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的申報要求及填報說明第一章 申報要求一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附送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第十一條規定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附送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包括
2、關聯關系表、關聯交易匯總表、購銷表、勞務表、無形資產表、固定資產表、融通資金表、對外投資情況表和對外支付款項情況表。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第九條規定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零九條及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一條所稱關聯關系,主要是指企業與其他企業、組織或個人具有下列之一關系:(一)一方直接或間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總和達到25%以上,或者雙方直接或間接同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達到25%以上。若一方通過中間方對另一方間接持有股份,只要一方對中間方持股比例達到25%以上,則一方對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間方對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計算。(二)一方與另一方(獨立金融機構除外)之間借貸資金
3、占一方實收資本50%以上,或者一方借貸資金總額的10%以上是由另一方(獨立金融機構除外)擔保。(三)一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是由另一方委派,或者雙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同為第三方委派。(四)一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同時擔任另一方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者一方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同時擔任另一方的董事會高級成員。(五)一方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由另一方提供的工業產權、專有技術等特許權才能正常進行。(六)一方的購
4、買或銷售活動主要由另一方控制。(七)一方接受或提供勞務主要由另一方控制。(八)一方對另一方的生產經營、交易具有實質控制,或者雙方在利益上具有相關聯的其他關系,包括雖未達到本條第(一)項持股比例,但一方與另一方的主要持股方享受基本相同的經濟利益,以及家族、親屬關系等。第二章 填報說明第一節 怎樣填報關聯關系表一、本表基本框架本報告表適用于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填報。二、填報注意事項如關聯方為個人,“關聯方名稱”填寫關聯方的姓名,“納稅人識別號”填寫關聯方的合法身份證照號碼(居民身份證號、護照號等),“國家(地區)”填寫關聯方所屬的國籍
5、或常住國(地區),“地址”填寫關聯方住所或實際常住地址。三、填報具體口徑及數據來源1、“關聯方名稱”填報關聯方的名稱(境外關聯方名稱如為英文,填其英文名稱,如為其他外文且其有英文名稱,應填英文)。2、“納稅人識別號”填報關聯方所在國家或地區用于納稅申報的納稅人號碼。3、“國家(地區)”一欄填報關聯方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名稱。“國家(地區)” 錄入采用下拉菜單式選擇(有模糊篩選功能,如可以國家代碼、漢字拼音聲母、漢字等快速定位)。4、“地址”一欄填報關聯企業注冊地址和實際經營管理機構所在地地址或關聯個人住所。5、“關聯關系類型”,即構成關聯方的認定標準,填報時應按以下關聯關系標準錄入代碼A、B、C等
6、,有多個關聯關系類型的,應填報多個代碼。錄入時使用下拉式菜單(菜單內容可多選):A一方直接或間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總和達到25%或以上;或者雙方直接或間接同為第三方所持有股份達到25%或以上。若一方通過中間方對另一方間接持有股份,只要一方對中間方持股比例達到25%或以上,則一方對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間方對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計算; B一方與另一方(獨立金融機構除外)之間借貸資金占一方實收資本50%或以上,或者一方借貸資金總額的10%或以上是由另一方(獨立金融機構除外)擔保;C一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是由另一方委派,或者雙方半數以上的
7、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同為第三方委派;D一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同時擔任另一方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者一方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同時擔任另一方的董事會高級成員;E一方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由另一方提供的工業產權、專有技術等特許權才能正常進行;F一方的購買或銷售活動主要由另一方控制;G一方接受或提供勞務主要由另一方控制;H一方對另一方的生產經營、交易具有實質控制、或者雙方在利益上具有相關聯的其它關系,包括雖未達到A項持股比例,但一方與另一方的主要持股方享受基本相同的經濟利益,以及家族、
8、親屬關系等。四、表內及表間關系1、本表中的“關聯方名稱”、“國家(地區)”信息包含了附表十二(3)“購銷表”、附表十二(4)“勞務表”和附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中的“境外關聯方名稱”、“境內關聯方名稱”和對應的“國家(地區)”信息;附表十二(8)“對外投資情況表”中的“二、被投資外國企業基本信息”之“企業名稱”和“六、被投資外國企業全部股東信息”之“股東名稱”若符合本表中的關聯關系認定標準的,也來自本表。第二節 怎樣填報關聯交易匯總表一、本表基本框架1、本報告表適用于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填報。2、本表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表頭部
9、分,主要反映企業在同期資料準備、成本分攤協議方面的情況;第二部分匯總反映納稅人與關聯方發生的材料(商品)購入、商品(材料)銷售、提供或接收勞務、受讓或出讓無形資產、受讓或出讓固定資產、提供或接收融資以及不屬于以上類型的其他業務的交易情況。二、填報注意事項1、本表為表三至表七的匯總情況表,除“其他”交易類型的交易金額外,所有交易類型的交易金額均為表三至表七各表的相應交易類型的交易金額匯總數。2、本表待附表十二(3)“購銷表”、附表十二(4)“勞務表”、附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附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附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數據錄入完成后,有關數據自動導入該表,最后手工填寫表中“其
