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本歷史必修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同步測試_第1頁
人民版本歷史必修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同步測試_第2頁
人民版本歷史必修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同步測試_第3頁
人民版本歷史必修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同步測試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時間:25分鐘分值:30分)A組(基礎題)1關于下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清末民初坐洋車的情形A洋車是中國傳統的代步工具B洋車還是一種人力車C洋車是城鎮中重要的交通工具D圖中現象在當時城市中較為普遍答案A2小說京華煙云的主人公姚木蘭在民國六年(1917年)從北京出發到上海、杭州游歷,當時她不可能選擇的交通工具是 ()。A火車 B輪船 C飛機 D汽車答案C320世紀50年代以后,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是 ()。答案A4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中國電話用戶總數已超過5億戶,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電話用戶和移動電話用戶各占一半。這一現象直接說明 ()。A社會經濟

2、不斷發展 B通信技術發展迅速C當今中國人口眾多 D電話事業分屬兩家答案B5詩句“從此千里爭片刻,無須尺幅費筆硯。枝枝節節環四海,地角天涯連一線”反映的是1881年底在津滬之間開通了 ()。A有線電報 B無線電報 C有線電話 D無線電話解析從詩中“地角天涯連一線”可以判斷通信工具是有線通信。而有線電話開通是1882年,所以排除C項,有線電報在1877年傳入中國,A項符合要求。答案A6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可以帶來社會生活的變化,其中不包括 ()。A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B加強人們之間的溝通C加強地區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D促使人們紛紛涌向大城市居住解析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可以促使社會發生很多

3、方面的變化,如加快生活節奏、加強溝通、促進經濟的發展、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以及加強地區之間和國家之間的各方面交流等。而這一變化對于城市化來說,由于通信和交通的便利,人們更愿意到環境優美的郊區去居住。故正確答案為D項。答案DB組(能力題)7下列交通工具是19世紀中后期從外國傳入中國的是 ()。解析1906年,在天津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有軌電車交通系統;1969年北京開始出現地鐵;轎子是在中國傳統交通工具的基礎上改進的;自行車于19世紀中后期傳入中國,因此答案為D。答案D8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鐵路建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的主要原因是()。A洋務運動的開展B辛亥革命的影響C收回鐵路利權運動的蓬勃開展

4、D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解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收回鐵路利權運動的蓬勃開展,中國的鐵路建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答案C9甲午戰爭期間,如果你是前線將領,有十萬火急的軍情要向朝廷報告,你當時會采用哪種方式 ()。A通過驛站傳遞 B通過輪船傳遞C通過有線電報傳遞 D通過無線電報傳遞解析首先必須知道甲午戰爭的時間是18941895年,其次要了解四個選項的傳遞方式產生的時間。驛站古代就有,輪船與火車是大清郵政運送郵件的方式,有線電報產生于1877年,無線電報是1906年才創設的。由于當時軍情緊急,當然是越快越好,所以通過有線電報傳遞是最快,也是最好的方式。答案C10清朝著名詩人、外交大家黃遵憲曾作詩曰:“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這是在描寫 ()。A火車 B電車 C電報 D電話答案A11(10分)電視劇闖關東講述了濟南章丘朱家峪人朱開山一家,從清末到九一八事變爆發闖關東的前塵往事。下圖是朱開山一家從山東輾轉逃亡到東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種交通工具。請回答:(1)依據材料概括晚清中國交通方式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6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交通事業發展對近代社會的影響。(4分)答案(1)特點:新舊交通工具并存。(或:傳統的帆船、獨輪車,近代的小火輪船、火車同時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強的侵略加劇了中國的貧困,阻礙社會發展;西方工業文明的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