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鑫源煤礦兩個“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一、健全防突機構、完善管理制度、落實防突責任1、礦長:對防治突出管理工作負全面責任,應定期檢查防 治煤與瓦斯突出工作,解決防治突出所需的人力、財力、物 力,保證防治突出工作的順利實施。2、礦總工程師:對防治突出工作負技術責任,負責組織編制、審批、實施、檢查防治突出工作規劃、計劃和措施。3、副礦長:對分管范圍內的防突工作負責。4、安全副礦長對防突工作負責監督檢查。5、防突組長:負責人對本職范圍內的防突工作負責。6、通風科長:對管轄內的防突工作負直接責任。防突人員對所在崗位的防突工作負責。7、礦井是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責任主體;煤礦各科室對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負責監督
2、管理。&煤礦要成立 四位一體”防突專職機構(或防突小組),配 齊專業技術人員和防突專業人員。9、煤礦成立 四位一體”防突領導小組:總工程師任組長、10、通風副組長,安全生產處室負責人與通風處全體人員為 成員。負責全局防突工作的監督、指導與管理。11、煤礦成立 四位一體”防突工作小組:礦長為組長,總工 程師為副組長,成員由生產、通風、抽采的領導與工程技術人員組成。負責礦井的防突工作的具體實施。12、完善煤礦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區隊、班組等相關人員 防突管理的崗位責任制;防突措施設計和措施會審制度;掘 進進尺審批制度;預測預報、防突措施、效果檢驗的驗收制 度;防突事故分析追究制度等。二、區
3、域綜合防突措施要求(一)基本要求1突出礦井應做好防突工程的計劃和實施,將預抽煤層瓦 斯、保護層開采等工程與礦井采掘部署、工程接替等統一安 排,合理布置,確保在突出煤層采掘前實施區域防突措施。2區域預測、區域效果檢驗工作由礦防突專職人員進行測定,出具區域預測結果和區域效果檢驗報告。3區域防突措施的施工由各礦井組織人員實施。(二)區域預測1、瓦斯壓力、瓦斯含量等參數的測試點應根據具體情況和 條件分別布置;每一采區、每一區段以石門為界一翼為一地 質單元,同一地質單元內沿煤層走向不少于2個,沿傾向不少于3個測試點。煤層瓦斯壓力、瓦斯含量預測臨界值瓦斯壓力 P/MPa瓦斯含量 W/( m3.t-1)區域
4、類別v 0.74 v 8無突出危險區除上述情況以外的其他情況 突出危險區(三)區域防突措施1、保護層開采(1)堅持保護層開采,保護層開采必須到位,采空區內不 得留設煤柱,確需留設煤柱必須經礦務局總工程師批準,并 做好紀錄,并標在采掘工程及瓦斯地質圖上,每個被保護層的瓦斯地質圖應標出煤(巖)柱的影響范圍,在這個范圍內進 行采掘工作前,首先采取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2)正在開采的保護層工作面必須超前于被保護層的掘進 工作面,其超前距離不得小于保護層與被保護層層間垂距的 3倍,并不得小于100m。(3)保護層和被保護層開采設計依據的保護層有效保護范 圍等有關參數應根據試驗考察確定,并報礦務局總
5、工程師批 準后執行。2、預抽煤層瓦斯(1)穿層鉆孔或順層鉆孔預抽區段煤層瓦斯,鉆孔必須控 制區段內的整個開采快段、兩側回采巷道及其外側一定范圍內的煤層,鉆孔控制回采巷道上幫輪廓線外至少20m、下幫至少10m。(2)穿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鉆孔應控制整條煤 層巷道及其兩側一定范圍內的煤層,鉆孔控制巷道上幫輪廓 線外至少20m、下幫至少10m,條帶長度不小于 60m。(3)順層鉆孔或穿層鉆孔預抽回采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的鉆孔應當控制整個開采塊段的煤層。(4)穿層鉆孔預抽石門應當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7m以前實施,(在構造破壞帶應適當加大距離)。鉆 孔的最小控制范圍是:石門揭煤處
6、巷道輪廓線外12m、底部或下幫6m,同時還應保證控制范圍的外邊緣到巷道輪廓線 的最小距離不小于 5m。(5)煤巷掘進和回采工作面在預抽防突效果有效的區域內 作業時,工作面距未預抽或預抽防突效果無效范圍的邊界不 得小于20m。(6)預抽煤層瓦斯鉆孔應在整個預抽區域內均勻布置,鉆 孔間距應根據實際考察的煤層有效抽放半徑確定。(7)預抽瓦斯鉆孔封堵必須嚴密。穿層鉆孔的封孔長度不得小于5m,順層鉆孔的封孔長度不得小于8m。(四)區域措施效果檢驗(1)開采保護層、預抽煤層瓦斯的區域效果檢驗主要采用 殘余瓦斯壓力、殘余瓦斯含量進行判斷,若被保護區域實測 的最大殘余瓦斯壓力(P)小于0.74Ma、瓦斯含量(
7、W)小 于8m3/t,為無突出危險區。否則,仍為突出危險區,保護 效果、預抽防突效果無效。(2)采用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時,采用殘余瓦斯壓 力、殘余瓦斯含量指標對穿層鉆孔、順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穿層鉆孔預抽石門揭煤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進 行檢驗時,必須依據實際的直接測定值。(3) 當采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對穿層鉆孔預抽石門揭煤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如果實測指標 h2值小于樂礦通字2008 23號文規定的臨界值,未測定的煤層 h2干煤樣小于200Pa、濕煤樣小于160Pa,則為無突出危 險區,否則,即為突出危險區,預抽防突效果無效。(4) 采用直接測定煤層殘余瓦斯壓力或殘