10、他”行次。表中自動導入的數據以及按表內關系計算得出的數據不允許修改。三、填報具體口徑及數據來源1、“是否按要求準備了同期資料:是 否”:按有關規定準備同期資料的企業在“是”方框內打,否則在“否”方框內打。政策依據:根據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企業應根據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按納稅年度準備、保存、并按稅務機關要求提供其關聯交易的同期資料:(一) 企業組織結構;(二) 生產經營情況;(三) 關聯交易情況;(四) 可比性分析;(五) 轉讓定價方法的選用和使用。企業應自關聯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5月31日之前準備完畢該年度同期資料,并自稅務機關要求之日起20日內提供。2“免除準備同期
11、資料”:如符合免除準備同期資料的企業選“是”,并在方框內打,如1項選擇是,則本選項則不能選“是”。政策依據:根據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第十五條: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可免于準備同期資料:(一)年度發生的關聯購銷金額(來料加工業務按年度進出口報關價格計算)在2億元人民幣以下且其他關聯交易金額(關聯融通資金按利息收付金額計算)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下,上述金額不包括企業在年度內執行成本分攤協議或預約定價安排所涉及的關聯交易金額;(二)關聯交易屬于執行預約定價安排所涉及的范圍;(三)外資股份低于50%且僅與境內關聯方發生關聯交易。3“本年度是否簽訂成本分攤協議:是 否”:本年度簽訂成本分攤協
12、議的企業在“是”方框內打,否則在“否”方框內打。政策依據:企業與其關聯方共同開發、受讓無形資產,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勞務發生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獨立交易原則可與其關聯方分攤共同發生的成本,達成成本分攤協議。企業應當自成本分攤協議達成之日起30日內,層報國家稅務總局備案。4、“材料(商品)購入”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3)“購銷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3)第1項,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3)第4項,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3)第7項。5、“商品(材料)銷售”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3)“購銷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3)第8項,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3)第
13、11項,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3)第14項。6、“勞務收入”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4)“勞務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4)第1項,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4)第4項,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4)第7項。7、“勞務支出”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4)“勞務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4)第8項,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4)第11項,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4)第14項。8、“受讓無形資產”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1列,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2列,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4列。9、“出讓無形資產”數據
14、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6列,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7列,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9列。10、“受讓固定資產”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1列,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2列,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4列。11、“出讓固定資產”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相應欄次,即第1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6列,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7列,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5)總計第9列。12、“融資應計利息收入”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
15、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相應欄次,即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7)合計1第9列,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7)合計2第9列。13、“融資應計利息支出”數據來源:本行金額來自附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相應欄次,即第4列等于附表十二(7)合計1第8列,第7列等于附表十二(7)合計2第8列。四、表內及表間關系表內關系:1第2列第4列第7列;2第3列第2列/第1列;3第5列第4列/第1列;4第6列第4列/第2列;5第8列第7列/第1列;6第9列第7列/第2列;7“合計”行第1列=第1列1至11行合計;8“合計”行第2列=第2列1至11行合計;9“合計”行第4列第4列1至11行合計;10“合計”行第6列“合計”
