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數據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fluence factor researchZeng Guoping Shen Hai-cheng(College of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400030)【Abstract】In 2006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in 2006 to achieve faster growth, annual agricultural exports 31.03 bil
2、lion US dollars, up 14.1%,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a new level. But nearly 11 years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the world's agricultural exports has been in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bout 3% of the lower level. Chines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still are small in size, is not
3、evidently superior product quality and a low level of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orld agricultural trade war to grasp the initiative in dealing with challenges to study impac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will be the main factor. This paper from 2002 to 2005 China's
4、 export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research subjects, with China's export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gravitational model, the use of panel data analysi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main factors. 【Keywords】Agricultural Expor
5、ts Gravity Model Panel Data 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數據摘 要:2006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實現較快增長,全年農產品出口310.3億美元,同比增長14.1,農產品出口邁上新臺階。但近11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對世界農產品出口的貢獻率近11年來一直處在3%左右的較低水平。中國農業企業還存在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優勢不明顯和農產品加工水平低等一系列問題,要在世界農產品貿易戰中把握主動權,應對挑戰,研究分析影響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成為必然。本文選取2002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情況作為研究對象,結合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特點構建中國農產
6、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利用面板數據研究分析影響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關鍵詞:農產品出口 貿易引力模型 面板數據 中圖分類號:F752.6 文獻標識碼:A一、引言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農產品出口貿易在全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呈下降趨勢,農產品出口總值占全國出口總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10.7下降為2006年的3.2。2004年我國農產品出口233.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第四大農產品貿易國,排在美國、歐盟和日本之后,但中國已經從農產品凈出口國轉變成為農產品凈進口國,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由于競爭力較弱而受到的沖擊已開始顯露。2006年我國農產品出口實現較快增長,全年農產品出口310.
7、3億美元,同比增長14.1,農產品出口邁上新臺階。但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中也存在不少隱憂,既有“內憂”也有 “外患”。“內憂”主要是我國的出口企業實力不強,出口農產品深加工程度不高,精加工產品更少,利潤率較低,國際競爭力弱,出口后勁不足1;中國農產品的質量差,品牌意識不強;我國農業生產一直處于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經營狀態,生產的隨意性大,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藥物殘留量較高,農民受教育程度低,從而影響了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外患”主要是市場競爭將更加殘酷;進口國家和地區加強了對本國農業的保護力度,各種國內補貼政策等不公平競爭環境也加大了中國農產品出口的難度;出口市場過于集中,我國農產品出口
8、主要集中在亞洲,對日本、韓國市場依賴性大,出口市場結構不盡合理,不利于規避貿易壁壘,增大了農產品出口的風險性。本文選取2002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情況作為研究對象,結合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特點構建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利用面板數據分析影響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統計口徑是農產品貿易研究中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農產品口徑的統計范圍;二是不同農產品統計口徑的對齊。不同的統計口徑所包含的產品種類范圍不一樣,導致研究對象和研究結論的差異。不少研究者在進行農產品貿易的研究中,采用的農產品統計范圍和統計口徑比較亂雜,其參考和借鑒價值大打折扣。如:程國強(1999)2
