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 第四講溶液綜合練習(無答案)人教新課標版》_第1頁
《九年級化學 第四講溶液綜合練習(無答案)人教新課標版》_第2頁
《九年級化學 第四講溶液綜合練習(無答案)人教新課標版》_第3頁
《九年級化學 第四講溶液綜合練習(無答案)人教新課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溶液綜合練習填空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一定溫度下使固體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一定能成功的方法是 ( )(a)增加溶質 (b)增加溶劑 (c)升高溫度 (d)降低溫度2在下列條件下的氫氧化鈣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a)60的飽和溶液 (b)10時的飽和溶液(c)60時的不飽和溶液 (d)10時的不飽和溶液3在一定溫度下,從100克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取出10克溶液,剩下的溶液比原溶液( )(a)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b)a的溶解度減小 (c)溶質的質量減少 (d)溶液的密度增大420時,將硝酸鉀飽和溶液100克和300克,分別加熱蒸發掉10克水后,冷卻到原來

2、的溫度,各析出了晶體a克和b克,則a和b的關系是( )(a)a<b (b)2a=b (c)2b=a (d)a=b5以下是一些關于溶液的說法:無色 混合物 化合物 均一 穩定 各部分性質相同。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6將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到20時,對原溶液來說,溶液的質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溶質的溶解度;溶劑的質量。以上各項中,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a) (b)(c) (d)只有7在一定溫度下,向硫酸銅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銅粉末,對出現的下列的情況:有藍色晶體析出;原飽和溶液的溶劑量減少;原飽和溶液的溶質量減少;飽和溶液的總質量增加

3、。描述完全正確的是( ) (a)只有 (b) (c) (d)8要將100克質量分數為10%的某溶液變為20%(溶解度允許值內),可采用的方法有 ( )(a)蒸發掉一半溶劑(恒溫) (b)蒸發掉50克溶劑(恒溫)(c)加入50克10%的該溶液 (d)加入5克該溶質。920時,往50克硝酸鉀溶液中加入5克硝酸鉀晶體,充分攪拌后,尚有晶體未溶解。稍加熱后,晶體全部溶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攪拌后加熱前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攪拌后加熱前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加熱后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d)加熱后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10一定溫度時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不變蒸發掉部分溶劑,有溶質析出,則剩余

4、溶液( )(a)成為不飽和溶液 (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加(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11將kno3、nacl、mno2三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一一分離,加水溶解后其正確的分離方法是( ) (a)先結晶后過濾 (b)先過濾后結晶(c)只需過濾 (d)以上方法都不對 12.現有一瓶t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下面對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一定是濃溶液(b)降低溫度,有晶體析出,剩余溶液仍為飽和溶液(c)升高溫度,晶體不析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少(d)t時加入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13t時,x克kno3不飽和溶液中,加入a克kno3或蒸發掉b克水恢復到t,

5、溶液達到飽和,據此判斷下列推論錯誤的是( )(a)在t時,kno3的溶解度為克(b)當x=2b時,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c)若原不飽和溶液蒸發掉2b克水,恢復到原溫度,能析出2a克kno3(d)上述在t時所配得的kno3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14鋅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后的液體和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體分別是( )(a)乳濁液、溶液 (b)溶液、乳濁液(c)懸濁液、乳濁液(d)溶液、懸濁液15結晶后的剩余溶液叫母液,母液一定是( )(a)水 (b)不飽和溶液(c)同溫度下飽和溶液(d)更濃的溶液16有20 kno3飽和溶液20克,使其恒溫蒸發16克水,析出4克kno3,則20

6、kno3飽和溶液的( )(a)質量分數是25% (b)質量分數是20%(c)溶解度是10克 (d)溶解度是20克( )1720 時,nacl溶解度是36克,在20 時把5克nacl 投入到1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是( )(a)5% (b)26% (c)33.3% (d)36%18 t 時kn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則kno3在t 時的溶解度為( )(a)20克 (b)25克 (c)100克 (d)無法確定19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約為0.9%的氯化鈉溶液,現用100克生理鹽水給某病人輸液,進入病人體內的氯化鈉質量約為( )(a)0.9克 (b)9克 (c)90克 (d

