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萜類習題_第1頁
第七章 萜類習題_第2頁
第七章 萜類習題_第3頁
第七章 萜類習題_第4頁
第七章 萜類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執業中藥師中藥化學歷年真題精選考前強化訓練:第七章 萜類和揮發油考前強化訓練A型題1.萜類化合物由哪種物質衍生而成A.甲戊二羥酸B.異戊二烯C.桂皮酸D.苯丙氨酸E.酪氨酸A2.倍半萜含有的碳原子數目為A.10B.15C.20D.25E.30B3.青蒿素屬于A.單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B4.具有抗瘧活性的是A.烏頭堿B.馬桑毒素C.雷公藤內酯D.紫杉醇E.青蒿素E5.三萜的異戊二烯單位有A.5個B.6個C.4個D.3個E.2個B6.分離揮發油中醇類成分用A.鄰苯二甲酸酐法B.鄰苯二甲酸法C.亞硫酸氫鈉法D.Girard試劑法E.濃硫酸法A9.下列化合物不屬于二萜類的是A.銀杏

2、內酯B.穿心蓮內酯C.雷公藤內酯D.紫杉醇E.七葉內酯E10.下列有關環烯醚萜類成分結構特點和性質的論述,錯誤的是A.具有半縮醛結構,C1-0H性質不穩定B.具有環戊烷環結構,有時可裂環C.具有環己烷環結構,有時可裂環D.在植物體內多以苷的形式存在E.骨架結構屬于單萜類C11.下列化合物不屬于環烯醚萜苷的是A.龍膽苦苷B.梔子苷C.桃葉珊瑚苷D.甜菊苷E.獐芽菜苷D12.環烯醚萜苷具有的性質是A.苷鍵不易被酸水解B.苷元遇氨基酸產生顏色反應C.與氨基酸加熱不產生反應D.苷元穩定E.與葡萄糖產生顏色反應B13.環烯醚萜類難溶于A.水B.甲醇C.乙醚D.乙醇E.正丁醇C14.提取環烯醚萜苷時,為抑

3、制酶的活性、中和有機酸,常需加入A.碳酸鈣B.氫氧化鈉C.碳酸鈉D.氫氧化鈣E.碳酸氫鈉A15.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揮發性的脂肪族成分是A.桂皮醛B.丁香酚C.魚腥草素D.桉油精E.異桂皮醛C16.含有奠類成分的揮發油多顯A.藍色B.綠色C.無色D.紅棕色E.黑色A17.分離揮發油中的乙基酮類成分,可用A亞硫酸氫鈉B.Girard試劑C.鄰苯二甲酸D.鄰苯二甲酸酐E.丙二酸B18.揮發油不具有的性質是A.揮發性B.親脂性C.折光性D.旋光性E.穩定性E19.下列揮發油的物理或化學常數不能被直接測定出來的是A.相對密度B.沸點C.酸值D.酯值E.皂化值D20.用溶劑法提取揮發油時,首選有機溶劑是A.

4、乙醚B.乙醇C.氯仿D.水E.丙酮A21.C02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提取揮發油的優點不包括A.提取效率高B.無有機溶劑殘留C.可防止揮發油氧化分解D.較常規提取方法成本低、操作簡便E.可用于提取性質不穩定的揮發油D22.分餾法分離揮發油時,主要的分離依據是A.密度的差異B.溶解性的差異C.沸點的差異D.官能團化學性質的差異E.酸堿性的差異C23.Girard試劑法主要用于揮發油中哪類成分的分離A.堿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醛、酮類成分D.醇類成分E.醚類成分C24.石菖蒲揮發油中“-細辛醚、-細辛醚、歐細辛醚三者的分離最好采用A.紙層析B.聚酰胺層析C.硅膠層析D.硼酸一硅膠層析E.硝酸銀一硅膠層析

