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散_博濟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草豆蔻散_博濟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草豆蔻散_博濟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草豆蔻散_博濟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草豆蔻散_博濟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豆蔻散_博濟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草豆蔻散_博濟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61.1.組成: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61.2.功效:胃口冷,吃食無味;脾泄瀉不止;酒后數圊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飲食。61.3.來源:博濟卷三。6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62.相似度60%:養胃湯62.1.組成:草果仁5錢,藿香5錢,陳皮7分半,甘草2錢,肉桂2錢。62.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62.3.加:草果仁、藿

2、香62.4.減:草豆蔻、蠻姜62.5.功效:感寒發瘧。62.6.來源:育嬰家秘卷四。63.相似度60%:七情湯63.1.組成:肉桂、陳皮、人參、甘草。63.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63.3.加:人參63.4.減:草豆蔻、蠻姜73.5.功效:妊娠內傷七情,胎動不安者。73.6.來源:女科切要卷三。74.相似度60%:七氣湯74.1.組成:人參、甘草、肉桂、陳皮。74.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74.3.加:人參7

3、4.4.減:草豆蔻、蠻姜74.5.功效:氣郁。74.6.來源:女科萬金方。75.相似度60%:平胃散75.1.組成:丁香(炒)5錢半,陳皮(去白)3錢半,甘草(炙)3錢半,白姜(炮)1分,肉桂(不見火)2錢半。75.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75.3.加:丁香、白姜75.4.減:草豆蔻、蠻姜75.5.功效:大人小兒水瀉,胃氣虛弱,飲食減,可傳成赤白痢,羸瘦,時復腹痛不可忍。75.6.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了時發方。86.相似度50%:樸消急救飲86.1.組成:蒼術3錢,陳皮1錢半,厚樸2錢,甘草5分,

4、肉桂3錢,樸消5錢(俟上藥煎好,投入1-2沸即可)。86.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86.3.加:蒼術、厚樸、樸消86.4.減:草豆蔻、蠻姜86.5.功效:婦人臨產,忽子死腹中,或胎前患熱病,以致胎痿,或生理不順,坐草太遲,阻塞氣血,或穩婆不謹傷胎。86.6.來源:陳素庵婦科補解卷四。87.相似度50%:進食散87.1.組成:青皮1分,陳皮(去瓤)1分,草豆蔻3個,甘草1分(炙),訶子(去核,煨)5個,高良姜(薄切,炒)1分,川烏頭1個(炮,去皮臍),肉桂1分(去外皮)。87.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

5、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87.3.加:青皮、訶子、高良姜、川烏頭87.4.減:蠻姜87.5.功效:脾胃虛冷,不思食,及久病人脾虛,全不食者。87.6.來源:蘇沈良方卷四引李潛方。98.相似度50%:建脾湯98.1.組成:生姜1斤(洗,和皮切,入干瓷盆內,以鹽4兩淹1宿,日中拌曬,以鹽汁盡為度),草豆蔻(焙干)2兩,甘草(炙)2兩,陳皮(去白)2兩,神曲(炒)2兩,麥糵(炒,勿焦)2兩。98.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98.3.加:生姜、

6、神曲、麥糵98.4.減:肉桂、蠻姜98.5.功效:早出冒冷及酒病。98.6.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99.相似度50%:加味理中湯99.1.組成:人參3錢,白術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99.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99.3.加:人參、白術、干姜99.4.減:草豆蔻、蠻姜99.5.功效:傷寒,直中陰經,腹痛,怕寒厥冷,或下利嘔吐不渴,脈沉遲無力。99.6.來源:壽世保元卷二。910.相似度50%:回陽急救湯1010.1.組成:附子、干姜、人參、甘草、肉桂、陳皮。1010

7、.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1010.3.加:附子、干姜、人參1010.4.減:草豆蔻、蠻姜1010.5.功效:直中陰經,無熱,惡寒,面慘,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以轉側,不渴,臥多踡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沉細微。1010.6.來源:玉案卷二。1011.相似度50%:豆蔻散1011.1.組成:肉豆蔻(面裹,炮赤熱,去面)1個,草果子(炮,去皮)1個,縮砂(去皮)1錢,甘草(炙)1錢,肉桂(不見火)1錢,陳皮(去白)半錢。1011.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

8、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1011.3.加:肉豆蔻、草果子、縮砂1011.4.減:草豆蔻、蠻姜1011.5.功效:小兒吐奶。1011.6.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吉氏家傳。1012.相似度50%:豆蔻散1012.1.組成:草豆蔻(醋和面裹煨熟,去面和皮用)1兩,肉豆蔻仁1兩,陳皮1兩,陳粟米(以生姜汁浸1宿,焙干,取末)3兩,甘草半兩,干姜半兩。1112.2.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1112.3.加:肉豆蔻仁、陳粟米、干姜1112.4.減:肉桂、蠻姜1112.5.來源:雞

