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原蟲的鏡下形態及鑒別_第1頁
瘧原蟲的鏡下形態及鑒別_第2頁
瘧原蟲的鏡下形態及鑒別_第3頁
瘧原蟲的鏡下形態及鑒別_第4頁
瘧原蟲的鏡下形態及鑒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瘧原蟲的鏡下形態瘧原蟲的鏡下形態 及鑒別要點及鑒別要點主要內容主要內容1.四種瘧原蟲厚薄血膜中各期形態結構及鑒別要點2.鏡檢示教瘧原蟲生活史簡圖(間日瘧為例)瘧原蟲鏡下形態o Pf、Pv、Pm、Po四種瘧原蟲厚薄血膜鏡下形態及鑒別人體瘧原蟲的基本結構o瘧原蟲基本構造為細胞質(胞漿)、核和瘧色素細胞質(胞漿)、核和瘧色素這三要素。三要素。o1.1.細胞漿細胞漿 被染成蔚藍色或深藍色蔚藍色或深藍色,隨著蟲體發育長大,細胞漿逐漸增多。薄血膜中常見的血液成分薄血膜中常見的血液成分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血小板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紅細胞如何確定血片為陰性如何確定血片為陰性 檢查全部厚血膜未查見瘧原蟲。檢查全部

2、厚血膜未查見瘧原蟲。 最少檢查最少檢查100個厚血膜油鏡視野未查見個厚血膜油鏡視野未查見 瘧原蟲。瘧原蟲。 鏡檢時間應不低于鏡檢時間應不低于20分鐘。分鐘。瘧原蟲種、期英文縮寫o 間日瘧Pvo 惡性瘧Pfo 三日瘧Pmo 卵形瘧Poo 環狀體Ro 大滋養體To 裂殖體So 配子體G薄血膜Pf形態 惡性瘧惡性瘧環狀體環狀體感染的紅細胞:大小正常,顏色較深。蟲體大?。狠^小,約為紅細胞直徑1/5-1/6。胞漿:藍色,環狀,纖細,有時位于紅細胞的邊緣。常見多個原蟲同寄生于一紅細胞的現象。核:紅色一個,常有二個。瘧色素:無。惡性瘧原蟲惡性瘧原蟲-環狀體環狀體環纖細,約為RBC直徑的1/6,RBC不脹大核

3、1個,但2個常見,紅細胞常含2個以上原蟲惡性瘧環狀體、大滋養體o 被寄生的紅細胞形態正常,一個紅細胞內有一個環狀體,另一個紅細胞內有三個環狀體,其中一個環狀體貼于紅細胞上緣。(800 )o 蟲體大小已超過被寄生紅細胞直徑的1/2,空泡大,無阿米巴樣偽足,紅細胞形態正常,不脹大,未見茂氏點。(1250 )Pf鳥眼狀環狀體,一個細胞寄生2環狀體惡性瘧厚血膜環狀體Pf R惡性瘧裂殖體前期、裂殖體o 被寄生的紅細胞不脹大,無茂氏點;蟲體小于正常紅細胞,核已分裂成7塊,色素團塊黑褐色。(900)o 被寄生的紅細胞不脹大,蟲體小于正常紅細胞,內含20個裂殖子,色素團塊位于左側。 (900 厚血膜)惡性瘧惡

4、性瘧成熟裂殖體成熟裂殖體紅細胞紅細胞:大小正常,顏色大小正常,顏色 較深,可見茂氏小點。較深,可見茂氏小點。大小大?。合x體較小。蟲體較小。胞漿和核胞漿和核:裂殖子裂殖子832 個,通常為個,通常為818個,個, 排列不規則,核紅色,胞排列不規則,核紅色,胞漿藍色。漿藍色。色素色素:黑褐色,集中于中央黑褐色,集中于中央或一側?;蛞粋?。惡性瘧惡性瘧雌(大)配子體雌(大)配子體形態形態形狀形狀:新月形,兩端稍尖。胞漿胞漿:深藍色。核核:一個,較小,致密,深紅色,位于中央,核周可見透明不染色帶。瘧色素瘧色素:黑褐色,密布于核的周圍。薄血膜薄血膜惡性瘧雄(?。┡渥芋w惡性瘧雄(?。┡渥芋w形態形態形狀:形狀