16、行第4列/“合計”行第2列;11“合計”行第7列第7列1至11行合計;12“合計”行第9列“合計”行第7列/“合計”行第2列。表間關系:1材料(商品)購入第1列=表十二(3)購銷表第1項;2材料(商品)購入第4列=表十二(3)購銷表第4項;3材料(商品)購入第7列=表十二(3)購銷表第7項。4商品(材料)銷售第1列=表十二(3)購銷表第8項;5商品(材料)銷售第4列=表十二(3)購銷表第11項;6商品(材料)銷售第7列=表十二(3)購銷表第14項。7勞務收入第1列=表十二(4)勞務表第1項;8勞務收入第4列=表十二(4)勞務表第4項;9勞務收入第7列=表十二(4)勞務表第7項。10勞務支出第1
17、列=表十二(4)勞務表第8項;11勞務支出第4列=表十二(4)勞務表第11項;12勞務支出第7列=表十二(4)勞務表第14項。13受讓無形資產第1列=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總計第1列;14受讓無形資產第4列=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總計第2列;15受讓無形資產第7列=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總計第4列。16出讓無形資產第1列=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總計第6列;17出讓無形資產第4列=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總計第7列;18出讓無形資產第7列=表十二(5)無形資產表總計第9列。19受讓固定資產第1列=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總計第1列;20受讓固定資產第4列=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總計第2列;21受讓固
18、定資產第7列=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總計第4列。22出讓固定資產第1列=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總計第6列;23出讓固定資產第4列=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總計第7列;24出讓固定資產第7列=表十二(6)固定資產表總計第9列。25融資應計利息收入第4列=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合計1第9列“應計利息收入”;26融資應計利息收入第7列=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合計2第9列“應計利息收入”;27融資應計利息支出第4列=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合計1第8列“應計利息支出”;28融資應計利息支出第7列=表十二(7)融通資金表合計2第8列“應計利息支出”。第三節 怎樣填報購銷表一、本表基本框架1、本報告表適用于實
19、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填報。2、本表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反映企業材料(商品)購入和商品(材料)銷售總體情況,第二部分反映企業按出口貿易方式分類的出口銷售收入情況,第三部分列示占企業出口銷售總額10%以上的境外銷售對象及其交易金額和定價方法,第四部分列示占企業進口采購總額10%以上的境外采購對象及其交易金額和定價方法。二、填報注意事項1、本表有關項目的金額并不能夠直接從財務報表中取數,需要根據企業會計核算科目分析填報,因此要按照報告表項目規定的范圍以及口徑正確填列。2、本表第二、三、四部分是第一部分相關項目的明細反映,應注意與第一部分相應
20、項目的邏輯關系。三、填報具體口徑及數據來源1、“一、總購銷”第1項“購入總額”:填報年度購入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商品)等有形資產的金額,不包括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和低值易耗品。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購銷”內第2項“進口購入”“總購銷”內第5項“國內購入”。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1行第1列。2、“一、總購銷”第2項“進口購入”:填報年度通過進口方式購進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商品)等有形資產的金額,不包括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和低值易耗品。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購銷”內第3項“非關聯進口”“總購銷”內第4項“關聯進口”。3、“一、總購銷”第3項“非關聯進口”:填
21、報年度通過境外非關聯方進口購入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商品)等有形資產的金額,不包括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和低值易耗品。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原材料”、“庫存商品”科目中反映本年從境外非關聯方進口采購的材料、半成品、商品等資產的數據。4“一、總購銷”第4項“關聯進口”:填報年度通過境外關聯方進口購入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商品)等有形資產的金額,不包括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和低值易耗品。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原材料”、“庫存商品”科目中反映本年從境外關聯方進口采購的材料、半成品、商品等資產的數據。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1行第4列。5“一、總購銷”第5項“國內購入”:填報年度在本國境
22、內購入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商品)等有形資產的金額,不包括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和低值易耗品。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購銷”內第6項“非關聯購入”“總購銷”內第7項“關聯購入”。6、“一、總購銷”第6項“非關聯購入”:填報年度通過境內非關聯方購入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商品)等有形資產的金額,不包括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和低值易耗品。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原材料”、“庫存商品”科目中反映本年從境內非關聯方采購的材料、半成品、商品等資產的數據。7、“一、總購銷”第7項“關聯購入”:填報年度通過境內關聯方購入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商品)等有形資產的金額,不包括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和
