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年級化學選修四同步小題狂練第三章第三節化學平衡、單選題1.在一定溫度下,某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學平衡:C(s) + H2O(g) ? CO(g) + H2(g)下列敘述中可以認定上述可逆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A.容器內壓強不再發生變化B. v正(CO) = v正(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時,消耗 nmol H2OD. 1 mol H - H鍵斷裂的同時,形成 2mol H -。鍵2.下列實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3.B.溫度t/ c2550100水的離子積常數 Kw/10 -141.015.4755.0D.個反應:c(氨水)/(mol ?L-1
2、)0.10.01pH11.110.6時,發生以下兩加熱N2O5N2O5 ?N2O3+O2,N2O3? N2O+。2在 1L 密閉容器中加熱 4molN 2。5,達到平衡時,3。2)為4.5mol/L ,c(N2O3)為 1.62mol/L,則 c(N2O5)為()A. 1.44mol/LB. 3.48mol/LC. 0.94mol/LD. 1.98mol/L4.下列變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 NaOH有利于S2-增多B. H2、I2、HI混合氣體加壓后顏色變深C.合成氨時將氨液化分離,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顏色變淺5. 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 A(g)
3、 ? B(g) + xC(g),反應開始時容器中只含有A,其相對分子質量為 32,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0,此時A的轉化率為30% ,則x的值為()A. 1B. 2C.3D. 46. 某溫度下,將0.2molC(s)和0.3mol H2O9)投入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s)+ H20(g)? CO+ H25min 達到平衡后,密度增加了0.3g/L.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反應開始到平衡過程中,用C來表示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005 mol ?L-1 ?min-1B.達平衡時壓強變為原來的 6C.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0.0125D.若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向平衡體
4、系中再加入0.2 molC(S)和0.3 mol "。,重新達到平衡后,士。的轉化率等于16.7%7.在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合成氨反應,N2、H2、NH3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i、C2、C3(均不為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它們的濃度分別為0.1mol ?L-1、0.3mol ?L-1、0.08mol ?L-1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當H2與NH3生成速率為3: 2時,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B. H2與N2的轉化率一定相等C. c1 一定等于 0.14mol ?L-1D. C3 的取值范圍為:0 < c3 V 0.28mol ?L-18.恒溫下,在容積為1升的甲、乙兩個恒容
5、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H2和I2發生可逆H2(g) + 12(g) ? 2HI(g) H = -14.9kJ/mol ,實驗時有關數據如表:容器編號起始濃度mol/L平衡時的濃度mol/L平衡時放出的熱里/KJI2H2HI甲0.010.010.004Q1乙0.020.02aQ2下列判斷正確的()A.平衡時,乙中顏色更深, a> 0.008_ 1_B.平衡時,放出的熱量:Q1 = 2Q2 = 0.149kJ9.10.11.12.C.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 4D.平衡后,向甲中再充入 0.004mol HI氣體,再次達到平衡時HI的百分含量不變室溫下,將4mol A氣體和2mol B氣
6、體在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2A(氣)+ B(氣)? XC(氣),經2s(秒)后反應達平衡,測得C的濃度為0.6mol ?L-1 , B的物質的量為1.4mol , 現有下列幾種說法: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3mol ?L-1 ?s-1反應前容器內的壓強與平衡后容器內的壓強之比為1: 12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30%X =2室溫下該反應的化學反應平衡常數是0.5其中正確的是()A.B.C.D.已知某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c(CO:1女),在不同的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如下表:c(CO) . c(H 2。)t C7008008301 0001 200K1
7、.671.111.000.600.38卜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O(g)+ H2 O(g) ? CO2(g) + H2(g)B.上述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C.增加CO, CO的平衡轉化率增大D.若平衡濃度符合關系 端=相,則此時的溫度為1000c 3c(CO)5c(H 2 )填空題(本大題共 3小題,共3.0分)可逆反應:FeCl3+ 3KSCN? Fe(SCN)3 + 3KCI離子方程式為:Fe3+ + 3SCN- ? Fe(SCN)3,達到平衡后,進行下列操作,平衡怎樣移動?(1)加入少量FeCl3固體:平衡向 移動;(2)加入少量KSCN固體:平衡向 移動;