5、:臘腸形,兩端鈍圓。臘腸形,兩端鈍圓。胞漿:胞漿:淺藍色或淡紫紅色。淺藍色或淡紫紅色。核:核:一個,較大,疏松,一個,較大,疏松,位于中央,淺紅色,核位于中央,淺紅色,核周可見不染色帶。周可見不染色帶。瘧色素:瘧色素:黑褐色,松散分黑褐色,松散分布于核周圍。布于核周圍。薄血膜惡性瘧雌、雄配子體o 雌配子體:半月形,兩端較尖;核小致密,位于蟲體上1/3部,色素圍于核周;胞漿深藍色。蟲體外包有紅細胞膜。(1250)o 雄配子體:臘腸形,兩端鈍圓;核大疏松,位于蟲體中部,色素圍于核周;胞漿淡紅色。蟲體外包有紅細胞膜。(800)惡性瘧厚薄血膜下環狀體、配子體薄血膜薄血膜Pv形態形態間日瘧間日瘧 環狀體

6、環狀體感染的紅細胞:感染的紅細胞:脹大不脹大不明顯,基本正常。明顯,基本正常。蟲體大?。合x體大?。狠^大,約為較大,約為紅細胞直徑紅細胞直徑1/3。胞漿:胞漿:環狀,淺藍色。環狀,淺藍色。核:核:紅色,一個,偶有紅色,一個,偶有二個。二個。瘧色素:瘧色素:無。無。薄血膜間日瘧大滋養體形態薄血膜間日瘧大滋養體形態感染的紅細胞:感染的紅細胞:脹大褪色,出脹大褪色,出現形狀大小相等、分布均勻、現形狀大小相等、分布均勻、數目較多、鮮紅色的薛氏小數目較多、鮮紅色的薛氏小點。點。蟲體大?。合x體大?。狠^大。較大。胞漿:胞漿:不規則,淺藍色,出現不規則,淺藍色,出現阿米巴偽足,有空泡。阿米巴偽足,有空泡。核:核

7、: 紅色,一個。紅色,一個。瘧色素:瘧色素:有,細小桿狀,黃褐有,細小桿狀,黃褐色,分布不均勻。色,分布不均勻。間間 日日 瘧瘧 大大 滋滋 養養 體體 蟲體不規則,較大;阿米蟲體不規則,較大;阿米巴樣空泡明顯;瘧色素細巴樣空泡明顯;瘧色素細小,黃褐色。小,黃褐色。 間日瘧大滋養體間日瘧大滋養體間日瘧間日瘧成熟裂殖體成熟裂殖體紅細胞紅細胞:脹大,褪色,可見薛:脹大,褪色,可見薛氏小點。氏小點。大小大小:個體較大。:個體較大。胞漿和核胞漿和核:裂殖子:裂殖子1224個,個,通常為通常為1618個,排列不個,排列不規則,核紅色,胞漿淺藍色。規則,核紅色,胞漿淺藍色。瘧色素瘧色素:黃褐色,常集于瘧原

8、:黃褐色,常集于瘧原蟲的一邊。蟲的一邊。間日瘧裂殖體間日瘧裂殖體薄血膜間日瘧雌(大)配子體形態薄血膜間日瘧雌(大)配子體形態形狀大小形狀大?。簣A形或橢圓形,較大。胞漿胞漿:深藍色。核核:一個,較小,深紅色,常偏于一邊,核周可見明顯不染色帶。瘧色素瘧色素:黃褐色,均勻散在,數目較多。間日瘧雄(?。┡渥芋w形態形狀大小形狀大小:圓形,蟲體較大。胞漿胞漿:淺藍色。核核:一個,較大,疏松,位于中央,淺紅色,周圍有明顯不著色帶。瘧色素瘧色素:黃褐色,散在分布。薄血膜 Pv T、S1.被寄生的紅細胞明顯脹大,有薛氏點;滋養體胞漿有明顯阿米巴樣偽足。(1250)2.核已分裂成7塊,黃褐色色素漸趨集中;被寄生的

