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大學課堂素質教學意識 10-05-01 10:45:00 作者:郭敏編輯:studa090420【論文關鍵詞】教學意識大學課堂素質教育課堂教學創新能力大學生教師 【論文摘要】本文就大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有什么意識才能較好的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探討。 1前言 談論任何與教育有關的問題,首先得明確教育的目標及標準,因其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指導基礎和出發點。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那么教育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不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有著不盡相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從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哲學家、科學家有關教育的言論中體察人對教育目的及標準的思考。英國教育學家懷特海認為教育要培養的是
2、有創造精神、有智慧、能很好地掌握某些知識又能出色的做某些事情、具有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的人。英國另一位教育家紐曼認為,追求學問、追求真理、不為外界功利左右的文化傳承、文化批判和文化創新精神,正是大學的精神價值之所在,他主張大學要提倡通識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愛因斯坦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國學者周國平指出教育的目標之一培養好奇心、純粹的興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以及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亨受智性快樂的能力。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96年曾提出人發展的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發展。我國的教育方針也明確提出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德智體美勞全
3、面發展的人。 這些關于教育的評論及目標雖然形式上不完全一樣,但具有共同的精神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讓受教育者將知識消化、領悟、整合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會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思考和做事,能夠在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創造新知識,簡言之就是我國教育方針所指出的要推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含義不難理解,有關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大學辦學理念的革新,創新教育模式的創建等諸多圍繞素質教育的問題一直都是教育管理者熱論的話題。不過再好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必須付諸于教學實踐這一環節,否則無法產生好的效果。領悟了素質教育的意義,不等于就能自然有效的貫徹素質教學,必須有目的有意識的采取一定策略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啟迪學生的智
4、慧、想象力和創造精神。那么在教學中底應采取什么的策略呢?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意識地啟發呢?這方面的問題探討很少。下面是筆者多年任教藥學專業課過程中,對素質教學問題思考、分析探索的總結,供大家討論。 2大學課堂素質教學意識探討 大學課堂教學是教學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無疑也是對學生實現知識傳承、智慧啟發、創新精神培養的重要環節,也即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所以必須給于足夠的重視。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具有哪些意識才能夠實現知識的傳承、運用與刨新呢?筆者對以下四點意識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21把握關鍵悟透實質 筆者所謂關鍵指的是某一知識體系或某一技術方法的基礎。我們認真分析教材每一章節的內容,
5、不難看出均有一個或幾個關鍵知識點,其他知識點是建立在關鍵知識點上或圍繞其展開的。把握住這一關鍵問題,使學生透徹理解和掌握其實質,其他知識點也就變得順理成章而容易理解和運用了。哪些內容才是關鍵知識點呢?那就要尢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及在形成過程中那些部分是關鍵的。 一般來說,自然學科的知識就是人類對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描述、解釋及運用,是人類思維能力對客觀存在的能動反映?,F象及規律獨立干人而存在的,要使其轉變為人類知識就必須先要通過我們的感官發現它、認識它,這點很容易理解,所以凡是我們的感官能夠感知的知識就容易理解、掌握和運用。不幸的是現象及規律雖然與我們伴隨,但人類受限于自身的感知能力,不能直觀地一
6、一發現與認識它們,所以這些現象與規律也就不能成為我們的知識。值得慶幸的是人類具有自然界發展進化的最精華的成果一一具有巨大潛在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器官大腦,這一器官不僅能夠模擬事物發展過程及進行邏輯推理,而且能夠創造工具以延伸人類感知能力。正是由于工具的出現,使得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沖動強烈的人類精英能夠突破自身感官的局限,一次次發現,闡明了無限神奇與美妙的現象及規律。每一次的重大發現都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里程碑和下一次發現的堅實基礎,而在每一次發現的基礎卜又會延伸出許多相關的知識形成理淪體系及技術成果,人類的知識體系就這樣不斷的擴展著。 由知識的形成過程可以看出,人類的知識體系猶如大廈一樣也具有關