7、)18克20把400克質量分數為20%的nacl溶液稀釋成質量分數為16%的溶液,需加水( )(a)100克 (b)200克 (c)400克 (d)800克21在t 時,a%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使其析出晶體,過濾后,將剩下的溶液再回升到t時(假定水量不變),剩下的溶液是 ( )( a)不飽和溶液,濃度小于a% (b)飽和溶液,濃度小于a%(c)不飽和溶液,濃度等于a% (d)飽和溶液,濃度大于a%2250 時氯化銨的溶解度是50克, 50 時氯化銨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溶液之間的質量比為( )(a)1:2:3 (b)2:3:1 (c)3:2:1 (d)1:3:2 ( )23現有溶質的質量分數

8、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100克,欲把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到15%,需要再加入氫氧化鈉的質量為( )(a)10克 (b)11.2克 (c)11.8克 (d)20克24現有20時氯化銨的飽和溶液200克,欲改變該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應采取措施是( )(a) 溫度不變蒸發掉20克水 (b)溫度不變加入10克固體nacl(c)溫度不變取出其10克該溶液 (d)溫度不變加入20克水25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逐漸加入硝酸鉀固體,下列圖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質質量變化的是( )m質mkno3dm質mkno3cm質mkno3bm質mkno3a2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

9、是稀溶液(b)相同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要濃(c)溶液中存在固體溶質時,該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d)在一定溫度下,將飽和溶液中的水蒸發一部分,剩余溶液一定還是飽和溶液27相同質量的鋅、鐵、鋁、鎂,分別加入到質量分數與溶液質量都相等的四份足量稀硫酸中,反應完后溶液質量最小的是(mg24、al27、fe56、zn65)( )(a)鋁 (b)鋅 (c)鎂 (d)鐵28t時,將某硝酸鉀溶液,第一次蒸發掉10克水,冷卻到原溫度析出晶體0克;第二次蒸發掉10克水,冷卻到原溫度析出晶體3克;第三次再蒸發掉10克水,冷卻到原溫度析出晶體應( )(a)等于3克 (b)大于或等于3克 (c)不等于3克 (d

10、)小于或等于3克abct1t2t3204080溫度/溶解度/克二、填空:(每空1分,共36分)29根據溶解度曲線回答:(a、b、c均不含結晶水)(1)t3時三種物質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2)t2時溶解度相等的是_,a物質的溶解度是_克。(3)t時克水配成物質的飽和溶液,由t降溫至t時,將析出溶質_克。(4)、三種接近飽和的溶液,欲使其飽和(不可增加溶質),可以采取的方法分別是(選最適宜的且不重復)_b_c_。(5)t時將 100克水中加入20克物質,所得溶液不飽和。為使其飽和,可再加物質_克,或蒸發水_克或使其降溫至_。30計算結果均保留小數點后1位。(膽礬化學式:cuso4·

11、5h2o)(1)配制的硫酸銅溶液40克,實驗步驟為:_。需膽礬_克,蒸餾水_毫升。_,_。稱量膽礬時,用_取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另一盤放膽礬直到天平平衡。用_量取蒸餾水,讀數時視線必須與_處保持水平。_。將稱量好的膽礬放在_中,將水倒入盛有膽礬的_,并用_不斷攪拌,其作用是_。(2)200ml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3)中含純硫酸 g;若將上述濃硫酸稀釋到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0%,需要加水 _ ml。(寫表達式)31 寫出下列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化學式: 稀硫酸澄清石灰水鋅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后溶液稀鹽酸溶質溶劑32如右圖所示,一物體懸掛在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在恒溫條件下,向燒杯內的溶液中分別加入下列物質(懸掛物不參與反應),說明彈簧秤讀數變化情況(填寫“變大”、“不變”或“變小”)(1)如果加入氯化鈉晶體,彈簧秤讀數 ;(2)如果加入蒸餾水,彈簧秤讀數 ;(3)如果加入氯化鉀晶體,彈簧秤讀數 ;三計算:(不能整除時取小數點后1位)(8分)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