8、加入少量KCl固體:平衡 移動,其理由是 .亞硝酰氯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試劑,工業上與NO與Cl2反應合成亞硝酰氯的原理是 2NO(g) + CI2 ?2NOCl(g).25 時,向2L帶氣壓計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0.08molNO和0.04molCl 2發生上述反應,測得其壓強(p)隨時間的變化如圖I實線所示(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溫度與起始溫度相同).請回答下列問題:該反應的H (填 > < 或=)0 .(2)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v(NO) = .(3)若其他條件相同時,只改變某一個條件,測得其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I虛線所示,則改變的條件是 .(4)如圖n是甲、乙兩位同學描繪的上述反
9、應的平衡常數的對數值(igK)與溫度的變化關系圖.a值為 .能正確表示該反應的lgK與T的關系的是曲線 (填 甲”或 乙”).13. (1)向甲、乙兩個均為1L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5mol SO2和3mol。2,發生反應:2SO2 (g) + O2 (g) ? 2SO3(g) AH < 0.甲容器在溫度為的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 SO3的物質的量為4.5mol ;乙容器在溫 度為T2的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SQ的物質的量為4.6mol.則T1 丁2(填 >” <""),甲容器中反應的平衡常數K = .(2)如圖1所示,A是恒容的密閉容器,B是一個體積可變
10、的充氣氣囊 .保持恒溫,關閉K2,分別將1mol N 和3mol H2通過K1、K3充入A、B中,發生的反應為: N2(g) + 3H2(g) ? 2NH 3(g),起始時A、B的 體積相同均為1L.圖2示意圖中正確,且既能說明A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又能說明B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5容器A中反應到達平衡時所需時間 t s,達到平衡后容器的壓強變為原來的 g,則平均反應速率v(H 2) = .將0.1mol氨氣分另1J通入1L pH = 1的鹽酸、硫酸和醋酸溶液中,完全反應后三溶液中NH+離子濃度分別為c1、c2、,則三者濃度大小的關系為 (用c1、c2、c3和、<、=表示).
11、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C3. C4. B 5. B 6. B 7. C8. D9. B10. C11. 正反應;正反應;不;K+和Cl-不參加反應,溶液中 Fe3+、SCN濃度不變12. < 0.002mol/(L ?min);催化劑;2;乙13. > ; 108L ?mol-1 ; d; 1mol ?L-1 ?S-1 ; 5 = C2 < C3 at【解析】1.解:A.碳為固態,該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相等,則反應過程中容器內壓強為變量,當壓強不變時,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了平衡狀態,故 A正確;B.v正(CO) = v正(H2O),沒有指出正逆反應速率,無法判斷
12、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 B錯誤;C.生成n mol CO的同時,消耗n mol H2O,表示的都是正反應速率,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 C錯 誤;D.1molH - H鍵斷裂的同時,形成 2 mol H-。鍵,表示的都是逆反應速率,無法判斷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則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 D錯誤;故選A.可逆反應C+ H2O(g) ? CO(g) + H2(g)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增大的可逆反應,當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變、物質的量濃度不變、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變,據此分析解答.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判斷,為高頻考點,只有
13、反應前后改變的物理量才能作為平衡狀態判斷依據,注意該反應中反應前后氣體質量改變,為易錯點.2.解答:解:A.存在平衡2NO2? N2O4,且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氣體顏色加深,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來解釋,故 A不選;B.水是弱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H2O? H+ + OH-,電離過程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濃度增大,水的離子積中增大,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B不選;C.過氧化氫分解,加入的二氧化鎰起催化劑的作用,加快過氧化氫分解,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C選;D.氨水中存在平衡NH3?"O? NH+ + OH- ,濃度越
14、稀,電離程度越大,故0.1mol/L的氨水稀釋10倍,pH變化小于1個單位,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 D不選;分析:平衡移動原理是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 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平衡移動原理適用的對象應存在可逆過程,如與可逆過程無關,則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平衡移動原理對所有的動態平衡都適用本題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條件,平衡移動原理對所有的動態平衡都適用,難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須存在可逆過程3 .解:加熱N2O5時,發生以下兩個分解反應:N2O5 ? N2O3+ 6, N2O3 ? N2O+。2,則N2O5 ? N2O3 + O
