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有答案 (11)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有答案 (11)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有答案 (11)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有答案 (11)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質量綜合檢測試題測試卷有答案 (1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卷一、文言文(40 分) (一)默寫(15 分)1. 盈盈一水間, 。(迢迢牽牛星)2. 了卻君王天下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3. ,身世浮沉雨打萍。(過零丁洋)4. 空乏其身,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5. ,百廢具興。(岳陽樓記)(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第 6-7 題(4 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6.“歌一曲”是指()(2 分)A.唱一首歌曲 B.一首歌曲 C.贈送一首詩 D.一首贈詩7.下列對

2、詩歌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 分)A. 首聯以傷感低沉的情調,回顧了詩人漫長的貶謫生活。B. 頷聯借用典故表達世事滄桑的悵惘以及對故友的懷念之情。C. 頸聯借“沉舟”“病樹”表達對仕宦沉浮、世事變遷的感傷之情。 D.尾聯表達了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以及振奮精神的決心。(三)閱讀下文,完成第 8-10 題(9 分)醉翁亭記(節選)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8酒

3、,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8. 下列作品不屬于作者貶謫期間所作的是()(2 分) A.歐陽修的醉翁亭記B.白居易的賣炭翁 C.柳宗元的小石潭記D.范仲淹的岳陽樓記9.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 分)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10. 選文由“環滁皆山”起筆,寫出景物“”“”的特點,由“山”到“人”點出本文主旨“”。(4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 11-14 題(12 分)喬山人善琴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于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于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凄禽寒鶻,相和悲鳴。 后游郢楚,于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聞之,咨嗟惋嘆。既闋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扣之。媼曰:“

4、吾夫存日,以彈絮為業。今客鼓此,酷類其聲耳。”山人默然而返。【注釋】媼(o):老婦人。闋:止息,終了。扣:問,詢問。鼓:彈琴。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4 分(1) 以彈絮為業()(2) 酷類其聲耳()12. 對畫線句意思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A.他彈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經得到過杰出琴師的教授。 B.他彈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經得到過不同琴師的教授。 C.他彈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經能夠向不同的人教授琴技。 D.他彈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經能夠向其他的人教授琴技。13. 文中從側面表現喬山人“善彈琴”的語句是“”。(2 分)14. 喬山人聽了鄰媼的回答后,心里會想些什么?(3 分)二、現代文(

5、40 分)(一)閱讀下文,完成第 15-19 題(19 分)楹聯趣話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起源于漢文學形式中的對仗或偶句,可謂源遠流長。比如詩經·米薇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尚書·大禹謨中“滿招損,謙受益”之句,皆屬于工穩之對仗。到 駢體文出現后,幾乎通篇皆用偶句,對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經典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對仗的千古絕唱。而對聯,則是偶句與早在先秦時期便已形成的 我國民間過年懸掛桃符的習俗相結合的產物。所謂桃符,即書寫著傳說中二位降鬼大

6、神“神茶”和“郁壘”之名號的兩塊桃木板,懸掛于左右門, 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續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時,人們開始把聯語題于桃木板上。【A】據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載,五代后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孟昶自題的“新年納 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B】到明代,開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與當今所見的春聯如出一轍。據簪云樓雜話載,太祖朱元璋定 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門逐戶觀察欣賞,大得其樂。朱元 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對形成春節貼春聯的風俗功莫大焉。【C】爾后,文人學 士無不將題聯作對視為雅事。【D

7、】清代,對聯更是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直至當 今,對聯仍隨處可見,表現出其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就應用類型而言,隨著時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聯,還衍生出喜聯、壽聯、挽聯、行業聯、交際聯、諧趣聯和裝飾聯等多種形式。民國年間出版的楹聯集成,將對聯分成二十個類別,即慶賀、哀挽、 學校、商業、會館、祠廟、寺院、劇場、第宅、圓墅等。而按字數來分,又可分為短聯、中聯、長聯。 按聯語來源來分,有集句聯、集字聯摘句聯、創作聯。就表現形式而言,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珠對、集句對等。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一日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特定效果外,上下聯