9、對中國農產品貿易格局進行研究時,農產品進出口總體時序數據采用的是SITC統計數據,分析農產品貿易結構時用的是HS數據;安玉發(2004)3對世界農產品貿易格局的分析基本上全部采用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數據,即SITC統計標準。由于SITC與HS分類標準相比,存在難以排除非農產品和數據口徑偏大等弊端,因此,本文進行SITC與HS農產品口徑的銜接時以HS產品范圍為基準,將SITC口徑下的農產品對應到HS口徑下的農產品上。二、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概況由表1可以看出2006年中國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韓國、美國、香港、東盟和歐盟15國,出口金額共計246.4億美元,占中國農產品出口總
10、額的79.41,其中日本市場占26.46,美國市場占12.18,韓國市場占9.31,歐盟15國市場占13.02,東盟市場占9.83,香港市場占8.60,說明中國農產品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增大了農產品出口的風險。表1 2006年中國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 (金額:億美元)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2006年出口金額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日本82.126.46歐盟15國40.413.02美國37.812.18東盟30.59.83韓國28.99.31香港26.78.60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整理而得()從圖1來看,中國農產品出口額19952002年八年間增長緩慢,其中1999年農產品出口額最少,2003年到20
11、05年三年間出口額呈明顯增長趨勢,但2004年在世界農產品出口中的貢獻率為11年來最低。總體來看,我國農產品出口對世界農產品出口的貢獻率近11年來一直處在較低水平。圖1 1995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額及其占世界農產出口比重趨勢數據來源:世界農產品貿易19951999年數據來源于FAO,FAO貿易年鑒,20002005年數據來源于國際統計年鑒,中國農產品貿易數據來源于中國海關統計年鑒由圖2來看,2006年中國主要農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浙江、遼寧、福建、江蘇、北京、上海八個省市,八省市農產品出口總額231.7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74.67,其中山東省農產品出口占全國的26.10
12、,超過廣東省農產品出口額的兩倍。圖2 2006年中國主要農產品出口省份出口額及其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整理而得()從圖3看出,中國農產品出口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占所有企業出口額的43,國有企業貢獻率較低,僅占到22,私營企業占30,集體企業占5。圖3 2006年中國農產品分企業性質出口情況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整理而得()三、理論基礎和數據說明1.引力模型的理論基礎引力模型源于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即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1948年天文學家Stewart和社會學家Zipf在此定律基礎上,研究兩個城市間旅行人數與其人口數量成正比和其間距離成反
13、比的關系,從而首次將引力模型應用到社會科學領域,其模型具體形式如下:其中,I是城市間旅行人數; 是城市人口數; D是城市間距離; ,和分別是常數項、待估計參數和隨機誤差項自二十世紀60年代之后,J.Tinbergen和P.Poyhamen嘗試用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距離來分析雙邊貿易流量,從而將引力模型引入國際貿易領域。J.Tinbergen(1962)4在原有引力模型中引入優惠貿易區成員和共同邊界這兩個虛擬變量,結果發現貿易伙伴國之間的距離對于貿易的擴張效果作用非常顯著,他采用的引力模型形式如下:其中,X為國家或地區間出口值; 為貿易國和地區的; 是虛擬變量,=1,貿易國相鄰;貿易國不相鄰
14、; 是虛擬變量,=1,貿易國互相給予貿易優惠; ,貿易國之間不存在互惠條件;是常數項;,分別是待估計參數,是隨機誤差項。P.Poyhonen(1963)5使用國民收入或者人均國民收入代替“質量”概念,用運輸成本衡量距離,對1958年歐洲國家的貿易數據進行分析,建立結構性的國際商品交換模型,得到出口量與國民收入成正比,與運輸距離成反比的結論。其模型具體形式如下: 其中,為貿易國和地區的國民收入; 代表運輸成本(而不是實際距離); 代表進出口國家的國民收入彈性; 代表運輸成本系數,代表常數項; 代表“獨立”參數; 代表隨機誤差項。H.Linneman(1966)6利用引力模型分析國際貿易流動時認為
15、,經濟規模和技術差異是比較優勢的決定因素,因此,一個國家潛在的出口量取決于進出口國家開放程度(即總出口在GNP中所占份額)和國民生產總值(GNP),較高的GNP意味著一國進口需求較大,與進口正相關;較多的人口則意味著一國較強的自給能力,與進口負相關。此外,他認為運輸成本、關稅和配額等構成貿易壁壘,與貿易數量負相關。2.數據來源本論文所用數據具有可獲得性,相關數據來源如下:(1)20022005年中國主要農產品出口貿易國家和地區數據來自商務部網站(2)距離指的是中國北京和中國農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的首都或中心之間的絕對距離,數據來自googleearth軟件,以千米為單位。(3)APEC成員國劃分
16、標準以網站資料為準,歐洲、中美洲和北美洲地區虛擬變量的分類標準依據FAO數據庫。(4)匯率數據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中的匯率是指各貿易伙伴國和地區相對人民幣的匯率。(5)名義GDP、GDP的折算指數和人口數據主要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32006、世界經濟年鑒200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和世界銀行網站。香港、澳門、臺灣的相關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32006四、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的構建1.中國農產品出口市場界定本文選取中國與2005年排名前32位的中國農產品進口國家和地區(如表2)為研究對象,對1995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情況進行分析,構造中國農產品出
17、口貿易引力模型。該面板數據時間序列較短,但由于這32個國家和地區占中國農產品出口額的九成以上,從而該面板數據可以反映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主體格局,利用該數據所得分析結果有一定說服力。表2 2002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主要市場 (金額:億美元)國家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日本79.2773.9360.4457.18美國28.3923.1820.5216.27韓國28.4921.2225.6420.41香港26.4326.0522.1120.57德國9.316.776.094.92俄羅斯聯邦7.295.955.684.42馬來西亞6.935.36.75.7荷蘭5.384.
