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圩村充分就業示范村創建總結》_第1頁
《屯圩村充分就業示范村創建總結》_第2頁
《屯圩村充分就業示范村創建總結》_第3頁
《屯圩村充分就業示范村創建總結》_第4頁
《屯圩村充分就業示范村創建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章屯圩村充分就業示范村創建總結為了加強農村社區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推進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加快農民轉移就業進程,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及和諧勞動關系建設,自_年10南潯區人事局在我村開展充分就業示范村試點以來,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概況屯圩村位于南潯鎮以南5.8公里,潯練公路穿村而過,距橫街集鎮1.5公里。全村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共有農戶486戶,總人口1716人,21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全村現有黨員97人,兩委會人員5人,大學生村官1人.全村現有耕地總面積2116畝(標準農田),桑地(白地)面積400畝,有百畝以上優質水產養殖大戶1個,百畝以上苗木基地1個,擁有特

2、色效益農業大戶15家,種養大戶總面積750畝,農戶發包面積800畝。屯圩村近年來個私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全村共擁有以各類中小企業68家,職工近1000名。201*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5020萬元,利稅總額3213萬元;糧食總產量1335噸。201*年村集體收入83.14萬元,人均集體可支配收入484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609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3520元。全村形成了以木質品加工、辦公家私生產為主的產業鏈,依托南潯木地板產業優勢,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競爭力,促進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近幾年的屯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全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全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3、電力、電信、廣播、有線電視、自來水等設施齊全。建有農民公園,老年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室等,不斷美化屯圩村的生態環境,通過多項就業措施,不斷拓寬就業渠道,讓村民安居樂業,不斷提升屯圩村的整體品位。主要措施:_年10月份以來屯圩村在創建充分就業示范村過程中,積極貫徹上級政策,以服務村民,保障村民就業為主,采取以下措施。1、村班子高度重視,責任到人。我村將創建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實施書記負責制,制定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2、入戶調查,摸清底數。完成調查摸底工作,掌握了創建基礎數據,建立健全了工作臺賬。全村現有人口1764人,其中在冊1716人,其余48人戶口

4、沒有落戶,低保戶20戶,36人,殘疾人34人,其中男24人,女10人,建立了農村勞動力基本情況、全村現有年齡段勞動力1035人,其中男563人,女472人,從事一產25+12,二產280+262,三產206+111,上學34+44,從事家務勞動56人,勞動年齡段內殘疾人19+7人,無勞動能力的殘疾人5人,求職登記、培訓情況、就業困難群體援助、用工信息采集更新、勞動法制宣傳培訓、用工專項檢查等信息臺賬,按季度更新,并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全面掌握了本村適齡勞動力就業和失業情況。3、組織就業幫扶活動。開展多樣化的就業援助活動(包括就業指導、就業咨詢、就業宣傳、與村內企業簽訂優先用工協議)。村兩委會班

5、子成員積極聯系本村企業,收集就業信息,并積極開發村級公益事業崗位,吸收富余勞動力,確保了村內98%以上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勞動力實現各種形式的就業。4、強化企業動態監管。發揮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管理作用,承擔起開展政策宣傳、采集用工信息、勞資糾紛調處和勞動保障服務等工作職責,并及時更新轄區內各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基本信息,全面掌握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工資支付、辦理社保、持證上崗、用工備案等情況。5、積極開展職業培訓。首先,建立了培訓責任制,由大學生村官負責組織培訓,并對培訓人員進行動態管理。利用遠程教育網絡課件對村民進行就業指導,針對養豬戶、種植戶進行遠程技術學習40余人次,同時緊密配合鎮里的培訓

6、安排,做到每期培訓都安排村民參加,并讓他們學有所用。工作成效1、_年10月開始創業從充分就業示范村到_年5月底通過村兩委會介紹或者提供相關信息達到就業的農村富余勞動10名,其中六名是就業困難人員,幫助一名村民創業,提供相關的政策參考,成功建立了細木工板加工作坊。2建立了人力資源調查冊、登記求職人員名單、就業困難人員名冊、用人單位空崗報告、培訓記錄冊、就業援助情況冊等六份臺帳,并輸入電腦,以電子版形式進行保留,以季度為單位進行更新,掌握了全村勞動力變動情況,對登記報名的求職人員進行適時走訪,傳達相關崗位用工信息;與企業簽訂優先用工責任書,優先錄用村兩委會推薦的勞動力。下一步打算進一步完善各種已建

7、立的工作機制,探索新的創建充分就業示范村的新途徑,落實各種措施的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有就業愿望的村民就業率達到98%以上,結合201*年我村作為南潯鎮工業平臺土地征用村,切實做好失地農民的各項就業及勞動保障措施,努力引導村民辦好養老保險,促進我村和諧穩定發展。存在困難由于創建充分就業示范村是一項長期任務,調查基數大,需要投入經費較大,由于村兩委會人力有限,財力有限,長效機制建立有難度。擴展閱讀:二道橋鎮創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鎮工作總結二道橋鎮創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鎮工作總結二道橋鎮位于杭錦后旗西南部,全鎮轄地面積38萬畝,耕地18萬畝。全鎮3.7萬人,農村勞動力2.1萬人,全鎮共有農村富

8、余勞動力4256人。今年以來,二道橋鎮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創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旗工作,動員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采取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積極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有效地促進了我鎮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截止目前,二道橋鎮共計有3930人外出務工,其中六個月以上2965人,六個月以下965人,勞務收入達到4200多萬元,92.3%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全鎮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加強領導,建立組織,健全機構。為確保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各項工作扎扎實實的開展,我們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的同時,著力構建鎮