5、E25.用GC-MS法鑒定揮發油時,主要優點中不包括A.分離效率高B.靈敏度高C.樣品用量少D.分析速度快E.樣品不破壞E26.用氣相色譜法對揮發油各組分進行定性鑒別時,常用色譜峰的A.峰面積B.峰高度C.相對保留時間D.離子豐度E.裂解碎片C27.下列有關紫杉醇的論述,錯誤的是A.含有N原子B.不顯堿性C.對堿不穩定D.對酸不穩定E.難溶于水D28.下列有關穿心蓮內酯的論述,錯誤的是A.屬于二萜類化合物B.對堿不穩定C.對酸穩定D.為穿心蓮抗炎主要活性成分E.難溶于水CB型題14A.檸檬烯B.魚腥草素C.龍膽苦苷D.穿心蓮內酯E.丁香酚1.能與氨基酸加熱產生有色沉淀的是C2.屬于小分子脂肪族

6、化合物的是B3.能與三氯化鐵試劑反應的是E4.屬于裂環烯醚萜苷的是C59A.氫氧化鈉B.鹽酸C.Girard試劑D.鄰苯二甲酸酐E.碳酸氫鈉5.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羧酸類成分,加E6.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酚性成分,加A7.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堿性成分,加B8.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醛類成分,加C9.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醇類成分,加D 1518A.單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15.薄荷醇屬于A16.青蒿素屬于B17.冰片屬于A18.銀杏內酯屬于Cl922A.丁香酚B.細辛醚C.(-)薄荷醇D.(+)薄荷醇E.癸酰乙醛19.薄荷揮發油主要含有C20.魚腥草揮發油主要

7、含有E21.石菖蒲揮發油主要含有B22.丁香揮發油主要含有E2327A.單萜烯B.單萜酸C.單萜醇D.單萜醚E.含氧倍半萜采用分餾法分離上述5類化合物的混合物時,23.最先餾出的是A24.第二個餾出的是D25.第三個餾出的是C26.第四個餾出的是B27.最后餾出的是E2832A.紫杉醇B.薄荷醇C.胡蘿卜烯D.齊墩果酸E.青蒿素28.屬于單萜化合物的是B29.屬于倍半萜化合物的是E30.屬于二萜化合物的是A31.屬于三萜化合物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是D32.屬于四萜化合物的是C3337A.梓醇B.紫杉醇C.青蒿素D.梔子苷E.穿心蓮內酯33.具有促進膽汁分泌的化合物是D34.

8、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化合物是A35.具有抗腫瘤作用的化合物是B36.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化合物是E37.具有抗瘧活性的化合物是C3842A.1鹽酸萃取法B.5碳酸氫鈉萃取法C.亞硫酸氫鈉法D.水蒸氣蒸餾法E.超臨界流體萃取法38.揮發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是D39.對熱敏感的貴重揮發油可采用E40.從揮發油中分離堿性成分可用A41.從揮發油中分離酸性成分可用B42.從揮發油中分離醛酮成分可用CX型題1.揮發油的組成中主要有A.單萜B.二倍半萜C.倍半萜D.三萜E.四萜AC2.下列結構單元中與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關的是A.環氧丙烷環B.酰胺鍵C.酯鍵D.C-13位側鏈E.C7-8-OHADE3.梔子苷的性質是

9、A.易溶于水B.苷鍵易為酸水解C.與氨基酸發生顯色反應D.與銅離子顯藍色E.與Shear試劑顯特殊顏色ABCDE4.分離揮發油中的醛酮類成分可用A.碳酸氫鈉B.亞硫酸氫鈉C.Girard TD.Girard PE.磷酸BCD6.屬于單萜的是A.薄荷腦B.龍腦C.冰片D.青蒿素E.梔子苷ABCE7.具有抗癌作用的萜類成分是A.青蒿素B.雷公藤甲素C.雷公藤乙素D.紫杉醇E.馬桑毒素BCD8. -細辛醚和-細辛醚的分離可用A.硝酸銀硅膠層析B.硅膠層析C.聚酰胺層析D.氧化鋁層析E.氣相色譜AE10.下列化合物中,屬于二萜類的是A.丹參新醌甲B.烏頭堿C.穿心蓮內酯D.銀杏內酯E.雷公藤內酯ABC