18、113.613.01印度尼西亞2.134.485.375.3英國3.913.112.692菲律賓3.212.772.922.02加拿大3.823.062.311.83西班牙3.762.221.361.04臺灣省3.63.052.722.91泰國3.042.472.221.67澳大利亞2.772.411.911.38越南3.062.43.171.91意大利2.862.362.492.29新加坡3.022.932.522.47比利時2.51.531.180.63法國2.11.661.471.19墨西哥2.161.960.830.42朝鮮2.642.381.841.01阿聯酋2.061.561.01
19、0.8印度2.132.121.982.31波蘭1.611.641.841.06澳門1.341.221.151.01南非1.030.81.260.67巴基斯坦1.690.580.430.55摩洛哥1.120.930.830.69沙特阿拉伯0.890.761.010.91烏克蘭1.010.540.420.25數據來源:商務部網站整理而得()2.模型待檢驗假設第一,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口變化同時對當地農產品需求和供給產生影響,如果隨著GDP和人口增加,對農產品需求市場影響很大,則表現為當地農產品需求增加,于是中國傾向于減少農產品出口,而進口國家和地區則傾向于增加農產品進口;如果隨著人口增加,對
20、農產品供給市場影響更大,則表現為當地農產品供給增加,即中國生產農產品能力提高,會擴大出口,而進口國家和地區的自給自足能力增強,從而會減少農產品出口。也就是說,GDP和人口與中國農產品出口額的關系取決于對供求綜合作用的效果。第二,由于模型所采用的雙邊貿易匯率是指中國農產品進口國和地區的貨幣對人民幣的比值,在其他條件不變得情況下,雙邊匯率下降就意味著其貿易伙伴國和地區可以以較少的貨幣換取同樣多的農產品,因而會促進中國農產品出口,因而雙邊貿易匯率與中國農產品出口負相關;第三,中國與其農產品進口國和地區之間的距離是構成農產品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其他條件不變得情況下,距離差別越大,運輸成本差別也就越大
21、,相應的價格差別就越大。從消費角度來看,人們更愿意從較近地區購買產品。因此,中國與其農產品進口國和地區的距離與中國農產品出口負相關;反映雙方貿易制度安排的APEC組織虛擬變量,將有利于減少中國與其他APEC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認同感,文化差異引起的飲食習慣差異亦構成農產品貿易互補的基礎,因此,反映長期農產品貿易往來及文化傳統等因素綜合影響的歐洲與北美洲和中美洲虛擬變量與中國農產品出口正相關。3.模型設定在標準形式的引力模型中,決定雙邊貿易流動變量的主要有三個:代表進口國和地區潛在總體需求的變量;代表出口國和地區潛在總體供給能力的變量;代表國家首都或者經濟中心之間距離的變量。即雙邊貿易量與兩個國家和
22、地區的經濟規模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其標準形式如下:Xijt=GDPit1POPit3GDPjt2POPjt4Dij5ijt其中,X代表雙邊貿易值;GDP代表貿易和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POP代表貿易國和地區的人口數量;D代表雙邊貿易國和地區間的距離;i代表出口國和地區,j代表進口國和地區;、和t分別代表常數項、隨機誤差項和時間。該引力模型對數形式如下:ln(Xijt)=、+1ln(GDPit)+2ln(GDPjt)+3ln(POPit)+4ln(POPjt)+5ln(Dijt)+、ijt其中,、ln,、=ln后來,人們在標準形式的引力模型中加入一些變量,從而得到擴展形式的引力模型。這
23、些變量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價格和匯率,一類是反映語言、共同邊界和互惠貿易條件影響的虛擬變量,相應的對數形式模型如下:ln(Xijt)=+1ln(GDPit)+2ln(GDPjt)+3ln(POPit)+4ln(POPjt)+5ln(Dijt)6ln(Pijt)+7ln(RATijt)+8PRijt+9BRijt+10Lijt+ijt其中,P代表雙邊貿易價格; RAT代表雙邊貿易匯率; BR代表雙邊貿易方是否有共同邊界; L代表雙邊貿易方是否有共同的語言; T代表時間。最后,根據中國農產品出口特點和搜集到的數據,構建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具體思路如下:1.本論文用GDP變量,反映宏觀經濟對
