水體存在規模很小,因此不考慮景觀用水。

32、綜合上述技術比較,較為適宜的污水再生技術路線為工業用水中冷卻用水、城市雜用水等。4、 規劃目標和重點任務(1) 規劃目標武南鎮: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3.5萬噸,需新建污水處理廠1座(包括生產、辦公、化驗用房面積4600平方米,配套建設泵房、氧化溝、沉泥池、風機房等設施,配備污水泵、污水高壓清洗車等設備),在城區與工業園區鋪設直徑500mm800mm的鋼筋混凝土排污主管道10.8公里。建設排水主管網9.68公里,回水管網20公里。黃羊鎮:新建日處理污水1.2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黃羊鎮土塔村,占地面積52.7畝,人工濕地面積60畝,配套排水管網34公里,概算總投資4099.6萬元。

33、建成后的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污水1.2萬方,污泥無害化日處理20噸。高壩鎮:建設規模為近期20000 m3/d,遠期40000m3/d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水廠一座、新建排水管線22.12km(鋼筋混凝土管道DN300-DN700)、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8.65km(PE100級管dn110-dn400)。義鎮:新建日處理污水0.8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義鎮燈山村,占地面積40畝,配套排水管網20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8km(PE100級管dn110-dn400),概算總投資3500萬元。項目建成后,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

34、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永昌鎮:新建日處理污水0.8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永昌鎮下源村,占地面積40畝,配套排水管網22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8km(PE100級管dn110-dn400),概算總投資3800萬元。項目建成后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雙城鎮:新建日處理污水0.8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雙城鎮俆信村北河灣,占地面積40畝,配套排水管網15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8km(PE100級管dn110-dn400),概算總投資3200萬元。項目建成后

35、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豐樂鎮:新建日處理污水0.5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豐樂鎮豐樂村,占地面積30畝,配套排水管網13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5km,概算總投資2229萬元。項目建成后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永豐鎮:新建日處理污水0.4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永豐鎮四十里村,占地面積25畝,配套排水管網11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4.5km,概算總投資1783萬

36、元。項目建成后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清源鎮:新建日處理污水0.8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清源鎮鎮區北部,占地面積45畝,配套排水管網18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10km,概算總投資2906萬元。項目建成后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西營鎮:新建日處理污水0.6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西營鎮接腦村,占地面積30畝,配套排水管網12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6km,概算總投

37、資2318萬元。項目建成后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九墩:新建日處理污水0.4萬方污水處理廠一處,選址永豐鎮四十里村,占地面積25畝,配套排水管網11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4.5km,概算總投資1783萬元。項目建成后使鎮區與沿線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達到中一級B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80%;近期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達到70%,5年后滿負荷運轉。(2) 重點任務1、建設容“十二五”期間,涼區以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為重點,在已開工建設的高壩鎮20000m3/d污水處理廠和

38、黃羊鎮12000m3/d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對武南鎮污水處理廠進行新建,使日處理能力達到35000m3/d;新建義鎮、永昌鎮、雙城鎮、清源鎮4個8000m3/d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分別建設6000m3/d、5000m3/d、4000m3/d污水處理廠4座,加強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加大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力度,中水回用率達到80%。全區在以上11個鎮共建設DN300DN1200排污管道159.64km,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線75.3km(PE100級管dn110-dn400)。主要處理構(建)筑物包括:A、污水處理部分: 進水控制井、粗格柵與提升泵房、細格柵間與沉砂池、生物反應池、絮凝池、沉淀池、接

39、觸消毒池、加氯間。B、再生水處理部分:中途提升泵站、深度處理間、吸水井與送水泵房C、污泥部分:貯泥曝氣池、污泥脫水機房。D、生活生產輔助建筑物:綜合辦公樓、倉庫、車庫、變配電室、機修間、傳達室。E、配套污水與再生水管道。 2、項目構成與布局根據廠區分布特點,力求做到滿足整體規劃要求,管網沿路敷設,不影響廠區美觀,盡量做到管線短捷,安裝方便,對交通影響小,保障管網經濟、節能、安全運行。在衛生防護處理區和污泥處理區設置綠化隔離帶,對惡臭主要發生源構筑物設置蓋板,減輕污水廠運行過程的異味污染,確保衛生防護距離外無組織排放愁氣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有關限值要求。在污

