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_毛洪濤_第1頁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_毛洪濤_第2頁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_毛洪濤_第3頁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_毛洪濤_第4頁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_毛洪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毛洪濤,張正勇(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20世紀70年代以來,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一直是資本市場實證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首先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測量方法進行了歸納與評析,然后圍繞著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實證研究中所關注的兩個核心問題,即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系統梳理了國內外實證研究的主要成果。最后提出現有實證研究的局限,以及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方向。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經濟后果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9753(200908-0087-08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一直是

2、資本市場發展中面臨的重要的乃至核心的問題,也是學術界關注的重要研究熱點。對于政府監管部門、投資者、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者來說,該領域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與經濟后果,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動機和策略性行為,進而為制定合理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法規或投資策略提供理論依據及經驗證據。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經驗研究是從M osko w itz(1972開始的,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研究領域,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歸納起來,研究者主要圍繞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問題是:(1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2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經濟后果。此

3、外,目前已形成了多種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方法,這對實證研究的客觀性和穩健性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本文擬對上述問題的研究進行回顧和評析,以為進一步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提供參考。一、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方法目前有關研究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主要有四種方法:基于年報內容分析的衡量;基于專業機構數據庫的衡量;基于聲譽指標的衡量;基于問卷調查的衡量。(一基于年報內容分析的衡量這種方法是根據企業年度報告所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通過對一些特定項目打分來量化企業社會責任。首先,把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分為幾個大類;其次,按照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兩種情況確定每個收稿日期:20

4、09-07-20修回日期:2009-08-03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質量標準及其評估機制研究0(09CSH030階段性成果作者簡介:毛洪濤(1970-,男,云南昆明人,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學(會計博士,財政部會計學術領軍人才(后備人選,研究方向為會計理論與現代成本管理會計。87大類所包含的小的類別,分別對其進行賦值打分;最后,將每個小類的得分相加,總分就是這個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得分。例如,Abbo tt& M onsen(1979利用E rnst會計事務所每年對財富500公司年報中披露的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得到

5、的S I D(Socia l Involve m ent D is-closure指數。Tho m pson&Zakaria(2004對馬來西亞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公告進行研究后,歸納出從環境保護、能源利用、對消費者的責任、社區責任、對員工的責任和其他責任等六個方面來衡量企業社會責任。內容分析法的缺陷在于:一是研究者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類別的確定過程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二是某些企業可能只對那些有利的信息進行充分披露,而對那些不利的信息則披露很少甚至不披露,這會使測量結果出現偏差。(二基于專業機構數據庫的衡量這種方法是指在采用專業評估機構針對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建立的數據庫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目前

6、全世界有幾十家專業評價機構向政府監管部門、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提供專業的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評估報告或評估指數,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由K i n der,Lydenberg&Do m i n i在1990年5月創立并開始應用的KLD指數。KLD是一個維護著超過1000家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相關信息的數據庫,以作為評選、研究的基礎。該指數的篩選準則所考慮的指標有八類,包括員工關系、社區關系、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少數民族和婦女、核能、軍事削減和南非問題,這八類指標構成了一種企業社會責任多維評價體系。其中,前五類指標是與利益相關者直接關聯的,每類指標評分權重依次為-2(非常擔憂、0(中性、+2(非常出

7、色。后三類指標雖與利益相關者沒有直接關聯,但卻受到社會的關注,每類指標評分權重分別依次為-2 (非常擔憂、0(中性。KLD指數法的缺陷在于:指數評分只對顯性的年報披露的信息進行考察,而對于社會與文化等方面的/隱性0因素,如歷史傳統、信譽機制、文化背景等,由于難以用指標量化,往往關注的較少。事實上,這些/隱性0因素在很多時候會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三基于聲譽指標的衡量這種方法是用社會聲譽指標來測量企業的社會責任,其中以M osko w itz1972年建立的聲譽指標和1992年版的5財富6雜志聲譽指標應用最廣泛。聲譽指標法的確定過程:首先對企業外部業內資深人士(例如證券分析