24、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此外,考慮到中國幅員遼闊,地區間人均收入差別較大,但是整個經濟發展受人口變化影響較大,所以沒有選擇人均收入變量,而是將人口變量引入模型。2.由表1可知,中國農產品出口呈現明顯得流向特征,2006年流向日本、韓國、美國、中國香港四地的農產品占當年農產品出口總額的42.1。因此,距離很可能是影響中國農產品貿易格局的一個主要因素,這也是本論文使用引力模型分析影響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因素的原因之一。由于中國農產品能的平均價格等于出口額與出口數量的比值,但農產品的出口數量單位很難統一(比如有的農產品用頭、只來計量),所以我們沒有將將價格變量引入模型,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們會將某種或者某類
25、農產品納入模型分析。此外,中國作為世界農產品出口貿易大國越來越受到世界市場波動的影響,因此,將匯率引入模型反映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3.虛擬變量:APEC組織虛擬變量。在反映雙邊貿易制度安排時,將APEC組織成員國作為虛擬變量反映中國與其貿易伙伴國的地區間的貿易互惠條件。當中國農產品伙伴國和地區屬于APEC組織時,該變量為1,當中國農產品貿易伙伴國和地區不屬于APEC組織時,該變量為0;歐洲與北美洲和中美洲兩個虛擬變量。由表1可知,中國農產品出口主要市場集中在亞洲,應該積極開拓歐洲與北美洲和中美洲市場,因此將這兩個地區虛擬變量放入模型,以考察這兩個地區除距離和匯率等因素之
26、外,長期農產品貿易往來和地區文化傳統等綜合影響的結果。由于APEC組織虛擬變量包含了大多數東亞國家,所以沒有在模型中加入東亞地區虛擬變量。當中國的農產品貿易伙伴國和地區屬于歐洲時,歐洲地區虛擬變量為1,當中國的農產品貿易伙伴國和地區不屬于歐洲時,該變量為0;當進口中國農產品伙伴國和地區屬于北美洲和中美洲時,北美洲和中美洲地區虛擬變量為1,當進口中國農產品伙伴國和地區不屬于北美洲和中美洲時,該地區虛擬變量為0。因此,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的具體形式如下:ln(Xijt)=+1ln(GDPit)+2ln(GDPjt)+3ln(POPit)+4ln(POPjt)+5ln(Dijt)+6ln(RA
27、Tijt)+7APECijt+8EURijt+9CNMijt+ijt其中,i和j分別代表中國農產品進口國家和地區與中國,是常數項,t代表時間,1,2,3,4,5,6,7,8,9分別為待定系數。1反映進口國和地區對中國農產品的潛在需求;2反映中國經濟發展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3和4分別反映進口國和地區及中國人口變化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5反映運輸成本的影響;反映中國農產品出口價格的影響;6反映雙邊匯率的影響;7反映APEC組織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8和9分別表示歐洲與北美洲和中美洲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是隨機誤差項。各變量含義及其系數符號整理如表3所示:表3 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
28、力模型變量含義及其系數符號說明變 量含 義預期符號X中國向其貿易伙伴國和地區的農產品出口額GDPi中國農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的GDP或GDPj中國的GDP或POPi中國農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的人口數量或POPj中國的人口數量或D北京與中國農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首都或經濟中心間的距離RAT中國農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貨幣對人民幣的比值APECAPEC虛擬變量,在反映雙邊貿易制度安排時,將APEC組織成員國作為虛擬變量反映中國與其貿易伙伴國的地區間的貿易互惠條件。當中國農產品伙伴國和地區屬于APEC組織時,該變量為1,當中國農產品貿易伙伴國和地區不屬于APEC組織時,該變量為0;EUR歐洲地區虛擬變量,EU
29、R=1,中國的貿易伙伴國和地區屬于歐洲;EUR0,中國的貿易伙伴國不屬于歐洲。CNM北美洲和中美洲地區虛擬變量,CNM1,中國的貿易伙伴國和地區屬于北美洲和中美洲;CNM0,中國的貿易伙伴國和地區不屬于北美洲和中美洲。五、模型結果分析將32個國家20022005年的農產品貿易數據代入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在EVIEWS5.0軟件對該模型進行模擬,所得結果如表4所示。其中,I是沒有引入貿易制度和地區虛擬變量的結果,II是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的結果。可見,各變量的系數符號與預期基本相同且具有一定的顯著性水平,調整后的R2為0.465表明該模型擬合度還比較理想,F值為27.