23、低值易耗品。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原材料”、“庫存商品”科目中反映本年從境內關聯方采購的材料、半成品、商品等資產的數據。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1行第7列。8、“一、總購銷”第8項“銷售總額”:填報年度所有銷售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購銷”內第9項“出口銷售”“總購銷”內第12項“國內銷售”。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2行第1列。9、“一、總購銷”第9項“出口銷售”:填報年度所有銷往境外的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購銷”內第10項“非關聯出口”“總購銷”內第11項“關聯出口”。10、“一、總購銷”第10項“非關聯出口”
24、:填報年度所有銷往境外非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銷往境外非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數據。11、“一、總購銷”第11項“關聯出口”:填報年度所有銷往境外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銷往境外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數據。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2行第4列。12、“一、總購銷”第12項“國內銷售”:填報年度所有銷售至本國境內的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購銷”內第13項“非關聯銷售”“總購銷”內第14項“關聯銷售”。13、
25、“一、總購銷”第13項“非關聯銷售”:填報年度所有銷售給境內非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銷往境內非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數據。14、“一、總購銷”第14項“關聯銷售”:填報年度所有銷售給境內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銷往境內關聯方的商品、材料的數據。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2行第7列。15、“來料加工”:填報年度向境外關聯方、境外非關聯方收取的加工費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度承接境外
26、關聯方、境外非關聯方來料加工收取加工費的數據。16、“其他貿易方式”:填報年度向境外關聯方、境外非關聯方銷售商品(材料)的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銷往境外關聯方、境外非關聯方的商品、材料取得的收入數據。17、“二、按出口貿易方式分類的出口銷售收入”各項值之和應等于“一、總購銷”第9項“出口銷售”值。18、“境外關聯方名稱”:填報占出口銷售(進口采購)總額10%以上的境外關聯方名稱。數據來源:信息來源于表十二(1),自動帶出(可模糊篩選快速定位),其對應的“國家(地區)”也同時自動帶出。19、“境外非關聯方名稱”:填報占出口銷售(進口采購
27、)總額10%以上的境外非關聯方名稱。20、“國家(地區)”:填報境外關聯方或非關聯方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名稱。(1)填報境外關聯方時,國家(地區)將對應關聯方名稱自動帶出;(2)填報境外非關聯方時,“國家(地區)” 錄入采用下拉菜單式選擇(有模糊篩選功能,如可以國家代碼、漢字拼音聲母、漢字等快速定位)。21、“交易金額”:填報占出口銷售(進口采購)總額10%以上的境外銷售(采購)對象交易商品(材料)的金額。(1)“三、占出口銷售總額10%以上的境外銷售對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一、總購銷:銷售總額出口銷售(第9項)”*10%;(2)“四、占進口采購總額10%以上的境外采購對象及其交易:
28、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一、總購銷:購入總額進口購入(第2項)”*10%。22、“定價方法”分為以下六種:1可比非受控價格法;2再銷售價格法;3成本加成法;4交易凈利潤法;5利潤分割法;6其他方法。“定價方法”的錄入使用下拉式菜單(單項選擇),如選擇“其他方法”,必須在“備注”欄內錄入所使用的具體方法(不能為空)。境外非關聯方交易的定價方法不填報。四、表內及表間關系表內關系:1第1項第2項+第5項2第2項第3項+第4項3第5項第6項+第7項4第8項第9項+第12項5第9項第10項+第11項6第12項第13項+第14項7“三、占出口銷售總額10%以上的境外銷售對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
29、“一、總購銷:銷售總額出口銷售(第9項)”*10%);8“四、占進口采購總額10%以上的境外采購對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一、總購銷:購入總額進口購入(第2項)”*10%)。表間關系:1第1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1行第1列2第4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1行第4列3第7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1行第7列4第8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2行第1列5第11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2行第4列6第14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2行第7列第四節 怎樣填報勞務表一、本表基本框架1、本報告表適用于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
30、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填報。2、本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反映企業提供勞務和接受勞務的總體交易情況,第二部分列示境外勞務收入占企業勞務收入總額10%以上的境外交易對象及其交易金額和定價方法,第三部分列示境外勞務支出占企業勞務支出總額10%以上的境外交易對象及其交易金額和定價方法。二、填報注意事項1、本表有關項目的金額并不能夠直接從財務報表中取數,需要根據企業會計核算科目分析填報,因此要按照報告表項目規定的范圍以及口徑正確填列。2、本表第二、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相關項目的明細反映,應注意與第一部分相應項目的邏輯關系。三、填報具體口徑及數據來源1、“一、總勞務交易”第1項“勞務收入”:填報年度企業提供勞務取得的
