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第一節 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出現(圖) 教學目的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歐洲手工業和農業技術的進步;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產生的歷史條件、途徑;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農村的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影響。 二、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 1資本主義萌芽從根本上說是歐洲生產技術進步的結果。 2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歐洲后,對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起了促進作用,從而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及自豪感。 三、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 1引導學生分析歐洲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之間的因果關系,培養學生運用生產力的發展推動著歷史發展進程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東西方世界
2、產生的不同影響進行比較,培養學生橫向比較歷史史實的能力。重點、難點一、本課重點: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產生和發展。二、本課難點:資本主義在農村的發展及影響。教學手段利用投影儀打出導讀提綱及有關的資料。教學要點 一、歐洲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 1手工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2社會分工的擴大 3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 二、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產生與發展 1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2資本主義產生的兩條途徑3資本主義手工生產的形式 4.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農村的發展 5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教學思路 1本節課屬于閱讀課,不列入考試范圍,但本節課的內容十分重要,因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預示著世界近代曙光的初現,揭示了人類將
3、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并與后面許多章節的內容密切相關,又是高中學生學習世界歷史的第一節課。如果本節課開得不好,將為以后的學習帶來知識上的障礙。 2既然是閱讀課,就要以學生的閱讀為主。但是不能由學生漫無目標地看,教師可先設計好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閱讀。學生在各自閱讀的基礎上可獨立解決問題或分組討論。較難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給予啟發、引導、點撥,必要的時候還需要細細講解。可能的話,可提供一些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資料。 3因為這是高二第一節課,內容較多,如一節課完不成,可用兩個課時進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作為高中學生學習世界歷史的第一節課,教師應簡介世界歷史的梗概,給學生一個總的印象,便于今后的學
4、習。簡介如下: 14、15世紀,人類社會開始向近代邁進。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在思想文化、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等領域全面戰勝封建主義,并形成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被壓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統治的斗爭。在這一歷史時期中,資本主義同封建主義的矛盾、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資本主義宗主國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矛盾,以及資本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成為世界的基本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變化,影響著近代歷史的進程。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世界現代史的開
5、端,人類開始步入探索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世界現代史是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曲折前進,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并存、互相對抗,世界各國人民爭取獨立、民主、和平與發展的歷史。 二、引言分析 讓學生閱讀引言,了解本章的主要內容及其聯系。引言第一段包括兩點內容:第一,概括了西歐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特征;第二,從世界之間的關系看,新舊大陸基本隔絕,亞、歐、非之間的交往和接觸范圍較小,而且時斷時續。引言第二段概述了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興起,并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發生,包括新航路的開辟和新大陸的發現;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等。這些重大事件是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產生的背景下發生的,又反過
6、來推動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引言最后對比了東西方世界。同一時期的亞洲大國,因種種原因逐漸落后于歐洲。三、設計學習目標 作為閱讀課,在設計學習目標時,不要以知識的記憶為重點,而要突出能力的培養。為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目標的設計要有梯度,可設計兩個目標:第一目標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面向大多數學生;第二目標為少數能力較強的學生設計,難度較高,以教材為依托,最大限度拓展思維空間。學習目標如下(用投影儀打出): 第一目標 歐洲技術進步的表現及影響。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歐洲社會發展的作用。 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產生的條件及過程。 農村中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是怎樣出現的?有何作用? 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影
7、響。 第二目標 為什么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沒有使中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是推動了歐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比較中國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分析兩者在產生、發展以及影響上的異同。 四、完成學習目標 先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閱讀第一節內容,然后分組討論較難解決的問題,最后教師讓學生一一解答,不全的地方教師補充。 1完成第一目標 歐洲技術進步的表現及影響。 歐洲技術進步出現在手工業和農業中。手工業技術的進步表現在:紡織業中出現手搖紡車和腳踏自動紡車;采礦業中使用畜力、水力、絞車等;冶金業中利用水力和風力鼓風冶鐵;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歐洲并被廣泛應用。 農業技術的進步表現在:多田輪作制的精耕細作;農業與畜牧業結合
8、起來。 關于影響,只要學生能答出技術的進步是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產生的根本原因即可,如能展開逐條分析更好。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歐洲社會發展的作用。可歸納為: 火藥的應用,使封建堡壘和封建騎士不堪一擊,使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走向成功;還促進了采礦業、金屬制造業、武器制造業的發展。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應用,對歐洲文化的傳播,對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羅盤針應用,為造船和航海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保證和動力,也是新航路開辟的一個重要條件。 課本中引用的馬克思的話,是對四大發明作用的高度概括和肯定。 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產生的條件及過程。 關于條件可歸納為:在生產技術進步的前提下,社會分工擴
