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杯物理競賽專題2光現象_第1頁
大同杯物理競賽專題2光現象_第2頁
大同杯物理競賽專題2光現象_第3頁
大同杯物理競賽專題2光現象_第4頁
大同杯物理競賽專題2光現象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百度文庫1專題2光現象【知識補充】1. 凸透鏡成像公式:1/u+1/v=1/f2. 凹透鏡成像:正立縮小的虛像3. 凸面鏡:反射面是球面的外側(1) 對光線的作用:發散(2) 成像性質:正立縮小的虛像4. 凹面鏡:反射面是球面的內側(1) 對光線的作用:會聚(2) 成像性質:倒立放大縮小等大的實像;正立放大的虛像5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其光線的顏色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其反射的光線顏色決定、基礎例題1.( 07 年大同杯初賽)下圖中描述的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的是()2.( 02 年大同杯初賽)五官科醫生給病人檢查耳道時,戴一個中間有小孔的鏡子,這種鏡子是()A.凸面鏡,作用是增大照射范圍B.凹面鏡

2、,作用是會聚光線C.凹面鏡,作用是發散光線D.凸面鏡,作用是形成虛像A.日偏湖邊夜景筷子變彎折C.汽車后視鏡百度文庫2察者處于 E 處,他看到屏肘上的像的形狀為()4. (07 年大同杯初賽) 在一個不透明的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用眼睛通過小孔可以觀察到一定的范圍.如圖所示.為了擴大觀察的范圍,在小孔中嵌入各種形狀的玻璃制品.則在圖中的四個截面中能獲得最大觀察范圍的是()3.( 02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P 字形發光物經透鏡L 在毛玻璃光屏肘上成一實像,觀A. qB. pC. dP;5. (03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在空氣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會聚于主光軸的一點 S,若把

3、凸透鏡浸沒在水中,會聚點 S()A.在 S 的上方B.在 S 的下方C.與 S 重合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6. ( 07 年大同杯初賽)照相時,通過選擇不同的光圈”可以控制鏡頭的進光面積;選擇不同的快門速度,可以控制鏡頭的進光時間.兩者結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而得到好照片,下表中列出了照相機光圈與快門的幾種正確組合.在快門”一行中,“ 25 表示快門打開的時間是 1/25 秒.在 光圈”一行中,“15 表示鏡頭透光部分的直徑等于鏡頭焦D. bA百度文庫37.(03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M、N 為某一透鏡的主光軸,若將點光源置于A 點,則成像于 B 點,若將點光源置于 B 點

4、,則成像于 C 點,已知 AB BC,則以下有關透鏡的種類和位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M ABC NA.透鏡是凸透鏡,位于A 點左側/-B.透鏡是凹透鏡,位于C 點右側C.透鏡是凸透鏡,位于C 點右側/D.透鏡是凹透鏡,位于產A 點左側&(03 年大同杯初賽)用一支可以寫出紅顏色字的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一行字,則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A.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在陽光下會吸收白光中的紅色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B.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在陽光下會反射白光中的紅色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C.白紙上的這一行字,由于它能發出紅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D.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如果只用綠色光照射上去,這一行字

5、就會是綠色的9.(江蘇第 11 界初中物理競賽題)一個演員在舞臺上演出當舞臺上方的紅色追光燈照射 到她時,觀眾看到她一身艷麗的紅色服裝;當燈光操作 員改用綠色追光燈照射她時,觀眾看到她的上裝為綠色而裙子為黑色那么這位演員服裝的實際顏色是()A 上裝和裙子都是紅色B. 上裝和裙子都是綠色C. 上裝為綠色,裙子為黑色D. 上裝為白色,裙子為紅色10. ( 05 年大同杯復賽)在一張白紙上用紅色水彩筆寫上紅色的“ E 字.當你通過紅色玻璃觀察寫在這張白紙上的“ E 字時,觀察到的現象是()A.清晰的紅色“ F”B.清晰的黑色“ I 字/C.清晰的紅底白色 “字D.幾乎看不出“ 字/11.(04 年大

6、同杯初賽)無云的晴天里,某同學在操場上豎立一根直桿,地面上OA 是這根距的 1/15 .那么快門“50 對應的光圈”應該是(、人 光圈201512632快門9162550100400900A. 7D.)B.C. 8百度文庫4桿在太陽光下的投影, 過,了一段時間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 0B,且 OA=OB,如圖所示.則AB 所指的方向是()A.東B.西C.南D. 北0桿百度文庫512.( 1994 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復賽)為了防盜,在門上裝上一個貓眼”使屋內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個正立縮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卻看不清屋內的人, 則貓眼”應該是:()A.凸面鏡B.凹面鏡C.凹透鏡D.凸透鏡14.(