31、全部收入。提供勞務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市場調查、行銷、管理、行政事務、技術服務、維修、設計、咨詢、代理、科研、法律、會計事務等服務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勞務交易”內第2項“境外勞務收入”“總勞務交易”內第5項“境內勞務收入”。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3行第1列。2、“一、總勞務交易”第2項“境外勞務收入”:填報年度企業提供勞務從境外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勞務交易”內第3項“非關聯勞務收入”“總勞務交易”內第4項“關聯勞務收入”。3、“一、總勞務交易”第3項“非關聯勞務收入”:填報年度企業提供勞務從境外非關聯方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來源于企
32、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提供勞務從境外非關聯方取得收入的數據。4、“一、總勞務交易”第4項“關聯勞務收入”:填報年度企業提供勞務從境外非關聯方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提供勞務從境外關聯方取得收入的數據。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3行第4列。5、“一、總勞務交易”第5項“境內勞務收入”:填報年度企業提供勞務從境內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勞務交易”內第6項“非關聯勞務收入”“總勞務交易”內第7項“關聯勞務收入”。6、“一、總勞務交易”第6項“非關聯勞務收入”:填報年度企業提供
33、勞務從境內非關聯方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提供勞務從境內非關聯方取得收入的數據。7、“一、總勞務交易”第7項“關聯勞務收入”:填報年度企業提供勞務從境內關聯方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反映本年提供勞務從境內關聯方取得收入的數據。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3行第7列。8、“一、總勞務交易”第8項“勞務支出”:填報年度企業接受勞務所發生的費用支出金額。接受勞務支出:是指企業接受市場調查、行銷、管理、行政事務、技術服務、維修、設計、咨詢、代理、科研、法律、會計事務等服務活動所發生的支
34、出。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勞務交易”內第9項“境外勞務支出”“總勞務交易”內第12項“境內勞務支出”。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4行第1列。9、“一、總勞務交易”第9項“境外勞務支出”:填報年度企業接受勞務向境外支付的費用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勞務交易”內第10項“非關聯勞務支出”“總勞務交易”內第11項“關聯勞務支出”。10、“一、總勞務交易”第10項“非關聯勞務支出”:填報年度企業接受勞務向境外非關聯方支付的費用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中反映本年接受勞務向境外非關聯方支付費用的數據。按規定
35、計入資產價值的運輸費、安裝調試費用和服務費用等勞務費用不包含在該項目中。11、“一、總勞務交易”第11項“關聯勞務支出”:填報年度企業接受勞務向境外關聯方支付的費用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中反映本年接受勞務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費用的數據。按規定計入資產價值的運輸費、安裝調試費用和服務費用等勞務費用不包含在該項目中。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4行第4列。12、“一、總勞務交易”第12項“境內勞務支出”:填報年度企業接受勞務向境內支付的費用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總勞務交易”內第13項“非關聯勞務支出”“總勞務交易”內第
36、14項“關聯勞務支出”。13、“一、總勞務交易”第13項“非關聯勞務支出”:填報年度企業接受勞務向境內非關聯方支付的費用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中反映本年接受勞務向境內非關聯方支付費用的數據。按規定計入資產價值的運輸費、安裝調試費用和服務費用等勞務費用不包含在該項目中。14“一、總勞務交易”第14項“關聯勞務支出”:填報年度企業接受勞務向境內關聯方支付的費用金額。數據來源: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中反映本年接受勞務向境內關聯方支付費用的數據。按規定計入資產價值的運輸費、安裝調試費用和
37、服務費用等勞務費用不包含在該項目中。該項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4行第7列。15、“境外關聯方名稱”:填報占勞務收入(勞務支出)總額10%以上的境外關聯方名稱。數據來源:信息來源于表十二(1),自動帶出(可模糊篩選快速定位),其對應的“國家(地區)”也同時自動帶出。16、“境外非關聯方名稱”:填報占勞務收入(勞務支出)總額10%以上的境外非關聯方名稱。17、“國家(地區)”:填報境外關聯方或非關聯方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名稱。填報境外關聯方時,國家(地區)將對應關聯方名稱自動帶出;填報境外非關聯方時,“國家(地區)” 錄入采用下拉菜單式選擇(有模糊篩選功能,如可以國家代碼、漢字拼音聲母、漢字等快速定位
38、)。18、“交易金額”:填報占勞務收入(勞務支出)總額10%以上的境外交易對象的勞務交易金額。(1)“二、境外勞務收入額占勞務收入總額10%以上的境外交易對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一、總勞務交易:勞務收入(第1項)”*10%;(2)“三、境外勞務支出額占勞務支出總額10%以上的境外交易對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一、總勞務交易:勞務支出(第8項)”*10%。19、“定價方法”分為以下六種:1可比非受控價格法;2再銷售價格法;3成本加成法;4交易凈利潤法;5利潤分割法;6其他方法。“定價方法”的錄入使用下拉式菜單(單項選擇),如選擇“其他方法”,必須在“備注”欄內錄入所使用
39、的具體方法(不能為空)。境外非關聯方交易的定價方法不填報。四、表內及表間關系表內關系:1第1項第2項+第5項2第2項第3項+第4項3第5項第6項+第7項4第8項第9項+第12項5第9項第10項+第11項6第12項第13項+第14項7“二、境外勞務收入額占勞務收入總額10%以上的境外交易對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一、總勞務交易:勞務收入(第1項)”*10%;8“三、境外勞務支出額占勞務支出總額10%以上的境外交易對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額”應大于或等于“一、總勞務交易:勞務支出(第8項)”*10%。表間關系:1第1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3行第1列2第4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
