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半年工作總結范文_第1頁
2019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半年工作總結范文_第2頁
2019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半年工作總結范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半年工作總結范文半年來,在縣農業和科技局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總體目標要求, 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橋頭堡建設的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品種組合,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業效益。 認真組織開展科技增糧項目實施活動,切實做好“三農”服務工作,確保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現將我單位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一、冬季農業開發項目充分利用冬閑田優勢,引導農民發展冬季農業生產,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復種指數,增加農民收入。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為全面提升我縣馬鈴薯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農

2、民增收,維護農村穩定。根據云南省農業廳關于印發全省今冬明春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 云農種植 20XX63 號文件 ) 要求和統一安排,結合我縣農業生產實際,我們分別在勐遮、勐混、勐滿、勐阿四個鎮實施完成 20XX/20XX年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省、州下達計劃任務 2000 畝,產量指標為畝產鮮薯 3000 千克或畝產值達 4000 元以上。實際完成面積 2307.7 畝,完成計劃面積的115.35%,其中:勐遮 827.5 畝,勐混 738.1 畝,勐滿 510 畝,勐阿 232.1 畝,此項目共涉及四個鄉鎮的10 個村委會,24 個村民小組568 個農戶。收獲期經項目小組及

3、專家組實地測產結果為平均單產 2252.4 千克,總產量達 5197.86 噸,按現行市場價 2500 元/ 噸計算,總產值為 1299.46 萬元,平均畝產值達 5631 元。所有種植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均未簽訂銷售協議,價格隨行就市,自行銷售,采取邊收獲邊銷售方式,馬鈴薯全部銷售完畢。通過項目實施和總結,取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同時也發現存在的問題。經驗是:委托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共同完成冬馬鈴薯基地建設項目。由于今年市場行情較好,產品供不應求,由專業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自行銷售。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馬鈴薯收獲未實現全程機械化,勞動力投入多,成本高,目前正在做馬鈴薯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工作。二、科技增

4、糧項目根據關于印發全省20XX年主要科技增糧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云農種植 20XX9 號文件的要求,以及關于下達 20XX年省級科技增糧項目資金和計劃的通知 云財農 20XX50 號和附件 13( 部級高產創建分作物安排情況 ) 的部署安排。 XX縣 20XX年科技增糧項目主要是水稻、玉米高產創建,糧食作物間套種,共計 20 萬畝,其中:水稻高產創建五個片, 面積 50000 畝; 玉米高產創建二個片, 面積 20000畝; 推廣糧食作物間套種 13 萬畝 ( 核心示范 30000 畝,水稻標準化育秧 2000 畝,移栽大田 60000 畝) 。( 一) 水稻高產創建1 、勐遮鎮整建制推進水稻高

5、產創建四個片,面積 40000 畝,其中:早稻上安排三個示范片, 面積 30000 畝,晚稻上安排一個示范片,面積 10000 畝。目前,早稻實際落實完成面積 30805 畝,項目區共涉及 13 個村委會、153 個村民小組、 4292 戶農戶,受益人口 20632 人。第一片區面積 10001 畝,涉及勐遮、景真、曼弄、曼恩 4 個村委會、 58 個村小組、 1101 戶農戶、 5651 人; 第二片區面積 10002 畝,涉及曼根、曼勐養、曼央龍、曼令、南楞5 個村委會、 55 個村小組、 1583戶農戶、 8222 人; 第三片區面積10802 畝,涉及曼洪、曼燕、曼掃、曼倫 4 個村委

6、會、 40 個村小組、 1686 戶農戶、 21061 人。2 、勐混鎮省級水稻高產創建示范一片,面積 10000 畝,項目區涉及 7 個村委會、 34 個村小組、 3305 戶農戶、受益人口 16525 人。(二) 玉米高產創建實施玉米高產創建二個片,面積 20000 畝,實際落實完成面積 21300 畝,其中:核心區為 1300 畝,分別為勐遮、勐滿、西定、勐阿四個鄉鎮各 5100 畝,格朗和、打洛二個鄉鎮各 200 畝,其余五個鄉鎮各 100 畝。項目區共涉及 24 個村委會、 57 個村小組、 1876 戶農戶。(三) 糧食作物間套種目前,已在全縣 11 個鄉鎮落實完成 3 萬畝核心示

7、范片, 帶動大面積 10 萬畝。項目區共涉及 85 個村委會、 466 個村小組、 29883 戶農戶。(四) 水稻標準化育秧目前,已在勐遮、勐混兩個鎮實施完成水稻標準化育秧 2200 畝、大田移栽 66000 畝。(五) 開展宣傳和技術培訓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聯動到戶,技術指導到田,技術培訓到人”和“縣有技術專家, 鄉有技術骨干,村有技術能人” 的要求。從 20XX年 12 月中旬開始,我們就深入到全縣11 個鄉鎮,走村入戶認真開展科技增糧項目政策宣傳、 技術培訓及跟蹤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截止 6 月 10 日,共開展政策宣傳動員工作 15 次; 舉辦現場技術培訓 24 期,培訓人員 14

8、77 人次 ; 現場技術指導 90 次; 進行了 6 次電視臺新聞及報刊報道,發布了省、州、縣農業信息 50 余篇。科技增糧項目主要以建立千畝高產示范片及百畝攻關工程為主,結合中低產田改造、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有效整合項目資源,加大項目區投入,建立各項目示范區、示范樣板,全面輻射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實現增產增收。目前,科技增糧項目種植面積已全面落實,各種配套補助物資都相繼到位,各項目正組織實施之中。三、土肥工作(一)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示范樣板在勐遮鎮曼根村委會實施“滇屯502”優質稻 150 畝測土配方示范 ; 在勐混鎮城子村委會實施“滇隴201”優質稻 200 畝測土配方示范,同時,還與五戶種

9、糧大戶及專業合作社合作實施960 畝測土配方示范樣板。(二) 田間試驗完成水稻配方肥同田對比試驗五組; 完成多元素施鉀試驗二組;完成四種不同配方的緩釋肥在玉米的試驗一組。(三) 取土化驗完成土樣 185 個,化驗次數達925 項次。(四) 開展宣傳培訓配方肥整村進村宣傳5 次,培訓人員 271 人次,發放測土配方宣傳冊 1200 份。四、曼真基地試驗項目1、冬馬鈴薯種植試驗。試驗品種為“合作88”,面積 6 畝,20XX年 11 月 20 日播種, 20XX年 4 月 9 日收獲。該項目由于在試驗過程中遭水淹沒,沒進行測產。2 、工業用麻種植試驗。種植密度分為三種,分別為: 20 、30 、 40 ,試驗品種為“云麻1 號”,面積 3.4 畝,該試驗正在進行中。3、夏季玉米不同方式種植試驗。試驗品種為“正大6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