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本科工商管理《組織行為學》試題及答案5好_第1頁
電大本科工商管理《組織行為學》試題及答案5好_第2頁
電大本科工商管理《組織行為學》試題及答案5好_第3頁
電大本科工商管理《組織行為學》試題及答案5好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2009-2018 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組織行為學 試卷注意事項一、將你的學號、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稱填寫在答題紙的規定欄內。考試結束后,把試卷和答題紙放在桌子上。試卷和答題紙均不得帶出考場。監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題紙后才可離開考場。二、仔細讀懂題目的說明,并按題目要求答題。答案一定要寫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上,寫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三、用藍、黑圓珠筆或鋼筆答題,使用鉛筆答題無效。一、判斷對錯題(每小題 1 分,共 6 分。對題中的說法做出是“正確”或還是“錯誤”的判斷,并將判斷的結果寫在答題紙上)1 工廠的車間、班組、科室,醫院的門診室,學校的班級、教研室以及黨團組織

2、、行政組織等都是非正式組織。2 性格是個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氣質是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能力則是完成某項活動所必備的心理特征。3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五個需要可以同時對個人產生激勵作用。4 群體規模越大,工作績效越小。5 領導活動古今中外都有相通的地方,但是領導的過程總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所以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對領導者的素質也會提出新的要求。6 組織結構的調整與完善是現代組織變革的外部原因之一。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12 分。在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并將答案題號寫在答題紙上)1艾桑尼是從哪個角度來劃分組織類型的?()A社會功能B成員受益程度C對成員的控制方

3、式D成員人數2 通過社會知覺獲得個體某一行為特征的突出印象,進而將此擴大為他的整體行為特征,這種知覺屬于 ( )A 知覺防御 B 暈輪效應 C 首因效應 D 定型效應3 根據弗洛姆的期望理論,某人對完成某項任務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對干這項工作的積極性會 ( )A 很高 B 很低C可能高也可能低D 不高也不低4當群體目標和組織目標協調一致時,凝聚力與生產率就會出現如下關系( )A高凝聚力高生產率B高凝聚力低生產率C低凝聚力高生產率D低凝聚力低生產率5某公司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其由總經理直管的營銷隊伍人數也從3 個人增加到近100 人。最近,公司發現營銷人同似乎有點散漫,對公司的一些做法也有異議,

4、但又找不到確切的原因。從管理的角度看,你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A 營銷人員太多,產生了魚龍混雜的情況B 總經理投入的管理時間不夠,致使管理人員產生了看法C 總經理的管理幅度太寬,以致于無法對營銷隊伍實行有效的管理D 營銷隊伍的管理層次太多,使得總經理無法與營銷人員實現有效的溝通6 某組織中設有一管理崗位,連續選任了幾位干部,結果都是由于難以勝任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職。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出現這一情況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A 組織設計沒有考慮命令統一的原則B 組織設計沒有考慮例外原則C 組織設計忽視了對于干部的特點與能力要求D 組織設計沒有考慮到責權對應的原則三、多項選擇題

5、(每小題 3 分,共 18 分。在備選答案中選擇 2 個或 2 個以上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的答案題號寫在答題紙上)1 / 51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包括()A調查法B面試法C實驗法D:個案研究法E 觀察法2希波克拉底劃分的氣質類型有:( )A多血質B粘液質C膽汁質D黑膽汁E 抑郁質3根據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下列因素中屬于激勵因素的有( )A工作本身的特點B 責任感C提升和發展D工作的物理條件E 公司的長期方針政策4人們在群體中可以獲得的需要和滿足有(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尊重和認同需要D 完成任務的需要E 實現組織目標的需要5領導規范模式(領導參與理論)提出了選擇領導方式的原則是( )A信息

6、的原則B不接受型原則C沖突的原則D合理的原則E 目標合適的原則6中華商務中心是一家合資企業,以物業經營為主要業務。目前寫字樓租戶272 家,公寓租戶 426 家,商場租戶 106 家。公司在總經理下設有物業部、市場部、財務部、人事部、公交部、業務發展部等部門。物業部門設置了寫字樓管理部、公寓管理部、商場管理部以及其他配套部門。試問,其整個公司和物業部內部的組織結構設計分別采取了何種部門化或部門劃分形式?()A職能部門化B顧客部門化C均為職能部門化D均為顧客部門化四、案例選擇題(每個小題 4 分,共 16 分。根據每個案例所講述的內容,對題后所列的每道選擇題,按題中具體要求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寫在