8、、其他企業的高管人員等進行調查,之后由調查對象對代表企業社會聲譽的各個相關維度的指標的1-10分的量表逐一打分來評價企業社會責任。例如5財富6聲譽指標的確定即采用了八個評價指標,通過對12600多名企業高管、外部董事和財務分析師等進行調查后的結果來確定的。聲譽指標法的缺陷:一是指標選取與取值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二是由于專業人士觀點的不同,企業聲譽測量結果會由于評價者的不同差異很大。(四基于問卷調查的衡量這種方法首先是把企業社會責任理論模型各維度加以量化,通過對每個維度設計一系列相關的題項編制出問卷,然后向被調查者(例如商學院學生、會計專業人士發放,以調查他們對企業社會責任各個維度的感知,最后依據

9、各維度相關題項的分值來考察企業社會責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Aupperle,Carro ll&H atfield(1985以Carro ll(1979提出的的四責任模型(即企業社會責任包括經濟、法律、道德和慈善責任為理論基礎,采用科學的問卷設計程序,編制出企業社會責任取向(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 b ility Or i e n tation CSRO調查問卷并進行了調查研究。問卷調查法的缺陷在于:問卷的設計以及調查過程中調查對象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態度或看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而在數據分析過程中對調查問卷的效度和信度要求較高。二、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

10、因素(一國家宏觀層面的研究國家宏觀層面研究主要探討一國法律、文化、88政治與經濟等宏觀因素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在法律因素方面,Friedm an(1970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生產決策中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運用其資源參與經濟活動以增加利潤。Patten(1991、G ray&V i n t (1995認為遵守信息披露法規是企業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動因之一,并從法律的角度提出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監管與立法,以更好地保證和促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真實性。H ope (2003對權利等級觀念、投資者風險厭惡等文化因素對企業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發

11、現在影響企業信息披露的眾多因素中,法律并不能替代文化,并且隨著信息環境的豐富,法律制度因素對公司披露水平的影響存在減弱趨勢。H an-i ffa&Cooke(2005通過對企業的管理者發放問卷調查,對馬來西亞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進行了文化和治理因素的影響研究。Joyce et a.l (2005通過對32家挪威和丹麥的電力公司與同行業的26家美國公司年度報告中披露的產品安全、環境保護、社區參與、消費者保護、人力資源等社會責任信息的比較研究,發現由于各個國家文化因素以及企業所有權結構的差異會導致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具體內容的不同。(二利益相關者層面的研究U ll m ann(1985提

12、出對社會責任報告的作用、內容及評價等放在政治利益與沖突的環境下來分析,其將利益相關者理論運用到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及其信息披露行為的預測和解釋方面,構建了一個全面完整的社會責任理論框架模型。該框架包括兩個重要維度:(1利益相關者的力量越大,則其對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要求越被重視,即企業更加傾向于向關鍵利益相關者披露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2企業戰略態勢(strateg ic pos-ture越積極,則利益相關者越期望企業能夠披露其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在此理論框架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目的在于緩解與利益集團的沖突。T ilt(1994通過問卷調查了澳大利亞所屬的146個組織,包括社區服務組織、消

13、費者組織、環境保護組織等對企業年度報告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反應,結果發現特定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有更多的要求權,并認為當前企業所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還遠不能達到其要求。Dw yer(2002對愛爾蘭6個行業27家公司的29位資深經理的問卷調查,發現環境壓力集團、媒體和社區組織等利益相關者是愛爾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壓力來源。Knox et a.l (2005對英國100家富時公司年度報告的研究發現,隨著非政府組織等利益相關者的日益壯大,他們越來越注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內容及其經濟后果,要求公司披露并解釋有關環境影響、社區保護、工人權利及公司治理領域政策的信息。(三企