15、2,開始400轉化 x x x平衡 4 - xN2O3 ? N2O+ O2,轉化y yy平衡x - y yx + y化學平衡時 c(O2)為4.50mol/L , c(N2O3)為 1.62mol/L ,解得 x = 3.06, y = 1.44,c(N 2 O5) = 4 - 3.06 = 0.94mol/L ;故選C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計算,注意發生的化學平衡中 N2O3既生成又分解為解答的難點,明確化學平衡三段法計算格式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中等4 .解:A.存在溶解平衡H2S? H+ + HS- , HS- ? H+ + S2- ,加入NaOH ,氫氧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氫離子濃度減小,平衡
16、正向移動,有利于S2- 增多,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 不選;B.H2+ I2 ? 2HI ,加壓后,體積變小,顏色加深,平衡不移動,故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B 選;C.N2+ 3H2 ? 2NH3,將氨液化分離,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氮氣和氫氣的轉化率變大,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 不選;D.CI2+ H2O= HCl+ HClO,次氯酸見光分解,平衡正向移動,氯氣的濃度變小,顏色變淺,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 不選;故選B 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勒夏特利原理適用的對象應存在可逆過程,如
17、與可逆過程的平衡移動無關,則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釋本題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條件,難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須是可逆反應5 .解:反應開始時容器中只含有 A,其相對分子質量為 32,設A起始量為1mol,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30%,A(g) ? B(g) + xC(g)起始量(mol) 100變化量(mol) 0.30.30.3x平衡量(mol)0.70.30.3x反應前后氣體質量不變,混合氣體的質量為32g ,依據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數值上等于平均摩爾質量的數值,32g0.7+0.3+0.3x=20計算得到x = 2故選B .依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A(g) ? B(g) + xC
18、(g),反應開始時容器中只含有A,其相對分子質量為 32,設A起始量為1mol,依據化學反應三段式列式計算平衡物質的量,結合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概念計算得到.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計算應用,主要是氣體平均摩爾質量的分析計算,注意反應前后氣體質量守恒的計算應用,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6 .解:設轉化的水蒸氣為xmol ,列三段式C(S) + H2O9) ? CO+ H2開始(mol) 0.2 0.300轉化(mol) x x x x平衡(mol)0.2 - x 0.3 - x x xf 1 L? cc “ mrr (0.3-x) X 18+28x+2x 0.3 X 18“,口譽度增加了 0.3
19、g/L 則一I2 - = 0.3 解得 x = 0.05molA、C為固體,不可以用來表示反應速率,故 A錯誤;B、根據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達平衡時壓強變為原來的竺吧0善竺匚=7,故b正確;0.360.05mol O.05mol 乂C、根據平衡常數等于生成物濃度的哥次方之積比反應物濃度的哥次方之積,則K = (2.3-0.05)mo2L= 0.005 ,2L故C錯誤;D、根據以上數據得,平衡時H2O的轉化率等于 鬻><100% = 6X100% = 16.7% ;若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 0.36向平衡體系中再加入0.2 molC(S)和0.3 mol HzO(g),相當于增大
20、一倍反應物,因該反應是氣體體積發生變化的反應,故重新達到平衡時與原平衡不等效,所以H2。的轉化率不等于16.7% ,故D錯誤;故選:B;設轉化的水蒸氣為xmol,列三段式C(S) + H2O(g) ? CO+ H2 開始(mol) 0.2 0.3轉化(mol) x x x x平衡(mol)0.2 - x 0.3 - x x x上吊上丁 cc “ n.r (0.3-x) X 18+28x+2x0.3X18密度增加了 0.3g/L 則(一)一22 = 0.3解得 x = 0.05molA、根據不能用純固體來計算反應速率來判斷;B、根據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計算;C、根據平衡常數等于生成物濃度的哥
21、次方之積比反應物濃度的哥次方之積計算;D、根據等效平衡判斷是否等效,再計算判斷;考查了利用三段式進行化學平衡的計算,難度不大,只要抓住基本知識就能解題,關鍵D要注意等效平衡條件的判斷;7 .解: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它們的濃度分別為0.1mol/L、0.3mol/L、0.08mol/L ,采取極值轉化分析判斷N2(g) + 3H2(g) = 2NH3(g)平衡濃度 0.10.30.08逆向極值車t化0.140.420正向極值轉化000.28A.當H2與NH3生成速率為3: 2時,說明對氫氣或氨氣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故 A 正確;8 .氮氣和氫氣平衡濃度之比為1; 3,所以起始濃
22、度一定按照1: 3,所以H2與N2的轉化率一定相等,故B正確;C.如果C1 一定等于0.14mol/L ,那么反應應該是正向進行,而題中已知反應不一定是正方向進行,答案給的0.14是按照如果NH3的起始量為零的情況下正方向進行才會是0.14,因為轉化量之比等于系數比,又由題知起始量不為零,故 C錯誤;D.按照極限法來算,如果正反應方向進行的,生成 0.08mol ,那么極限值NH3的起始量為零,如果逆反應方 向進行那么生成0.1mol的N2和0.3mol的電那么極限值的NH3起始量為0.28,又由題中條件告訴起始量不為 零所以氨氣的起始量應該介于0- 0.28之間,C3的取值范圍為0<