7、答題紙上)愛通公司里的員工關系明娟不再和阿蘇說話了。自從明娟第一天到愛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蘇,阿蘇總是表現得冷漠疏遠。開始,她認為阿蘇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雄心壯志。但是,明娟決心同辦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處好關系,因此她邀請他出去吃午飯,一有可能就表揚他的工作,甚至還同他的兒子保持聯絡。但隨著中西部地區營銷主管的任命,所有這一切都結束了。明娟一直盯著這個職位,并認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得到這個職位。她同與她同一級別的另三位管理人員競爭這個職位。阿蘇不在競爭者之列,因為他沒有研究生文憑,但是阿蘇的意見被認為在高層有很大的影響力。明娟的資歷比其他的競爭者要淺,

8、但是她的部門現在已成為公司的核心部門,而且高層管理多次對她進行褒獎。她相信,若阿蘇好好推薦的話,她能得到這個職位。但馬德最后得到了提升去了陜西,明娟十分失望。她未能得到提升就夠糟的了,使她無法忍受的是選中的竟然是馬德。她和阿蘇曾戲稱馬德為:“討厭先生”,因為他們都受不了馬德的狂妄自大。明娟覺得馬德的中選對自己來說是一個侮辱,這使她對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進行了反思。當傳言證實了她的猜測阿蘇對決策的作出施加了重大影響之后,她決定把她同阿蘇的接觸降低到最低限度。辦公室里的關系冷了下來,持續了一個多月,阿蘇也很快就放棄了試圖同明娟修復關系的行動,他們之間開始互不交流,僅用不署名的小便條進行交流。最后,他

9、們的頂頭上司威恩無法再忍受這種冷戰氣氛,把他們兩人召集到一起開了一個會,“我們要呆在這,直到你們重新成為朋友為止。”威恩說道,“至少我要知道你們究竟有什么別扭。”明娟開始不承認,她否認她同阿蘇之間的關系有任何變化。后來她看到威恩是嚴肅認真、誓不罷休的,只得說道:“阿蘇似乎更喜歡和馬德打交道。”阿蘇驚訝地張大了嘴,吭哧2 / 5了半天,卻什么也說不出來。威恩告訴明娟:“部分是由于阿蘇的功勞,馬德被安全地踢走了,而且以后你們誰也不用再想法對付他了。但如果你是對那個提升感到不滿的話,你應該知道阿蘇說了許多你的好話,并指出如果我們把你埋沒到中西部去,這個部門會變得有多糟。加上分紅的話,你的收入仍然與馬

10、德一樣多。如果你在這兒的工作繼續很出色的話,你就可以去負責一個比中西部地區好得多的地方。”明娟感到十分尷尬,她抬頭向阿蘇看去,阿蘇聳了聳肩,說道:“你想不想來點咖啡?”在喝咖啡的時候,明娟向阿蘇訴說了在過去這個月里她是怎么想的,并為自己的不公正態度向阿蘇道歉。阿蘇向明娟解釋了她所認為的疏遠冷漠實際上是某種敬畏:他看到她的優秀和效率,結果他非常小心翼翼,惟恐哪兒阻礙到她了。第二天,辦公室又恢復了正常。但是一項新的慣例建立起來了:明娟和阿蘇在每天的十點鐘一起去喝杯咖啡休息一下。他們的友好狀態使在他們周圍工作的同事們從高度緊張中松弛下來了。請你在認真讀完該案例后,對下列問題做出單項選擇:1明娟和阿蘇

11、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是()A 明娟瞧不起人B 阿蘇瞧不起人C 由職權之爭引發沖突,又因信息溝通障礙產生矛盾D 阿蘇把馬德給安全地踢走了2愛通公司在中西部地區營銷主管的職位由誰奪得?( )A明娟B阿蘇C威恩D馬德3公司領導者采用了什么樣的解決矛盾的方法?()A轉移目標的策略B 委任態度開明的管理者C鼓勵競爭D 重新編組4根據案例,下面哪種原則不利于改善明娟和阿蘇的人際關系?( )A.平等的原則B競爭的原則C互利的原則D相容的原則五、筒答題(每小題12 分,共 36 分。根據所學組織行為學理論簡明扼要地回答題中所提問題 并寫在答題紙上)1 我國學術界按組織的性質把組織分為哪幾種類型?2 為了提高領導

