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于目標設定和SEA模型修正的PPNR測試方法目錄1 引言32 聲傳遞函數測試4工況4內聲腔測試14內聲腔測試24外聲腔測試4前后輪噪聲模擬5排氣管噪聲模擬5行李箱噪聲模擬6發動機噪聲模擬6聲源聲功率測試6環境噪聲測試6附錄1 內聲腔7附錄2 外聲腔9A2.1側圍聲腔-前門(d/s & p/s)9A2.2 側圍聲腔-后門(d/s & p/s)9A2.3 側圍聲腔-后翼子板(d/s & p/s)10A2.4 后圍聲腔(d/s & p/s)10A2.5 下方聲腔(d/s & p/s)10A2.6 上方聲腔(d/s & p/s)11附錄3 示意圖12附
2、錄4 通道設置141 引言修正整車SEA模型需進行以下測試,詳情見下文。聲傳遞函數測試1測試順序內聲腔麥克風外聲腔麥克風§ 前輪胎1std/s2 only有§ 后輪胎2ndd/s only有§ 排氣管3rdd/s only有§ 行李箱噪音4thd/s only無§ 發動機噪音(d/s)5th前排d/s & p/s有§ 發動機噪音(p/s)6th前排d/s & p/s有表1 測試矩陣關注的頻率為10010kHz,在此范圍內按照三分之一倍頻程進行試驗和數據處理。只需記錄聲壓級頻率譜,不需記錄聲壓級的時域數值。測試開始前需記
3、錄每個通道上每個麥克風的校準信號。注釋1:此處“聲傳遞函數”指的即是聲源和內聲腔之間的P-P(pressure to pressure)關系注釋2:d/s-driver side,駕駛員所在的那一側;p/s-passenger side,乘客(即副駕駛)所在的那一側2 聲傳遞函數測試工況2.1對以下各工況所有的規定測試點測試傳遞函數2.1.1前輪噪聲工況:在前輪處放置EV loudspeaker2.1.2后輪噪聲工況:在后輪處放置EV loudspeaker2.1.3 排氣管噪聲工況:在排氣管中放置LMS點聲源2.1.4行李箱噪聲工況:在行李箱中放置EV loudspeaker2.1.5發動機
4、噪聲工況(d/s):在發動機艙中放置一個LMS點聲源,位于發動機背面和防火墻之間,靠近駕駛員的那一側。2.1.6發動機噪聲工況(p/s):在發動機艙中放置一個LMS點聲源,在發動機背面和防火墻之間,靠近乘員的那一側。內聲腔測試12.2適用于工況2.1.12.1.4,需要測試乘客艙內響應的聲壓級。響應聲壓的測試位置:駕駛員側的前排頭部,前排腰部,駕駛員腳邊,后排頭部,后排腰部,后排腳邊;行李箱內,IP上方和衣帽架上方附錄中為描述。見附錄1中的圖1.2.3每個聲腔中隨機選取3個測試點。內聲腔測試22.4適用于工況2.1.5和2.1.6。需測試響應聲壓級,測試位置為前排頭部,前排腰部,前排腳邊,前擋
5、風玻璃處(d/s & p/s)2.5 內聲腔邊界定義見附錄12.6 各工況下的麥克風布置見附錄4外聲腔測試2.7輪胎、排氣管和發動機工況需要在以下外聲腔進行測試。行李箱工況中不需要。麥克風距離車外表面的距離為250mm。2.8在車側圍的以下位置(d/s & p/s)進行測試:前門下部,前門上部,前門玻璃,后門下部,后門上部,后門玻璃,后翼子板(后門開口處到后燈之間的車身面板)2.9 在車后圍的以下位置(d/s & p/s)進行測試:車后圍中部2.10在車上方的以下位置(d/s & p/s)進行測試:擋風玻璃上方,車頂上方,后擋風玻璃上方,行李箱上方2.11在車底
6、的以下位置(d/s & p/s)進行測試:前地板下方,后地板下方,行李箱地板下方2.12每個聲腔中需要至少3個測試點,在各聲腔中隨機選取。外聲腔邊界定義見附錄22.13 測試前應使車位于正確的行駛高度前后輪噪聲模擬2.14在輪胎噪聲工況下,在前輪和后輪(d/s)處放置一個揚聲器或者點聲源,細節如圖2。2.15在輪胎噪聲工況下,每個待測聲腔需要至少3個測試點,沿輪胎中線分布在2點、10點、12點處,如圖2.2.16 按照2.22.12中描述的方法測試內外聲腔的聲壓級。2.17對每組數據中車輪處、內外聲腔的聲壓級分別求平均值,并將所有測試值記入報告。排氣管噪聲模擬2.18 車位排氣管處放置
7、1個點聲源2.19 在點聲源為中心,半徑500mm的圓周上布置3個麥克風,3個麥克風處于同一水平面,如圖3。2.20 按照2.22.12的方法測試內外聲腔的聲壓級。2.21車下方的揚聲器或點聲源的位置需用數碼照片記錄,并用圖表描述聲源到車身硬點的距離。行李箱噪聲模擬2.22 在行李箱內放置1個揚聲器2.23行李箱中放置6個麥克風,駕駛員側和乘員側各3個2.24按照2.22.3中的方法,不需測試外聲腔的聲壓級2.25行李箱中揚聲器的位置需用數碼照片記錄,并用圖表描述聲源到車身硬點的距離發動機噪聲模擬2.26 初始時,點聲源放置在發動機艙內靠近駕駛員的那一側,防火墻和發動機背面之間,翼子板和車身中
