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機農業生產的基本知識一、為什么發展有機農業1、有機農業溯源:人類經過了漫長的自然原始生產便進入了看似強大的化學農業生產時代。但是當化肥、農藥的介入給自然環境、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時,人類意識到大量的化學農藥、化肥的投入帶來了大量的殘留和毒害無質,污染了我們的土壤、水源和空氣。面對這些問題,人類開始反思并尋求適合農業生產模式來可持續的發展農業和保護我們的環境,慢慢就形成了現在的有機農業體系。有機農業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意思是整個農場的土壤、植物、動物、人作為一個整體的、有機的組織。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減少投入,把生產活動對自然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的程度,保護環境,保持自然的和諧狀態
2、。2、化學農業的弊端:(1)污染空氣、水源,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長期使用化肥,特別是氮肥,會使土壤酸化、板結,降低土壤的透水通氣能力。(2)影響人類健康,特別是氮肥過量所生產的“氮肥蔬菜”,其莖葉等可食部分,均被硝酸鹽嚴重污染,會使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成倍增加,硝酸鹽在人體中容易被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劇毒物質,它能引起人體細胞缺氧。長期食用這種蔬菜,會造成兒童智力下降,并能誘發癌癥,危害極大。(3)化學農藥的過多使用,會到導致植物體內殘留有毒物質,長期食用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3、有機農業中的農產品品質:有機農業生產產出的農產品品質要優于使用化學、農藥的農產品品質。有研究表明
3、施用有機肥料的蔬菜葉片內所含的糖和維生素C要遠遠高于施用化學肥料農藥處理后的植物葉片,而硝酸鹽的含量會遠遠低于化學肥料處理的植物。4、國內對有機的要求:1、有機農業 organic agriculture 遵照特定的農業生產原則,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環境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2、有機產品 organic product來源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家或相關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
4、并通過獨立的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供人類消費、動物飼用的產品。二、生產種植上怎樣做到有機生產(一)發展有機農業的基本環境要求u 有機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u 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 15618中的二級標準;u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符合GB 5084的規定;u 環境空氣質量符合GB3095 GB9137的規定。(二)投入品品的選擇、施用和管理標準1、種子的選擇:在生產過程中向具有種子經營權的單位購買。所選購的種子必須符合GB16715.2GB16715.5或DB31/211標準的要求。選擇優質、抗病、豐產的品種,堅決不引進含轉基因成分的種子。2、農藥的選擇和施用
5、標準機蔬菜基地使用的生物農藥等必需向具有檢驗登記證、生產許可證和質量標準 “三證”的公司購買。不向無營業執照、無農資生產或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購買未經登記注冊的產品。嚴格按照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的要求,科學合理選擇使用農藥。有機蔬菜基地允許施用的農藥種類如下:微生物源農藥 、植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3、肥料的選擇和施用標準肥料應向具有檢驗登記證、生產許可證和質量標準“三證”的公司進行購買。不向無營業執照、無農資生產或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購買未經登記注冊的產品。(1) 嚴禁施用有機蔬菜基地明令禁止的化學肥料。(2)有機蔬菜生產所需要的有機肥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施用。4、農業投入品的管理
