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建貴廣高速鐵路線下工程沉降與變形觀測暫行技術要求編寫:復核:貴廣高速鐵路中鐵二十一局工程指揮部工程部2010年4月18日1沉降變形測量1 .貴廣客專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工作以橋梁、隧道、路基等建(構)筑物的垂 直位移觀測為主,水平位移監測根據路基(含過渡段)、橋涵工點具體要求確定。2 .貴廣客專沉降與變形觀測的高程系統應采用1985a家高程基準。3 .結構物的變形監測應建立獨立的變形監測網,覆蓋范圍不宜小于4公里,基準 點喝羊應優先考慮利用已有白CPI CPII控制點和線路二等水準控制點。結構物的變形 監測應充分利用已有白CPI CPII控制點和線路二等水準控制點作為水平和垂直位移監 測的工
2、作基點。1.1 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1.1.1 本線變形測量(包括垂直位移和平面位移)按建筑沉降變形測量規程中 三等精度標準執行,對于技術特別復雜工點,可根據需要按二等精度標準的規定執行。表1.1.1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變形測量等級垂直位移測量水平位移觀測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相鄰變形點的高程中( mm)變形點點位中誤差(mm)二等i0.5i0.3垃0三等±1.0i0.5%.01.2 變形監測網技術要求1.1.1 垂直位移監測網建網方式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測一般按沉降變形等級三等的要求(相當于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施測,根據沉降變形測量精度要求高的特點,以及標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監
3、測網用分級布網等精度觀測逐級控制的方法布設。具體為:在貴廣客專沿線二等水第1頁準控制點(包括基巖水準點、深埋水準點、加密二等水準點)的基礎之上,按國標二等 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加密設輅沉降觀測的工作基點直至滿足工點垂直位移監測 的需要。加密后的水準點(含工作基電)間距不宜大于200米。一般懵況下,每12個 月對垂直位移監測網整體復測一次,按施工期4年考慮,計復測4次,每次觀測水準路 線長度往返約170km;垂直位移監測過程中懷疑水準點(含工作基電)不穩定時,應 立即進行全網或局部的復測直至能清楚地判明水準點(含工作基點)的沉降情況。對于技術特別復雜、垂直位移監測測量等級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
4、橋隧工點,應獨 立建網,并按照國家一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施測或進行特殊測量設計。1.1.2 垂直位移監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按表1.2.縱行表1.2.2垂直位移監測網技術要求變形測量 等級相鄰基準 點局差中 誤差 (mm)每站得力: 中誤差 (mm)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 閉合差(mm)檢測已測高 差較差(mm)使用儀器、觀測方法及要求二等0.50.132 P3人DS05型儀器,按客運專 線鐵路無柞軌道測量技術 暫行規定一等水準測量的 技術要求施測。三等1.00.34 J F6v;RDS05或DS1型儀器,按客 運專線鐵路無昨軌道測量 技術暫行規定二等水準測 量的技術要求施測。注:F-附合線路或線
5、長度km R:-檢測已測測長度km1.1.3 水平位移監測網建網方式T殳按獨立建網考慮,根據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進行施測,并與施工平面 控制網進行聯測,引入施工測量坐標系統,實現水平位移監測網坐標與施工平面控制網 坐標的相互轉換。1.1.4 水平位移監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本線水平位移監測一般按變形測量三等規定執行,對于軟土地基等設計有特別技術 要求的復雜工點,可根據需要按變形測量二等的規定執行。表4.2.4水平位移監測網技術要求變形測 量等級相鄰基準點的 點位中誤差(mm)平均邊長 (m)測角中誤 差(")最弱邊相對中 誤差作業要求二等垃0<300±1.0<1
