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河南省旅游業經濟效益及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_第1頁
試論河南省旅游業經濟效益及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_第2頁
試論河南省旅游業經濟效益及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論河南省旅游業經濟效益及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    試論河南省旅游業經濟效益及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 簡介:  【摘要】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資源。近年來,隨著河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河南旅游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各級            試論河南省旅游業經濟效益及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    

2、;                    作者:公文論文網    論文來源:    更新時間:2011-12-10                  

3、                                             【摘要】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擁有豐富的人文

4、景觀和自然景觀資源。近年來,隨著河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河南旅游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倡導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旅游業發展成果顯著,已開始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強省挺進。實踐證明,發展旅游業能夠增加國民經濟收入,賺取外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吸納勞動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本文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分析了河南省旅游業的經濟效益和影響因素,為河南省進一步發展旅游業、實施“旅游立省”戰略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河南;旅游業;經濟效益;統計分析 引言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地方政府對旅游的認識和定位,大體經歷了從隸屬于外交

5、政治事務的政治事業,到獨立于外事業務的政治與經濟性并重的新興經濟產業,再到各地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最后到現在各地的新支柱產業、三產的龍頭產業、優勢產業或先導產業,這樣一個產業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發展過程。“十一五”規劃中,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將旅游業作為河南重點培育的七大優勢產業之一;2008年,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更是把這種重視進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但是,與一些旅游業發達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統計、多元線性回歸等統計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河南旅游市場的實際情況,研究河南省旅游業的經濟效益,找出影響河南國內旅游收入的影響因素,以期望為相關管理部

6、門和企業做出決策提供依據。 一、河南省旅游業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河南旅游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已開始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強省挺進。河南實現旅游強省、旅游立省的跨越發展,既有一定的基礎和條件,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豐富的旅游資源、完善便捷的交通設施以及不斷壯大的旅游產業集群賦予了河南旅游業很大的優勢。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遠古時代就是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旅游資源類型多、數量多、品位高,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美。先后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在河南廣闊的土地上,點綴著嵩山、云臺山、白云山、伏牛山、雞公山、堯山(石人山)、太行山

7、大峽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綻放著洛陽牡丹和開封菊花等奇花異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此外,隨著旅游業快速發展和市場運營機制的不斷完善,河南旅游產業不斷壯大,逐步走向了規模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呈現出全方位、多元化的格局。 當然,河南旅游業尚存在的劣勢也不容忽視。觀念的落后導致很多豐富的旅游資源因當地政府財力有限而未得到重視,旅游資源開發也很有限,河南旅游企業整體規模小,綜合實力不強,融資能力較差。就旅行社而言,小、弱、散是其顯著特征。 2006年國務院發出通知明確提出“加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等集中連片旅游區的規劃,推進跨省區旅游合作”。面對這一機遇和挑戰,2008年,河南省

8、委書記徐光春更是把這種重視進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近些年來,尋根旅游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旅游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在于如何充分發揮地方特色,確立發展方向。旅游所呈現的區域性特征是明顯的,江南秀色、沿海風光、西部荒原、冰城奇觀,周邊旅游省份對游客的分享,也要求河南以更高的姿態、更好的服務來吸引、招徠游客。 二、河南省旅游業經濟效益分析 旅游業經濟效益是指旅游經濟活動中旅游產品的實現所需投入與產出的比較。作為經濟活動,就是研究用較少的資源占用與勞動耗費來獲取較多的產出,但旅游業作為一項綜合性的產業,還需考慮其間接經濟效益,即旅游業的發展對相關行業部門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

9、影響。 對河南旅游業經濟效益進行研究的目的在于從根本上認識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找出影響旅游產業經濟效應應發揮的因素,為河南的旅游開發工作政策制定提供依據。旅游業對河南經濟發展的效應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旅游業收入效應分析 旅游業對河南省經濟的直接作用(見表3-1)。1997年,旅游收入占河南省GDP的比重為5.64%,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19.45%;2008年,旅游業的總收入占到了GDP的8.65%,是當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30.20%;除2003年(受非典影響)外,總的來說,從1997-2008年12年間,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旅游收入在河南省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增

10、加值中所占比重穩步增加。旅游業已成為拉動河南經濟社會增長的重要力量,可以說,已經成為我省國民經濟中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注:1997-2004年旅游外匯收入按1:8.2的匯率折算成人民幣;旅游總收入=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國內旅游收入) (二)旅游業就業效應分析 旅游業作為一項綜合性的服務行業,其產品的絕大部分是以勞務的形式體現的,為旅客提供面對面的服務,手工勞動所占比例較大。在安排和解決就業問題上,和其他行業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2000年河南旅游業的直接從業人員約為21817人,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數據的統計口徑是相當小的,它只是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沒有包括旅游區附近攤點的從業者,所以,建

11、立在此數據基礎之上的分析,也只反映出旅游業就業效應的一部分。到2006年末,這一指標總數已經達到了73528人,其中,星級飯店50693人,旅行社12117人,其他旅游企業10728人,比2000年增長237.02%。河南省2006年年末從業人員合計為5719萬人,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為1318萬人。從數據上看,河南省旅游業對全社會從業人員的貢獻是很小的,只有0.13%,但由于眾所周知的農村大量隱性失業人員也被統計在全社會從業人員之內,所以這一數據不能說明太大的問題。而從旅游業對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貢獻率來看,這一數字是0.56%。當然,這只是就業的一部分。 根據旅游組織資料介紹,旅游部門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機會,社會就可以增加5個就業機會。因此,按照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