10、DE11.環烯醚萜類成分常見于A.玄參科植物B.龍膽科植物C.唇形科植物D.茜草科植物E.蕓香科植物ABCD12.下列化合物中,屬于裂環烯醚萜苷的是A.梔子苷B.桃葉珊瑚苷C.獐芽菜苷D.龍膽苦苷E.獐芽菜苦苷CDE13.紫杉醇的結構特點和性質包括A.含有N原子,具有堿性B.含有酯鍵,對堿不穩定C.含有苷鍵,對酸不穩定D.容易還原,喪失活性E.含有環氧丙烷結構,具有抗癌活性BE14.下列有關環烯醚萜的論述,正確的是A.屬于單萜類化合物B.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C.可溶于親水性溶劑D.可溶于親脂性溶劑E.具有旋光性ABCE15.提取揮發油的方法有A.水蒸氣蒸餾法B.乙醚連續回流提取法C.石油醚冷浸法

11、D.壓榨法E.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法ABCDE16.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提取揮發油的優點是A.揮發油得率高B.揮發油品質好C.適用于易熱解的揮發性成分的提取D.無毒無污染E.在常溫常壓下即可完成提取ABCD17.從揮發油中分離醇類成分,可選用的試劑是A.丙二酸單酰氯B.鄰苯二甲酸C.鄰苯二甲酸酐D.丁二酸E.丁二酸酐ACE18.存在于薄荷油中的是A.(-)薄荷醇B.(+)新薄荷醇C.(-)新薄荷醇D.(+)新異薄荷醇E.(+)異薄荷醇AB19.純化分離環烯醚萜苷類成分的方法有A.正丁醇萃取B.活性炭柱色譜C.聚酰胺柱色譜D.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E.離子交換柱色譜ABD20.莪術揮發油主要有

12、效成分有A.莪術醇B.莪術二酮C.莪術酮D.莪術二醇E.薄荷醇ABCD第八章 皂苷考前強化訓練A型題1.單皂苷、雙皂苷的分類依據是A.糖的數目B.糖鏈的數目C.皂苷元的數目D.端基碳原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子的數日E.端羥基的數目B2.區別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的顏色反應是A.香草醛-濃硫酸反應B.三氯乙酸反應C.五氯化銻反應D.茴香醛-濃硫酸反應E.茴香醛-高氯酸反應B4.組成甾體皂苷元的碳原子數是A.30B.27C.25D.28E.20B5.甾體皂苷的螺原子是A.C-22B.C-27C.C-25D.C-3E.C-17A6.異螺旋甾烷C-25位上甲基的絕對構型是A.25SB.25

13、LC.25D.25E.25DE7.三萜皂苷元結構的共同特點是都有A.5個環B.30個碳原子C.8個甲基D.羧基E.4個環B8.呋甾烷醇類皂苷均為A.雙糖鏈皂苷B.單糖鏈皂苷C.雙糖苷D.單糖苷E.酯皂苷A9.呋甾烷醇類皂苷的結構特點不包括A.F環開環B.多為次皂苷C.均為雙糖鏈皂苷D.C26有-OH且連有糖E.有甾體母核B10.豬苓酸A屬于A.羽扇豆烷型B.烏索烷型C.羊毛甾烷型D.齊墩果烷型E.達瑪烷型C11.齊墩果酸的結構類型屬于A.羽扇豆烷型B.烏索烷型C. -香樹脂烷型D. -香樹脂烷型E.達瑪烷型D12.皂苷的通性不包括A.多為無定形粉末B.多具辛辣味C.多具吸濕性D.多呈酸性E.多