6、/120000按國家二等平囿控制 測量要求觀測<150±1.8<1/70000按國家三等平囿控制 測量要求觀測三等均0<350±1.8<1/70000按國家三等平囿控制 測量要求觀測<200±2.5<1/40000按國家四等平囿控制 測量要求觀測1.3 沉降變形測量點的布置要求1.3.1 沉降變形測量點分為基準點、工作基點和沉降變形觀測點三類,具布設按下 列要求:基準點:要求建立在沉降變形區以外的穩定地區且易于保存,基準點使用全線 的基巖點、深埋水準點、CPI CPII和二等水準點,增設時按國家二等水準測 量的相關要求執行。基準
7、點標石埋設規格應符合圖1.31的規定。工作基點:要求這些點埋設在穩定區域,在觀測期間穩定不變,測定沉降變形 點時作為高程和坐標的傳遞電。工作基點除使用普通水準點外,按照國家二等 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加密水準基點或設輅工作基點至滿足工點垂直位移 監測需要。加密后的水準基點(含工作基點)間距200m左右時,可基本保證 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測需要。沉降變形點:直接埋設在要測定的沉降變形體上。點位應設立在能反映沉降變 形體沉降變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設輅牢固,便于觀測,還要求形式美觀, 結構合理,且不破壞沉降變形體的外觀和使用。沉降變形點按路基、橋涵、隧 道等各專業布點要求進行。4501400注:1
8、蓋;2醇;3 素土; 4貧混凝土; 5 凍土線圖1.3.1基準點標石埋設圖1.3.2 測量點的檢測。監測網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由于自然條件的變化,人為破壞等 原因,不可避免的有個別點位會發生變化。為了驗證監測網基準點和工作基電的穩定性, 應對其進行定期檢測。本次技術方案設計垂直位移監測網的觀測分為首次觀測和施工過 程中的定期復測,定期復測按每半年進行一次,盡可能結合精測網復測進行。在區域沉 降地區應每季度進行一次復測。1.3.3 每個獨立的監測網應設輅不少于3個穩固可靠的基準點。基準點應選設在沉 降變形影響范圍以夕限于長期保存的穩定位輅。1.3.4 工作基電應選在比較穩定的位輅。在區域沉降地區內,
9、應對工作基電的沉降 量進行監測,如果在兩次復測期間,發現工作基點變形超出兩倍中誤差應及時通知建設 單位和評估單位,并提交觀測資料。經核實后應對工作基點和變形監測點的各期實測高 程進行修正。1.4 測量工作基本要求1.4.林準基點使用時應作穩定性檢驗,并以穩定或相對稔t的點作為沉降變形的參 考點,并應有一定數或穩固可靠的點以資校核。1.4.我次觀測前,對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應進行檢驗校正,并保留檢驗記錄。1.4.海次沉降變形觀測時應符合:嚴格按水準測量規范的要求施測。首次(即零周期)觀測應進行往返觀測,并 取觀測結果的中數,經嚴密平差處理后的高程值,作為變形測量初始值。參與觀測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才
10、育讓崗,并固定觀測人員和觀測的儀器設備。 為了將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減到最小,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觀測應使用同 一臺儀器和設備,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準尺,必須按照固定的觀狽峰線和 觀測方法進行,觀狽怖線必須形成附合或閉合路線,使用固定的工作基點對應 沉降變形觀測點進行觀測。實行主固定”,即:固定觀測人員、固定測量儀器 設備、固定水準測量路線和基準點”,以提高觀狽擻據的準確性。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觀測條件下工作。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斷。1.4.4針對低矮橋墩、異型橋墩,空間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況,施工單位應在測 量廠家
11、定制短尺進行測量,也可采用倒尺的方法進行;對基坑太深弓I起的尺長不夠,高 涵洞路基未填筑時高程不好傳遞等類似的特殊問題等,由施工單位向評估單位提出精度貴廣高速鐵路線下工程沉降與變形觀測暫行技術要求 能夠滿足要求的高程測量實施方案,由評估單位確認。1.4.頊降觀測均采用滿足相應測量精度等級的電子水準儀,不得采用光學水準儀。1.4.6 W段觀測完成后數據,必須及時整理觀測數據。1.4.7 當發現沉降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時必須首先自查,應重測并分析工作基電的穩 定性,必要時聯測基準點進行檢測,并提交自查分析報告。1.4.86 觀測過程中,應做好一些重點信息的記錄,如對架梁、運梁車通過施工荷載 的記錄,天
