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橋梁設計規范》(局部修訂)條文部分docx_第1頁
《城市橋梁設計規范》(局部修訂)條文部分docx_第2頁
《城市橋梁設計規范》(局部修訂)條文部分docx_第3頁
《城市橋梁設計規范》(局部修訂)條文部分docx_第4頁
《城市橋梁設計規范》(局部修訂)條文部分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橋梁設計規范 cjj 11 2011局部修訂條文(2019年版)說明:1.下劃線標記的文字為新增內容,方框標記的文字為刪除的原內容,無標記的文字為原內容。2.本次修訂的條文應與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jj 11-2011中的其他條文一并實施。3.0.12 根據橋梁結構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環境條件和影響,可將橋梁設計區為以下三種狀況應按下列四種狀況進行設計:1 持久狀況:在橋梁使用過程中一定出現,且持續期很長的設計狀況。2 短暫狀況:在橋梁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出現概率較大而持續期較短的狀況。3 偶然狀況:在橋梁使用過程中出現概率很小,且持續期極短的狀況。4 地震狀況:在橋梁使用過程中可能經歷地震作用的狀況

2、。3.0.13 橋梁結構或其構件:對3.0.12條所述三種設計狀況均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對持久狀況還應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對短暫狀況及偶然狀況中的地震設計狀況,可根據需要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對偶然狀況中的船舶或汽車撞擊等設計狀況,可不按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橋梁結構或其構件,對3.0.12條所述四種設計狀況,應分別進行下述極限狀態設計:1 持久狀況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2 短暫狀況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可根據需要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3 偶然狀況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4 地震狀況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當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

3、計時,應采用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和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當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應采用作用效應的標準組合、作用短期效應組合(頻遇組合)和作用長期效應組合(準永久組合)。3.0.16 橋梁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1 構件在制造、運輸、安裝和使用過程中,應具有規定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耐久性;2 構件應減小由附加力、局部力和偏心力引起的應力;3 結構或構件應根據其所處的環境條件進行耐久性設計。采用的材料及其技術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4 選用的形式應便于制造、施工和養護。5 橋梁應進行抗震設計。抗震設計應按國家現行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城市道路工程設計通用規范cjj37和公路工程技

4、術標準jtg b01的規定進行和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的規定執行。對已編制地震小區劃的城市,可應按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地震動參數進行抗震設計。地震作用的計算及結構的抗震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規范的規定。6 當受到城市區域條件限制,需建斜橋、彎橋、坡橋時,應根據其具體特點,作為特殊橋梁進行設計。7 橋梁基礎沉降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的規定。對外部為超靜定體系的橋梁,應控制引起橋梁上部結構附加內力的基礎不均勻沉降量,宜在結構設計中預留調節基礎不均勻沉降的構造裝置或空間。8 橋梁防撞護欄及人行道欄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并應與橋梁主體結構可靠連接。防撞護欄

5、的選用應按本規范6.0.7條和10.0.8條執行。各級別防撞護欄的技術要求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 50688、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 d81執行。3.0.18 橋梁應根據所在道路等級、使用功能、工程規模和不同的橋型結構設置照明、交通信號標志、航運信號標志、航空障礙標志、防雷接地裝置以及橋面防水、排水、檢修、護欄等附屬和安全設施。6.0.7 橋梁橫斷面布置除橋面凈空應符合本規范第5章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 橋梁人行道或檢修道外側必須設置人行道欄桿;橋梁人行道臨空側應設置人行道欄桿。2. 對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橋梁,當兩側無人行道時,兩側應設檢修道,其寬度宜為0.5

6、0m0.75m;對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橋梁,當兩側無人行道時,應設置保證檢修人員及車輛安全的措施。設置檢修道時,檢修道臨空側應設防撞護欄或人行道欄桿。3 對橋面上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上有永久性分隔帶的橋或專用非機動車的橋,其兩旁的人行道或檢修道緣石宜高出車行道路面0.15m0.20m;橋梁上路緣石與護欄的設置要求應符合表6.0.7的規定。表6.0.7 路緣石與護欄的設置要求等級條件設置要求一符合下列設計與環境條件之一時:1.城市快速路;2.臨空高度大于6.0m或水深大于5.0m;3.跨越急流、重要道路、鐵路、主要航道、軌道交通、水源保護區、人員密集區和人員通道等;4.特大懸索橋、斜拉橋、拱橋等纜索