8、字數必須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 在實踐中,對聯創作所遵循的的平仄規律,與律詩對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聯的第五個字平仄不必嚴 格相合,第二、四、六個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 的位置上。四曰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而又不能重復。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 年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

9、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15. 對聯在語言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也有此特點。(2 分)16.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 分)A.對聯是在古代“桃符”和“偶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B.對聯又叫“楹聯”、“對子”、“春聯”。C. 春聯源遠流長,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D. 楹聯習俗對弘揚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17. 上文圍繞“楹聯”,第一段依次介紹的內容有:(1);(2);(3);(4)楹聯的文化價值。(6 分)18. 下列文字若要放回原文,放在 A、B、C、D 哪處最合適?請寫出你的理由。(5 分) 宋代以后,民間

10、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疃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于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系 所以古人多有沿襲舊貫,將春聯稱為“桃符”。19. 假設你的爺爺要過六十大壽了,下列最適合送給他的一副對聯是( )(3 分) A.春至百花福滿地時來萬事祥臨門B.人順家和福星照心想事成鴻運開C.八月秋高仰仙桂六旬人健比喬松D.爆竹聲聲福來到祥和處處歲時新(二)閱讀下文,完成第 20-24 題(21 分)敗筆田玉蓮姥爺念過私塾,雖說腹中墨水不多,卻極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畫,并且花錢在小鎮繁華地帶租了一處 房子,開起了一家經營古玩和古畫的店鋪。在一個春風依依、花開爛漫的日

11、子,姥爺的店里走進一位衣著得體的客人。交談中,姥爺得知此人是經營茶葉的南方商販。那人在店鋪里溜達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畫。那幅畫是一人牽一驢過一座小木 橋,小橋很狹窄,僅能容人和驢子走過。因為橋過于狹窄的緣故,驢子非常膽怯,執拗著不肯過橋,牽驢 人就用力拽著它前行。商販非常喜歡這幅畫作,在跟姥爺討價還價之后,以二百兩銀子成交。商販先付了一百兩銀子給姥爺作為定金,講好不要再賣給其他人,剩下的一百兩銀子,待他回到住處籌措夠了再來取畫。等那商販走了之后,姥爺高興得簡直有些忘乎所以,手中掂量著那一百兩銀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釀的燒酒。姥爺想,這幅畫能賣二百兩銀子,真是個不小的數目恐怕開三年店也賺不了這么

12、多錢。 姥爺得意地哼著小曲:“姐兒呀,南園呀”雞叫天亮,商販帶著銀子如期而至。可是,令姥爺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商販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畫后, 竟不樂意了,硬要姥爺把預付的一百兩銀子退還給他。姥爺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就質問商販:“說得好好的,怎么說變卦就變卦呢?這不是耍弄人嗎?”商販見姥爺一副十分委屈的神態,就解釋說:“這幅畫,是一個人牽著驢子過橋,畫上并沒有畫出韁繩,但仍能清晰地感覺到牽驢人拖拽的力度,這正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啊!”商販接著說,“此處不落一筆,卻蘊含著無限的奧妙,可謂神來之筆。然而,這么一幅好畫,卻讓你平白無故地給毀了。”商販 長吁一聲,晃晃頭,極為惋惜。聽著商販的話,姥爺不由自主地

13、“哎”了一聲,懊悔得直跺腳。昨晚,他喝下一碗地瓜燒后,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畫展開來看,突然,他發現畫中有一處瑕疵一牽驢人雖然在用力拽驢子,卻沒有韁繩。嗨,姥爺禁不住埋怨起作畫的人來:太粗心,真是馬大哈!更讓他納 悶的是,這樣的畫,竟還有人愿花二百兩銀子買,真是個外行。姥爺慶幸自己發現得及時,要不然,明日商販要是察覺了這一疏漏,這二百兩銀子還不打水漂了!于是,他研墨拈筆補上了一條粗壯的韁繩(選自讀者2014 年第 9 期)20. 第段畫線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 分)21. 姥爺在賣畫過程中經歷了由委屈的情感變化過程。(6 分)22. 標題“敗筆”文中表現在“”,稱其為“敗筆”是因為(3 分)23.