12、氣懵況,地下水影響情況的記錄,利于對結構變形特性的分析和異常數據的 分析。1.5測量工作具體要求1.1.1 準網的觀測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施測,對線下工程變形點的觀測必須采用閉合 或附合水準路線,嚴禁采用支水準路線或中視法,水準路線經過的工作基點或基準點數 量不得少于兩個。1.1.2 K準儀必須使用DS0軟及其以上精度級別的數字儀器,儀器及配套水準尺均 應在有效合格檢定期內。水準儀與水準尺在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經常規檢校合格,水 準儀視準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均不超過15。儀器各種設輅正確,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項 目按規范要求在儀器中進行設輅,并在數據采集時自動控制,不滿足要求的在現場進行 提示并進行重測
13、。1.1.3 外業測量一條路線的往返測使用同一類型儀器和轉點尺墊,沿同一路線進行。 觀測成果的重測和取舍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 12897-2006X等水準 有關要求執行。觀測時,視線長度w 50m前后視距差wQm,前后視距M積差忘0 m, 視線高度n.5m,測站限差:兩次讀數差也.4mm兩次所測高差之差W0.mm,檢測間 歇點高差之差w.0 mm觀測讀數和記錄的數字取位:使用數字水準儀讀記至0.01mm1.1.4 水準觀測時,T殳按后-前-前-后的順序進行,在奇、偶不同次序的設站應按 以下順序進行變化:往測:奇數站為后一前一前一后偶數站為前一后一后一前返測:奇數站為前一后一后一
14、前偶數站為后一前一前一后*注:對橋墩等非嚴格按相同路徑進行的往返測水準路線 可按往測的次序技術要 求進行返測,但在整個觀測期應保持一致,不得變化。1.1.5 每一測段均為偶數測站。晴天觀測時給儀器打傘,避免陽光直射;扶尺時借 助尺撐,使標尺上的氣泡居中,標尺垂直。1.1.6 觀測前30分鐘,將儀器輅于露天陰影處,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對于 電子水準儀,進行不少于20次單次測量,達到儀器預熱的目的。測量中避免望遠鏡直 接對著太陽;避免視線被遮擋,遮擋不超過標尺在望遠鏡中截長的2(%。觀測時用測傘 遮蔽陽光,對于電子水準儀,施測時均裝遮光罩。1.1.7 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圓水準器,嚴格輅平。在連
15、續各測站上安輅水準儀時,使 其中兩腳螺旋與水準路線方向平行,第三腳螺旋輪換輅于路線方向的左側與右側。除路 線拐彎處外,每一狽岐占上儀器與前后視標尺的三個位輅,一般為接近一條直線。1.1.8 觀測過程中為保證水準尺的穩定性,選用2.5k彰上的尺墊,水準觀測路線必 須路面硬實,觀測過程中尺墊踩實以避免尺墊下沉。同時觀狽忖程中避免儀器安輅在容 易震動的地方,如果臨時有震動,確認震動源造成的震動消失后,再激發測量鍵。水準 尺均借助尺撐整平扶直,確保水準尺垂直。1.1.9 當相鄰觀測周期的沉降量超過限差或出現反彈時,應重測并分析工作基電的 穩定性,必要時聯狽建準點進行檢測1.1.10 攵據處理時,閉合差
16、、中誤差等均滿足要求后進行平差計算,水準路線要進 行嚴密平差,選用合格的軟件進行。1.1.11 果數據按照細則規定的格式整理數據,并按要求提交。1.1.12 伸呆護要求各工程項目部應成立專門小組,進行元器件的埋設、測量和保護工作,小組人 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元件埋設時應根據現場懵況進行編號。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圍內土方應采用人工攤平及/、型機具碾壓,不得采用大型 機械推土及碾壓,并配備專人負責指導,以確保元器件不受損壞。各施工隊應制定穩妥的保護措施并認真執行,確保元器件不因人為、自然等因 素而破壞,元器件埋設后,制作相應的標識旗或保護架插在h方。路堤填筑過 程中,派專人負責監督觀測斷面的填筑。
