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做考勤統計的詳細方法_第1頁
用Excel做考勤統計的詳細方法_第2頁
用Excel做考勤統計的詳細方法_第3頁
用Excel做考勤統計的詳細方法_第4頁
用Excel做考勤統計的詳細方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Excel做考勤統計的詳細方法花了整整五天的時間,終于完成了。雖然還不是很完善,但從零開始,邊學邊做,到最后終于可以用了,還是有那么點小小的成就感的。下面將具體方法詳述如下,歡迎提出建議:上班安排:假設某公司有甲、乙、丙、丁四個部門,以甲部門為例(因為其他部門的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時間設置不同而已),其上下班時間安排是:A班:7:30-16:30B班:12:00-21:00C班:10:00-19:00D班:8:30-17:30考勤規則:上班時間后5分鐘內打卡不算遲到,加班半小時以下不計加班。首先,按名稱整理好每個人的上下班的打卡時間(有電子打卡機的可以直接導入數據,手動打卡鐘的就只能手動輸

2、入時間了)第二步,在整理好的上下班時間工作表的第一行依次輸入姓名(即A1格)、日期(即B1格)、排班(即C1格)、上班時間(后面的以此類推)、下班時間、考勤結果(上班)、考勤結果(下班),標準下班時間、加班時間、加班時間修正等行名第三步,如果有幾個部門,且每個部門的上下班時間不一致,則最好按部門將員工分類在同一個工作表的不同工作薄里,第四步,設置單元格的格式1、凡是用時間表示的,都用“hh:mm”的格式2、記得在輸入時間的時候關閉輸入法第五步,下面將進行具體的計算公式設置(以甲部門的A班為例,其他部門的不同班次,只是公式里的時間不同)1、上班的考勤結果計算公式:=IF(AND(D2>=V

3、ALUE("07:35")=TRUE,"遲到",IF(D2=0,"未打卡","")此公式的意思是,如果“D2”格,即上班時間列中的時間大于等于“7:35”,則顯示“遲到”,如果“D2”格中無數據,即為“0”的時候,則顯示“未打卡”,以上兩個條件都不符合的時候,則顯示為空白,即正常上班的意思;2、下班的考勤結果計算公式:=IF(AND(E2>=VALUE("16:30")=TRUE,"加班",IF(E2=0,"未打卡","早退")此

4、公式的意思是,如果“E2”格,即下班時間列中的時間大于等于“16:30”,則顯示為“加班”,如果“E2”格中無數據,即為“0”的時候,則顯示“未打卡”,以上兩個條件都不符合的時候,則顯示為“早退”3、加班時間的計算公式=IF(E2-H2)<0,"0",E2-H2)此計算結果本來只需要“E2-H2”即可,即用“下班打卡時間”減去“標準下班時間”即可,但這樣的計算結果有可能會產生負數,比方說員工早退的時候,以至于造成后面的計算產生錯誤,因此需要調整一下公式。此公式的意思是:如果“E2-H2”的計算結果小于“0”,則將計算結果顯示為“0”,否則顯示“E2-H2”的計算結果。

5、4、加班時間修正的計算公式=IF(HOUR(E2)-IF(E2-H2)*24)>=1,16,16.5)+(IF(MINUTE(I2)>=30,0.5,0)<0,"",HOUR(E2)-IF(E2-H2)*24)>=1,16,16.5)+(IF(MINUTE(I2)>=30,0.5,0)需要修正加班時間數的主要原因是,在統計公式里,會將每天的小于半小時的時間累加起來,導致計算結果偏大,違背了考勤規則,即半小時以內不計入加班,所以需要此公式來進行修正。此公式比較復雜,因為有幾層意思,分別解釋如下:“IF(E2-H2)*24)>=1,16,16

6、.5)”的意思是,如果“E2-H2”即“下班打卡時間”減去“標準下班時間”的計算結果乘上24后大于等于1,則其計算結果為“16”,否則為“16.5”。這里乘上24的原因是需要將計算結果從時間數轉換為小時數;“IF(HOUR(E2)-IF(E2-H2)*24)>=1,16,16.5)”的意思是,將“E2”格即“下班打卡時間”中的小時位上的數減去16或16.5“IF(MINUTE(I2)>=30,0.5,0)”的意思是,如果“I2”即“加班時間”列中的分鐘數大于等于30分鐘,則計算結果為“0.5”,否則為“0”,此公式就是考勤規則的修正公式;“(HOUR(E2)-IF(E2-H2)*2

