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產業關聯 第一節 產業關聯概述 第二節 產業關聯分析 第三節 產業波及效果分析 第一節 產業關聯概述一、產業關聯的涵義 產業關聯定義: 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間接的相互依存、 相互制約的技術經濟 聯系 。產業關聯分析方法: 主要是用定量的方法來研究上下游產業之間供給推動和需求拉動的相互影響, 揭示產業結構 的演變規律,為制定產業政策、確立產業發展方向提供咨詢。產業關聯分析的理論基礎魁奈“經濟表” 馬克思的再生產圖式 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論 凱恩斯國民收入理論 產業關聯分析的應用范圍和主題 宏觀、中觀和微觀的連接 國際投入產出表、地區投入產出表 綜合性投入產出表到
2、行業投入產出表主導產業的選擇 二、產業關聯方式 產業關聯方式 不同產業之間以各種投入品和產出品為連接紐帶的技術經濟聯系的特定類型 技術關聯與經濟關聯實物型投入產出表 價值型投入產出表 直接關聯與間接關聯生產汽車消耗鋼材 生產汽車需要機床,機床生產需要消耗鋼材 前向關聯 ( Forward Linkage) 和后向關聯 (Backward Linkage) 前向關聯指一個產業部門與使用該部門產品作為投入的各產業之間的聯系。 后向關聯指一個產業部門與產品投入到該部門的各產業之間的聯系。 單向關聯與循環關聯棉花種植業 -紡織產業 -服裝產業 煤炭產業 -鋼鐵產業 -機械產業 -煤炭產業三、投入產出的
3、涵義投入、產出的含義投入:產品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固定資產折舊及勞動力投入。 產出:產品生產的總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數量中間投入和最初投入的含義 中間投入: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產品和服務。 最初投入:各種生產要素的初始要素投入 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 中間產品:用于生產別種產品并被進一步加工的產品 最終產品:由最后使用者購買的產品和勞務。產品的投入產出賬戶反映某一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投入和使用去向帳戶投入產出1. 中間投入1. 中間產品產品投入 1去向 1產品投入 2去向 2產品投入 3去向 32. 最初投入2. 最終產出勞動者報酬消費生產稅凈額資本形成固定資產折舊凈出口營業盈余投
4、 入 合 計產出合計第二節 產業關聯分析 一、投入產出表與投入產出模型(一)投入產出表(表 6-2 ) 投入產出表 : 綜合反映一國所有產品和生產要素投入及產品使用去向的矩陣表式。類型: 實物型投入產出表 價值型投入產出表 投入產出表的結構 : 主欄和賓欄的構成:主欄投入項 賓欄產出項 三個組成部分第i象限、第n象限和第川象限各象限的經濟意義第i象限是投入產出表的核心, 列的方向代表作為列部門的總投入和總產出中對橫行產品的 投入情況; 行的方向代表作為行部門的總產品中用于列部門的情況。 所有部門行列交錯的總 和反映了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第n象限是由各部門的各行和最終產品使用的各列
5、組成,反映了最終產品的構成和使用, 包括最終消費、 資本形成和凈出口。 最終消費按消費主體的不同又區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第川象限由各部門的各列和各個部門的最初投入交叉而成,主要反映各個部門的折舊、 勞動力投入、稅收和企業盈余構成情況,顯示了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狀態。二)投入產出表的編制1. 投入產出表的編制原則(1 )部門劃分原則:“純”部門原則實際中,需要對“混”部門的經濟數據轉換為“純”部門的經濟數據歸并不同產品的基本依據:按照產品的使用價值和經濟用途;產品部門涵蓋的范圍大小取決于一個國家對產業的復雜程度和對經濟數據的需要。(2 )價格問題:生產價格計價原則世界各國編表遵循的計價標準:使用
6、在生產者價格中扣除生產稅凈額后的基本價格作為投入產出表的基本的計價單位2. 投入產出表的編制方法 直接編表法和間接推導法 直接編表法的含義及其優缺點 我國采用直接編表法編制投入產出表 間接推導法優缺點(三)投入產出平衡關系投入產出表(表 6-3)行方向的與的含義列方向的與的含義反映到投入產出關系中即為產業層面的每投入產出表依據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論建立, 種產品投入和產出之間的平衡。四類平衡關系1. 部門總投入與部門總產出間的平衡 總產出=總投入x = Xji2. 產品平衡方程中間使用+最終使用=總產出nS X j + f i = X ij =13價值平衡方程n' Xij yj= Xj