40、第3行第4列3第7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3行第7列4第8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4行第1列5第11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4行第4列6第14項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4行第7列第五節 怎樣填報無形資產表一、本表基本框架1、本報告表適用于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填報。2、本表分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反映企業受讓和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總體交易情況,第二大部分反映企業受讓和出讓無形資產所用權的總體交易情況。兩大部分均以受讓和出讓兩種方式按境內境外明細填報。二、填報注意事項本表有關項目的金額并不能夠直接從財務報表中取數,
41、需要根據企業會計核算科目分析填報,因此要按照報告表項目規定的范圍以及口徑正確填列。三、填報具體口徑及數據來源1、第1列“受讓總交易金額”:填報年度企業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的交易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第2+3+4+5列。2、第2列“從境外受讓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關聯方支付的金額。數據來源:(1)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從境外關聯方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所支付的費用。(2)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無形資產”科目反映本年企
42、業從境外關聯方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所支付的應計入外購無形資產成本的價款。3、第3列“從境外受讓無形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非關聯方支付的金額。數據來源:(1)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從境外非關聯方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所支付的費用。(2)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無形資產”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從境外非關聯方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所支付的應計入外購無形資產成本的價款。4、第4列“從境內受讓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關聯方支付的
43、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2列“從境外受讓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金額”。5、第5列“從境內受讓無形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非關聯方支付的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3列“從境外受讓無形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6、第6列“出讓總交易金額”:填報年度企業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的交易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第7+8+9+10列。7、第7列“向境外出讓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1)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來源于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
44、外關聯方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金額。(2)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來源于會計核算“無形資產”、“營業外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外關聯方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所收取的價款。8、第8列“向境外出讓無形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非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1)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來源于會計核算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外非關聯方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金額。(2)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來源于會計核算“無形資產”、“營業外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外非關聯方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所收取的價款。9、第9列“向境內
45、出讓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7列“向境外出讓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金額”。10、第10列“向境內出讓無形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非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8列“向境外出讓無形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11、第1行“土地使用權”:填報受讓土地使用權而花費的使用費支出或讓渡土地使用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數據來源:(1)受讓土地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受讓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金額。(2)讓渡土地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無形資