14、若采用順敘的結構,第段應放在第與段之間。試分析作者把這兩段作為小說結尾的好處。(5 分)24. 下列對小說主旨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4 分) A.告訴我們要努力提升藝術修養,否則會貽笑大方。B.嘲諷現實生活中那些外行充內行、弄巧成拙的人。C.提醒人們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敗筆,留有遺憾。D.告誡人們在生活當中應誠信交易,不能出爾反爾。三、綜合運用(10 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25-27 題(10 分)魯迅不但屬于中國,而且屬于世界。1936 年 10 月 19 日,魯迅先生病逝于上海。先生說:“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半個多世紀以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卻都沒有忘記先生。懷念魯迅,研究魯

15、迅,書報、 雜志、網絡都時有相關的文章發表。讓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紀念魯迅先生。25. 看圖寫文(3 分)以下是豐子愷先生為魯迅的一些作品畫的插圖,請根據畫面內容寫出初中階段我們 學過的魯迅的文章篇名。26. 挽聯賞析(3 分)魯迅先生逝世后,時任晨報副刊編輯的孫伏園寫了下面這副挽聯,請你將這副 挽聯填寫完整,并作簡要賞析。上聯:踏莽原、刈野草,熱風奔流,一生 下聯:痛毀滅、嘆而已,十月噩耗,萬眾彷徨27. 觀點爭鳴(4 分)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大變臉,魯迅的風箏被刪去。網友紛紛熱議此事,部分網友贊成此舉,認為中 小學生讀魯迅作品確實太難;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表示魯迅的經典作品不應從語文課本

16、中撤掉。對此,你有何看法?(80 字左右)四、寫作(60 分)28. 味覺,是人所具有的一種重要的感覺。很多生活感受,甚至生活經歷,都會在味覺上留下記憶。請以舌尖上的滋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要求:(1)不要透露個人相關信息。(2)不得抄襲。1. 脈脈不得語2.贏得身前身后名參考答案3.山河破碎風飄絮6.D7.C4.行拂亂其所為8.B5.政通人和9. 給亭子取名的人是誰?是自稱為“醉翁”的太守。10. 美秀深 (寫出其中兩個,共 2 分,1 分一個)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2 分)11.(1)職業(2)像,類似12.A13. 凄禽寒鵑,相和悲鳴(2 分,只抄寫其中一句

17、得 1 分,若把“一再鼓之”也抄進去口 1 分)14. 哎,原來還以為遇上了一個懂我音樂的知音,沒想到這位老婦人是一個根本不懂得欣賞的人,真是知音難覓啊!(3 分,表達出知音難覓的感嘆即可)15. 對偶(對仗)(2 分)16.B17.(1)對聯的起源與發展(2 分);(2)對聯的分類及標準(2 分);(3)對聯的特點(2 分)18.放在 B 處最合適(1 分)。因為第段是按照時間順序這一說明順序介紹了對聯的發展歷史, 而這段話是介紹“宋代”時的對聯發展情況,應放在“五代”后,“明代”之前,所以放在 B 處最恰當。(4 分,本段文字的內容概括正確 1 分,放置段落的要點概括正確 1 分,關系的闡述正確 2 分)19.C(3 分)20. 畫線句寫出姥爺文化水平不高(或:藝術修養不高),為下文姥爺自作聰明的一筆毀掉一幅好畫的情節埋下伏筆(3 分)。21. 得意(或:高興、興奮)(2 分) 疑惑(2 分) 懊悔(2 分)22. “他研墨拈筆補上了一條粗壯的韁繩”(1 分),因為這幅畫上并沒有畫出韁繩,但仍能清晰地感覺到簽驢人拖拽的力度,不落一筆,卻蘊含著無限的奧妙,現在這一筆加上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