14、業微觀層面的研究Basu&Pa lazzo(2008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外部壓力的結果,更是組織內在本質的體現,否則難以解釋面對政府、社會壓力、競爭對手時為什么公司反應不一樣,以及為什么有的公司對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做的更好。企業層面研究從微觀上揭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目前主要基于公司披露動機和公司特征兩個視角展開相關的研究。1.公司披露動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動機主要包括優化股權報酬、資本市場交易、降低法律訴訟成本及管理者信號等。例如,對于資本市場交易動機,Lang&Lundho l m(1996、H ea l y et a.l (2001經驗證據表明,有再

15、融資需求的公司有更多的動力自愿披露有關公司財務和企業發展前景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對于股權報酬優化動機,Schn i e tz(2005研究發現在公司危機時期,社會責任聲譽能夠防止公司股價的下跌。I CFK aiser咨詢團隊(2004調查發現,環境標準得分高的公司會有較低的股票風險,企業可以通過改善環境績效使股價增加5%;對于法律訴訟成本動機,Patten(1991、Gray&V int(1995發現當公司所在行業要面對環境污染、法律訴訟等困89境時,會披露更多的社會責任信息;對于管理者信號,W aller et a.l(2009通過對全球最大的六家廣告上市公司200

16、4年的年報分析,發現相對于傳統的財務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已日益重要,眾多公司都將其看成是進行公共關系的重要戰略工具。由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往往是選擇性的自愿披露且通常是正面的,這具有信號傳遞的作用,有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2.公司特征許多關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經驗研究證明了公司的信息披露通常與公司本身的特征有關,這些特征變量通常包括公司業績、公司規模和所屬行業、公司財務風險等。(1公司業績。國外對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業績關系的探討由來已久,最早提出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業績關系問題的是Friedm an(1970,他在紐約時報中提出了一個簡

17、單而又重要的問題:社會責任能增加利潤嗎?該文引起了隨后大量的實證研究,但迄今卻一直沒有定論。G riffin&M a-hon(1997統計了19721997年的51篇論文,得出正相關33篇,負相關20篇,不相關8篇。最近的研究中,Becchetti et a.l(2008基于KLD數據庫,以美國1000家上市公司13年的數據為樣本,在控制了規模、行業、企業周期等變量后,運用面板數據模型,研究表明企業社會責任的變動與財務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當企業有較好的財務業績時更容易披露社會責任方面的支出。而M aria et a.l(2009以公司對社會責任的重視程度分別賦予1-5分的權重進行打分,

18、以凈資產收益率(ROE和總資產報酬率(ROA來衡量公司財務績效,通過對西班牙經濟日報2005-2006年披露的124家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實踐數據的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2公司規模和所屬行業。大量的實證研究發現,公司規模和行業屬性是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政策差異中重要的解釋變量。T r o t m an&Bradley(1981對澳大利亞最大的60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作者使用非參數統計的計量方法對回收的207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發現公司規模越大、公司系統風險越高、公司越強調長期決策,其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越多。Jenk i n s&Y a

19、k-ov leva(2006對美國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狀況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公司規模和行業屬性是公司披露責任信息的影響因素,大公司會披露更多、更廣泛的社會責任信息,但是在披露內容和強度方面存在著重大差異,而且不同行業間的披露也存在差異。與其他行業相比,重污染行業會披露更多的關于環境保護、員工福利和社區等方面的信息,石油、化工、造紙、汽車制造業等屬于此類行業(Patten,1991;Jenkins&Y akovleva,2006;G ill &Am ira m,2008。(3公司財務風險。從理論上來說,與政府、股東、債權人、環境組織以及社區組織等利益相關者保持良好的關系,有利

20、于企業持續健康的經營與發展,降低包括財務風險在內的公司風險。那些社會責任表現較差的公司較有可能會面臨政府的罰款或者法律訴訟,而且這些公司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也較差,進而給公司的穩定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投資者也會將這些公司看作是高風險的投資對象。因此,財務風險高的公司更傾披露更多的社會責任信息,以利于同利益相關者建立良好的關系。相當一部分實證研究發現了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風險負相關的證據(Lang&Lund-ho l m,2000;H ealy et a.l,2001;Schn ietz,2005;Bec-chetti et a.l,2008。(四國內研究現狀近年來,得益于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