40、水處理廠周邊200米衛生防護距離,不得新建對環境衛生敏感的工業企業與住宅。1)污水廠工藝總平面布置污水廠在總平面布置時充分考慮了工藝流程順,對環境影響小,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美觀,綜合樓遠離臭味污染較嚴重區域,并躲開污水廠下風向。因此粗格柵、提升泵房、細格柵沉砂池與污泥脫水這些污染較大的構筑物均布置在下風向,以遠離綜合樓。綜合樓與生活區布置躲開了污水廠下風向。整個污水廠流程順暢,管路連接短,水頭損失小,節省能量。綠化花草樹木增大廠前區寬闊美感,美化了環境增大了綠化面積。整個污水廠總體上布置為三大區,生活區、污水處理區、再生水回用區,污泥處置區位于生產區一角。3)污水廠豎向設計根據廠區地形與為

41、了降低進水提升泵提升高度,降低細格柵架空設置高度,聯系廠區的地質條件,確立豎向標高。整個豎向設計詳見工藝流程圖。4)污水、再生水處理廠 生產構筑物設計按照室外排水規進行設計計算,部分構筑物考慮近遠期工程土建一次實施。本次設計進水控制井、粗格柵與提升泵房土建部分、細格柵與沉砂池土建部分、變配電、脫水機房、門衛、辦公樓等可滿足遠期生產要求,因此遠期只需要做運行調整和設備的更換即可,不再重新建設。5、 投資規模與資金籌措涼區“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建設總投資估算為42181萬元,資金籌措主要采取爭取國家和省上項目投資、國債資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BOT等多種方式。投資規模見下表:涼區城鎮污水

42、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投資估算表單位:萬元建制鎮名稱建 設 容合計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含再生水配套管網)配套管網武南鎮3056 322 869 2953 7200 黃羊鎮1383 460 780 1455 4100 高壩鎮3251 371 1082 4680 9384 義鎮1190 385 665 1260 3500 永昌鎮1292 418 722 1368 3800 雙城鎮1088 352 608 1152 3200 豐樂鎮750 250 419 810 2229 永豐鎮600 200 335 648 1783 清源鎮980 320 547 1058 2906 西營

43、鎮780 260 436 842 2318 九墩鄉600 200 335 648 1783 合計14970 3538 6799 16874 42181 6、 實施計劃1、2010年11月前完成黃羊鎮污水廠的建設,完成武南、義、永昌、雙城等10個污水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批修改與批復。2、2011年24月完成初步設計、初設審查、設備招標文件。3、2011年5月前完成施工圖設計。4、2011年7月完成設備招標。5、2011年8月9月完成施工招標。完成高壩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調試、驗收,正式投入運營。6、2011年10月2013年5月完成施工與安裝(包括管網建設和改造)。7、2013年6月2013

44、年8月完成調試、驗收。8、2013年10月正式開始運行。7、 保障措施(一)管理保障 1、明確落實責任,加強組織協調,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區上成立由分管區長為組長的“十二五”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發改、城建、環保、審計、監察、財政、統計等相關部門組成,各項目鄉鎮相應成立建設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村鎮辦公室人員為成員,主要負責工程的協調和組織管理以與工程質量監督等事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切實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標制和監理制,嚴格按建設程序規操作,確保項目符合相關規定,并按相關規定和程序進行招投標,實行合同管理,落實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按照建設任務和設計要求,嚴格監督檢查和考核,確保項目保質保量按期建成發揮效益。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資金嚴格按照財政發展資金報帳制操作規程辦理,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做到專款專用。工程完工后委托審計部門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面審計,確保管好、用好項目建設資金。在項目建設工程中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工程質量和建設進度。工程竣工后,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工程項目的驗收標準對項目進行竣工驗收,確保工程質量,建設好這一惠與全鎮的民心工程。建設單位要加強對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和運行的監管,確保項目按期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