8、余瓦斯含量等參 數進行預抽煤層瓦斯區域措施效果檢驗時,應當符合以下要 求:(a) 對穿層鉆孔、順層鉆孔預抽區段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若區段寬度未超過120m,以及回采工作面長度未超過120m,則應沿回采工作面推進方向每間隔3050m至少布置一個檢驗測試點;若預抽區段寬度或回采工作面長度大于120m時,則應在回采工作面推進方向每間隔3050m,至少沿工作面方向布置兩個檢驗測試點。當預抽區段煤層瓦斯的鉆孔在回采區域和煤巷條帶的布置方式或參數不同時,按照預抽回采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和穿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的檢驗 要求分別進行檢驗。(b) 對穿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
9、在煤 巷條帶每間隔3050m至少布置一個檢驗測試點。(c) 對穿層鉆孔預抽石門揭煤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 應至少布置4個檢驗測試點,分別位于要求預抽區域內的上 部、中部和兩側,并且至少有一個檢驗測試點位于要求預抽 區域內距邊緣不大于 2m的范圍。(d) 對順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在煤 巷條帶每間隔2030m至少布置一個檢驗測試點, 且每次檢 驗不得少于3個點。(五) 區域驗證1) 在石門揭煤工作面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的區域驗證,采用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方法進行。2) 在煤巷掘進和回采工作面采用工作面預測方法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區域驗證時,應按照下列要求進行:(1) 在工作
10、面進入該區域時應立即連續進行至少兩次區域 驗證;(2) 工作面每推進1050m至少進行兩次區域驗證;(3) 在構造破壞帶連續進行區域驗證;(4) 煤巷掘進工作面應至少打 1個超前距不小于10m的超 前鉆孔探測地質構造和觀察突出預兆。3) 當區域驗證為無突出危險時,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進行 采掘作業。4) 只要有一次區域驗證為有突出危險或超前鉆孔等發現了 突出預兆,貝y該區域以后的采掘作業均應當執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三、局部綜合防突措施要求1.基本程序與要求1)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施工、預測、防突措施、效果檢驗、 安全防護設施的安裝等均由各礦井專業防突隊伍執行。2)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采取工作面防突措
11、施,并進行措施 效果檢驗。經檢驗證實措施有效后,即判定為無突出危險工 作面;當措施無效時,仍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采取補充 防突措施,并再次進行措施效果檢驗,直到措施有效。3)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保留足夠 的突出預測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的條件下進行采掘作 業。(1)煤巷掘進和回采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預測超前距均為2m。(2)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措施超前距為:煤巷掘進工作面5m,回采工作面3m;在地質構造破壞嚴重地帶應適當增加 超前距,但煤巷掘進工作面不小于7m,回采工作面不小于5m。2石門揭煤工作面(1)石門揭穿突出煤層前,必須準確控制煤層層位,掌握 煤層的賦存位置、形態。在
12、揭煤工作面掘進至距煤層最小法向距離10m之前,應當至少打兩個穿透煤層全厚且進入頂(底)板不小于0.5m 的前探鉆孔,并詳細記錄巖芯資料。在地質構造復雜、巖石破碎的區域揭煤工作面掘進至距煤層 最小法向距離20m之前必須布置一定數量的前探鉆孔,以保證能確切掌握煤層厚度、傾角變化、地質構造和瓦斯情況。(2)石門工作面從距突出煤層底(頂)板的最小法向距離5m開始到穿過煤層進入頂(底)板2m (最小法向距離)的過程均屬于揭煤作業。揭煤作業前應編制石門揭煤的專項防 突設計,報礦務局總工程師批準。(3)石門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必須在距突出煤層 最小法向距離5m前進行。(4)石門采用遠距離爆破揭開突出煤