7、承重橋梁或跨海大橋。車行道外側必須設置防撞護欄。二符合下列設計與環境條件之一時:1.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城市主干路或次干路;2. 臨空高度大于3.0m小于6.0m或水深大于2.0m小于5.0m;3.跨越道路、橋梁等人工構筑物時;4.橋面常有積冰、積雪時。車行道外側宜設置防撞護欄,當僅采用路緣石與人行道分隔時,路緣石高度不得小于40cm,且人行道寬度不得小于2m。三其他有機動車行駛的城市橋梁。可采用路緣石與人行道、檢修道分隔,路緣石高度宜取2535cm。注:路緣石高度不小于40cm時宜進行行人防跌落設計。4 對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橋梁,橋面為混合行車道或專用機動車道時,人行道或檢修

8、道緣石宜高出車行道路面0.25m0.40m。當跨越急流、大河、深谷、重要道路、鐵路、主要航道或橋面常有積雪、結冰時,其緣石高度宜取較大值,外側應采用加強欄桿;城市快速路上的橋梁應設置中央分隔帶防撞護欄。設計速度為60km/h的城市主干路上的橋梁應設置中央分隔帶防撞護欄或25cm以上高路緣石,設置高路緣石時,中央分隔帶寬度不得小于2.0m,路緣石高度宜為25cm35cm。5 對快速路橋、機動車專用橋的橋面兩側應設置防撞護欄,防撞護欄應符合本規范第9.5.2條規定。8.2.2 曲線梁橋的結構型式及橫斷面形狀,應具有足夠的抗扭剛度。結構支承體系應滿足曲線橋梁上部結構的受力和變形要求,并應采取可靠的抗

9、傾覆措施。結構支承體系應滿足橋梁上部結構的受力和變形要求;當采用平面曲線整體梁式結構時,其上部結構應具有足夠的抗扭剛度。連續梁橋不宜采用連續的單支點支承形式,簡支梁采用雙支座支承時支間距不宜過小。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單向受壓支座應保持受壓狀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結構應具有足夠的抗傾覆性能,且計算分析中應考慮單向受壓支座脫空造成的結構支承體系變化。8.3.3 下穿城市道路或公路的地下通道,設計荷載應符合本規范及現行行業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的規定,結構內力、截面強度、撓度、裂縫寬度計算及允許值的取用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 336

10、2的規定,裂縫寬度也可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進行計算;抗震驗算應符合相關抗震設計規范的規定。地下通道長度應根據地下通道上方的道路性質符合本規范及現行行業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相關的道路凈空寬度的規定。8.3.4 下穿鐵路的地下通道,其設計荷載、結構內力、截面強度、撓度、裂縫寬度計算及允許值的取用、抗震驗算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tb10002.1鐵路橋涵設計規范tb10002、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10002.3鐵路橋涵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10092和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111的規定。地下通道長度除

11、應符合上跨鐵路線路的凈空寬度要求外,還應滿足管線、溝漕、信號標志等附屬設施和鐵路員工檢修便道的需求。8.3.6 地下通道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當地下通道及與其銜接的引道結構的最低點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時,混凝土抗滲等級不應低于p8。下穿鐵路的地下通道混凝土強度等級和抗滲等級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10002.3鐵路橋涵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10092的規定。9.5.1 人行道或安全帶外側臨空側的欄桿高度不應小于1.10m,非機動車道臨空側欄桿高度不應小于1.40m。上述欄桿高度為人行道表面至欄桿扶手頂面的距離。欄桿豎直構件間的最大凈間距不得大于14

12、0mm110mm,且不宜采用橫線條欄桿不宜采用有蹬踏面的結構。欄桿結構設計必須安全可靠,欄桿底座應設置錨筋,其強度應滿足本規范第10.0.7條的要求欄桿結構及底座設計必須安全可靠,其設計荷載應按本規范第10.0.7條取值。9.5.2 防撞護欄的設計可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 50688和行業標準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 d81的有關規定進行。防撞護欄的防撞等級可應按本規范第10.0.8條規定選擇。9.6.5 當高架道路橋梁沿線為醫院、學校、住宅等對聲源敏感地段時,應設置防噪聲屏障等降噪設施。對防噪聲屏障結構應驗算風荷載作用下的強度、抗傾覆穩定以及其所依附構件的強度安全

13、對防噪聲屏障結構及所依附構件應分別驗算風荷載作用下的強度和抗傾覆穩定性。當其依附構件為防撞護欄時,可考慮風荷載與車輛撞擊力不同時作用。當防噪聲屏障采用封閉式結構時,尚應驗算雪荷載作用下的強度和抗傾覆穩定性,雪荷載標準值可按現行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 50009或相關行業標準選取。10.0.2 橋梁設計時,汽車荷載的計算圖式、荷載等級及其標準值、加載方法和縱橫向折減等應符合下列規定:1 汽車荷載應分為城a級和城b級兩個等級。2 汽車荷載應由車道荷載和車輛荷載組成。車道荷載應由均布荷載和集中荷載組成。橋梁結構的整體計算應采用車道荷載,橋梁結構的局部加載、橋臺和擋土墻壓力等的計算應采用車輛荷載。車道