7、4)>=1,16,16.5)+(IF(MINUTE(I2)>=30,0.5,0)”的意思就是將下班打卡時間上的小時數減去16或16.5(標準下班時間)再加上分鐘數上的修正公式所得到的計算結果“0”或者“0.5”。這樣就會使計算結果符合考勤規則。整個公式的意思,如果“(HOUR(E2)-IF(E2-H2)*24)>=1,16,16.5)+(IF(MINUTE(I2)>=30,0.5,0)”的計算結果小于“0”,則顯示為空白,否則按“(HOUR(E2)-IF(E2-H2)*24)>=1,16,16.5)+(IF(MINUTE(I2)>=30,0.5,0)”的計算

8、結果顯示。這個公式是最復雜的,而且實際運用當中,也是有錯誤的。還需要繼續學習來修正。第六步:所有的計算到此都已經完成了,其他班次的只要在公式中將時間改一下就可以了,如B班,在計算上班的考勤結果時,將公式改成=IF(AND(D2>=VALUE("10:05")=TRUE,"遲到",IF(D2=0,"未打卡","")就可以了。第七步:將各個班次的計算公式復制到每個人每天的那一行單元格中就可以了,計算結果會自動顯示出來,這里要注意的是,在復制的時候要對應好單元格,否則也會產生錯誤,而且也會影響后面的考勤統計。第八步

9、,下面將進行統計公式的設置1、統計“遲到“的計算公式=COUNTIF(廳面!F219:F249,"遲到")這里是在同一個工作表中的不同工作薄中進行統計。公式的意思是計算“廳面”工作薄里“F219”到“F249”這個數據區域(31個單元格,代表31天)里“遲到”這個字符的數量有幾個。“事假”、“病假”、“例休”的計算公式一樣,只需把“遲到”改成“事假”或“病假”或“休”即可,而且都是在“F”列中取數據;但是“例休”的數據要在“C”列即“排班”列中取數據。2、統計“未打上班卡”和“未打下班卡”的計算公式=SUM(COUNTIF(廳面!F219:F249,"未打卡&qu

10、ot;)-J6)公式的意思是計算“廳面”工作薄里“F219”到“F249”這個數據區域(31個單元格,代表31天)里“未打卡”這個字符的數量有幾個,再將計算結果減去“J6”格中的數據,“J6”格是指每位員工例休的天數。因為按“考勤結果”的計算公式計算,員工在例休的時候,也會顯示“未打卡”的記錄。“未打上班卡”在“考勤結果(上班)列中取數據,“未打下班卡”在“考勤結果(下班)列中取數據。3、統計“出勤天數”的公式=SUM(31-J6-D6-E6-F6)這個公式比較簡單,只是個合計公式,用總天數減去“事假”、“病假”和“例休”的天數即可。要注意的是,在做統計公式的設置的時候,必須對應好每位員工打卡

11、時間的單元格區域,否則就會出錯。到此,全部工作就算完成了,所有的設置只需一次,以后在統計其他月份的考勤的時候,只需將打卡時間重新整理,復制粘貼或者重新輸入就可以了,但是在這樣操作之前,應該先“另存為”一份,保持原始文件的可用性,并且可以留檔。總體來講,整個過程還算滿意,但得不到滿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1、不能自動識別不同班次選擇不同的計算公式,還需要人工按照排班表,選擇不同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這會有些麻煩。2、“加班時間修正”的計算公式還存在錯誤的地方,會使計算結果偏大,出現錯誤的時候,一般都會偏大0.5小時。以上兩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才能進行修正,敬請期待,也請高手指教。EXCEL制

12、作考勤表,用公式計算出每天出勤工時!瀏覽次數:485次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10-9-29 15:41 | 提問者:christine_QQ制作工時考勤表,用什么公式可以自動計算出每天的出勤小時,C1是上班時間,D1是下班時間,e1要得出一天的出勤小時,請告知公式,謝謝!最佳答案將C1,D1,e1的格式均設為時間,例如13:30。公式:e1=D1-C1。單位傳統的考勤登記方式有工作量大、出錯幾率高、統計分析麻煩等特點,現在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為何不用電腦來幫我們進行考勤呢?用Excel 2002制作簡單、快捷、準確的考勤表,你就能切身體會到信息時