13、層時,揭煤工作面與 煤層間的最小法向距離為 2m。(5)當石門揭穿厚度小于 0.3m的突出煤層時,可直接用遠 距離爆破方式揭穿煤層。(6)采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預測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由工作面向煤層的適當位置至少打3個鉆孔,測定瓦斯解吸指標 h2值。(7)石門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可采取預抽瓦斯、排放鉆孔、金屬骨架等措施。(8)石門揭煤工作面進行防突措施效果檢驗時,采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檢驗孔數不得少于5個,分別位于石門的上部、中部、下部和兩側。3煤巷掘進工作面(1) 煤巷掘進工作面必須進行預測,未進行預測,不允許 作業。(2) 工作面預測時,至少打 2個直徑42mm、孔深810m 的
14、鉆孔,測定鉆屑瓦斯解吸指標和鉆屑量。鉆孔應盡可能布 置在軟分層中,一個鉆孔位于掘進巷道斷面中部,并平行于掘進方向,其他鉆孔的終孔點應位于巷道斷面兩側輪廓線外24m處。(3) 當預測值超過突出臨界值或最大鉆屑量大于5.4L/m時,必須按照該工作面的防突設計或措施施工鉆孔進行 排放或抽放,預抽或排放鉆孔孔數、孔底間距等,應根據鉆 孔的有效預抽或排放半徑確定。鉆孔超前排放最小控制距離為巷道兩側輪廓線外煤層上幫7m、下幫3m。(4) 實施防突措施后,煤巷掘進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措施 超前距為5m,在地質構造破壞嚴重地帶應適當增加超前距, 不小于7m。(5) 效檢孔應不少于 3個,深度應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
15、鉆 孔,并應布置于所在部位鉆孔密度相對較小、孑L間距相對較 大的位置。(6) 效果檢驗指標必須是Ah 2小于臨界值指標和最大鉆屑量不大于 5.4L/m,且未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則措施有效;否則,還需實施防突措施,直至效果檢驗符合要求方可按排 掘進施工。4、采煤工作面(1) 采煤工作面預測,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布置一 個預測鉆孔,深度510m。(2) 實施防突措施后,回采工作面應保留的最小措施超前 距為3m,在地質構造破壞嚴重地帶應適當增加超前距,不 小于5m。(3) 防突措施效果的檢驗,應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 布置一個檢驗鉆孔,并且應布置于所在部位鉆孔密度相對較小、孔間距相對較大的位
16、置,檢驗孔深度應小于或等于防突 措施鉆孔。5安全防護設施(1) 每一采區、每一區段至少設置一個避災硐室,硐室設置向外開啟的隔離門,室內凈高不得低于2m,至少應能滿足15人避難,且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于0.5m2。并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的電話;安設供水管、安設供給空氣的設施, 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0.3m3/min。根據設計的最多避難人數配備足夠數量的隔離式自救器。(2) 突出煤層的石門揭煤和煤巷掘進工作面進風側,必須 設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風門,風門之間的距離不得小 于4m。反向風門距工作面回風巷不得小于 10m。與工作面 的最近距離不得小于 70m ,如小于70m時應設置至少三道反 向風
17、門。(3) 煤巷掘進工作面采用遠距離爆破時,爆破地點必須設在進風側反向風門之外的全風壓通風的新鮮風流中或避災 硐室內,放炮地點距工作面的距離由礦總工程師根據具體情 況確定,煤巷掘進工作面不得小于300m;采煤工作面不得小于100m。遠距離爆破時,回風系統必須停電、撤人。放炮后進入工作 面檢查的時間由礦總工程師根據情況確定,但不得少于30min。(4) 壓風自救裝置安裝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內、 放炮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風道有人 作業處等至少設置一組壓風自救裝置。在長距離的掘進巷道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設置。四、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保障措施1、防突工作堅持區域防突措施先行
18、、局部防突措施補充的 原則。突出礦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未 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并達到要求指標的,嚴禁進行采掘活 動。區域防突工作應當做到多措并舉、可保必保、應抽盡抽、效 果達標。2、采、掘工作面安排規定1 )每一采區、每一區段至少要布置一條煤層頂(底)板巖 巷,以利于實施區域預測、區域防突措施、區域措施效果檢 驗等工作。2)礦井通風系統的要求:(1)井巷揭穿突出煤層前,必須具有獨立的、可靠的通風 系統;(2)礦井采區、突出煤層工作面都有獨立的回風系統,并 有采區專用回風巷。(3)在突出煤層中,嚴禁任何兩個采掘工作面之間串聯通 風;(4)采區回風巷及總回風巷必須安設高低濃度甲烷
