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杯教學設計(二泉映月)_第1頁
藍天杯教學設計(二泉映月)_第2頁
藍天杯教學設計(二泉映月)_第3頁
藍天杯教學設計(二泉映月)_第4頁
藍天杯教學設計(二泉映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語9 二泉映月(第一課時) 鎮江市恒順實驗小學 徐俊兵 212003【課題(學科和年級)】:二泉映月(五年級下冊 語文)【教材簡解】:這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濃縮了阿炳艱難苦恨的一生,記敘了二泉映月形成的艱辛歷程,再現了這首不朽名曲的豐富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敢于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從內容上看,“熱愛生活”,應該是“文眼”所在。優秀的音樂作品是有永恒的生命的,但只有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的人才能感受到那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樣,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是有永恒的生命的,也只有熱愛生活、善于品詞析句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其中的魅力。從表現形式上看,文章表現出兩大特色:一

2、是脈絡清晰,層次分明;二是語言精練,排比有力。【目標預設】:1. 通過反復的、不同層次要求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文章的中心。2. 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進行同音字練習,為學生積累一定詞匯。3. 創設音樂情境,使學生對二泉映月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知。4. 理清文章脈絡,指導學生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概括段落大意。5. 抓住“飽經風霜”一詞,指導學生理解阿炳的艱難苦恨的遭遇。【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通通過反復的、不同層次要求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文章的中心。教學難點:抓住“飽經風霜”一詞,指導學生理解阿炳的艱難苦恨的遭遇。【設計理念

3、】:1. 講練結合,注重實效,嘗試以教學案(附后)貫穿本節課教學始終。2. “書不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不開講”,扎扎實實地讓學生將文本讀通、讀順、讀熟,為文字訓練奠定好基礎。3. 力求提煉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注意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設計思路】:1. 主人公的生活經歷與學生的生活時空相距較遠,因而多媒體的使用就顯得必不可少。通過音樂情境的創設,拉近學生與主人公的距離,從而加深對音樂及文本的理解。2. 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悟能力畢竟有限,語文教學的核心還是應該落實在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感悟上。3. 每個環節設計一個具有統領性的問題,避免教學語言的重復啰嗦,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保證學生書面練習的

4、時間。4. 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不能僅僅靠教學案來獲得,課堂教學中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敢于發表不同意見,既是口頭語言能力的訓練,同時,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求真欲。【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境導入,簡介阿炳,指導讀通讀順課文。1. 導語: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第一次聽到一首曲子時,曾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說:“聽這首曲子,應該跪下來聽。”究竟是什么樣的曲子,能如此地打動人心呢?你們想聽嗎?聽的時候你能想起文中的哪些詞語?(播放音樂)學生說說聽了音樂后的感受,或者說說想到了書上的哪些詞語?(委婉連綿、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教學案中寫一寫)2. 簡介阿炳及二泉映月(板書課題)3.

5、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1)課件出示含有本課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生字的詞語,學生認讀。(惠山 倔強 積淀 勢不可當 享有盛譽)(2)迅速默讀課文。要求:讀到生字詞和自己覺得讀不準、難讀的地方,看一看生字表,問一問同學,畫出來多讀幾遍。(3)分組朗讀課文。要求:讀的同學注意讀準字音、正確停頓;聽的同學注意辨別,準備糾錯。(4)適當討論、糾錯。(學生在讀詞語時易把“倔強”的“倔”讀成“juè”、“勢不可當”的“當”讀成“dng”)(教學案)(5)出示以下長句指導學生讀通讀順:A. 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他是多么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

6、福的生活啊呀!B. 它以勢不可當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C. 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這就是/經后人整理/并定名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4. 自由輕聲通讀全文,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作些批注。二、再讀課文,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1. 通讀課文,學生思考討論(投影出示):文章幾次寫到阿炳到二泉賞月聽泉?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從二泉映月的創作過程這個順序考慮,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成一個段落?2. 師生交流分段、段意概括情況。3. 小結分段方法:抓主要內容突破(阿炳創作二泉映月),再按事情發展順序(小時候隨師父到二泉賞月聽泉長大后自己到二泉賞月聽泉創作二

7、泉映月)三、引導學生讀、悟阿炳所經歷的苦難遭遇。(一)引導學生讀、悟課文第一自然段。1.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求:認真聽,思考:從第一自然段中,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怎么看出來的?)2. 交流討論。(學生的回答可能有:“二泉”指的是無錫會山腳下的一泓清泉;“二泉”實際上是“天下第二泉”的簡稱;“二泉”的周邊環境很美,從“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可以看出3. 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力求能表現出自然風光的美妙。過渡:家鄉的自然風光如此美麗,“二泉映月”的景色更是令人陶醉。一天,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他看到了什么?(用“”畫出)聽到了什么?(用“ ”畫出)從第二自然段,你又獲得了哪些信息

8、?想到了什么?(用鉛筆在書上寫一寫)(二)引導學生讀、悟阿炳所經歷的苦難遭遇。1. 學生自由朗讀思索以上問題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試著做一做教學案)2. 了解學生朗讀思考、相互交流情況,相機指導。(1)“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賞月”交代了時間、人物、事情。(2)“二泉映月”的景色的確讓人心曠神怡,因為水面“月光如銀”,泉水流淌,發出淙淙的水聲。(3)在師父看來,“從二泉的流水中”,可以“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所以,他“靜靜地傾聽著泉聲”。(4)師父“飽經風霜”,經歷無數的風風雨雨,歷經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他聽著水聲,想起了這一切的一切,覺得泉聲如同自己的心聲,仿佛泉水就是自

9、己的知音。(5)小阿炳“什么聲音也沒有聽見”,是因為他“年紀還小”,還沒有心思或不知道將心思寄托在泉水身上,所以,他聽不到、聽不懂泉水流淌時所表達的情思。3. 由“飽經風霜”一詞發散,理解阿炳的苦難經歷。(1)理解“飽經風霜”一詞。(2)文中說的是師父飽經風霜,你認為僅僅是在說師父嗎?(不是,也是在說阿炳)(3)你能在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寫出了阿炳所經歷的苦難?A. 推敲“整天、度日、多么希望、顫抖起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等,通過具體的文本內容,加深理解。B. 師生適當補充些課外資料加深學生理解。讓學生說一說,阿炳會嘆息什么?哭泣什么?傾訴什么?吶喊什么?(三)

10、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畫出來的句子。五、作業。1. 課后習題2:用鋼筆描紅、臨寫。2. 語文補充習題一(比一比,再組詞)、二(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三(把成語補充完整)。3. 課后作業: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板書設計: 9 二泉映月 整天、度日飽經風霜 多么希望 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附教學案:二泉映月第一課時教學案課前:一、能正確、流利、大聲地朗讀課文。【完成情況: 】(可由家長簽字,也可由自己打分)二、搜集關于和二泉映月的資料。(可直接打印)三、看拼音,寫詞語。w x huì shn bng sù j fèn ( ) ( ) ( ) ( )fù ráo yuè tán shng yu shèng yù ( ) ( ) ( ) 課內:三、給下列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勢不可當(dng dng) 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