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高考真題分類匯編詩歌賞析專題6_第1頁
(整理版)高考真題分類匯編詩歌賞析專題6_第2頁
(整理版)高考真題分類匯編詩歌賞析專題6_第3頁
(整理版)高考真題分類匯編詩歌賞析專題6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省2006-2012年7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詩歌賞析專題(2012四川卷)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子 規【注】元曹伯啟蜀魄曾為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事忙。【注】子規: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詩第二聯中的“空”字極富韻味。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3分)【參考答案】(2)答案:本詩主要表達了思鄉難歸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規。子規啼聲凄切,年復一年催歸人,令“貪夫”“遠客”無不惆悵、“斷腸”,足見思鄉心切、歸家不易。貪夫、遠客。意指客居他鄉之人。無論

2、“倦聽”還是“初聞”,都在“催歸”聲里“空低首”、“已斷腸”,表達出了思鄉難歸之情。錦水春殘。春已殘,花飄零,黯然失色的錦水春景,烘托出思鄉難歸的惆悵。楚天月光。異鄉夢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圍,表達了思鄉難歸之情。(2011·四川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懷天經、智老,因訪之陳與義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選自陳與義集校箋)【注】天經,姓葉,名懋;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1)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答: (2)請對

3、這首詩第二聯進行賞析。答: (2)示例:詩人客居外地,以詩自娛,觀賞杏花,此種生活,是苦是樂,是愁是喜,詩中并未直接道出,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客子”對“杏花”,“詩卷”對“雨聲”,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筆調表現詩人的平淡閑適之情。(10年四川卷)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減字木蘭花向子湮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注】向子諲,官至戶部侍郎,因反對秦檜議和而被免官。(1)“斜紅疊翠”一句,“紅”“翠”和“斜”“疊”字對春景的描寫各有其妙,請簡要分析。(4分)答: (2)本詞隱含了怎樣的傷感之情?(

4、4分)答: 答案:(1)“紅”“翠”點明了花葉的色彩,以“紅”借代花,以“翠”借代葉,含蓄而形象。“斜”“疊”描寫花葉的形態,“斜”字描繪出花朵的多姿,“疊”字則凸顯了枝葉的繁密。(2)既有對自然“風與日”摧殘百花的 ,又有對社會“風與日”摧殘香花所喻君子的傷感。【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煉字,要求分子字的意思、修辭、表現手法、結構作用、表現主題情感意境的作用。故答案總結為:“紅”“翠”點明了花葉的色彩,以“紅”借代花,以“翠”借代葉,含蓄而形象。“斜”“疊”描寫花葉的形態,“斜”字描繪出花朵的多姿,“疊”字則凸顯了枝葉的繁密。(2009四川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

5、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1)請談談這首詩前兩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達效果。(2)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答案】(1)“入”字表現出河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峨。 【解析】本題考查煉字。題干要求分析這兩字的表達效果,分析時要抓住它們所表現形象的特點。(2)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作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

6、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解析】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寫人物活動并抒情。分析時要點出所寫景物的特點和人物的動作,并體會蘊涵其中的感情。2008四川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吳西逸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云,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

7、160;   茅苫三間廈,秧肥數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清新杜甫篇。      注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后所作。趲:趕快。       苫:用草覆蓋。    (1)從歸隱角度看,這首元散曲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答:_    (2)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答:_【答案】(l)(4分)寫了兩個層次。   

8、 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向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向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為第一層,寫歸隱后的物質生活:“床邊”之后的幾句為第二層,寫歸隱后的精神生活。(2)(4分)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比喻,如將“人情”比作“云”,“風景”比為“箭”等;夸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夸張的方法。2007四川卷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葛溪驛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

9、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l)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標題。答:                                          

10、;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賞析。答:                               

11、0;                       2006四川卷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夜  歸       周密夜深歸客依筇行,冷鱗依螢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        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詩是怎

12、樣以“夜歸”統攝全篇的?結合全詩簡要賞析。(2)“竹窗斜漏補衣燈”這一耐人尋味的畫面中蘊含了哪些感情?請簡要賞析。【答案】(1)本詩寫景扣住“夜”字,寫情扣住“歸”字。首句直接點明“夜深”,刻畫出“歸客”拄杖而行的疲憊之態。隨后,詩人以“冷 ?”、“螢”、“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涼,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徑中孤身前行的艱難表現出歸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猶見“補衣燈”的感人畫面收束全詩,與先前的艱難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歸家的復雜心情,意味深長。(2)這幅畫面描繪的是詩人想象(見到)的情景:竹籬茅舍中,一縷昏黃的燈光從竹窗里斜漏出來。青燈之下,詩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親)正在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詩人那懷鄉思歸的急切心情,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正從這幅畫面中流溢出來。【解析】(1)題干要求結合全詩賞析,本詩除第一句點題并交代主人公外,底下三句移步換形,寫主人公離家越近,環境景物不斷變化,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