6、標準(1)農業投入品的存儲種子、肥料和農藥必須設有專門的干燥、通風的倉庫儲放,防止種子、化肥和農藥霉爛、變質、受潮、結塊。并有專人管理和看護,做好防火、防盜、防水等工作。(2)農業投入品的登記入庫的農業投入品必須登記,清楚寫明品種、數量、規格等。種子、農藥和肥料進出倉庫必須嚴格登記,清楚標明領用人,領用品種、數量和領用日期及使用用途。建立嚴格的農業投入品倉庫管理制度。5、農業投入品及其包裝物的回收肥料、農藥使用后的剩余,必須及時退回倉庫,并辦理手續,以防止散失農藥、肥料給環境帶來危害。使用后的肥料和農藥包裝袋、瓶、箱子應集中回收,統一處理,以防止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三)有機生產栽培技術1、地
7、塊的選擇與處理種植的地塊從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期通常需要2年以上。處于轉換期的地塊嚴格按照有機農業的標準來進行生產。整地施肥(旋耕) 土壤處理(加入有益微生物) 平整地塊 開溝起壟 覆膜2、施入基肥:有機肥:是一種來源于植物和動物,進過發酵腐熟的有機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營養、提高作品質。(比如作物秸稈、畜禽糞便類、廄肥、餅肥等)結合目前農莊的情況,我們施入的有機肥主要以外購的堆肥為主。有機肥要達到國家農業行業標準的有關規定,(有機質45%,N、P、K總養分的含量5%,水分30%,酸堿度在5.58.5),并且充分腐熟,我們根據下茬所種的作物每畝施入足夠有機肥,大概在1000
8、-3000公斤。施入有機肥后能使土壤變得疏松透氣,富有耕性,能避免因施入化肥使土壤酸堿度失調,土壤板結等現象。與化學肥料相比,有機肥具有如下特點:(1) 有機肥富含豐富的有機質、有效改良土壤,化肥只能提供礦質養分,一般沒有改良土壤的作用。(2) 有機肥所含養分全面,但含量較低;化肥所含的養分單一,但含量高。(3) 有機肥的供肥時間長,肥效緩慢;化肥的肥效快,不持久。(4) 有機肥能改善土壤的供肥能力,化肥的養分濃度較高,易揮發、流失、固定。3、施入微生物:目前已采用向土壤中加入有益微生物,這是一種以菌防蟲的方法,能有效去除土壤的害蟲蟲卵,從而減少后期的病蟲害。如:綠僵菌、白僵菌、蘇云金桿菌等,
9、能針對性的侵入害蟲體內,分泌有毒物質,殺死害蟲。這類微生物不會對浸入到植物體內,也不會對人等動物類造成傷害。(3)覆膜:可以防止雜草生長和植株上的病蟲害侵入土壤中。4、肥水的管理:養分的管理:根據不同作物種類對養分的需求均不相同,因此在水肥管理上我們根據每一種作物需肥規律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1)短期的葉菜類:施入足夠的基肥后,一般不再需要追肥。(2)生長期較長的葉菜類及根莖類蔬菜:后期追肥1-3次,大田追肥既可采用追施有機堆肥,追肥的方法:采取穴施、條施、平鋪施幾種,又可采用葉面噴施水溶性的有機肥料,比如一些富含腐殖酸、氨基酸類的有機葉面肥。總之結合蔬菜的生長需求來進行合理的追肥。水分的管理
10、:由于有機蔬產品器官柔嫩多汁,含水量多在90%以上,因此是需水量較大的作物,灌溉水及時與否對蔬菜的品質和產量都有明顯的影響。農莊中心區生產田的澆水采用了噴灌設施,噴灌采用低壓管道將水流霧化噴灑到蔬菜或土壤表面。噴灌霧點小,均勻,土表不易板結,高溫期間有降溫、增濕的作用,適用于葉菜類生產,而且還節水節省人工。5、病蟲害防治:5.1病害的防治:有機蔬菜基地農藥使用準則如下優先采用農業措施,通過選用抗病抗蟲品種,非化學藥劑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曬土,清潔田園,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蟲草害的作用。還應盡量利用燈光、色彩誘殺害蟲,機械捕捉害蟲,機械和人工除
11、草等措施,防治病蟲草害。特殊情況下,必須使用農藥時,應遵守以下準則:1、農業措施:選用抗病的品種、合理的輪作和間作、施足無菌的有機肥料、種子處理、合理密植、高溫悶棚、及時清除病殘體等等。2、生物農藥防治:(1)微生物農藥:利用微生物防治土傳病害,方法:將活性菌株澆灌進入土壤,通過競爭優勢產生抑制病原菌生長的物質,從而達到防治的效果。比如:枯草芽孢桿菌、木霉菌、蠟質芽孢桿菌等。(2)植物源農藥:是從植物體內提取的一種能有效防治病害的物質。比如:乙蒜素、丁香酚、天然酸(竹醋和木醋)等。(3) 礦物源的殺菌劑:高錳酸鉀、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硫酸銅、氫氧化銅等。4.2蟲害的防治:1、農業措施:同病害的