14、為水溶性D13.下列有關皂苷溶血性的論述,錯誤的是A.皂苷口服無溶血作用B.不同皂苷的溶血強度不同C.溶血指數越大,溶血作用越強D.皂苷的溶血活性與糖部分有關E.人參總皂苷無溶血作用C14.從中藥中提取純化皂苷常用的方法中不包括A.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B.乙醇提取,乙醚沉淀法C.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D.堿水提取,加酸沉淀法E.鹽酸水解,氯仿萃取法E15.分段沉淀法分離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皂苷A.皂苷元結構類型的差異B.皂苷元極性的差異C.皂苷極性的差異D.皂苷酸堿性的差異E.皂苷分子量大小的差異C16.分離皂苷時常不使用的色譜分離方法是A.硅膠吸附色譜法B.硅膠分配色譜法C.大孔吸附樹脂法D

15、.離子交換樹脂法E.高效液相色譜法D17.可用于分離甾體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是A.正丁醇提取法B.明膠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膽甾醇沉淀法E.乙醇沉淀法D18.分離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首選A.膽甾醇沉淀法B.鉛鹽沉淀法C.明膠沉淀法D.雷氏銨鹽沉淀法E.乙醇沉淀法B19.可用于區別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的試劑是A.濃硫酸B.濃硫酸-重鉻酸鉀C.五氯化銻D.三氯乙酸E.香草醛一濃硫酸D20.鑒別甾體皂苷C-25的構型屬于25D還是25L,可選用A.Liebermann反應B.膽甾醇沉淀法C.UV光譜D.IR光譜E.質譜D21.含C12=0的甾體皂苷元與濃硫酸作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16、后,其UV光譜的吸收峰在A.200600nmB.270275nmC.350nm左右D.415nm左右E.310nm左右C22.甾體皂苷元的質譜中均會出現l個很強的基峰,其質荷比為A.139B.115C.126D.155E.137A23.螺甾烷醇類皂苷元的13CNMR譜中,出現在109.5處的信號屬于A.C-3B.C-12C.C-20D.C-22E.C-25D24.屬于A型人參皂苷的是A.人參皂苷ReB.人參皂苷Rg1C.人參皂苷RfD.人參皂苷RoE.人參皂苷RcE25.屬于五環三萜的人參皂苷是A.人參皂苷RcB.人參皂苷RdC.人參皂苷ReD.人參皂苷RfE.人參皂苷Roe26.人參皂苷中具

17、有抗溶血作用的成分是A.A型人參皂苷B.B型人參皂苷C.C型人參皂苷D.A型人參皂苷元E.B型人參皂苷元A27.A型人參皂苷用24mol/L HCl水解,得到的苷元是A.人參二醇B.人參三醇C.20(S)-原人參二醇D.20(s)-原人參三醇E.20(R)-原人參二醇A29.下列有關人參皂苷R0結構特點的論述,錯誤的是A.屬于雙糖鏈皂苷B.屬于酯皂苷C.屬于四環三萜皂苷D.屬于酸性皂苷E.屬于葡萄糖醛酸苷C30.人參總皂苷用7HCl的稀乙醇溶液進行酸水解,得到的產物中不包括A.人參二醇B.人參三醇C.齊墩果酸D.熊果酸E.糖D31甘草皂苷具有的生物活性是A.止痛作用B.鎮靜作用C.利膽作用D.

18、解熱作用E.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E32.甘草皂苷的苷元是A.甘草酸B.甘草次酸C.齊墩果酸D.熊果酸E.鳥索酸B33甘草酸的性質不包括A.能被中性乙酸鉛沉淀B.易成鹽C.易溶于熱冰乙酸中D.易溶于氨水E.易被酸水解E34.柴胡皂苷元母核屬于A.螺旋甾烷B.異螺旋甾烷C.達瑪烷D.齊墩果烷E.烏索烷D35.屬于原生苷的是A.柴胡皂苷aB.柴胡皂苷b1C.柴胡皂苷b2D.柴胡皂苷b3E.柴胡皂苷b4A36.知母皂苷A屬于A.螺旋甾烷B.異螺旋甾烷C.呋甾烷D.變形螺旋甾烷E.異呋甾烷A37.黃芪甲苷又稱A.黃芪皂苷B.黃芪苷C.黃芪苷ID.黃芪苷E.黃芪皂苷甲D執業中藥師中藥化學歷年真題精選考前