30、653,可以在5顯著性上拒絕這些變量的系數均為0的原假設,以下就模擬結果進行分析:表4 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回歸結果變量預期符號III系數t值系數t值Log(GDPi)或0.36512.3210.2688.632Log(GDPj)或0.8310.8181.2830.986Log(POPi)或0.1046.8230.1524.621Log(POPj)或-1.653-1.862-2.362-1.341Log(Di)-0.632-23.31-0.564-18.693Log(RATij)-0.045-4.051-0.061-5.514APEC1.23528.224EUR0.4814.461CNM
31、0.7546.435觀測值數量128128調整后的R20.3980.465F值29.25327.653注:表示1的顯著性水平,表示5的顯著性水平,表示10的顯著性水平。第一 ,中國GDP系數分別為1.283,說明經濟增長和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正相關,但是該系數不顯著,說明中國經濟增長對農產品出口貿易影響不大;進口國和地區的GDP系數為0.268,顯著性水平達到1,說明進口國和地區的GDP每增加10,他們從中國進口的農產品的金額將增加2.68,進口增長速度比相應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慢;中國人口系數為-2.362,說明人口增長和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負相關,但該系數也不明顯,說明中國人口的變化對農產品出口貿
32、易影響不大。進口國和地區人口系數為0.152,顯著性水平達到1,說明進口國和地區的人口增長需求效應遠大于供給效應。第二,匯率系數為-0.061,顯著性水平達到1,但該系數不明顯,說明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對匯率變化不敏感。貿易伙伴間的互惠制度安排對貿易規模的影響很大。我們使用APEC變量反映制度安排的影響,實際上作用于貿易的制度因素相當多。APEC的系數達到1.235,超過1而且顯著性水平達到1,可見該組織的確起到促進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減小雙邊貿易阻力的作用。此外,反映長期農產品貿易往來和文化等其他因素綜合影響的歐洲、北美洲和中美洲地區虛擬變量,系數分別為0.481、0.754均大于0,正相
33、關,說明相對于其他地區,中國有進一步向這幾個地區出口農產品的潛力,中國農產品出口市場有待于進一步拓展。第三,一般來說,空間距離越大,運輸成本越高、信息交流越困難、相互的文化差異也就越大,從而阻礙相互貿易往來。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的距離系數為-0.564,該系數較小,這是否說明信息技術的提高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還是目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受運輸成本的影響減弱,距離隊中國農產品出口的阻礙作用有所減弱。當然,距離對貿易的阻礙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六、結論和建議1.結論從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力模型分析結果來看,中國農產品進口國和地區的GDP、APEC組織和地區虛擬變量與中國農產品出口正相關,而匯率和距離與中國農產品出口負相關。因此,中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集中在距離相對較近、GDP較大且與中國屬于同一貿易組織的國家和地區,國際市場匯率變動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間接作用相對較弱。中國經濟規模和人口數量變化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不明顯,進口國和地區的GDP增長、人口增長都會增加當地對中國農產品的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國農產品出口增長。2.建議基于以上研究,我們認為,從企業角度來看,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要發展必須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曲阜庭院活動方案
- 晚會創新活動方案
- 枝江憲法日活動方案
- 服裝品牌義賣活動方案
- 杭州春假研學活動方案
- 春節紅酒活動方案
- 法院稅款追征方案(3篇)
- 某公司圣誕營銷策劃方案
- 船廠軸承處理方案(3篇)
- 排水斷層維修方案(3篇)
- 公司適用法律法規標準清單2025年08月更新
- 中意紙質文物脫酸技術應用與思考
- 大慶師范學院《跳高》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民族大學強基校測面試題
- 2025年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新能源投資公司第一批中層及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敘事護理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
- 六年級主題班隊會記錄表(6個表)
- (word完整版)山西省普通高中畢業生登記表
- 三國群英傳7物品編號課件
- 42式太極拳拳譜動作圖解
- 卵巢惡性腫瘤臨床路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