7、鍵的支撐點。這些支撐點就是人類在探索過程中重大發現,是人類進一步認識世界和運用自然規律的基礎,而這些支撐點正是我們在教學中要掌握的關鍵。尤其是在現代的科學知識中,這些發現通常不能被我們直觀感知和認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我們更有必要在教學中對其加以強調并確保學生真正透徹理解其實質。否則,學生會一頭霧水,滿心茫然,不知所云,也就更談不上靈活運用和創新了。所以,教學中首先要保證學生掌握知識體系中的那些關鍵的知識點,沒有這些基石般的知識,素質教育無從談起。 22深入淺出講清概念 當自然現象及其運動規律被研究者發現和認識后即轉變為人類知識,但這種屬于精神活動內容的知識必須通過一定的載體眾所周知,這種載體
8、的主要形式即是被稱作文字或詞匯的符號以概念的形式固定下來,否則,知識便無法交流和傳播。人類知識的增長便是以不斷地形成概念的方式來體現的,所以,看似寂靜無聲的概念,其中蘊涵著的卻是鮮活、生動的自然現象與規律。我們學習自然學科的知識,本能的目的是認識、掌握已被發現的現象及規律,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指導實踐,當然也包括創造新知識的實踐,這也正與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目標一致。怎樣學習呢?只能通過概念的學習與理解來實現,沒有概念的掌握是無從進行實踐的,因此清楚地理解概念的含義至關重要,否則就不會有對自然現象及規律的真正認識,不難想象概念的含糊是沒辦法進行條理清晰的邏輯推理和科學嚴密的分析判斷的。所以在教學中必
9、須意識到清楚理解概念的重要性,做到使學生能夠將概念在精神世界里再還原為生動、具體、鮮活的現象及規律。 10-05-01 10:45:00 作者:郭敏編輯:studa090420概念蘊含的意義雖然是生動、具體、鮮活的,但初次接觸到的概念給人們的感覺總是悔澀、抽象的。這很正常,這正是要進行課堂教學的必要性之一,教師就是要幫助學生理解慨念,并使概念在學生的腦海里還原為原來的具體狀態。如何講解?怎樣還原呢?具體方法因人而異,不外乎圖解或肢節語言演示,視頻,用已有的知識去解釋,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類比等方法。只要你理解的透徹,把握的準確,總能夠想出有效可行的辦法,幫助學生多抽象的概念中想象出具體的現象的
10、。 23融會貫通,條理邏輯 世界萬物不是彼此孤立靜止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則及規律相互聯系不斷變化的,正是由于自然法則及規律的存在,人類才得以認識現象、揭示現象背后的本質及彼此間的聯系,才得以發現新的事物從而形成新知識。自然學科的知識是以概念的形成固定下來的人類對自然現象、本質及規律的認識,對其的學習也必須要遵循其聯系的法則與規律。 所以,教學中,不僅要學生弄明白每章節、每一科目的知識及關系,還要清楚與其它章節及科目的聯系,使學生接受的知識是一個容匯貫通,條理清晰的統一體系,這樣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知識,發揮知識的力量。如果不能把知識有機地整合起來,而只是孤立、散亂地知識點,就會如一盤散沙表
11、現不出強大的合力,女u堆斷線的珍珠表現不出整體的美麗,即使知道一定的知識也示不出靈活的分析判斷及邏輯推理能力。閃為這種孤立知識的學習會造成思維的僵化、孤立,從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知識體系是有機統一的,但教學過程中卻將這一整體分成了相對獨立的不學科,這只是為了教學卜的方便考慮的,不能否認它們在本質上依然是個有著在聯系的整體。任某一學科的教師必須要有這種整體意識而不能將自己局限丁一個狹窄的領域,除了掌握自己所教授內容外,還必須廣泛了解其他學科的容及與所任學科的聯系。必須以整體的意識去傳授知識,這樣才能使所授內容是聯系的、發展的、寬闊的,更有助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相反,局限千狹小的區域,僅僅講授
12、孤立的學科知識,會造成!l生的思維靜止、孤立、僵化,雖然記住一些知識,但卻不汲廬山真面目,這素質教育相違背。 24認識自我,激發潛能 在我看來,素質教育的中心意思在于人的大腦功能的丌發。人的夫腦這一具有巨大潛在能力的器官是人脫離f普通動物界而之所以為人的決定性因素。不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一器官,人類在其它器官的功能卜相對別的生物毫無優勢可言。我不否認,素質教育是人的全面諧調發展的教育,但均是以人大腦潛力和功能開發為中心展丌,沒有人腦潛能的開發便沒有教育,更c兌不上素質教育,沒有人腦創造力的實現就沒有人類的發展及人類社會。 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使學生只注重知識的記憶,對知識本身很少進
13、行反思,以至j進了大學階段依然把學習看作強記硬背,自然難以對知識進行刨造性的再認識與靈活運用。在應試教育模式慣性作用下,只看到現成自然的知識,卻看不到,想不到,所有這些都是前人腦力活動的結糶,更意識不到其實自己就擁有著和創造知識的人樣有潛力無限的大腦,同樣可以去創造新的知識。埋沒固有的潛能絕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更可悲地是一旦形成一種自我否定的思維定式便很難自我喚醒內在的潛力,如果人的固有潛力得不到發展,創新精神無從實現。所以,教帥要意識到這一點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傳授知識內容,還應在讓學生明白知識的本質是人的大腦活動而對外在世界的反映,而不是抽象飄渺神秘的事物,更應讓學生切身地體會劍他們
14、每一個人都具有這種能力。一旦從新認識了自我,潛能被激發后,想象力及創造精砷便會噴涌而出,就能做到覺讀書學習,創造性地再認識各種知識,并能從中感受到思考與探尋新知識的快樂,他們的讀書心得也應該改為書LLJ有路思為徑,學海無涯樂做舟了,也就真正實現了素質教育。 3結語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災踐能力,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簡單地說,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個由多方面因素組成的系統工程,但其中教師的作用尤為突山,教師不僅僅起著傳授知識的作用,教師的學養及人文精神都所形成的那種氣息和氛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因此,在素質教育中敦帥是個極為熏要的因素。教帥的素質對學生素質影響很大,但就目前的高校教師來說,處于中堅力量的教師在求學階段時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