14、荷載與車輛荷載的作用不得疊加。3. 車道荷載的計算(10.0.2-1)應符合下列規定:圖10.0.2-1 車道荷載1) 城a級車道荷載的均布荷載標準值(qk)為10.5kn/m。集中荷載標準值(pk)的選取:當橋梁計算跨徑小于或等于5m時,pk=180270kn;當橋梁計算跨徑等于或大于50m時,pk=360kn;當橋梁計算跨徑在5m50m之間時,pk值應采用直線內插求得。當計算剪力效應時,上述集中荷載標準值(pk)應乘以1.2的系數。2) 城b級車道荷載的均布荷載標準值(qk)和集中荷載標準值(pk)應按城a級車道荷載的75%采用;3) 車道荷載的均布荷載標準值應滿布于使結構產生最不利效應的

15、同號影響線上;集中荷載標準值應只作用于相應影響線中一個最大影響線峰值處。4 車輛荷載的立面、平面布置及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 城a級車輛荷載的立面、平面、橫橋向布置(圖10.0.2-2)及標準值應符合表10.0.2的規定:(a) 立面布置(b) 平面布置(c) 橫橋向布置圖10.0.2-2城a級車輛荷載立面、平面、橫橋向布置表10.0.2 城a級車輛荷載車軸編號單位12345軸重kn60140140200160輪重kn30707010080縱向軸距m 3.61.267.2 每組車輪的橫向中距m1.81.81.81.81.8車輪著地的寬度×長度m0.25×0.250.6&

16、#215;0.250.6×0.250.6×0.250.6×0.252) 城b級車輛荷載的立面、平面布置及標準值應采用現行行業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車輛荷載的規定值。5. 車道荷載橫向分布系數、多車道的橫向折減系數、大跨徑橋梁的縱向折減系數、汽車荷載的沖擊力、離心力、制動力及車輛荷載在橋臺或擋土墻后填土的破壞棱體上引起的土側壓力等均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的規定計算。10.0.7作用在橋上人行道欄桿扶手上的豎向荷載應為12kn/m;水平向外荷載應為25kn/m。兩者應分別計算,且不應與其它可變作用疊加。立柱柱頂推力應為扶手水

17、平荷載集度與柱間距的乘積。10.0.8 防撞護欄的防撞等級可按表10.0.8選用。與防撞等級相應的作用于橋梁護欄上的碰撞荷載大小可按現行行業標準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 d81的規定確定。表10.0.8 護欄防撞等級道路等級設計車速(km/h)車輛駛出橋外有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級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二次重大事故或二次特大事故快速路100、80、60sb、sbmss主干路60sa、sam50、40a、amsb、sbm次干路50、40、30asb支 路40、30、20ba注:1.表中a、am、b、sa、sb、sam、sbm、ss等均為防撞等級代號;2.因橋梁線形、運行速度、橋梁高度、交通量、車

18、輛構成和橋下環境等因素造成更嚴重碰撞后果的區段,應在表10.0.8基礎上提高護欄的防撞等級。防撞護欄的防撞等級及相應作用于橋梁護欄上的碰撞荷載大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 50688和行業標準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 d81的規定確定。附錄a 特種荷載及結構驗算a.0.3 通行特重車輛的橋梁宜采用整體性好、橋寬較寬、并有合適梁高的橋梁結構。當采用特種荷載驗算時,不計沖擊、不同時計入人群荷載和非機動車荷載。結構設計宜符合下列規定:1 按持久狀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時,基本組合中結構重要性系數為o1,相應汽車荷載效應的分項系數q1,對特種荷載取q11.1。當特種荷載效應占

19、總荷載效應100%及以下時,sgik、sqik應提高3%;當特種荷載效應占總荷載效應60%及以下時,sgik、sqik應提高2%;當特種荷載效應占總荷載效應45%及以下時,可不再提高。sgik、sqik分別為永久作用效應和特種荷載效應的標準值。2 按持久狀況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時,荷載效應組合采用標準組合,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力驗算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應力:受壓區混凝土最大壓應力(扣除全部預應力損失):pt+kc0.6fck (a.0.3-1)受拉區混凝土最大拉應力(扣除全部預應力損失):pc+kt0.9ftk (a.0.3-2)受拉區預應力鋼筋最大拉應力:對于鋼絲、鋼絞線:pe+p0.7fpk (a.0.3-3)對于精軋螺紋鋼筋:pe+p0.85fpk (a.0.3-4)斜截面上混凝土的主壓應力:cp0.65fck (a.0.3-5)斜截面上混凝土的主拉應力:tp0.9ftk (a.0.3-6)根據計算所得的混凝土主拉應力,箍筋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混凝土主拉應力tp0.55ftk的區段,箍筋可僅按構造要求設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