21、息披露的增多,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已成為我國一個新的實證研究熱點。但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歷史都還比較短,信息披露法律、法規還在完善當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機制還在試驗和建設當中。因此,目前國內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并不多,大部分針對上市公司自愿性90信息披露(李正,2006;沈洪濤,2007;馬連福、趙穎,2007;沈洪濤和楊熠,2008;楊春方,2009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公司特征對信息披露的影響,如公司規模、公司所屬行業、負債水平、盈利能力等,很少涉及公司披露動機等方面的研究。三、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經濟后果有關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經濟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個資本市場效應,即

22、對公司資本成本和投資者決策價值的影響。(一對資本成本的影響從理論上來說,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會對資本成本和交易成本造成一定得影響。然而,企業披露社會信息究竟是會增加還是降低資本成本,實證研究結論并未取得共識。V errecch ia(2001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可能會扮演著與財務信息披露類似的角色,即通過信息披露減少信息不對稱從而降低交易成本和減少估計誤差來降低資本成本。H ealy et a.l (2001發現對于增加披露的公司,投資者會增加對該公司股票的購買需求,其股票價格在信息披露當期有明顯的上漲,使得資本成本降低,而這與本期的盈余則沒有多大關系。但也有學者的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

23、論,R ichardson&W elker (2001以加拿大324家公司為樣本,運用KLD指數法來測量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水平,他們假設認為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能夠減少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預測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從而降低權益資本成本。但實證結論卻出乎作者的意料,即年報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越多的企業,其權益資本成本卻不降反升,二者呈現正相關關系。作者進一步分析認為這可能是以下三個原因導致的:(1可能因為投資者對超過平均水平的社會信息披露存在著偏見,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越多反而會被誤解為是在做自我宣傳;(2可能是因為從當前來看,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畢竟是負凈現值項目,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

24、業運營的風險。盡管從長遠戰略的眼光來看,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會帶來潛在的戰略優勢和成本節約,但部分理性投資者可能并不這么認為;(3可能是樣本問題,例如存在樣本的選擇偏差。(二對投資者決策價值的影響有研究發現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對于投資者來說具有決策價值,但也有研究卻表明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沒有決策價值。Ingra m (1978最早檢驗了社會責任信息的投資決策價值,作者以財富500強公司中的287家于1970年5月1日至1976年4月30日之間公布的年報作為研究樣本,并將287家公司公布的年報作為一個投資組合,研究在年底前9個月、年底后3個月該組合的投資回報率,發現公司披露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沒

25、有決策價值(信息含量。但是在控制了樣本所屬行業、披露的財政年度、公司超額盈余的符號等變量后,發現又具有決策價值(信息含量。而M c M illan(1996研究了1977年3月12家大型美國公司在華盛頓郵報上披露關于雇員在工作設備或工作環境方面平等、同工同酬、享有相同的培訓提拔機會、提高雇員的生活質量等社會責任信息后的市場反應,結果沒有發現市場反應,投資者認為這些信息并不具有決策價值。M ilne&Patten (2002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對76位來自美國實務界的會計師來替代投資者,考察他們對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反應。被調查者要求根據對問卷中提供的公司管理層討論與分析和財務報告中反映的

26、社會責任信息,來分析是否應該對企業進行短期投資抑或是長期投資,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人對于那些盡管當期環境業績較差但信息披露較為充分的公司給予更多的長期投資;而在短期投資方面,結論剛好相反。作者對此的解釋是:企業當期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雖不被投資者看好,但從長期來說還是有決策價值的。(三國內研究現狀國內涉及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經濟后果的研究成果較少。在僅有的幾篇相關文獻中,陳玉清和馬麗麗(2005檢驗了市場對全部A股公司91科學決策 2009 年第 8期 2003年年報中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反應 , 發 現 信息使用者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不 關注, 也就 是 說 , 資本市場對此類信息的需求不強