7、i討中間投入+最初投入=總投入n二 Xij Dj Vj mj 二Xji 土4.最初使用與最終使用間的平衡 所有最初使用=所有最終使用' yj =' £j dj丘(四)直接消耗系數與投入產出模型直接消耗系數的含義也稱為投入系數,它是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生產第產業部門的單位總產出所直接消耗的第產業部門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量。計算:Xjjaij "0 - aj : 1Xjaij越大,說明第j部門對第i部門的直接依賴性越強 建立正式的投入產出模型1.產品模型(橫向使用)nz aaijj 7Xj +fi 二=Xi(i=1 , 2,-,)矩陣表達X、各|Ham 'X=
8、冷、f =f2r和A = 1V41*hFr曰1IIIann J<X1丿基本投入產出模型:X =(I -A)"1 f里昂惕夫逆矩陣2.價值平衡模型(縱向使用)' a” Xj 討、二 XjAcx y = xi AA.Ac表示以acj對角矩陣,其中由于 acjqjyj = qj進一步可以得到:AX = ( I - Ac) y投入產出模型能否用來進行產業結構分析還取決于直接消耗系數的穩定性:、投入產出分析的主要結構系數(一)完全消耗系數1.完全消耗系數的經濟意義完全消耗系數是指第j產品部門每提供一個單位最終使用時,對第i產品部門貨物或服務的直接消耗和間接消耗之和。記為b ( i
9、 , j =1, 2,,)。包括直接消耗和間接消耗Pililbin»B =:' *:I b n 1I 1 Ibnn丿2.完全消耗系數的計算T假定規劃部門計劃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最終產品增加f 訐1廠汀2"fnT所有各個部門最終產品增加 也f所引起的各部門的直接消耗耳=2X1,也X2,川,也X;)X =A f第一次間接消耗:X = A嘆=A2f第二次間接消耗:X2 =AX2=Af完全消耗系數矩陣B = a + A2+ a3 + '矩陣的計算由于直接消耗系數矩陣式是收斂的=JB= I -A -Inn nn n nbj+(瓦比兔+瓦asOuAj+E送瓦+)7s4k2t
10、qsAkA公式中第一項為直接消耗,括號內的各項為全部的間接消耗。(二)完全需求系數完全需求系數是指反映生產單位最終產品所需要的總產品,通常用表示j,tij當i- j用公示表示:-1I - A 不僅反映了直接消耗和全部的間接消耗,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的基礎。也稱為列昂惕夫逆矩陣還反映了最終產出本身。是計算產業感(三)中n間消耗系數與增加值系數Ocji 二Xj八aiji 二ayj(四)勞動報酬系數與產品利稅系數V ja vjx jamj(五)中間使用率與最終使用率n'、' Xjawi =巴 100%afiXi主 100%Xi基于投入消耗系數和中間使用率的產業分類基于中間消耗系數和中
11、間使用率的產業分類中間使用率咼中間使用率低中間消耗系數高中間投入型制造業最終需求型制造業中間消耗系數低中間投入型基礎產業最終需求型基礎產業三、投入產出表的主要應用(一)分析結構比例關系包括三次產業結構關系;農、輕、重結構關系;兩大部類結構關系和物質生產部門與非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關系。案例:表6-5和表6-6(二)預測與編制規劃利用投入產出分析法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實踐中通常采用從最終產品出發來編制 利用X = (I -A)1f編制國民經濟綜合中長期規劃時,需要首先做好預測工作 案例(三)政策模擬分析政策模擬是指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對各種政策進行試驗,探求不同經濟政策帶來的可能的結果,并從中選擇最
12、優方案的過程。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和相關的資料,就能夠對各種可能的經濟政策進行模擬,從而為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價格政策的模擬1價格模擬的基本模型pj = U + ayjp= Ap+ a y2計算調價的影響3. 模擬收入政策或工資政策對價格的影響第三節產業波及效果分析一、產業波及效果及其分析工具(一)影響力系數影響力系數是反映國民經濟某一部門增加一個單位最終使用時,對國民經濟各部門所產生的需求波及程度。n、bji A第j部門的影響力系數定義為sj1 n n ;二 bj n j i d當影響力系數1時,表示第j部門的影響力超過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平均影響力(二)感應度系數是指國民經濟各個產業部門增加一個單位最終使用時,某一產業部門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應程度。反映了某個產業部門受其它產業部門的影響程度,即其它產業部門發展對該產業部門的誘發程度。用公式可表示為 :ri=n_Sbi.ijj mnn丄二二Jjn i=1j d感應度系數大于1,說明該部門所受到的感應程度高于社會平均感應水平 二、產業波及效果分析的應用(一)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