9、大,商品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再加上國內外市場逐漸形成,資本主義工商業產生。 資本主義產生的過程比較復雜,要幫助學生理清兩條途徑。第一條途徑:在競爭中富裕的手工業作坊主成為資本家,他們雇傭的大批學徒和幫工則成為雇傭勞動者。第二條途徑:商人憑借對市場行情的掌握,提供原料和收購產品給家庭手工業中的小生產者,自己成為包買主資本家。小生產者則淪為領取計件工資的雇傭人。后來,包買主資本家又把分散的小生產者集合在一起,組成集中生產的資本主義的手工工場。 教師還要強調,這一時期的資本主義僅是生產關系的萌芽,即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生產方式仍是手工勞動。然后讓學生簡要比較手工作坊與手工工場的異同; 不同點:作坊中
10、的作坊主與學徒幫工是師徒關系;而工場中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作坊規模小,工場規模大、分工細。 相同點:都是手工勞動。 農村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怎樣出現的?有何作用? 這一問題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關于怎樣出現,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用投影儀打出事先設計好的圖示: 關于作用學生能根據課本答出:動搖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為基礎的莊園,松弛了農奴對農奴主的人身依附關系和各級封建主之間的附庸關系。 在解決這一問題后,教師可進一步設問:標志中國的實物地租向貨幣地租過渡是什么時候的什么事件?比較中國與西歐的貨幣地租有何不同? 第一問學生一般能答出是明朝時的一條鞭法。第二問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西歐的貨幣地租是商品
11、經濟的產物,推動了歐洲農村資本主義的產生;而中國貨幣地租的出現是封建政府所為,是便于農民向國家交納封建賦稅,沒有促使中國農村產生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影響 學生可根據教材最后一段歸納為: 社會、經濟方面,人們從土地和封建人身附庸關系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走向工商業城鎮,投入市場;商品經濟逐漸取代自然經濟。 精神文明方面,人們力爭沖破宗教神學的禁錮,追求現實生活,尊崇理性與科學;并由此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和活動范圍。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使西歐封建社會漸趨瓦解,世界歷史初露近代的曙光,人類面臨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教師應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指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是開辟新航路、
12、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源,而這些事件的發生反過來促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得出第一節與第二、三、四節內容的關系是互為因果關系。 2完成第二目標 為什么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沒有使中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是推進了歐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為幫助學生分析這一問題,可用投影儀打出下面一則史料: 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教師可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都要予以肯定。最后教師進行總結,供學生參考: 中國的封建社會長達二千多年,根深蒂
13、固。政治上是專制統治,到明清時期進一步強化;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絕對的統治地位,再加上政府采取“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政策,嚴重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思想上,儒家思想、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等,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摧殘了人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國日益變得愚昧落后。如此惡劣的社會環境,使中國的四大發明未能在中國的國土上發揮其應有的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歐洲的封建社會相對短暫,封建勢力較弱。并且在地中海沿岸有許多城市國家,商品經濟極為發達。資本主義在歐洲席卷的范圍廣,發展的程度高。制別是在農村的發展,嚴重沖擊了歐洲的自然經濟。思想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
14、們的思想。這一切都使得四大發明在歐洲的應用有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并成為推動歐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強大動力。 比較歐洲和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分析兩者在產生、發展、以及影響上的異同。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做以下總結: 從產生來看,都是生產技術進步、社會分工擴大、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 從發展來看,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后,在城市發展迅速,并且深入農村;而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后,因為封建制度的嚴重阻礙,發展緩慢,僅出現在個別地方和少數的幾個部門,沒有深入農村。 從影響看,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發展,瓦解了封建社會,并且使歐洲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在鴉片戰爭后即被阻斷,沒能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課堂練習 1近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特征是 A大機器生產B商品經濟C雇傭關系D生產技術的進步 答案:C 215、16 世紀之交,歐洲農村自然經濟受到商品經濟的沖擊。其表現之一是 A貨幣地租消失B.封建領主開始按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牧業 C出現了最初的無產者 D富裕的作坊主擴大生產規模 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齊魯師范學院《大學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事故車輛查勘與定損》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建筑構造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大學《商務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生化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贛南科技學院《生命科學前沿》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醫科大學《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健康職業學院《ConstructionPractice》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江蘇省鎮江市京口中學七上數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現當代藝術鑒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年產5萬噸趣味酥性餅干生產車間設計
- RFJ013-2010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
- 柳州某醫院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設計案例
- 西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 扇形統計圖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 高中英語全國高考考綱詞匯3600匯總
- 《中越傳統節日對比問題研究5100字【論文】》
- 特勞特戰略定位總裁課程課件
- 《 民航服務心理學》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1學堂在線網課《生活英語讀寫》課后作業單元考核答案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超星爾雅答案貴州大學-
- Q∕GDW 12162-2021 隔離開關分合閘位置雙確認系統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