27、。宋獻中、 龔 明曉 ( 2006 使用會計專業人士來代替投資者 , 他 們向參加 2006 年度中國會計學術年會的會議代表 發放問卷, 考察他們對企業社會 責任信息披露 的 決策價值的態度。他們發放了 243 份問卷, 回收有 效問卷 59份 , 結果發現公司年報中的社會責任信 息的決策價值和公共關系價值都不 高, 其中自 愿 性信息披露的公共關系價值顯著 大于決策價值 , 而強制 性披露 信息的 決策價 值大于 公共 關系 價 值。此外, 宋獻中和龔明曉 ( 2007 采用內容分 析 法對上交所 510家上市公司 2004年年報中的社會 責任信息進行整體評價, 發現公 司年報中的社 會 責

28、任信息質量水平和決策價值都較低。 四、 簡評 本文綜述了學術界關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 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的經驗研究成果??傮w來 看 , 上述研究在方法上較為多樣 , 包括了基于資本 市場的經驗研究、 問卷調查法和內容分析法等 , 已 有的研究成果, 為將來該領域的 實證研究奠定 了 堅實的基礎, 也為我國制度背景 下的社會責任 信 息披露實證研究提供了一些好的思路。但目前的 研究的還存在一些局限: ( 1缺乏系統的對企業社 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機制分析的理 論框架, 大 多 研究只是就單個或部分因素考察其對企業社會責 任信息披露的影響, 忽略了企業 社會責任信息 披 露行為會同時受到多種因素的

29、共同 影響, 這可 能 會造成遺漏一些關鍵變量而使得研究結果的穩健 性降低 ; ( 2 多數實證研究都沒有意識到控制樣本 的 / 自選擇偏差 ( Self- selection B ias 0, 也沒有對 變量間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進行 處理, 使得 研 究結論缺乏穩健性和可靠性; ( 3 關于企業社會責 任信息披露測量的各種方法均存在 一定不足 , 而 相關研 究采用 數量代 表質量 的衡量 方法 值得 商 榷 ; ( 4 在對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中 , 大多數研 究 都是以發達國家大中型企業或跨國公司為研究對 92 象, 很少注意到中小企業或發展中 國家企業的社 會責任狀況。國內研究則缺乏基

30、于實際背景的對 國有企業和民 營企業是否存在顯著的 披露差異 ? 以及管理層披露背后動機的深度探討; ( 5 國內對 企業社會 責任信 息披露 經濟后 果的 研究成 果較 少, 尤其是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企 業資本成本的 影響 ; ( 6 國內對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 和思路很大程度還 只是停在借鑒國外 的階段, 鮮 有在中國 特色現 實經濟 基礎上 獨創 性的模 型構 建, 所不同僅僅在于某些特定變量的選擇上。 展望未來的社會責任信息披 露研究, 應不斷 地拓寬研究領域 , 在具體的研究視 角和方法上也 應更加細化、 多元化。不同的領域、 不同的理論基 礎、 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都會使

31、研究呈現出迥 然各異、 豐富多元的特征。所以, 結合特定的地域 環境、 制度、 市場環境、 文化背景進 行深入細致分 析, 改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測量方法 , 對數 據類型挖掘、 回歸模型設定等技術 性問題進行深 入探索, 是今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研究的努力方 向所在。在影響因素方面 , 應深入 剖析企業社會 責任信息披露形成 的內在機理和決定 機制, 加強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 披露利益驅動與動 機研究; 在 經濟后果方面 , 應立足市場環境背景, 探索企業社 會責任信息披露的 市場效應, 檢驗 企業社會責任 信息披露對投資者 行為、 交易成本 以及市場信息 環境等的影響 , 而為了增強實證

32、研 究的科學性以 及檢驗結果的穩健 性, 在研究中需 考慮控制樣本 的 / 自選擇偏誤 0及變量的內生 性問題等。此外 , 近年來行為學、 心理學方面的成果 被廣泛地引入 了會計研究領域 , 調查、 實 驗、 案例 剖析等研究方 法在該領域得到大量應用。行為學與心理學與傳 統理論的相互借鑒融合將為研究者提供一系列具 有潛力的研究方向 , 如產品質量與 安全信息對消 費者決策的影響研 究、 慈善捐贈信 息與企業競爭 力的研究 以及社 會責任 信息的 公共 關系價 值研 究等。 參考文獻 : 1 A bbott , W. F , M onsen, R. J . O n the M easurem