8、線之間,見圖4.2.27 聲源的位置和指向需用數碼照片記錄。2.28 在發動機和防火墻之間靠近駕駛員的那一側布置6個麥克風,測試聲壓級。在乘員側布置3個麥克風,測試聲壓級。以上所有麥克風的位置需用數碼照片記錄。2.29按照2.22.12中的方法測試發動機艙和內外聲腔中的聲壓級。2.30將聲源從駕駛員側移動到乘員側,其他相對位置不變。2.31把3個麥克風從駕駛員側移動到乘員側(即:駕駛員側有3個麥克風,乘員側有6個麥克風)。重復2.262.32的測試。聲源聲功率測試2.32以上試驗完成后,需測試LMS點聲源以及各個揚聲器的聲功率。2.33 在聲源周圍支起一個框架(半球形)來指導聲強數據的采集2.
9、34 半球形框架定義了一個面,測試這個面上的平均聲強值,計算聲功率環境噪聲測試2.35每個工況下都要測試并記錄車內外的環境噪聲,用來確定本底噪聲。附錄1 內聲腔頭部聲腔長:從座椅頭枕到儀表板上邊緣和擋風玻璃之間的垂直平面寬:從車身中線到車門玻璃平面高:從車頂到車門玻璃底邊腰部聲腔長:從座椅靠背到儀表板(前座椅)或者到前排座椅的靠背后面(后排座椅)寬:從車中線到車門內飾面高:從車門玻璃底邊到座椅墊上表面腳部聲腔長:從座椅前邊緣到踢腳板(前排)或者前排座椅靠背(后排)寬:從車身中線到車門內飾面高:從座椅墊上表面到地板行李箱聲腔長:從行李箱后鈑金到車后排座椅寬:從后翼子板到車身中線高:從行李箱蓋到行
10、李箱地板IP上方衣帽架上方圖1 內聲腔附錄2 外聲腔A2.1 側圍聲腔-前門(d/s & p/s)前門板下部長:從前門鉸鏈到B柱中點寬:從車門板外表面向外延伸1m高:從車門檻到車門板中點前門板上部長:從前門鉸鏈到B柱中點寬:從車門板外表面向外延伸1m高:從前門板中部到前門玻璃底邊前門玻璃長:從前門鉸鏈到B柱中點寬:從車門玻璃向外延伸1m高:從前門玻璃底邊到車頂面A2.2 側圍聲腔-后門(d/s & p/s)后門板下部長:從B柱中點到后門門鎖寬:從車門板外表面向外延伸1m高:從車門檻到車門板中點后門板上部長:從B柱中點到后門門鎖寬:從車門板外表面向外延伸1m高:從車門板中點到車門
11、玻璃底邊后門玻璃長:從B柱中點到后門門鎖寬:從車門玻璃向外延伸1m高:從車門玻璃底邊到車頂面A2.3 側圍聲腔-后翼子板(d/s & p/s)長:從后門門鎖到后保險杠寬:從后翼子板表面向外延伸1m高:從后翼子板下邊緣到后翼子板上邊緣A2.4 后圍聲腔(d/s & p/s)后圍中部長:從后保險杠向后延伸1m寬:從車中線到后翼子板高:從后保險杠下邊緣到行李箱蓋A2.5 下方聲腔(d/s & p/s)發動機下方長:從前保險杠到防火墻寬:從車中線到翼子板內表面高:從地面到發動機油底殼前地板下方長:從前門鉸鏈柱B柱中線寬:從車身中線到門檻高:從地面到車底面后地板下方長:從B柱中線
12、到后排座椅背面寬:從車身中線到車門檻高:從地面到車底面行李箱下方長:從后排座椅背面到后保險杠寬:從車身中線到后翼子板高:從地面到車底面A2.6 上方聲腔(d/s & p/s)擋風玻璃上方長:從擋風玻璃上邊緣到下邊緣寬:從駕駛員側(或乘員側)A柱到車身中線高:從擋風玻璃下邊緣到車頂上方1m前車頂上方長:從擋風玻璃到B柱中線寬:從駕駛員側(或乘員側)車頂縱梁到車身中線高:從車頂向上延伸1m后車頂上方長:從B柱中線到尾燈寬:從駕駛員側(或乘員側)車頂縱梁到車身中線高:從車頂向上延伸1m后窗上方長:從后窗下邊緣到上邊緣寬:從駕駛員側(或乘員側)C柱到車身中線高:從后窗下邊緣到車頂上方1m行李箱
13、上方長:從后窗下邊緣到后保險杠寬:從駕駛員側(或乘員側)后翼子板到車身中高:從行李箱蓋到車頂上方1m附錄3 示意圖圖2 輪胎處麥克風布置圖麥克風位置#3110'O clock tire center line#3212'O clock tire center line#332'O clock tire center line#3410'O clock tire center line#3512'O clock tire center line#362'O clock tire center line表2 輪胎處麥克風布置圖3 排氣管處麥克風布置圖
14、圖4 發動機處麥克風布置附錄4 通道設置麥克風NO.輪胎&排氣管行李箱發動機 ds發動機ps外聲腔12各聲腔輪換各聲腔輪換Roving ExteriorRoving Exterior各聲腔輪換各聲腔輪換各聲腔輪換各聲腔輪換3各聲腔輪換Roving Exterior行李箱是否需要測試外聲腔?各聲腔輪換各聲腔輪換內聲腔45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6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IP 上方(d/s)7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