9、紅細胞明顯脹大。 (800)3.核已分裂成18塊,色素顆粒聚集成塊狀,位于蟲體中部左下方,另一色素團塊呈斜條狀,位于蟲體左上部;被寄生的紅細胞明顯脹大,有薛氏點。其左上方為一大滋養體。(1250)間日瘧早期大滋養體,薛氏點明顯間日瘧大滋養體1050 厚血膜 Pv1.Pv環狀體(上右左各1個)、大滋養體(下1個)2. Pv大滋養體(4個)3. Pv大滋養體(上)、裂殖體(下)Pv T 厚血膜三日瘧大滋養體、裂殖體o 被寄生紅細胞不脹大,無點彩;蟲體較大,斜列于紅細胞中,呈帶狀,核條狀,色素顆粒粗大,主要分布于蟲體邊緣部分。(800)o 裂殖子8個,呈花瓣狀排列,色素聚于蟲體中部。(800 )Pm

10、 R三日瘧裂殖體1.裂殖子6個,排列成菊花狀,色素居中。薄血膜2.裂殖子8個,排列成菊花狀,色素居中。薄血膜3.裂殖子6個,排列成菊花狀,色素居中。厚血膜三日瘧雌、雄配子體o 雌配子體:蟲體已充滿寄生紅細胞,核三角形,較致密,位于蟲體下端;色素顆粒粗大,砂粒狀,散于胞漿中。(800 )o 雄配子體:蟲體已充滿寄生紅細胞,核大疏松,幾乎占滿左側半個紅細胞;色素粗大,散在;紅細胞不脹大。 (800 )三日瘧厚血膜裂殖體,裂殖子6個卵形瘧環狀體、大滋養體o 被寄生紅細胞稍脹大,早期出現粗大薛氏點。(1250 )o 被寄生紅細胞稍脹大,有粗大薛氏點及傘狀邊緣;蟲體小于正常紅細胞,不呈阿米巴狀。( 80

11、0 )Po T卵形瘧雌、雄配子體o 雌配子體:寄生蟲細胞稍脹大,有粗大薛氏點;蟲體小于正常紅細胞,核1個,致密;色素顆粒狀,散在蟲體內。(800 )o 雄配子體:寄生蟲細胞稍脹大,薛氏點粗大明顯;蟲體小于正常紅細胞,核大,疏松,位于蟲體中部;色素粗大、粒狀、散在(1250 )卵形瘧厚薄血膜裂殖體,裂殖子分別為10個、12個Po S卵形瘧配子體,紅細胞掃把狀邊緣厚薄血膜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厚薄血膜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薄血膜:薄血膜:用血量少1-1.5ul,瘧原蟲的形態完整,便于瘧原蟲蟲種的鑒定。為保證檢測的敏感性,常耗時較多,不適用于大規模調查;常出現漏診。厚血膜:厚血膜:用血量較多4-5ul,瘧原

12、蟲胞漿和核有一定程度的固縮,較難識別;但須查范圍小,節省時間,陽性檢出率較高。 紅細胞通常紅細胞通常脹大脹大 薛氏點明顯薛氏點明顯 成熟環狀體成熟環狀體粗大粗大滋養體有阿滋養體有阿米巴樣偽足米巴樣偽足可見不同發可見不同發育期的原蟲育期的原蟲 間日瘧(間日瘧(P. vivax )鑒定要點)鑒定要點1.環狀體纖細環狀體纖細, 紅細紅細胞不漲大胞不漲大2.一個紅細胞內可一個紅細胞內可有幾個環狀體有幾個環狀體 3.一個環狀體可有一個環狀體可有2個核個核 4.幼稚環狀體可貼幼稚環狀體可貼在紅細胞邊緣在紅細胞邊緣 5.配子體呈新月形配子體呈新月形或臘腸形或臘腸形 6.可出現茂氏點可出現茂氏點惡性瘧(惡性瘧