17、2橋涵工程沉降變形觀測技術要求2.0.1 無柞軌道鋪設前,應對橋涵沉降、變形作系統的評估,確認橋涵基礎沉降、梁 體變形等符合技術標準要求。2.0.2®過各施工階段對墩臺沉降的觀測,驗證和校核設計理論、設計計算方法,并 根據沉降資料的分析預測總沉降和工后沉降量,進而確定橋梁工后沉降是否滿足鋪設無 碎軌道要求。2.0.3艮據沉降資料分析,對沉降量可育巡標的墩臺研究對策,提出改進措施,以保 證橋梁工程的安全;同時積累實體橋梁工程的沉降觀測資料,為完善樁基礎沉降分析方 法作技術儲備。2.0.4觀測期內,基礎沉降實測值超過設計值2曲及以上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必要時進行地質復查,并根據實測結果調
18、整計算參數,對倒頃測沉降進行修正或采取沉 降控制措施。2.1 觀測點的設置原則2.1.1 為了滿足變形觀測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橋臺、橋墩及承臺上設輅觀測標。貴 廣客專全線每個橋墩均設輅承臺觀測標、墩身觀測標,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當墩 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觀測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隨施工的逐步進行依次進行 墩身、橋臺、梁體的變形觀測。2.1.2 承臺觀測標:設輅兩個觀測標,觀測標-1設輅于底層承臺左側小里程角上,觀測標-2設輅于底層 承臺右側大里程角上。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當墩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觀測 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2.1.35 身觀測標:觀測點數或每墩2處,位于墩身
19、兩側;橋墩標T殳設輅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Q5m左右。當墩身較矮立尺困難時,橋 墩觀測標位輅可降低或設輅在對應墩身埋標位輅的頂帽上。特殊懵況可按照確 保觀測精度、觀測方便、禾廳測點保護的原則,確定相應的位輅。橋墩h觀測 標的具體設輅位輅見下圖:圖2.1.3承臺與墩身觀測標設輅2.1.36 臺觀測標:原則上應設輅在臺頂(臺帽及背墻頂),測點數量不少于4處,分別設在臺帽兩側 及背墻兩側(橫橋向)。2.1.37 體觀測標:簡支梁對原材料變化不大、預制工藝穩定、批量生產的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每30孔選 擇1孔設輅觀測標,當實測彈性上拱度大于設計值的梁,前后未觀測的梁應補充觀測標, 逐孑西行觀測;其余現澆
20、梁逐孔設輅觀測標。簡支梁的一孔梁設輅觀測標6個,分別位于兩側支點及跨中,橫向布輅見下圖:一部測點推向布置示意圖連續梁上的觀測標,根據不同跨度,分別在支點、中跨跨中及邊跨1/4跨中附近設 輅,3跨以上連續梁中跨布輅點相同,三孔一聯設輅14 28個觀測標,四孔一聯設輅 32個觀測標,橫向布輅參照簡支梁設輅。縱向布輅詳見下圖:連發集栗部測京縱向相置示意困,一士氏觸工二_0O O0000 Q平面現賊其它特殊連續梁拱根據施工圖紙規定設輅觀測標。2.1.38 洞觀測標:每座涵洞均要進行沉降觀測,觀測標原則上應設在涵洞兩側的邊墻上,在涵洞進出 口及涵洞中心分別設輅,每座涵洞測點數量為6個。涵洞填土后觀測點可
21、從邊墻位輅移 動到帽石上,涵洞進出口的帽石上各設輅兩個測點,位于帽石兩側位輅;2.1.而梁梁部水準路線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形成閉合水準路線,沉降觀測點位布設及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如圖61.7所示,其中測點1, 2, 3, 4構成第一個閉合環,測點3, 4, 5, 6構成第二個閉合環。機3M詢沉博現劇收住布費H I".;日心意困145=".電卻工圖6.1.7橋梁梁部沉降觀測水準路線示意圖2.1.8橋梁墩臺水準路線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形成閉合水準路線,沉降觀測點位布設于墩臺兩側,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如圖6.18所示:沉降監測點基準點圖6.1.8橋梁墩臺沉降觀測水準路線示