19、傳感器;(5)回風側不得設置調節風量的設施。易自燃煤層的回采 工作面確需設置調節設施的,須經局總工程師批準;3)強突C5煤層和施工過程中有動力現象的煤層不得采用上 山掘進。強突煤層必須在保護層開采卸壓或預抽卸壓前提下 方可安排采掘活動。4)掘進巷道在遇到或預測的地質構造帶,必須堅持用油壓 鉆進行鉆探,探清煤層賦存情況,若過從無煤到有煤斷層帶 必須按石門揭煤措施進行管理。20m5)所有突出煤層外的掘進巷道(包括鉆場等)距離突出煤 層的最小法向距離小于 10m時(在地質構造破壞帶小于時),必須邊探邊掘,確保最小法向距離不小于5m。6)在同一突出煤層正在采掘的工作面應力集中范圍內,不 得安排其他工作
20、面進行回采或者掘進。具體范圍由礦技術負 責人確定,但不得小于 30m。7)突出煤層的掘進工作面應當避開鄰近煤層采煤工作面的 應力集中范圍。3、防突設計、措施會審制度(1)突出礦井的新水平、新采區,石門揭煤必須編制防突 專項設計,報局總工程師審批。設計應包括開拓方式、煤層 開采順序、采區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通風系統、防突設施(設備)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等內容。(2)每一采、掘工作面,都必須編制工作面專項防突設計、 每層次石門揭煤必須編制專門措施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在實 施過程中煤層賦存條件變化較大或巷道設計發生變化時,應 及時補充、修改。(3)每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生產、安全、通風、抽
21、采、機電、生產等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對采、掘工作面四位一體防突措施進行一次會審,并針對性地補充安全技術措施。(4)采、掘工作面如遇斷層、褶曲等地質構造帶,應根據 實際情況,采取特殊措施,編制專門的設計或安全技術措施, 由礦總工程師批準。(5)采、掘工作面過突出孔洞,必須編制由礦總工程師批準的專門防突措施。(6)區域預測結果、開采保護層,保護效果檢驗、保護范 圍考察結果報礦務局總工程師批準。(7)突出危險區的煤層不具備開采保護層條件的,必須采 用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并進行區域措施效果檢驗。預 抽煤層瓦斯區域措施效果檢驗結果需應當經礦總工程師批 準。4、掘進進尺審批制度(1)掘進工作面進尺實行審
22、批制度,未經允許進尺審批工 作面嚴禁掘進作業。(2)礦總工程師負責石門揭煤、煤巷掘進工作面進尺的審 批。強突出煤層中掘進必須是礦總工程師親自審批,若礦總 工程師不值班或不在調度室時,由礦值班領導電話向總工程 師匯報,總工程師提出允許進尺審批意見,第二天進行補簽 字;其它煤層掘進可由礦總工程師委托其他值班礦領導審 批。(3)安全礦長負責允許進尺審批的監督檢查。未審批和沒 有允許進尺的,監督其停止作業;已審批有允許進尺的,監 督其按審批的執行。(4)礦值班領導嚴格按經審批的允許進尺布置工作,嚴禁 未審批和沒有允許進尺、超允許進尺安排掘進。(5)開拓、采、掘施工單位按經審批的允許進尺數量組織 施工,嚴禁未審批和沒有允許進尺、超允許進尺安排施工。(6)煤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實行防突牌板管理。牌板掛在工 作面迎頭,牌板內容由防突負責人填寫。安監員負責填寫允 許進尺數。5、區域驗證、預測預報、防突措施、效果檢驗的驗收(1)石門揭煤、采、掘工作面進行區域驗證、預測、排放、 效檢鉆孔、抽放工程由各礦指定專人負責驗收,驗收的內容 是:鉆孔的數量、深度、質量,并填寫驗收單交安全、勞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私企員工食堂管理辦法
- 科技論文管理辦法試行
- 竣工審計責任管理辦法
- 工地人員補貼管理辦法
- 育嬰師職業標準課件
- 肥胖中醫辯證課件
- 股權架構與稅務籌劃
- 腸道檢測創新技術課件
- 腸道健康觀念課件
- 肝臟疾病護理課件
- 2025年醫保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醫保信息化建設應用法律法規試題
- 環境現場采樣培訓
- 2025年 汕頭市公安局警務輔助人員招聘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腦出血的護理查房
- 天津大學強基計劃校測面試題
- 2025年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考試試卷及答案
- 合同的內容講課件
- 陜西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2025公需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解讀與高質量發展》20學時題庫及答案
- 2019年北京市中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廣東某高層小區屋面飄板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 IPC-A-610F通用焊接標準(經典實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