9、、村、社三級工作網絡和就業服務網絡,實現了“四個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我鎮專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親自任組長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小組,并形成了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具體事情有人辦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機制。二是機構建設到位。在完善鎮勞動社會保障事務所和村勞動保障工作站建設的基礎上,建立了社就業服務站,并配備就業信息員,形成了鎮、村、社三級轉移就業服務體系,實現了人員、經費、場地、機構、制度、工作“六到位”。三是資金籌措到位。為確保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順利開展,我鎮結合“十個一”工程的開展,積極協調包扶單位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加大投入,對就業服務網絡建設和村勞動保障工作站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改

10、造和完善,加大了就業信息收集發布力度,為不斷滿足廣大企業用工需求和全鎮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架設金橋。四是工作部署到位。我鎮按照杭錦后旗創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旗實施意見的要求和安排,結合全鎮實際情況,召開了專題會議,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具體工作,明確了目標任務,制定了實施方案,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二、廣泛宣傳,轉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意識。通過廣播、墻報、村務公開欄、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和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促進活動,深入群眾開展政策引導、法律宣講、觀念更新等內容的廣泛宣傳,切實增強外出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積極宣傳國家優惠政策以

11、及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對于加快發家致富步伐、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意義,宣傳外出打工的成功典型,充分發揮勞務經紀人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傳、幫、帶作用,提高廣大群眾對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正確認識,增強就業意識,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有組織轉移。三、強化培訓,全面提高勞動力素質。一是引導性培訓與轉變觀念相結合。針對農民“小富即安、怕吃苦、不愿外出”的現狀,勞動保障所結合“三下鄉”、科技培訓、家長會等,在開展培訓過程中著重在轉變就業觀念上下功夫,積極組織農民開展各種引導性培訓,改變農民的就業觀念。在杭錦后旗第二中學,針對即將畢業進入社會的中學生和家長進行了“如何正確尋找就業崗位”的引導性培訓。二是綜合素質培訓

12、與實用技術相結合。我鎮堅持“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和“先培訓后輸出”的原則,按照市場和企業用工需求,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梳理、歸類,確定培訓項目和內容,今年我鎮積極與轄區內企業協調開辦各類崗位技能培訓班,組織230名農村勞動力參加了各類技能培訓班,并且合部合格實現轉移就業,完成了培訓轉移任務。三是創業培訓與具體項目相結合。針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創業難的現狀,采取多項措施強化創業培訓。首先,抓好宣傳動員。有針對性地在農副產品流通、加工、餐飲、服裝銷售、種養殖等行業方面開展創業培訓宣傳,并通過學員之間互相影響,帶動創業。我鎮充分利用農閑季節,結合“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努力做好農村勞動力

13、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勞動技能、社會道德和法律意識。同時,持續做好企業用工需求信息采集工作,及時向廣大農村求職者發布信息。對農村就業困難群體實行就業援助政策,培訓后推薦就業崗位。今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7350人,參訓率達35%,其中培訓后轉移就業3305人,占轉移就業的84%。四、加大產業化扶持和發展力度,增強吸收轉移能力。就地轉移和消化勞動力是我鎮的一大優勢所在,每年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富余勞動力是通過當地企業就地吸收轉移解決的。因此我鎮借助農副產品流通加工優勢,大力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通過引導和出臺優惠政策,加快鎮內勞動密集型企業建設步伐,提高農副產品流通加工企業吸納能力。富生農副產

14、品購銷部、雙保面粉廠、樂豐糧油收儲公司、金達番茄廠、坤源工貿公司、慶豐番茄廠等個體私營企業得到快速發展,經營規模逐年擴大。通過產業扶持全鎮有1700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轉移就業。五、落實優惠政策,優化創建環境。一是以創建農民工創業園區為載體,積極落實優惠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大“syb+實訓模塊+小額擔保貸款+后續服務”的推行力度。開展創業指導服務,為自主創業的農村勞動力提供創業信息、創業策劃、項目推薦、企業管理、政策咨詢、創業貸款、跟蹤指導等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將園區創業全部納入了小額貸款、利息補貼、培訓補貼等優惠政策的落實范疇。目前,創業園區已舉辦創業培訓班兩期,培訓學員

15、45名,并且為每名學員發放貼息小額擔保貸款3萬元。園區內現已建成加工、養殖、農副產品購銷等企業20多家,吸納400多名當地富余勞動力和200多名外來務工者在此務工,園區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務工人員平均收入達到了1萬元以上。二是認真開展免費職業介紹和免費招工服務,我鎮為有求職愿望的農村勞動力全部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并為錦嶸農業科技公司、坤源工貿公司、金元山果蔬加工廠等企業免費招工320人。三是加強了對“零轉移家庭”和困難就業群體的幫扶,實現了“零轉移家庭”的動態消零。六、強化服務,搞好維權。為了維護好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我鎮開展了企業勞動用工專項監察活動,加大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力度,規范用工關系,

16、加強就業合同的管理,督促用工單位與農民工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同時,組織農村勞動力有組織的轉移,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比較集中的慶豐農民工創業園區成立了工會組織,加強了務工人員的自我管理和維權能力。總體上,我鎮農村勞動力轉移就工作和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還存在勞動力素質低,轉移就業領域狹小,從業結構單一,勞動報酬低等問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壓力仍然很大。我們將不斷學習先進工作經驗,創新工作方法,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力度,提高勞動力素質,增強就業能力,改善就業結構,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序穩定轉移。為進一步深化創建工作,鞏固創建基礎,擴大創建成果。我們下一步工作打算:1、進一步完善就業工作平臺職能和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加強服務機構建設,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主動參加技能培訓與鑒定。2、建立健全臺帳和報表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