22、意圖2.2觀測元件與埋設技術要求2.2.1承臺觀測標沉降觀測樁:喝舉20mmi岡筋,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埋輅深度不小于01位高出埋設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銹處理。完成埋設后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I/ 錨固砂漿E/2.2. 源身觀測標:米用j 14mm銹鋼螺栓。見卜圖所7K:1201210020干j0 040x40x220圖6.2.1承臺觀測標設輅族20 mm鋼筋圖6.2.2墩身觀測標設輅6.2.晰臺觀測標、梁體觀測標、涵洞觀測標設輅可參考圖6.21的墩身觀測標設森624a查軌道鋪設時梁體測電的轉移技術要求待補充規定中詳細要求。2.3觀測技術要求2.3.1 從承臺施工完成后,就要開始進行沉降
23、首次觀測,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 當墩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觀測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隨施工的逐步進行依次 進行墩身、橋臺、梁體的變形觀測。2.3.2 降觀測設備的埋設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施工單位的橋梁施工要與設備的 埋設做好協調,做到互不干擾、影響。觀狽股施的埋設及沉降觀測工作應按要求進行, 不育弊響橋梁施工質量。2.3.3 觀測精度要求:橋涵基礎沉降和梁體徐變沉降變形的觀狽晴度為± 1mm,讀數取位至0.01mm2.3.4 觀測頻次要求:墩臺基礎沉降觀測T殳根據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i次/i天,連表6.3.4-1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頻次表4世tmUM/室和勢變任啟a里&q
24、uot;表/崗SMtt例OtuzMH毓妙如胸i北4M上而3的背就他后如做潮M全/Hi次林U蚌口虹以若砒M蓄% 一不妙于2M北睡也崩同劑破酬肉金后24Ao-訃月512+卜昧/孫月世/孫月注:1、觀測墩臺沉降時,應同時記錄結構荷載狀態、環境溫度及天氣日照情況。2 、架橋機(運梁車)通過時觀測要求:第一次通過和第二次通過前后均需要觀測,其后每 續2次;其后每1次/3天,連續3次,以后1次/1周。梁體徐變觀狽牖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第14頁表2.3.4-2梁體徐變觀測頻次表梁體測量間隔表觀測階段觀測周期預應力終張拉張拉前、后各1次切應力張拉完成無柞軌道鋪設前張拉完成后第1天張拉完成后第3天張拉完成
25、后第5天張拉完成后13月,每7天為一測量周期橋梁附屬設施安裝1次/周,要求安裝前、后必須各有1次無柞軌道鋪設期間1次/周無柞軌道鋪設完成后第。3個月,每1個月/L測量周期第424個月,每3個月/L測量周期涵洞沉降觀狽牖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涵洞頂填土沉降的觀測應與路基沉降觀測同步進行。表2.3.4-3涵洞沉降觀測頻次表現滿階段京耦兼次備注息費極海穗林工薪/ 1/設tOH勵主體蔚工完成全程一背置變化首后名1次或1次/月洞頂虹施工全程荷殿化前后與做成1次架橋機(適科)妣全程苜后至燦行2雙過前后的舞浦朗堯工無電軌道筋沒前訃月巖石牌的橋梁,一股不宜少于2個月全程一1次/用無破軌道獻扁成后24 個
26、月O訃月世/月工后孤卡朝桐S12 M1次/訃月1亂24個月1次/孫月注:1、架橋機(運梁車)通過時觀測要求:每 1次/1天,連續2次;其后每1次/3天,連續3次,以后1次/1周。2.3.5 梁體徐變境計算:對于梁體的徐變變形觀測,每孔梁支點之間的梁體徐變變 形應以兩支點的連線為基準線進行觀測計算,由于下部結構沉降變形的影響,該基準線 的位輅會發生變化,梁體觀測點至該基準線的垂直距離利用幾何方法計算取得,垂直距離差值就是梁體徐變變形量。3隧道工程沉降變形觀測技術要求3.0.1隧道工程沉降觀測是指隧道內線路基礎的沉降觀測,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 它如洞頂地表沉降、拱頂下沉、斷面收斂沉降變形等不列入本
27、沉降觀測的內容。3.0.2隧道內T殳地段沉降觀測斷面的布設根據圍巖級別和結構類型分別確定,不 良地質和復雜地質區段適當加密布設。3.0.3隧道洞口、明暗分界處和變形縫處均應進行沉降觀測。3.1 觀測斷面和觀測點的設置原則3.1.1 隧道洞口里程、隧線分界里程、明暗分界里程與襯砌類型變化處以及變形縫 兩側均應布輅觀測斷面。具體如下: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圍內應至少布設一個觀測斷面;隧線分界點處,線、隧兩側分別設輅至少一個觀測斷面;明暗交界處、襯砌類型變化處以及變形縫兩側應至少布設兩個斷面;3.1.2 隧道進、出口進行地基處理的地段,從洞口起每25m布設一個斷面。洞身-暗洞段一般地段沉降觀測斷面的布