46、產”、“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讓渡土地使用權取得的使用費收入。12、第2行“專利權”:填報受讓專利權而花費的使用費支出或讓渡專利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數據來源:(1)受讓專利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受讓專利權使用權而支付的使用費金額。(2)出讓專利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出讓專利權使用權取得的使用費收入。13、第3行“非專利技術”:填報受讓非專利技術而花費的使用費支出或讓渡非專利技術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數據來源:類同第2行“專利權”。14、第
47、4行“商標權”:填報受讓商標權而花費的使用費支出或讓渡商標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數據來源:類同第2行“專利權”。15、第5行“著作權”:填報受讓著作權而花費的使用費支出或讓渡著作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數據來源:類同第2行“專利權”。16、第6行“其他”:填報在“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會計科目核算的、上述未列舉的其他受讓無形資產使用權而花費的使用費支出或在“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會計科目核算的、上述未列舉的其他讓渡無形資產使用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17、第7行“其中: ”:填報需要特別列明的無形資產使用權受讓支出或出讓收入(是第6行“其他”行的補充)。18、第8行“合計
48、”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第1+2+3+4+5+6行。19、第9行“專利權”:填報購買專利權所有權而花費的支出或出售專利權所有權而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1)購買專利權所有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無形資產”科目反映本年企業購買專利權所有權所支付的應計入外購無形資產成本的價款。(2)出售專利權所有權:來源于會計核算“無形資產”、“營業外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出售專利權所有權所收取的價款。20、第10行“非專利技術”:填報購買非專利技術所有權而花費的支出或出售非專利技術所有權而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類同第9行“專利權”。21、第11行“商標權”:填報購買商標權所有權而花費的支出或出售商標
49、權所有權而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類同第9行“專利權”。22、第12行“著作權”:填報購買著作權所有權而花費的支出或出售著作權所有權而取得的收入。數據來源:類同第9行“專利權”。23、第13行“其他”:填報在“無形資產”會計科目核算的、上述未列舉的其他購買無形資產所有權而花費的支出或在“營業外收入”會計科目核算的、上述未列舉的其他出售無形資產所有權而取得的收入。24、第14行為“其中: ”:填報需要特別列明的無形資產所有權受讓支出或出讓收入(是第13行“其他”的補充)25、第15行“合計”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第9+10+11+12+13行。26、第16行“總計”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
50、得,金額=本表第8+15行。(1)該行第1列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5行第1列,該行第2列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5行第4列,該行第4列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5行第7列;(2)該行第6列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6行第1列,該行第7列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6行第4列,該行第9列數額填入表十二(2)第6行第7列。四、表內及表間關系表內關系:1第1列第2+3+4+5列2第6列第7+8+9+10列3第8行第1+2+3+4+5+6行4第15行第9+10+11+12+13行5第16行第815行表間關系:1第16行第1列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5行第1列2第16行第2列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5行第4列3
51、第16行第4列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5行第7列4第16行第6列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6行第1列5第16行第7列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6行第4列6第16行第9列表十二(2)關聯交易匯總表第6行第7列第六節 怎樣填報固定資產表一、本表基本框架1、本報告表適用于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填報。2、本表分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反映企業受讓和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的總體交易情況,第二大部分反映企業受讓和出讓固定資產所用權的總體交易情況。兩大部分均以受讓和出讓兩種方式按境內境外明細填報。二、填報注意事項本表有關項目的金額并不能夠直接從財
52、務報表中取數,需要根據企業會計核算科目分析填報,因此要按照報告表項目規定的范圍以及口徑正確填列。三、填報具體口徑及數據來源1、第1列“受讓總交易金額”:填報年度企業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的交易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第2+3+4+5列。2、第2列“從境外受讓固定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關聯方支付的金額。數據來源:(1)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或相關資產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從境外關聯方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所支付的費用。(2)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固