9、峰卷十二。11111. 原方1.1. 組成: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1.2. 功效:胃口冷,吃食無味;脾泄瀉不止;酒后數圊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飲食。1.3. 來源:博濟卷三。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2. 相似度60%:養胃湯2.1. 組成:草果仁5錢,藿香5錢,陳皮7分半,甘草2錢,肉桂2錢。2.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2.3. 加:草果仁、藿香2.4. 減:草豆蔻、蠻姜2.5. 功效:感寒發瘧。

10、2.6. 來源:育嬰家秘卷四。3. 相似度60%:七情湯3.1. 組成:肉桂、陳皮、人參、甘草。3.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3.3. 加:人參3.4. 減:草豆蔻、蠻姜3.5. 功效:妊娠內傷七情,胎動不安者。3.6. 來源:女科切要卷三。4. 相似度60%:七氣湯4.1. 組成:人參、甘草、肉桂、陳皮。4.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4.3. 加:人參4.4. 減:草豆蔻、蠻姜4.5. 功效:氣郁。4.6.

11、 來源:女科萬金方。5. 相似度60%:平胃散5.1. 組成:丁香(炒)5錢半,陳皮(去白)3錢半,甘草(炙)3錢半,白姜(炮)1分,肉桂(不見火)2錢半。5.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5.3. 加:丁香、白姜5.4. 減:草豆蔻、蠻姜5.5. 功效:大人小兒水瀉,胃氣虛弱,飲食減,可傳成赤白痢,羸瘦,時復腹痛不可忍。5.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了時發方。6. 相似度50%:樸消急救飲6.1. 組成:蒼術3錢,陳皮1錢半,厚樸2錢,甘草5分,肉桂3錢,樸消5錢(俟上藥煎好,投入1-2沸即可)。6

12、.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6.3. 加:蒼術、厚樸、樸消6.4. 減:草豆蔻、蠻姜6.5. 功效:婦人臨產,忽子死腹中,或胎前患熱病,以致胎痿,或生理不順,坐草太遲,阻塞氣血,或穩婆不謹傷胎。6.6. 來源:陳素庵婦科補解卷四。7. 相似度50%:進食散7.1. 組成:青皮1分,陳皮(去瓤)1分,草豆蔻3個,甘草1分(炙),訶子(去核,煨)5個,高良姜(薄切,炒)1分,川烏頭1個(炮,去皮臍),肉桂1分(去外皮)。7.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

13、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7.3. 加:青皮、訶子、高良姜、川烏頭7.4. 減:蠻姜7.5. 功效:脾胃虛冷,不思食,及久病人脾虛,全不食者。7.6. 來源:蘇沈良方卷四引李潛方。8. 相似度50%:建脾湯8.1. 組成:生姜1斤(洗,和皮切,入干瓷盆內,以鹽4兩淹1宿,日中拌曬,以鹽汁盡為度),草豆蔻(焙干)2兩,甘草(炙)2兩,陳皮(去白)2兩,神曲(炒)2兩,麥糵(炒,勿焦)2兩。8.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8.3. 加:生姜、神曲、麥糵8.4. 減:肉桂、蠻姜8.5. 功效:早出

14、冒冷及酒病。8.6. 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9. 相似度50%:加味理中湯9.1. 組成:人參3錢,白術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9.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9.3. 加:人參、白術、干姜9.4. 減:草豆蔻、蠻姜9.5. 功效:傷寒,直中陰經,腹痛,怕寒厥冷,或下利嘔吐不渴,脈沉遲無力。9.6. 來源:壽世保元卷二。10. 相似度50%:回陽急救湯10.1. 組成:附子、干姜、人參、甘草、肉桂、陳皮。10.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

15、,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10.3. 加:附子、干姜、人參10.4. 減:草豆蔻、蠻姜10.5. 功效:直中陰經,無熱,惡寒,面慘,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以轉側,不渴,臥多踡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沉細微。10.6. 來源:玉案卷二。11. 相似度50%:豆蔻散11.1. 組成:肉豆蔻(面裹,炮赤熱,去面)1個,草果子(炮,去皮)1個,縮砂(去皮)1錢,甘草(炙)1錢,肉桂(不見火)1錢,陳皮(去白)半錢。11.2. 原方對照: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1兩(炙),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11.3. 加:肉豆蔻、草果子、縮砂11.4. 減:草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