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10.課件電子教案教學教程_第1頁
Chap10.課件電子教案教學教程_第2頁
Chap10.課件電子教案教學教程_第3頁
Chap10.課件電子教案教學教程_第4頁
Chap10.課件電子教案教學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第十章 水資源經濟學水資源經濟學2021-12-72水資源的特點水資源的特點 今天的水資源屬于經濟物品。 歷史上,水資源曾經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在今天的中國,水資源的稀缺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 對于維持人類的生存來說,水資源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資源。運用價格機制調節與生存有關的對水的需求會受到較多限制。 2021-12-73水資源的特點(續)水資源的特點(續) 在研究水資源的利用時,必須考慮水資源利用的代內和代際公平。 所謂代內公平,是指水資源的配置必須優先保證人類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不能單純由市場機制來決定; 所謂代際公平,則同樣是指必須給后人留下相當于其最低安全標準的水量。2

2、021-12-74水資源的特點(續二)水資源的特點(續二) 其它自然資源的最優利用中幾乎不存在類似的代內公平問題。 水資源是人類生活質量提高的必要條件。但用于提高生活質量的水資源在多大程度必須得到保證,是有待探討的問題。 2021-12-75最優農業用水模型最優農業用水模型 該模型的特點是: 同時考慮農業用水的最優使用量與水質(用水導致的污染)。 全社會最優用水量不同于私人最優用水量。兩者之間的差距構成最優稅率。 水位與水污染水平是時間的函數,因而必須進行動態分析。 2021-12-76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 假定: 某一地區有N個條件相同的農民(廠商)。他們生產同一種農

3、作物,在市場上均為價格接受者(即個人沒有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 生產中的固定投入是土地,變動投入是水。2021-12-77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二)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二) 生產函數為 Qi(t)=fhwi(t),E(t) (10-1) (10-1)式中,wi(t)是廠商i在第t年所使用的水量,t=1,N;h是灌溉效率系數,0h1。因此,hwi代表農作物有效用水量,其余的水量即(1-h)wi流失了。E(t)是第t年地下蓄水層的污染物存量,污染對生產有負面影響。 2021-12-78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三)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三) 地下蓄水層中水位的年度變動量為 (10-2) (10-2)式中,R

4、(t)是地下蓄水層水的年補給;a是地下蓄水層水的年自然損失(蒸散損失)率;S(t)代表第t年的地下水水位。 NiitaSthwtRtS1)()()()(2021-12-79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四)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四) 地下蓄水層中的污染物變動量為 (10-3) (10-3)式中,m是每單位被抽取水中的污染率,b是污染存量的年自然衰減率。 NiitbEtmwhtE1)()()1 ()(2021-12-710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五)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五) 令c(S)代表抽水的單位成本,c(S)是地下水水位的遞減函數,即地下水水位越高,抽水的單位成本越低,c0(凸函數);再令P(t)代表產出品

5、的價格,則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所有N個廠商的利潤(毛利)為 (10-4)NiiiRtwSctQtPt1)()()()()(2021-12-711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六)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六) 同時,單個農民的利潤為 (10-5) 將社會凈效益的折現值最優化,得 (10-6) 在存在約束條件(10-2)式和(10-3)式的前提下,從(10-6)式可以得出全社會最優抽水量和最優水質。 )()()()()(twSctQtPtiiFdtwScEhwPfeNiiirttwi01)()(),(max2021-12-712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七)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七) (10-6)式的最大化條件是 (1

6、0-7) (10-7)式中,1與2分別代表水量與水質的影子價格。在存在約束條件(10-2)式和(10-3)式(兩式亦等于0)的前提下,從(10-7)式可以得出全社會最優穩態用水量與最優水質,即0)1 ()(),(/21hmhScEwhwfPii2021-12-713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八)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八) (10-8) 以下,將上述全社會最優決策與單個農民的決策進行比較。假定水資源是自由取用的,農民不對原水用量及水污染承擔經濟責任;再假定每一農民都是獨立決策的,同時他們之間不存在合作(即不必考慮他人的利益)。在上述條件下,農民通過用水使得自身利潤最大化。因而有 ),(21*mhESPw