7、05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位于凸透鏡主光軸上某發光點P 發出紅、黃、綠三色復光,當用與主光軸相垂直的毛玻璃屏從透鏡附近沿軸方向向遠移動時,在屏上將依次看到( )A.紅、黃、綠亮點B.紅、綠、黃亮點C.黃、紅、綠亮點D.綠、黃、紅亮點15.( 06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 00為凸透鏡的主光軸,將點光源放在A 點時,像在 B點;將點光源放在 B 點時,像在 C 點.當將點光源放在 C 點時,則()A.定在 B 點成一個實像o A BB. 定在 A 點的左側成一個虛像C. 可能在 B、C 之間成一個實像D.可能在 C 點的右側成一個虛像16.(10 年大同杯復賽)教室里用投影儀放映課件時,銀

8、幕上出現了正常畫面,若有一只小蟲 正好落在投影儀的鏡頭上,此時對畫面的影響是()A.畫面變得模糊B.畫面稍微變暗了一些C.畫面上出現該小蟲清晰的像D.畫面上出現該小蟲的像,但不清晰是 S 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當光源 S 沿平行主軸的方向向透鏡移動時(始終保持u f),像 S遠離透鏡移動的情況是()A.沿平行主軸方向B.沿 O 與 S連線方向C.沿 F2與 S連線方向D.沿 F1與 S連線方向卜V b13. ( 10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Fi、F2是凸透鏡的焦點,S 是放在凸透鏡前的點光源,S百度文庫617. (2011 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初賽)用一直徑為 20cm 的凸透鏡正 對著陽光

9、方向,在透鏡的另一側15cm 處,有一垂直于主軸的光屏,此光屏上呈現一個直徑是10cm 的光斑,則該透鏡的焦距() A .可能是 10cmB.可能是 15cmX/D.C.定是 30cm定是 45cm-h-百度文庫719. (09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平面鏡0M 與 ON 夾角為0,一條平行于平面鏡 ON 的光線經過兩個平面鏡的多次反射后,能夠沿著原來的光路返 回。則兩平面鏡之間的夾角不可能是()A 20B 15C 100D 520.( 09 年大同杯初賽)兩平面鏡經兩個鏡面兩次反射后,出射光跟( )A. 30 B. 45 C. 60OMi、OM2之間夾角為0入射光跟平面鏡 OM2平行,OM

10、!平行,如圖所示,那么此0角應為D. 75二、拓展例題1.(10 年上海應用物理競賽)如圖 軸恰好與圓筒中軸線重合。為了測出該透鏡的焦距24-19 所示,5 2-19兩端開口的圓筒內嵌有一凸透鏡,透鏡主光以及透鏡在圓筒內的位置,小李同學做如下實驗: 在圓筒左側凸透鏡的主光軸上放置一點光源S,在圓筒右側垂 s 直凸透鏡的主光軸固定一光屏,點光源 S 與光屏的距離為 L。左右移動圓筒,當圓筒左端面距 離點光源S 為 a 時,恰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將圓筒向右水平移動距離 b,光屏上又出現了一個清晰的像。則凸透鏡和圓筒左端面的距離 x為_ ,該透鏡的焦距 f 為百度文庫82. (07 年大同杯初

11、賽) 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豎直放置一個凹透鏡、個透鏡的主光軸重合,凸透鏡的焦距為f,此時兩個透鏡之間的距離為3. (02 年大同杯初賽)如圖所示,平面鏡和凸透鏡的主光軸垂直并處在凸透鏡兩倍焦距處,在凸透鏡另一側兩倍焦距處有一個點光源S.現將平面鏡向凸透鏡靠近的過程中,關于點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結論中錯誤的是()A. 平面鏡在移動過程中,最多只能成兩個實像B. 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只成一個實像C. 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只成一個虛像D. 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既成一個實像,又成一個 虛像4. (07 年大同杯初賽)用轉動八面鏡法可以測光速,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S 為發光點,T 為望遠鏡,平面鏡 0 與凹面鏡 B 構成了反射系統. 八面鏡 M 距反射系統的距離 AB 為 L( L 可長達幾十千米),且遠大于 0B 以及 S 和 T 到八面鏡的距離.調 整八面鏡的位置直到通過望遠鏡能看到發光點S,然后使八面鏡轉動起來,并緩慢增大其轉速(1 秒內轉過的圈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