13、(P.falciparum)鑒定要點)鑒定要點三日瘧(三日瘧(P.malariae)鑒定要點)鑒定要點1.環狀體可呈環狀體可呈方形方形2.帶狀形大滋帶狀形大滋養體是其養體是其特點特點 3.成熟裂殖成熟裂殖體體呈菊花狀呈菊花狀,內含,內含612個裂殖個裂殖子子 4.紅細胞不脹紅細胞不脹大,略縮大,略縮小小5.有時有西門有時有西門氏點氏點卵形瘧(卵形瘧(P. ovale)鑒定要點)鑒定要點紅細胞略脹紅細胞略脹大或不變大大或不變大 紅細胞邊緣紅細胞邊緣呈車輪狀呈車輪狀環狀體有時環狀體有時呈現呈現魚眼狀魚眼狀薛氏點明顯薛氏點明顯 成熟裂殖體成熟裂殖體呈菊花狀呈菊花狀, ,類類似三日瘧原似三日瘧原蟲蟲,

14、 ,但更粗大但更粗大原蟲呈卵圓原蟲呈卵圓形形 瘧原蟲與其它物體的鑒別瘧原蟲與其它物體的鑒別o 白細胞殘骸和幼稚紅細胞殘骸白細胞殘骸和幼稚紅細胞殘骸 白細胞破裂后散出的顆粒,易誤認為環狀體的核,但看不到胞漿;白細胞殘骸和幼稚紅細胞殘骸常為藍色,與瘧原蟲胞漿相似,有時與其它紅點或與血小板巧合在一起,容易誤認為瘧疾原蟲。鑒別時如果形同大滋養體,可根據瘧色素來鑒別;如形同環狀體,可根據蟲體大小、折光是否均勻、核與胞漿是否在同一平面,其它視野內有無瘧疾原蟲等仔細分析判定。o 灰塵和染色液的色素沉著灰塵和染色液的色素沉著 灰塵和染色液的色素沉著在血膜的表面上時,易被誤認為是瘧色素,可依據其顆粒的形狀、大小

15、、色澤、有無核與胞漿的結構來鑒別也可轉動顯微鏡的微調,看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o 細菌細菌 細菌尤其是球菌在厚血膜中常被染成紅色小點,與瘧原蟲的核相似,最易混淆。球菌形體較大,邊緣光滑,且與紅細胞不在同一平面。o 水中原蟲水中原蟲 水中原蟲有時也可看到核、胞漿和空泡,與間日瘧大滋養相似,但無瘧色素,而空泡多如網眼o 植物種子植物種子 有很清晰的厚薄一致的邊界,染色較深、無瘧色素,也看不到核,且有柄脫落時的痕跡瘧原蟲鏡下形態o 鏡檢示教Pf,環狀體:雙核多見,幼稚環狀體常貼于紅細胞邊緣A member of the UN forces in East Timor. Presented with h

16、igh temperature. P.Falciparum (惡性瘧) Ringform (環狀體)Pf,雌配子體Pf,配子體、環狀體Pv,環狀體3個,左側為3個MP寄生同一紅細胞抑或裂殖體Pv,2個環狀體寄生同一紅細胞,少見;中部2個大滋養體Pv,左上為未成熟裂殖體,右下為大滋養體Po,大滋養體Pv,雄配子體Pf,環狀體,數量多Pv,環狀體,大滋養體(厚血膜中不易區分,主要看胞漿多少)P PMalarae Malarae ( (三日瘧三日瘧) ) Trophozoite(大滋養體)(大滋養體)Pm帶狀大滋養體帶狀大滋養體Female patient, arrived from Brazil two weeks previously. Flu like symptoms since arrival. A typical Plasmodium malariae presentationBroad band form of plasmodium (帶狀大滋養體) Red cells not enlarged(紅細胞不脹大)病例,男,45歲,安哥拉務工返回1個月發病,2013年6月3日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