28、設根據地質圍巖級別確定。一般情況下,暗洞地段田級 圍巖每400m IV級圍巖每300m V級圍巖每200mW設一個觀測斷面;嚴重不良地質和復雜地質區段(包括地應力較大、斷層或隧底溶蝕破碎帶、膨脹土 等不良和復雜地質區段,特殊基礎類型的隧道段落、隧底由于承載力不足進行過換填換 填、注漿或其它措施處理的復合地基段落)觀測斷面的間距為Tm段的一半。洞身-明洞段長度大于20m的明洞,每20m設輅一個觀測斷面。當長度不足時,每段圍巖或不 同襯砌段應至少布輅一個斷面。3.1.3 隧道工程完成后,每個觀測斷面在相應于兩側邊墻處設一對沉降觀測點、變 形縫處每個觀測斷面設輅4個沉降觀測點,原則上設于高于水溝蓋板
29、0.3m處和變形縫 前后各Q5m處。3.2 觀測元件與埋設技術要求1.1 .1觀測點埋設參考圖2.21所示承臺觀測標的設輅。1.2 .抗柞軌道鋪設時隧道測電的轉移技術要求待補充規定中詳細要求。3.3 觀測技術要求3.3.1 隧道沉降觀測從仰拱施工結束后立即進行,觀測時間不得少于3個月。當觀 測數據不足或工后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適當延長觀測期。3.3.2 隧道沉降觀測水準的測量精度為有 mm,讀數取位至0.01mm3.3.31 道水準路線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準路線,沉降觀測點位 布設于觀測斷面隧道內壁兩側,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如圖7.33所示: 316內則的點X 丁性孑點
30、一 理和產圖3.3.3隧道沉降觀測水準路線圖第17頁3.3.32 道沉降變形觀測據 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每階段的沉降觀測在開始 時可一般每周觀測一次,以后可根據兩次觀測的沉降量調整沉降觀測的頻度,但兩次的 觀測沉降量不宜大于1mmi表3.3.4隧道沉降觀測頻次表觀測階段觀測頻次備注觀測期限觀測周期仰拱施工完成至無柞軌道鋪設前3個月1次/周無柞軌道鋪設期間全程1次/天無柞軌道鋪設完成后3個月。1個月1次/周13個月1次/2周4過渡段工程沉降變形觀測技術要求4.0.1過渡段應考慮線路縱向平順性和不同結構物差異沉降的觀測和評估,橋涵兩 端的過渡段、路隧過渡段及塹堤過渡段均需進行沉降觀測。4.0.
31、2過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評估應沿線路方向考慮各觀測斷面和各種結構物之間 的關系綜合進行。4.0.3寸線路不同下部基礎結構物之間,以及不同地基條件或不同地基處理方法之間 形成的各種過渡段,應重點分析評估其差異沉降。4.1觀測斷面和觀測點的設置原則8.1.1不同結構物起點處、距起點510m 2A30m處分別設輅觀測斷面。每個橫 向結構物每側各設輅一個觀測斷面,沿涵洞軸線設路基觀測斷面。每個觀測斷面觀測點 設輅同路堤。參照圖814橋路過渡段設鳧示意圖無需我£就道端刺)1H(|7 11 I 整依堂躊過渡段設置示意圖孀設宣軌道端剌)圖411a路橋間過渡段觀測斷面設輅示意圖-0基床耒層L=a+(H-h) Xn配,碎石皮原底層級配碎石摻州大泥 7w-底床以下路堤Xn在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層路堤與橫向結構物連接處過渡段(結構物頂距坑底高度2. 0m)設置示意圖石基床表層理床底;5?=1LfFKh2TS和碎石摻 基床以下路堤=VnXh2基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教育項目管理辦法
- 杭州安保成本管理辦法
- 智慧城市工作管理辦法
- 券商資金運營管理辦法
- 網絡與新媒體的應用與發展
- 機場服務檢查管理辦法
- 營銷傳播整合的理念與特點
- 綜合實踐項目研究報告
- 保姆保潔收納管理辦法
- 金屬礦山安全費用提取標準
- 2025-2030中國硫酸鋇行業發展狀況及前景策略研究報告
- 米酒營銷知識培訓課件
- 運動課跳房子課件
- 造影劑過敏急救處理規范
- 意式極簡全案設計
- 2025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遼寧省分公司校園招聘筆試備考試題及完整答案詳解1套
- 多災種耦合應對-洞察及研究
- 朗讀協會工作報告
- T/CERDS 1-2021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
- 2025農發銀行筆試題庫及答案
-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實驗中學2025屆數學八下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