7、wii2021-12-714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九)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九) (10-9) (10-9)式表明,與全社會最優的計劃者不同,單個農民在決策時,不考慮約束條件(10-2)式和(10-3)式,即不考慮其決策對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污染的影響。因而,對單個農民來說,(10-9)式有最大化條件 Pfw(wi,E)-c(S)=0 (10-10) iiwwScEwPfi)(),(max2021-12-715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十)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十) (10-10)式是在全社會水量與水質處于某一穩態時,單個農民的最優解。通過對(10-10)式與(10-7)式的比較,確定最優稅率(該稅率可以消

8、除上述兩式之間的差別)為 (10-11)()1 ()()(*2*1tmhthtT2021-12-716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十一)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續十一) 最優稅率中,前一部分試圖消除水量方面的外部性,即因過度用水而導致的抽水成本上升、土地鹽堿化和海水入侵。后一部分試圖消除水質即水污染方面的外部性。由于水量問題與水質問題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因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把水資源稅與水污染稅分別設置。 2021-12-717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的應用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的應用 按照農業用水量征收水污染稅的設想,特別適合解決農用化肥流入自然水體造成的富營養化問題。 導致自然水體富營養化的氮、磷等物質,是以農用水為載

9、體流入自然水體的。2021-12-718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的應用(續)最優農業用水模型的應用(續) 如果針對農業用水量征收水污染稅,在監管到位的前提下,農民就會自覺節約用水,從而減少因化肥流失而造成的自然水體富營養化問題。 推論:不僅缺水地區要實行有利于節水的經濟政策,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為防止自然水體富營養化也需要實行有利于節水的經濟政策。 2021-12-719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 傳統灌溉技術(如溝灌與漫灌)是利用水自身的重量,通過水位差使得水流向作物。現代灌溉技術(如噴灌與滴灌)使用能源與設備,通過增加灌溉次數與減少每次用水量的辦法,減少灌溉過程中的滲漏與流失。

10、 灌溉技術帶來的影響。可以表示如下。 2021-12-720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 假定某一農場只生產一種農作物,且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生產函數。該農場可以在兩種灌溉技術之間進行選擇。一種是傳統的技術,用i=0來代表;另一種是現代的,用i=1來代表。 令q代表單位面積產量,e代表有效用水量(即農作物根系實際吸收的水量),則單位面積的生產函數為 2021-12-721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二)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二) q=f(e) (10-12) (10-12)式具有新古典生產函數通常所具有的特點。即,f(0)=0,f(.)0(單調增加),f”(.) (

11、0I0。w是水價。a iw是單位面積用水成本。2021-12-726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七)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七) 過量用水會導致包括積水、周圍河湖環境污染等外部性。假定在i灌溉技術條件下,單位面積排水量zi為a i1-hi()。 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農民需要就用水量與灌溉技術種類作出選擇。農民的選擇步驟是,首先,確定不同灌溉技術下利潤最大化用水量;其次,對不同灌溉技術下的利潤最大化用水量進行比較,以確定利潤最大化的灌溉技術。 2021-12-727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八)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八) 令i()為i灌溉技術條件下減去與用水有關成本后的單位面積利潤,則有 (10

12、-16) (10-16)式中,P是農作物價格,v是根據zi征收的排污費,則i灌溉技術條件下最優用水量為 )(1 ()(max)(iiiiiiaihvawaIahPfi2021-12-728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九)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九) Pf(hi()ai)* hi()=w+v1-hi() (10-17) (10-17)式表明,i灌溉技術條件下單位灌溉用水量的邊際產值等于水價加灌溉用水量的邊際環境成本。在灌溉技術既定的條件下,用水需求隨農產品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隨水價與排污費的上升而下降。 2021-12-729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十)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十) (10-17)式可以重寫成 (10-18) (10-18)式表明,有效用水量的邊際產值等于按照有效用水量計算的價格,而按照有效用水量計算的價格等于灌溉用水量價格除以灌溉效率。 )()(1 )( iiiihhvwahPf2021-12-730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農業用水與灌溉技術選擇(續十一)(續十一) 在給定的灌溉用水量條件下,由于現代灌溉技術的灌溉效率要比傳統灌溉技術高,因而現代灌溉技術的有效用水量價格要比傳統灌溉技術低。換句話說,現代灌溉技術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同時,采用現代灌溉技術還可以減少單位面積排水量,從而減少農業灌溉造成的負外部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