53、定資產”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從境外關聯方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所支付的應計入外購固定資產成本的價款。3、第3列“從境外受讓固定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非關聯方支付的金額。數據來源:(1)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或相關資產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從境外非關聯方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所支付的費用。(2)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固定資產”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從境外非關聯方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所支付的應計入外購固定資產成本的價款。4、第4列“從境內受讓固定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購買固
54、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關聯方支付的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2列“從境外受讓固定資產關聯交易金額”。5、第5列“從境內受讓固定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受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購買固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非關聯方支付的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3列“從境外受讓固定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6、第6列“出讓總交易金額”:填報年度企業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的交易金額。數據來源:本表計算所得,金額=本表第7+8+9+10列。7、第7列“向境外出讓固定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1)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來源于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
55、業務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外關聯方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金額。(2)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來源于會計核算“固定資產”、“營業外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外關聯方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所收取的價款。8、第8列“向境外出讓固定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外非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1)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來源于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外非關聯方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而取得的使用費收入金額。(2)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來源于會計核算“固定資產”、“營業外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向境外非關聯方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所收
56、取的價款。9、第9列“向境內出讓固定資產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7列“向境外出讓固定資產關聯交易金額”。10、第10列“向境內出讓固定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填報出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或出售固定資產所有權向境內非關聯方收取的金額。數據來源:類同第8列“向境外出讓固定資產非關聯交易金額”。11、第1行“房屋、建筑物”:填報租入房屋、建筑物使用權而花費的租金支出或出租房屋、建筑物使用權而取得的租金收入。數據來源:(1)受讓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制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受讓房屋、建筑物使用權而支付的租金。(2)出讓使用權: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反映本年企業出讓房屋、建筑物使用權取得的租金收入。12、第2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嬰師職業標準課件
- 肥胖中醫辯證課件
- 股權架構與稅務籌劃
- 腸道檢測創新技術課件
- 腸道健康觀念課件
- 肝臟疾病護理課件
- 員工的安全培訓課件
- 東莞一年級數學試卷
- 東湖學校九年級數學試卷
- 鳧峰中學九年級數學試卷
- T-GDC 65-2023 鋼纖增強聚乙烯復合壓力管道
- PFMEA模板完整版文檔
- ECMO IABP完整版可編輯
- 珠心算習題匯總(可以打印版A4)
- 沖壓基礎知識及常見缺陷培訓
- 《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
- GB/T 27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蟲
- GB/T 17251-1998聲學水聽器加速度靈敏度校準方法
- GB/T 15924-1995錫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碘量法測定錫量
- GB/T 14903-1994無機膠粘劑套接扭轉剪切強度試驗方法
- GB/T 13914-2013沖壓件尺寸公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