12、的有效性,組織對領導工作有哪些要求?3 組織變革的基本動因是什么?六、案例分析(每小問 6 分,共 12 分。根據題后指定的組織行為學理論來對案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寫在答題紙上)如何看待評先進工作者高山是在某部委行政機關工作的一位公務人員,負責行政事務管理工作。去年他是全單位的先進工作者。他精力充沛、熱愛工作、愛動腦筋、勤于動手,主任交辦的工作他完成得相當出色;還經常承擔起很多別的同事不愿做的事情,如打開水、清掃辦公室等。但高山在研究與著述方面業跡平平,沒有多大起色。今年單位來了一批年輕的碩士、博士生,改變了員工隊伍的結構。這些人的特點是學歷高、基礎好、知識面廣、尤其外語好,但并不象高山

13、那樣認真細致踏實地工作。他們中最出色的是楊海,剛滿 33 歲,博士畢業,來單位不足三月,就在有關專業雜志上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有一篇論文在部委機關組織的一次征文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得到主任會上會下多次表揚。事后他還隨主任出了一次國,據說是當翻譯。后來有人傳說單位為了提高知名度,加強同外系統的交流與合作,將調整先進工作者的標準,要十分重視研究成果和著述。對這種說法高山并不相信,只認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主要是做好崗位工作”。可在今年年底評比時,楊海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并獲獎金 5000 元,而高山卻沒被評上,盡管他至今還想不通,但他并未溢于言表。問題:1 高山為何想不通?請用公平理論來分析。3 /

14、52 主任應怎樣才能做好高山的思想工作?請用認知不協調理論來分析。試卷代號: 10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2009-2018 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組織行為學試卷答案及評分標準(供參考)2018年 7 月一、判斷對錯題(每小題判斷正確給1 分,共 6 分,錯判或漏判均不得分)1×23×4×56×二、單項選擇題(每選對一小題給2 分共 12 分,不選、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C2B3C4A5B6C三、多項選擇題(每選對一小題給3 分,共 18 分,不選、錯選或少選均不得分)1. ACDE2.ABCE3.ABC4.ABCD5.ACDE6.AB四、案例

15、選擇題【每選對一小題給4 分,共 16 分,不選、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C2D3A4B五、簡答題(每小題答全要點者得12 分,共 36 分;未答或漏答要點者,由評卷人依每個要點在該題中的得分比例來扣分)1 答案要點:我國學術界按組織的性質分類,把一般組織分為:經濟組織;政治組織;文化組織;群眾組織;宗教組織五種類型。2 答案要點:為了提高領導的有效性,組織對領導工作的要求是:要求領導者及時為組織成員指明目標,并使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取得協調一致。要求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所發布的命令要一致,即實行統一指揮。要求領導者加強直接管理。要求領導者加強組織內外信息溝通聯絡,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要求領導者掌握

16、激勵理論,運用適宜的激勵措施和方法,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要求領導者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自己的領導方法。3 答案要點:引起組織變革的基本動因可分為內在動因和外在動因兩個方面。(1) 組織變革的內在基本動因組織目標的選擇與修正組織結構的改變組織職能的轉變(2) 組織變革的外部驅動因素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組織環境的變動管理現代化的需要六、案例分析(每小問 6 分,共 12 分,要求答出題中指定的基本理論的主要觀點,并結合案例提供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分析、解釋和說明。對理論依據正確,問題分析清楚者,可給滿分,評卷者可參考標準答案,酌情給分)參考答案: 1通過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高山對先進工作者的認知觀念,沒有隨該單位對評先進工作者標準的改變而改變,從而他產生了不公平感覺。從亞當斯的公平理論來看,如果一個人的勞動投入和所得報酬的比值與另一個人的勞動投入和所得報酬的比值相等,那他就會感到公平。顯然高山認為自己認真扎實地工作,勞動投入大,就應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