13、代的方便與快捷。 一、基本框架設置 首先要進行的工作當然就是新建工作簿,在工作表中輸入姓名、日期,制訂考勤表的基本框架。 1.啟動Excel 2002,新建一個工作簿,命名為“2004年員工考勤表”,在工作簿中建立12個工作表。 2.在當月工作表的A1、B1單元格中分別輸入“姓名”、“日期”,在A2單元格中輸入第1個員工的姓名,接著選擇A2、A3單元格,然后單擊“合并及居中”按鈕將兩個單元格合并為1個單元格,按照以上方法錄入其他員工的姓名(如圖1)。 圖一3.在單元格C1中輸入“7-1”,程序將自動轉成“7月1日”(這里假定考勤從7月1日開始)

14、。用鼠標點選單元格C1,并移動鼠標到單元格的右下角,待出現實心“十”字的填充柄后,按住左鍵拖動到需要的位置,這樣在7月1日后便形成了一個日期序列。 4.單擊日期序列最后的“自動填充選項”智能填充標記,在彈出來的菜單中點選“以工作日填充”項,程序便自動將星期六、日去掉,不記入考勤日期。 5.選中整個日期行,在“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點選“數字”選項卡。在“分類”列表中點選“自定義”項,在類型框中輸入“d"日"”,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二、錄制宏 1.點選工作表中的任意一個單元格,然后單擊“工具宏錄制新宏”菜單項,進入“錄制新宏”對話框。

15、在“宏名”框中輸入準備錄制的宏的名稱-“返回當前時間”,“確定”后即進入宏的錄制階段(如圖2)。  圖二2.輸入公式“=now( )”,然后按回車鍵,接著單擊“停止錄制”工具欄中的“停止錄制”按鈕結束錄制。 三、制作宏按鈕 1.單擊“視圖工具欄繪圖”菜單項,調出“繪圖”工具欄,接著選擇“繪圖”工具欄中的“繪圖對齊對齊網格”項。  2.單擊“視圖工具欄窗體”菜單項,調出“窗體”工具欄,然后單擊“窗體”工具欄上的“按鈕”,接著在單元格B2中拖動鼠標繪制一個按鈕,Excel將自動打開“指定宏”對話框,點選其中的“返回當前時間”宏,并單擊“確定”按鈕(

16、如圖3)。 圖3 選擇“返回當前時間”宏3.單擊按鈕,將按鈕上的文字更改為“上班”,并對文字大小、字體進行設置。然后單擊“繪圖”工具欄上的“選擇對象”按鈕,并按住“Ctrl”鍵,用鼠標將剛才制作的按鈕拖到B3中,即將制作好的按鈕復制到B3中,并將按鈕上的問題更改為“下班”。 4.確認“繪圖”工具欄上的“選擇對象”按鈕被選中,單擊“下班”按鈕,然后按住“Shift”鍵再單擊“上班”按鈕,將兩個按鈕同時選中。單擊“Ctrl”鍵,用鼠標將選中的兩個按鈕拖動復制到B列的其余單元格中。最后效果(如圖4)。 圖四四、記錄出勤 選中待插入上下班時間的單元格,單擊同一行

17、中的“上班”或“下班”按鈕即可。在單擊“上班”、“下班”按鈕時會返回很長一串數字,其實我們只需輸入諸如“13:30”這樣的時間即可。單擊“格式單元格”菜單項,在彈出來的“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點選“數字”選項卡,在分類框中點選“時間”,在“類型”框中點選“13:30”,最后單擊“確定”即可。 要把出勤記錄由公式結果轉換成具體的時間數值,否則當公式被重新計算后,其結果將更改。選中表中的所有數據單元格,單擊右鍵選擇“復制”,點選“編輯選擇性粘貼”菜單項,在“選擇性粘貼”對話框中選中“數值”項,然后單擊“確定”。 五、統計結果 1.在日期行之后的單元格中依次輸入“遲到”、“早退”、“病假”、“事假”等需要統計的項目。并將這幾列中的單元格上下兩兩合并,使之對應于姓名行(如圖5)。  圖5 創建相關統計項目2.單擊單元格Y2,然后鍵入公式“=COUNTIF(C2:X2,">8:30")”(這里假設上班時間為8:30),并按回車鍵,Z2單元格中便會出現選中員工所有遲于8:30上班的工作日天數。同理在Z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OUNTIF(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