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發性腎 小球腎炎 的發病機 制循環免疫復合物性腎炎:非腎小球性可溶性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隨血液流經腎臟,沉積于腎小球, 常結合補體,引起腎小球損傷(川型超敏反應)。原位免疫復合物性腎炎:抗體與腎小球性、植入腎小球性抗原結合,在腎小球內形成原位免疫復合物。 原位免疫復合物性腎炎腎炎動物模型:1、抗腎小球基膜抗體引起的腎炎2、HeymanH腎炎腎小球腎 炎的病變 范圍與分 布彌漫性(diffuse ):大多數腎小球受累(>50%);局灶性(focal ):病變累及少數腎小球(<50%); 球性(global ):病變累及整個腎小球;節段性(segmental):腎小球的部分
2、毛細血管袢受累(不超過腎小球切面的50%。腎小球腎 炎的臨床 表現急性腎炎綜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血尿(明顯)、蛋白尿(輕中度)、高血壓和水腫,氮質血癥(嚴重者)。 主要病理類型: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急講型腎炎綜合征(rapidly progressive nephritic syndrome)血尿、蛋白尿、水腫后,迅速發展為少尿、無尿及氮質血癥,急性腎衰。 主要病理類型: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明顯水腫、低清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脂尿。主要病理類型:膜性腎病、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系膜增生性腎
3、小球腎炎、微小病變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無癥狀性血尿或蛋白尿 (asymptomatic hematuria or proteinuria) 主要表現為持續反復發作血尿或輕度蛋白尿。主要病理類型:IgA腎病慢性腎炎綜合征 (chronic nephritic syndrome)主要表現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壓、貧血、氮質血癥、尿毒癥 主要病理類型:各型腎炎終末階段腎小球腎 炎類型:1、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2、快速進行性(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3、腎病綜合征相關的腎炎(1) 膜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2) 微小病變性腎小球腎炎(脂性腎病)(3) 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
4、4) 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5) 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4、IgA腎病5、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彌漫 性增生性 腎小球腎 炎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系膜細胞增生,伴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2、肉眼觀察:雙側腎臟輕到中度腫大,被膜緊張。腎表面充血,有的腎臟表面見散在 粟粒大小的出血點,故有大紅腎或蚤咬腎之稱。腎臟切面皮質可略增厚。3、鏡下觀察:(1) 病變彌漫分布,累及雙側腎臟的絕大多數腎小球。(2) 腎小球:體積增大,血管球細胞數增多。增生的細胞主要為腫脹的內皮細胞和系膜細胞,并有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毛細血管腔狹窄或閉塞。腎小球內血量減 少,病變嚴重者毛細血管壁壞死,腔內有血栓
5、形成,可發生節段性血管壁纖維素樣壞 死,血管破裂出血。部分病例壁層上皮細胞增生明顯。(3) 腎小管:近曲小管上皮細胞發生變性。腎小管管腔內可出現蛋白管型紅細胞或 白細胞管型及顆粒管型。(4) 腎間質:充血水腫并有少量炎細胞浸潤。4、電鏡觀察:主要特點是具有電子致密沉積物。沉積物成駝峰狀,通常位于臟層上皮 細胞和GBM之間,也可位于內皮細胞下或基膜內。5、免疫熒光:腎小球基膜和系膜區有IgG和補體C3沉積,呈顆粒狀分布。臨床病理聯系: 主要表現為急性腎炎綜合征。1尿的改變:少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1) 少尿:主要原因是腎小球內細胞增多和內皮細胞腫脹,毛細血管腔狹窄或閉塞, 腎小球內血量減少
6、,濾過率降低。(2) 血尿: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損傷,并可發生血管破裂出血。(3) 蛋白尿:腎小球毛細血管壁的損傷,血漿蛋白濾過增加。(4) 管型尿:腎小球濾過的尿液內蛋白、細胞成分增加。2、水腫:水腫的主要原因是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水、鈉潴留,超敏反應引起的毛細血 管通透性增咼可使水腫加重。3、高血壓:高血壓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加。快速進行 性腎小球 腎炎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腎小球壁層上皮細胞增生,新月體形成。2、肉眼觀察:雙腎腫大,色蒼白,表面有點狀出血,切面皮質增厚。3、鏡下觀察:(1) 多數(> 50%腎小球囊腔內有新月體形成,新月體主要由增生的壁層上皮細胞 和滲出的單