33、ent of Cor - 決策理論 # 方法 # 案例 porate Soc ial R esponsib ility: Se lf- reported D isc losures as aM e thod o fM easur ing Corporate Soc ia l Invo lvem ent J . A cade m y o f M anage m ent Journa , l 1979, 22( 3: 501- 515. 2 A uppe rle , K. E. , C arro l, l A. B and H atfield . A n Emp irical Ex a m ina

34、tion of the R e lationsh ip between Co rporate Soc ia l R e sponsib ility and P ro fitab ility J. Journa , l 1985, 28( 2: 446- 463. 3 Basu, K, P a lazzo , G. Corporate Soc ia l R espons ibility : A P rocess M ode l of Sensenak ing J . A cademy of M anagement R ev ie w, 2008, 33( 1: 122- 136. 4 Becch

35、e tt,i Leonardo; D i G iacomo , Ste fan ia ; P innacchio , D am iano . Co rpo ra te Soc ia l R esponsib ility and Corporate Per for m ance : Ev idence fro m a Panel of US L isted Co m pan ies J . A pp lied Econo m ics, 2008, 40( 5: 541- 567. 5 F riedman. The Soc ia lR esponsib ility is to Increase i

36、ts P ro f its J. T he N e w Y ork T i m esM agazine , 1970, 13: 32- 33. 6 G il,l Am ira m. Co rporate G overnance as Soc ia l R esponsi b ility : A R esearch Ag enda J. Berke ley Journa l o f Interna tional L a w, 2008, 26( 5: 452- 478. 7 G ray , R. , R. K ouhy and S. L avers . Corpo rate Soc ial an

37、d Env ironm ental R eporting : A R ev ie w o f the L iterature and a Long itud ina l Study of UK D isclosure J. A ccounting , Audi ting , and A ccoun tab ility Journa, l 1995, 8( 2 : 47- 77. 8 G riffin , Jenn ifer J. and M ahon , John F. The Corporate So cial Perfo r m ance and Co rpo ra te F inanci

38、a lP erfor m ance D eba te : Tw enty - F ive Y ears of Inco m parable R esearch J. Business and Society , 1997, 36: 5- 31. 9 H an iffa , R. M, Cooke , T. E. T he I m pac t of Cu lture and G overnance on Corpo rate Soc ia l R eporting J . Journal o f A c counting and P ublic Po licy , 2005, 24( 1: 39

39、1- 430. 10 H ealy P . M, Pa lepu K. In fo r m ation A symm etry , Corpo ra te D isc lo su re and the Cap Ita l m arkets : A R ev iew o f the Emp irica l D isclosure L iterature J . Journa l o fA ccounting and Econom ics , 2001 , 31( 3 : 405- 440 . 11H ope . K. F ir m L evel D isc lo sures and the R

40、e lative Ro les o f Culture and L egal O r ig in J. Jou rnal of Internationa l F i 2003, 14 ( 3 : A cade m y o f M anagement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 13 Jenk ins , H e ledd ; Y akov leva and N ata lia . Co rpo ra te so c ia l R esponsib ility in the M ining Industry : Explor ing T rends in So cial an

41、d Env ironm ental D isc losure J. Production, 2006 , 14( 1: 271- 284 . 14 Joyce van de r Laan Sm ith, A jay A dh ikari and R asou lH. T ondkar . Exp lor ing D ifferences in Soc ial D isc lo sures In terna tiona lly : A Stakeho lder Perspective J. Journal o fA ccounting and P ublic Po licy , 2005, 24

42、( 2: 123- 151. 15 K nox, S i m on; M aklan, Stan and F rench, Pau. l Co rpo rate Socia lR esponsib ility : Exp lo ring S takeho lder R elationsh ips and P rog ramm e R eporting across L ead ing FTSE Compan ies J. Journa l o f Business Eth ics , 2005 , 61( 1 : 7- 28 . 16 L ang M, Lundho l m R. Co rpo