23、c3 V 0.28mol/L ,故D正確;故選:C;A、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之比,氫氣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同,反應達到平衡;B、反應物的轉化率和反應物的初始濃度以及變化濃度有關系;C、© 一定等于0.14mol/L ,是極值轉化后氮氣的濃度,實質是加入的氮氣、氫氣和氨氣,氮氣濃度不是O.emol/L ;D、依據極值法計算分析;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影響因素、平衡常數計算、平衡標志判斷的理解應用,注意平衡中極值方法的計算應用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8 .解:A、該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乙中的濃度為甲中的2倍,乙中壓強為甲中 2倍,壓強不影響平衡移動,所以a= 0.008,故
24、A錯誤;1B、二者為等效平衡,平衡時 Q1 = /Q2,但可逆反應不能完全進行,所以放出熱量要根據反應進行的程度1計算,0.01molH 2完全反應后才放出0.149J的熱,所以Qi = -Q2 w 0.149J ,故B錯誤;C、平衡時 HI的濃度為0.004mol/L ,則:H2(g) + 12(g) ? 2HI(g) AH = -14.9kJ/mol開始(mol/L) : 0.010.010變化(mol/L) : 0.002 0.0020.004平衡(mol/L) : 0.008 0.0080.0042故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 0 0:04 0 008= 0.25 ,故C錯誤;D、
25、可以將0.004mol HI氣體放在另外一個容器中建立一個平衡,與原平衡成等效平衡,再將這一平衡體系壓入原容器中,由于壓強對該平衡沒有影響,所以次達到平衡時HI的百分含量不變,故 D正確,故選D.A、該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乙中的濃度為甲中的 2倍,乙中壓強為甲中2倍,壓強不影響平衡移動,所以 a = 0.008 ; 1B、二者為等效平衡,平衡時 Q1 = 2Q2,但可逆反應不能完全進行,所以放出熱量要根據反應進行的程度 計算;C、根據平衡時HI的濃度,利用三段式計算平衡時其它組分的平衡濃度,代入平衡常數表達式計算;D、可以將0.004mol HI氣體放在另外一個容器中建立一個平衡,與原平衡
26、成等效平衡,再將這一平衡體系壓入原容器中,由于壓強對該平衡沒有影響,所以次達到平衡時HI的百分含量不變.本題考查等效平衡、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等,難度中等,注意理解等效平衡規律.9 .解:達到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為1.4mol ,則參加反應的 B的物質的量=(2 - 1.4)mol = 0.6mol , 2s 0.6mol內v(B)=二尸=0.15moi/(L. s),根據同一可逆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則 v(A) = 2v(B) = 2 X0.15mol/(L. s) = 0.30mol/(L. s),故正確;平衡時剩余 n(A) = 4mol
27、 - 2n(B) = 4mol - 2 x 0.6mol = 2.8mol , n(C) = 0.6mol/L X2L= 1.2mol ,則平衡時氣體總物質的量 =(2.8 + 1.4+ 1.2)mol = 5.4mol ;反應前后壓強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前混合氣體物質的量=6mol ,則反應前后壓強之比 =6mol : 5.4mol = 10 : 9,故錯誤;2s時物質 A的轉化率=黑 X100% = 30% ,故正確;C的平均反應速率=0.6黑/L = 0.3mol/(L. s),根據同一可逆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v(A) = 0.30mol/(L.
28、 s),則 X = 2,故正確;平衡時c(C)=1.2mol2- = 0.6mol/L、c(A) =2.8mol1.4mol/L、c(B) = 1.4m°l = 0.7mol/L ,化學平衡常數0.6 X 0.6K =1.4 x 1.4 x 0.70.26,故錯誤;達到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為1.4mol ,則參加反應的B 的物質的量=(2 - 1.4)mol = 0.6mol , 2s 內 v(B)=0.6mol二2F= 0.15moi/(L. s),根據同一可逆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據此計算A的平均反應速率;平衡時剩余 n(A) = 4mol - 2n
29、(B) = 4mol - 2 x 0.6mol = 2.8mol , n(C) = 0.6mol/L X2L= 1.2mol ,則平衡時氣體總物質的量 =(1.2 + 1.4+ 1.2)mol ;反應前后壓強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2s時物質A的轉化率=淺白X 100% ;C的平均反應速率0.6黑/L = 0.3mol/(L. s),根據同一可逆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據此計算 X;平衡時c(C)=L- = 0.6mol/L、c(A) = 2L = 1.4mol/L、c(B) =1.2mol2.8mol1.4mol=0.7mol/L ,根據化學平衡常數公式計算平衡
30、常數.本題考查化學平衡有關計算,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能力,明確反應速率之比與計量數之比 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中要用濃度哥之積,為易錯點.B正確;10 .解:A、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CO”.;),化學方程式為CO+ "O = CC2 + H2,故A正確; c(CO) . c(H 2O)B、平衡常數隨溫度升高減小,說明平衡逆向進行,逆向為吸熱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C、兩種反應物增大一種的量會提高種物質的轉化率,本身轉化率減小,增加CO, CO的平衡轉化率減小,故C錯誤;c(CO2)D、若平衡濃度符合關系3TCO- c()c(H 2O)c