12、措施。2、物理措施:(1)頻振式的殺蟲燈:它是利用害蟲成蟲有趨光、波、顏色的特性,引誘成蟲撲燈,燈外配以高壓電網將害蟲擊暈落入接蟲袋,達到殺滅害蟲的目的。(2)黃板、藍板誘殺及時:蚜蟲、粉虱等害蟲對黃色敏感,具有強烈趨向的特性,用帶有黏性的特質黃板置于田間誘殺害蟲成蟲。(3)防蟲網防蟲技術:簡單的將害蟲拒之網外,從而收到防蟲的效果。3、生物防治:(1)性誘劑:害蟲雌體在性成熟后放出一種成成為性信息素的化學信息素,通過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叫性誘劑。把帶有害蟲性誘劑的誘芯放在能使雄蛾順利鉆進去、但不能跑出的誘捕器中,這樣就使雌蟲失去交配的機會,不能進行后代的繁衍,從而減少田間蟲卵,降低田間的害蟲量。
13、(2)保護和利用天敵:就是引進害蟲的天敵,比如:赤眼峰、瓢蟲、食蚜癭蚊等。5、生物農藥:(1)微生物源農藥:作用機理:直接侵入蟲體,大量繁殖,分泌毒素,影響血液循環,干擾新陳代謝,從而殺死害蟲。主要有: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綠僵菌等。(2)植物源農藥:從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或者就是植物本身所制成的能夠防治蟲害的一種藥劑。比如除蟲菊素:除蟲菊的花經過加工成的植物源殺蟲劑,還有類似的魚藤酮、印楝素、藜蘆堿、蛇床子素、苦參堿等。(四)建立有機食品生產的質量管理體系 有機食品因其質量高、標準嚴格,需要相應的高效生產技術保障體系有效地支持。因此要建立有機食品的質量管理體系。 1、有機食品生產的質量管理體系
14、可以概括為“8個統一”的生產管理標準,即統一投入品采購和管理、統一品種和育苗、統一生產規范和技術措施、統一病蟲害防治和技術培訓、統一抽樣檢測和采收標準、統一產品標準和冷鏈加工、統一品牌形象和產品銷售、統一生產檔案的記錄和保管。同時建立內部檢查制度,確立內部檢查員,對有機蔬菜生產行為和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2、有機食品的生產企業應制定相應的有機食品管理手冊以及有機食品生產的技術規程,規定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組織結構及相關負責人和權限、內部檢查和跟蹤審查體系,并對有機食品生產的程序、技術和收獲、運輸、貯藏等過程進細致的規定。還應按照有機認證的要求,建立跟蹤審查體系。繪制好有
15、機食品生產基地的地塊分布圖,通過完整的記錄檔案和批號系統確保有機食品的可追溯性。以有機蔬菜的生產為例,文檔應包括生產物資的購買、播種、施肥、病蟲草害的防治、收獲、貯藏、運輸、銷售等整個過程的記錄,記錄至少保存5年。三、有機蔬菜的采收標準及操作規程蔬菜采收是指蔬菜的食用器官生長發育到有商品價值時進行收獲,是蔬菜栽培過程中最后的環節。但對多次采收的蔬菜,在采收期間必須進行恰當的田間管理。蔬菜的采收標準是當蔬菜產品器官生長到適于食用的程度,具有該品種的形狀、色澤、大小和品質。1、有機蔬菜的采收要求1.1蔬菜采收前的檢查原菜采收前須進行病害、蟲害的檢查,經田間督導確認合格后方可采收。對采摘所用刀具要進
16、行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1.2蔬菜的采收時間采收時間上午5:0010:00(夏季),下午15:0017:00(冬季)1.3葉類菜和花菜的采收規程 除菠菜外,一般均需要多次采收。甘藍與大白菜等結球蔬菜在采收時,用刀將葉球從莖盤上割下來,葉球外面留23片葉保護葉球。芹菜收獲時一般自根部切下,去掉黃葉和根,讓其葉柄在基部連在一起,而不分散。花椰菜和青花菜在收獲時,用刀將花球割下,花椰菜花球周圍的葉應剪短些;青花菜花球的莖應帶長些,并帶有23片小葉。多年生的韭菜,收割時葉鞘基部要留5cm左右, 不能割得過低, 否則會傷害葉鞘的分生組織和幼芽,影響后期產量。1.4根菜、莖菜和果菜的采收規程蘿卜、胡蘿卜
17、在采收時,先將土弄松然后拔出,有些蘿卜可以帶些葉出售,但大部分將葉去掉。地下塊莖類菜大多用鋤挖刨, 應避免損傷。洋芋收后應攤晾13小時,使塊莖表面水分散失,有利于傷口愈合。洋蔥、大蒜采收多是連根拔起,并晾曬34天,使外皮干燥,傷口愈合。果菜類如菜豆、黃瓜和番茄等要用手摘,輕拿輕放,避免損傷。豇豆摘莢應留莢的基部 1cm左右,免傷花序。1.4蔬菜的采收批次同產地、同品種、同期收購的蔬菜為一個批次。其編制方法為SC-A- HG-15- 07-15SC:代表蔬菜,A:地塊號或棚號,HG 代表蔬菜品種:比如黃瓜,15代表年份,07代表月份,15代表日期。蔬菜是有生命的東西,當它長到適合食用的時候即我們
18、的采摘時期,蔬菜的適時采收能保證蔬菜的品質和口感,如果錯過了蔬菜的采收適時期,就會嚴重影響品質,因此采收要及時。特別是夏季葉菜類的蔬菜生長很快,適合采摘的時間一般在5-10天。管理員應熟知農莊的蔬菜采收標準,并且要培訓采收工人經行正確的采摘,最后初步驗收工人采收的質量。針對不同的蔬菜品種有不同的要求,參看采收標準。四、玻璃大棚的基質栽培(一)概況:玻璃溫室大棚的有機基質栽培采用了智能化的精準栽培模式,它里面主要有對植物生產環境的監控系統,從國外(以色列)引進的一套水肥一體化的智能化噴滴灌系統,和可控溫度、補充光照的育苗間。監控系統的作用:在農作物生長的周期內,對其生長環境(包括土壤和空氣環境)