43、 ra te D isc losure P olicy and A na lyst Behav io r J. T he A ccounting R ev ie w, 1996, 71( 4: 467- 493 . 17 M ar ia de - lo s- ? nge les G il- E sta llo , F ernando G iner - de- la- F uente and Ca rlesG r fu l- M iquela . B enchma rking Corporate Soc ia l R esponsib ility w ithin Span ish Compani

44、es0, Internationa l A dvances in Econom ic R esea rch , Journal o f C leaner 2009 , 15( 2 : 207- 225 . 18 M c M illan, G. S. Co rpora te So cial Investm ent : D o They Pay ? J . 309 - 314 . 19 M ilne , M. J . , Patten, D. M. Secur ing O rgan ization L eg iti macy : an Experi m enta lD ec ision Case

45、Ex a m in ing the I m pac t o f Env ironm enta l D isclosures J. A ccounting, A uditing and A c countability Journa,l 1996, 15( 3: 372- 405. 20M o skow itz, M. Choosing Soc ia lly R esponsible S to cks J. Business and Soc ie ty R ev ie w, 1972, 1( 1: 29- 42. 21 Pa tten, D. M. Exposure , L eg iti m a

46、cy , and Soc ia l D isclo sure J. Jou rnal of A ccounting and Pub lic Po licy , 1991, 10 Journa l o f Business E th ics, 1996 , 15 ( 3 : ( 3: 297- 308. 22 R ichardson, A. J . , W e lker , M. Soc ial D isclosure , F inan c ia l D isclosure and the Co st o f Equ ity Capita l J. A ccount ing , O rganiz

47、ations and Soc iety , 2001, 26( 8: 597- 616. 23 T ho m pson, R, Z akaria , Z . Co rpo ra te So cia lR esponsib il ity R eporting in M a lays ia J. sh ip, 2004, 13( 2: 125- 136. 24 T ilt , C. A. The Influence o f Ex terna l P ressure G roups on Co rporate Socia l D isc losure , So m e Emp irical Ev i

48、dence J. A ccounting A uditing and A ccountab ility Jou rna, l 1994, 7( 4: 47- 73 . Journal o f C orporate C itizen - nanc ia l M anage m en t and A ccounting, 218 - 248. 12 Ingra m R. W. A 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o r ma tion Content o f Soc ial R esponsib ility D isc lo sures J. Journa l o fA cco

49、unting R esearch, 1978 , 16( 2 : 270- 285 . 93 科學決策 2009 年第 8期 25 T rotm an, K. T. , Brad ley , G. W. A ssociations be t w een 3 : 77- 83 . 31 馬連福 , 趙 穎 . 上市 公司社 會責 任信息 披露 影響 因 Soc ia lR espons ibility D isc losure and Character istics o f Compa n ies , A ccounting J . O 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 1

50、981, 6( 4 : 355- 362. 26U ll m ann . A. D ata in Search of a T heory : A C ritical Ex am ina tion o f the R e lationsh ips a m ong Soc ia l Per fo r m ance , So cial D isc losure , and Econo m ic Pe rfo r m ance o f U. S. F ir ms 1985, 10 ( 3 : 素研究 J. 證券市場導報 , 2007, 3: 5- 9. 32 沈洪濤 . 公司特征與公司 社會責任信 息披露 來 自 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J . 會計研究 , 2007, 3: 9- 16 . 33 宋獻中 , 龔明 曉 . 公司 會計年 報中 社會責 任信 息的 價 值研究 基 于內 容 的專 家 問 卷分 析 J. 管 理世 界 , 2006 , 12: 104- 110 . 34 宋獻中 , 龔明 曉 . 社會 責任信 息的 質量與 決策 價值 評 價 上市 公 司 會 計 年 報 的 內 容 分 析 J. 會 計 研 究 , 2007 , 2 : 37- 4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