15、s)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s)8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s)9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s)前排頭部(ds)10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11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12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前排腰部(ds)13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14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15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ds)
16、16后排頭部(ds)后排頭部(ds)前排頭部(ps)前排頭部(ps)17后排頭部(ds)后排頭部(ds)前排頭部(ps)前排頭部(ps)18后排頭部(ds)后排頭部(ds)前排頭部(ps)前排頭部(ps)19后排腰部(ds)后排腰部(ds)前排腰部 (ps)前排腰部 (ps)20后排腰部(ds)后排腰部(ds)前排腰部 (ps)前排腰部 (ps)21后排腰部(ds)后排腰部(ds)前排腰部 (ps)前排腰部 (ps)22后排腳邊 (ds)后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ps)前排腳邊 (ps)23后排腳邊 (ds)后排腳邊 (ds)前排腳邊 (ps)前排腳邊 (ps)24后排腳邊 (ds)后排腳
17、邊 (ds)前排腳邊 (ps)前排腳邊 (ps)25衣帽架上方 (ds)衣帽架上方 (ds)IP上方 (p/s)IP上方 (p/s)26衣帽架上方 (ds)衣帽架上方 (ds)IP上方 (p/s)IP上方 (p/s)27衣帽架上方 (ds)衣帽架上方 (ds)IP上方 (p/s)IP上方 (p/s)28行李箱 (ds)行李箱 (ds)29行李箱 (ds)行李箱 (ds)30行李箱 (ds)行李箱 (ds)Noise3132前輪胎 (ds)前輪胎 (ds)2發動機艙 (ps)2發動機艙 (ps)發動機艙 (ps)發動機艙 (ps)33前輪胎 (ds)2發動機艙 (ps)發動機艙 (ps)34后輪胎 (ds)2發動機艙 (ps)發動機艙 (ps)35后輪胎 (ds)2發動機艙 (ps)發動機艙 (ps)36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家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自查報告
- 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罪
- 智慧教育技術重塑學習體驗與模式
- 社區資本共享機制-洞察及研究
- 實踐探索教育政策在遠程教育中的實施效果
- 兒童課程設計中的心理元素與策略
- 近幾年幼兒園安全事故案例
- 教育大數據驅動的在線教育個性化發展
- 防溺水安全知識培訓
- 安全學習小結
- 2025屆黑龍江省大慶中學九上化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20濕性愈合功能性敷料的種類與敷料選擇
- 燃氣報警器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5年中國扭蛋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前景機遇研判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現金處理中心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小學音標題目及答案
- 2024年宿州蕭縣縣直事業單位招聘真題
- 美好生活大調查:中國居民消費特點及趨勢報告(2025年度)
- 2025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社會招聘16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快遞分揀人力承包協議書
- Q-GDW10162-2025 輸電桿塔固定式防墜落裝置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