19、進行的檢測并實施有效控制,方便生產管理人員及時調整水分和養分的供給,給作物所提供最適適的生長環境。具體的監控模式:從信息傳感器獲取土壤溫濕度、水分和養分的含量、空氣的溫濕度、空氣CO2的濃度等參數信息,管理員在分析系統上分析這些參數信息后,根據環境的變化再進行比如滴管、施肥等操作。水肥一體化的智能控制化噴滴灌系統,可以根據植物的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規律,配置適合的養分比例,設定滴管的時間和水量,并實施噴滴灌的自動控制。(二) 、基質栽培的優點1、基質的分類:有機基質和無機基質有機基質:樹皮、泥炭(草炭)、蔗渣、稻殼、木屑、椰糠等由植物有機殘體組成的,為有機基質。無機基質:沙、石礫、巖棉、蛭石和珍
20、珠巖等。2、 基質栽培優點:與天然的土壤相比,基質栽培有下列一些優點(1) 有機基質相比天然土壤更富有有機質,透氣性、保水性較好,能為植物提供良好的根際生長環境。(2) 從基質到肥料均以有機物質為主,其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高,在養分分解過程中不會出現有害的無機鹽類,特別是避免了硝酸鹽的積累,植物生長健康,產品品質較高。(3) 對環境無污染,清潔衛生,無雜草,病蟲害少。能不受自然條件限制,不受土質限制,又可避免土壤連作障礙。(4) 栽培過程的可控性強,有利于栽培技術的現代化。(三)、基質栽培的實施:1、基質的配制: 目前玻璃棚里的基質主要以有機基質為主,由草炭、椰康和少量的蛭石,再配以有機肥料混
21、合而成的。以后我們會進一步改進基質的配比及成分,來提高其中養分的含量。2、水肥管理:水分的管理:根據栽培作物種類確定灌水定額,依據生長期中基質含水狀況調整每次灌溉量,保持基質含水量達6085。灌溉的水量必須根據氣候變化和植株大小進行調整,陰雨天停止灌溉,冬季隔2-5天灌溉1次。營養的管理:由于基質當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營養,因此像番茄、黃瓜一類的作物定植后15天內不必追肥,只需澆水。15天后每隔10天追肥1次,追肥的種類以富含腐殖酸類的有機液肥,通過滴管系統進行追肥。3、病蟲害防治:同大田種植。五、有機農業(有機)、無機農業、生態農業、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的區別?1、無機農業:無機農業又稱石油農業或化學農業。以石油、煤等作為能源和原料,大量生產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及其它。易造成土壤,大氣、水源和農產品的污染,使一些地區的生態環境變壞,危害人畜健康,并對水土保持、土壤結構、土壤肥力等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百貨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評估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生物貂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玉米淀粉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評估報告
- 影樓團隊培訓課件
- 技術賦能教育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突破
- 財務報銷流程培訓
- 教育數據挖掘的潛力學生在多元評價體系中的應用
- 年度培訓計劃編寫課件
- 技術創新助力教育混和教學模式新發展
- 智慧城市服務中智能公共服務設施的可持續發展融資策略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國企業文件共享和同步(EFSS)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上海金山區屬國有企業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至2030中國碳化硅陶瓷膜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生石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方向報告
- 一通三防管理課件
- 2025秋二年級上冊語文上課課件 2 我是什么
- 胖東來總值班管理制度
- 口腔診室終末消毒流程
- 2024年廣州市荔灣區社區專職招聘考試真題
- 切口感染案例分析
- 2025-2030年中國管道運輸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