31、(CO2) . c(H 2)5c(H 2) ' c(CO) . c(H 2O)=0.6,則此時的溫度為1000 C,故D正確;A、平衡常數等于生成物平衡濃度哥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平衡濃度哥次方乘積,哥次方為化學方程式計量數,據此書寫化學方程式;B、平衡常數隨溫度升高減小,說明平衡逆向進行,逆向為吸熱反應;C、兩種反應物增大一種的量會提高一種物質的轉化率,本身轉化率減小;D、計算此時平衡常數結合圖表數據判斷.本題考查了平衡常數書寫方法,計算應用,平衡常數影響因素的分析判斷,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較簡單.11 .解:(1)加入少量FeCl3固體,溶液中Fe3+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答案
32、為:正反應;(2)加入少量KSCN固體,反應中SCNT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答案為:正反應;加入少量KCl固體,溶液中Fe3+、SCN濃度不變,K+ Cl-不參加反應,平衡不移動,故答案為:不;K+和Cl-不參加反應,溶液中Fe3+、SCN濃度不變.12 .解:(1)由圖1分析可知,隨反應的進行壓強先增大后減小,5min達到平衡狀態,推知開始因反應是放熱的,隨反應進行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反應到一定程度,因反應物濃度減小,隨反應正向進行,壓強反而減小,到壓強隨時間變化不變時,達到平衡狀態,反應烙變為:4Hv 0;故答案為:;(2) 2NO(g) + Cl2(g) ? 2NOCl(g)起始
33、(mol) : 0.080.040變化(mol) : 2x x 2x平衡(mol) : 0.08 - 2x 0.04 - x 2x據: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60.08+0.04得到:一=50.08+0.04-x解得:x = 0.02mol0,.02mol _2iv(NO) = 5m:n = 0.002mol/(L ?min)'故答案為:0.002mol/(L ?min);(3)由圖知: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平衡不動.改變的條件:加入催化劑;故答案為:催化劑;(4)依據(2)的計算得到平衡時:物質的濃度代入x求得:(0.08-2 X 0.02)c(NO) = 2= 0.02mol/L ;
34、c(Cl2) = 0.01mol/L ;c(NOCl) = 0.02mol/L ;結合平衡常數概念計算:K= 2c2(NOCl)c2 (NO)c(Cl 2)0.02 20.022X 0.01 =00,lgK = lg100 = 2, a = 2;T升高,平衡左移,K減小,lgK減小,曲線選乙,故答案為:乙.(1)由圖1分析可知,隨反應的進行壓強先增大后減小,5min達到平衡狀態,推知開始因反應是放熱的,隨反應進行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反應到一定程度,因反應物濃度減小,隨反應正向進行,壓強反而減小,到壓強隨時間變化不變時,達到平衡狀態;c、r 一(2)依據化學平衡三段式列式計算,氣體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物質的量之比;計算消耗量,反應速率=計算;(3)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平衡不動.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4)依據(2)的計算得到平衡時物質的濃度,結合平衡常數概念計算得到平衡常數,來計算;T升高,平衡左移,K減小,lgK減小,曲線選乙.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計算分析,圖象的理解應用,影響化學平衡因素的判斷,掌握基本計算方法和平衡原理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13.解:(2)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高,生成的SO3越少,達到平衡時甲容器中生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鄉醫學院《傳感器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空調通風道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合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屆山東省臨沂蘭陵縣聯考中考數學模擬試題含解析
-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重點中學2024年中考數學押題試卷含解析
- 廣東普寧市下架山中學2023-2024學年初中數學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
- 2024-2025新進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達標題)
- 2024-2025新進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網校專用)
- 2025年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預熱題
- 2025年班組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必考
- 2024年《金融市場基礎知識》沖刺復習講義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DL∕T 860.10-2018 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和系統 第10部分:一致性測試
- 2024多級AO工藝污水處理技術規程
- 電影鑒賞評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山東藝術學院
- (新版)碳排放管理員(高級)職業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JGJ144-2019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
- JB-T 8236-2023 滾動軸承 雙列和四列圓錐滾子軸承游隙及調整方法
- 春天就是我童聲合唱譜
- MOOC 計算機網絡-河南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項目2自動售貨機的PLC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