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外傷診治14例分析_第1頁
心臟外傷診治14例分析_第2頁
心臟外傷診治14例分析_第3頁
心臟外傷診治14例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臟外傷診治14例分析心臟外傷診治14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討心臟外傷的診治要點。方法回顧性分析14 例心臟外傷病人救治的臨床資料。結果 心臟破裂急診手術14例,搶 救成功12例,手術效果滿意,無明顯后遺癥,死亡2例。結論 早期 正確診斷和迅速開胸行心臟修補、止血是成功搶救心臟外傷的關鍵。 對于極度危重,尤其是瀕死或心臟已停跳的病人,主張行急診室剖胸 術。關鍵詞:心臟外傷;心臟壓塞;診斷;手術中圖分類號:r654. 2 r256. 2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 1672-1349(2007)12-1267-02心臟外傷是最危急的外科情況之一,病人常在極短的時間內死于 失血性休克或心臟壓塞,早期診斷和

2、及時果斷地手術治療是救治的關 鍵。2002年5月一2007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 14例心臟外傷病人, 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搶救成功。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 1 一般資料本組14例病人,男13例,女1例,年齡(18 65)歲。傷后就診時間15min至3h,表現為失血性休克9例,急性心 包填塞7例,其中3例發生心臟驟停。開放性心臟外傷11例,均為 銳器刺傷;閉合性心臟外傷3例,其中擠壓傷1例,醫源性損傷(心 臟介入治療、心包穿刺)2例。心臟傷口長(0. 53.0)mlo損傷部位: 右心室7例,左心室3例,左、右心房各2例。合并損傷:肋骨骨折 8例,肺刺傷5例,血氣胸6例,腹內臟器損傷3例。1

3、. 2方法全部病人急診手術治療,受傷至手術時間30min至6ho其中3例在急診室進行,其余送手術室手術。12例采用傷側前 外側切口,2例采用止中切口,其中1例采用體外循環。術中發現心 包積血(50350)ml,胸腔內積血(1003000)mlo心室裂傷用 4-oprolene帶墊片雙頭褥式縫合,左心耳破裂用心耳鉗鉗夾后結扎, 心房裂傷用4-opmleaae線直接縫合。合并損傷均同期手術處理。2結果本組14例病人中,3例心臟驟停病人行急診室剖胸術(ert),搶 救成功2例,死亡1例,11例于手術室中行開胸手術,搶救成功10 例,死亡1例,總救治成功率85.71%,病死率14.29%。死亡原因:

4、1例為刀刺傷致左室破裂,失血時間較長,失血性休克死亡;另1例 為高齡病人射頻消融術后,心肌灼傷面積較大,且合并主動脈關閉 不全。建立體外循環修補破口后,反流致左室高壓,膨脹明顯,無法 脫機。3討論心臟外傷是最危急的外科情況z ,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失 血性休克和心臟壓塞兩種類型,但二者不是截然分開的,往往同吋存 在而以種表現為主。若傷后血液流入胸腔或流出體外,主要表現為 失血性休克,大部分病人在入院前死亡。能接受治療的病人,多數以 心臟壓塞表現為主,心包傷口相對較小。心臟壓塞具有兩面性:一方 面,心臟受壓影響血液回流,使心排血量降低;另一方面,它能阻止 血液流出心臟,避免繼續失血,使病人有機

5、會得到救治,因此出現心 臟壓塞病人的生存率顯著高于未出現心臟壓塞者。開放性心臟外傷病人多在胸前、背部或劍突下心臟投影區有銳器 刺傷傷口,結合心臟壓塞或休克的臨床征象,不難做出診斷。特別強 調的是胸、背部或劍突下傷口的位置、深度和傷道方向的探查,對心 臟外傷的診斷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對瀕死的疑似心臟外傷病人,手指 傷道探查是最簡單快捷而有效的初步診斷手段,如臨床上有失血或心 臟壓塞表現,手指探查確定傷道進入胸腔,則具備了剖胸探查的基木 指證。木組有5例病人,手指傷道探查結果是急診剖胸的主要依據。 閉合性心臟外傷,臨床上比較少見,但在其死亡病例廠1檢屮,可高達 64%,說明臨床上存在一定數量的漏診、

6、誤診。原因可能是閉合性心 臟外傷多由較強暴力引起,常合并嚴重的顱腦、腹部外傷,易掩蓋心 臟損傷表現,而冃心臟壓塞典型的三聯征僅見于35%45%的病人, 使心臟外傷被,臨床醫工忽視。急診超聲檢查能迅速、準確、特異地 發現心臟壓塞、血胸、心臟或大血管損傷、縱隔血腫甚至肋骨骨折, 其敏感性為97. 5%,高于胸部x線的92. 5%,平均檢查吋間為1. 30min, 快于x線的14. 18min,故急診心臟超聲成為重癥胸外傷的常規檢查。 木組3例閉合性心臟外傷均由超聲確診。心包穿刺對心臟損傷的診斷 及急救的意義評價,文獻有不同意見。由于心包腔內快速出血形成血 凝塊可能影響診斷及引流效果,另外心包穿刺可

7、能打破心包壓塞與低 血壓之間暫時的穩定關系,故認為心包穿刺并不可取。本組病例中無 一例為診斷行心包穿刺。對確診或高度懷疑心臟破裂者必須立即手術探查,這是挽救病人 生命的重要措施。對于剛抵達診室生命體征即消火的病人,不應輕易 放棄搶救,ert是其生存的唯一希望。1981年ivatury提倡,穿透性 心臟傷只要轉運途中尚有生命體征的病人,即應積極地施行ert,其 對瀕死者的搶救成功率可達到30%40%。aiham等認為,對生命體 征不穩定者,施行ert的生存率可達50%。本組3例心臟停跳病人 實施ert,搶救成功2例。應強調的是急診科醫師必須學會緊急開胸 手術的技能,即使沒有胸外科醫綸在場,也應該

8、施行開胸術,做心包 減壓,恢復心跳,再交給胸外科醫師進一步處理。對于失血性休克者 應在快速補充血容量的同時緊急開胸,不必強調血壓恢復正常。搶救手術最佳人路是根據胸壁傷口的位置采用傷側前外側第4 肋間切口開胸,這一切口開胸快,便于直接暴露心臟的破裂口,還可 以根據術中情況變化適當延長切口,甚至橫斷胸骨向對側延長切口, 有助于同期處理其他臟器損傷。若估計病情嚴重或閉合性損傷難以判 斷損傷部位,則宜用胸骨正中切口,同吋準備體外循環設備,必要時 在心肺轉流下修補。本組12例采用左或右胸前外側第4肋間切口,2 例采用正中切口,其中1例采用體外循環。切開心包解除心臟壓迫后, 心臟傷口可能大出血,應用手指壓迫心臟裂口止血,用帶墊片無損傷 縫線縫合心臟裂口。縫合應保持較大的深度和跨度,結扎用力適度, 既能保證止血,乂不至于撕裂心肌組織。如裂傷臨近冠狀動脈,應在 血管下'潛行縫合,防止損傷冠狀動脈。心底部或心臟后壁傷口修補 困難者,應在體外循環輔助下修補。如心臟破口修補后能觸及震顫, 應警惕心內結構損傷的可能,可行心臟表面超聲檢查以明確有無室間 隔穿孔或膜損傷。心臟外傷病人的搶救成功,關鍵是早期正確診斷、迅速手術修補 止血以及有效的抗休克治療。對極度危重病人施行ert爭取搶救吋間 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目前尚無專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