19、強化訓練:B型題14A.檸檬烯B.魚腥草素C.龍膽苦苷D.穿心蓮內酯E.丁香酚1.能與氨基酸加熱產生有色沉淀的是C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2.屬于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的是B3.能與三氯化鐵試劑反應的是E4.屬于裂環烯醚萜苷的是C59A.氫氧化鈉B.鹽酸C.Girard試劑D.鄰苯二甲酸酐E.碳酸氫鈉5.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羧酸類成分,加E6.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酚性成分,加A7.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堿性成分,加B8.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離醛類成分,加C9.從揮發油的乙醚溶液中分離醇類成分,加D 1518A.單萜B.倍半萜C.二萜D

20、.二倍半萜E.三萜15.薄荷醇屬于A16.青蒿素屬于B17.冰片屬于A18.銀杏內酯屬于Cl922A.丁香酚B.細辛醚C.(-)薄荷醇D.(+)薄荷醇E.癸酰乙醛19.薄荷揮發油主要含有C20.魚腥草揮發油主要含有E21.石菖蒲揮發油主要含有B22.丁香揮發油主要含有E2327A.單萜烯B.單萜酸C.單萜醇D.單萜醚E.含氧倍半萜采用分餾法分離上述5類化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合物的混合物時,23.最先餾出的是A24.第二個餾出的是D25.第三個餾出的是C26.第四個餾出的是B27.最后餾出的是E2832A.紫杉醇B.薄荷醇C.胡蘿卜烯D.齊墩果酸E.青蒿素28.屬于單萜化合物的

21、是B29.屬于倍半萜化合物的是E30.屬于二萜化合物的是A31.屬于三萜化合物的是D32.屬于四萜化合物的是C3337A.梓醇B.紫杉醇C.青蒿素D.梔子苷E.穿心蓮內酯33.具有促進膽汁分泌的化合物是D34.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化合物是A35.具有抗腫瘤作用的化合物是B36.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化合物是E37.具有抗瘧活性的化合物是C3842A.1鹽酸萃取法B.5碳酸氫鈉萃取法C.亞硫酸氫鈉法D.水蒸氣蒸餾法E.超臨界流體萃取法38.揮發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是D39.對熱敏感的貴重揮發油可采用E40.從揮發油中分離堿性成分可用A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41.從揮發油中分離酸性成分可用B4

22、2.從揮發油中分離醛酮成分可用C執業中藥師中藥化學歷年真題精選考前強化訓練:X型題1.揮發油的組成中主要有A.單萜B.二倍半萜C.倍半萜D.三萜E.四萜AC2.下列結構單元中與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關的是A.環氧丙烷環B.酰胺鍵C.酯鍵D.C-13位側鏈E.C7-8-OHADE3.梔子苷的性質是A.易溶于水B.苷鍵易為酸水解C.與氨基酸發生顯色反應D.與銅離子顯藍色E.與Shear試劑顯特殊顏色ABCDE4.分離揮發油中的醛酮類成分可用A.碳酸氫鈉B.亞硫酸氫鈉C.Girard TD.Girard PE.磷酸BCD6.屬于單萜的是A.薄荷腦B.龍腦C.冰片D.青蒿素E.梔子苷ABCE7.具有抗癌作用的萜類成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分是A.青蒿素B.雷公藤甲素C.雷公藤乙素D.紫杉醇E.馬桑毒素BCD8. -細辛醚和-細辛醚的分離可用A.硝酸銀硅膠層析B.硅膠層析C.聚酰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