7、核巨噬細胞構成,有時可見淋巴細胞。以上成分附著于球囊壁層,在毛細 血管球外側形成新月形或環狀結構。新月體使腎小球囊腔狹窄或閉塞,并壓迫毛細血 管叢。(2) 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細胞內玻璃樣變。病變腎單位所屬腎小管上皮細胞萎縮甚至 消失。(3) 腎間質出現水腫,炎細胞浸潤,后期發生纖維化。4、 電鏡觀察:除見新月體外,部分病例見電子致密的沉積物(U型CrGN。幾乎所有 病例均可見GBM勺缺損和斷裂。5、免疫熒光:I型表現為線性熒光,U型則為顆粒狀熒光,川型檢查結果通常為陰性。臨床病理聯系:表現為快速進行性腎炎綜合征。出現水腫、血尿和蛋白尿等改變后,由于腎小球內新月體形成,球囊腔阻塞,迅速發 生少尿
8、和無尿,伴氮質血癥,隨病變進展,腎小球纖維化、玻璃樣變,腎單位功能喪 失,最終發展為急性腎功能衰竭。膜性腎病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上皮下出現含免疫球蛋白的電子致密沉積物,并引起彌漫性毛細血管壁 增厚。2、肉眼觀察:雙腎腫大,顏色蒼白,故有“大白腎”之稱。3、鏡下觀察:早期腎小球基本正常,之后 GBM發生彌漫性增厚。晚期腎小球發生玻璃 樣變性和硬化。4、電鏡觀察:上皮細胞腫脹,足突消失,上皮下有大量電子致密沉積物。沉積物之間 基膜樣物質形成釘狀突起。5、八胺銀染色:顯示增厚的基膜及與之垂直排列的釘突,形如梳齒。以后釘突向沉積 物表面延伸,并將其覆蓋,GBM顯增厚,其中的沉積物逐漸被溶解,形成蟲蝕
9、狀空隙。 蟲蝕狀空隙漸為基膜樣物質充填。6、免疫熒光:IgG和補體在GBMK積,表現為典型的顆粒狀熒光。臨床病理聯系:膜性腎小球腎炎是引起成人腎病綜合癥最常見的原因。1臨床通常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明顯水腫,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脂尿。(1) 腎小球毛細血管壁的損傷,血漿蛋白濾過增加,導致大量蛋白尿;(2) 長期大量蛋白尿使血漿蛋白含量減少,形成低蛋白血癥;(3) 水腫的主要原因是低蛋白血癥引起的血液膠體滲透壓降低,由于組織間液增多, 血容量下降,腎小球濾過減少,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致使鈉、水潴留,水 腫加重;(4) 高脂血癥的發生機制 般認為低白蛋白血癥
10、可刺激肝臟脂蛋白合成,還可能與血 液循環中脂質顆粒運送和外周脂蛋白的分界障礙有關;(5) 脂尿表明GBMS透性增高,脂蛋白濾過增加。2、由于GBMS傷嚴重,濾過膜通透性明顯增高,小分子和大分子均可濾過,故常表現 為非選擇性蛋白尿。部分病人可表現為鏡下血尿和蛋白尿。微小病變 性腎小球 病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彌漫性上皮細胞足突消失。2、肉眼觀察:腎臟腫脹,色蒼白,切面腎皮質因腎小管上皮細胞內脂質沉積而出現黃 白色條紋。3、鏡下觀察:腎小球基本正常,主要改變是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內有大量脂滴,由近曲 小管上皮細胞對脂蛋白重吸收引起。故有脂性腎病之稱。4、電鏡觀察:無沉積物,主要改變是彌漫性臟層上皮細胞
11、足突消失。5、免疫熒光:無免疫球蛋白或補體沉積。臨床病理聯系:1主要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臨床病理聯系同膜性腎小球腎炎);2、蛋白尿的主要成分是小分子的白蛋白,屬選擇性蛋白尿。局灶性節 段性腎小 球硬化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部分腎小球的部分小葉或毛細血管袢發生硬化。2、鏡下觀察:病變呈局灶性分布,早期僅累及皮髓質交界處腎小球,以后逐漸波及皮 質全層。病變腎小球部分小葉和血管袢內系膜基質增多,血管塌陷,玻璃樣物質沉積, 常伴有脂滴。病變進展則引起腎小球硬化。相應腎小管基膜增厚,細胞萎縮,間質纖 維化。3、電鏡觀察:除顯示系膜基質增多、GBM曾厚和血管塌陷等改變外,主要特點是臟層上皮細胞足突消失,并有
12、明顯的上皮細胞從 GBMW脫的現象。4、免疫熒光:病變處有IgM和補體沉積。臨床病理聯系:1大部分病人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臨床病理聯系同膜性腎小球腎炎);2、少數表現為蛋白尿。3、本病的特點為:(1)出現血尿和高血壓的比例較高,常出現腎小球濾過率降低;(2)蛋白尿常為非選擇性;(3)對皮質類固醇治療不敏感;(4)免疫熒光顯示硬化的血管球節段內有 IgM和C3沉積。膜增生性 腎小球腎 炎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腎小球基膜增厚系膜細胞增生和系膜基質增多。2、鏡下觀察:(1)腎小球體積增大,細胞增多。增多的細胞主要為系膜細胞,有的病例可有浸潤的 白細胞和臟層上皮細胞參與。由于細胞增生和系膜基質增多,
13、血管球小葉分隔增寬, 呈分葉狀。(2)腎小球基膜明顯增厚。六胺銀和 PAS染色顯示增厚的基膜呈雙軌狀。3、電鏡觀察:I型:內皮細胞下出現電子致密沉積物。U型:大量塊狀電子密度極高的沉積物在基膜致密層呈帶狀沉積。4、免疫熒光:I型:可見C3顆粒狀沉積,并可出現IgG及C1q和C4等早期補體成分。U型:顯示C3沉積,通常無IgG,C1q和C4出現。臨床病理聯系:1多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臨床病理聯系同膜性腎小球腎炎);2、也可表現為血尿或蛋白尿。系膜增生 性腎小球 腎炎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彌漫性系膜細胞增生及系膜基質增多。2、鏡下觀察:彌漫性系膜細胞增生系膜基質增多。早期主要表現為系膜細胞增生, 之
14、后系膜基質逐漸增多。3、電鏡觀察:部分病例系膜區可見有電子致密沉積物。4、免疫熒光:中國常見IgG及C3沉積,其他國家表現為IgM和C3 (又稱IgM腎病)。有的病例僅出現C3沉積,或免疫熒光陰性。臨床病理聯系:1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臨床病理聯系同膜性腎小球腎炎);2、也可表現為無癥狀蛋白尿和(或)血尿或慢性腎炎綜合癥。IgA腎病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免疫熒光顯小系膜區有 IgA沉積。2、鏡下觀察:最常見的病變為系膜增生性改變,表現為系膜細胞增生和系膜基質增多。 也可表現為局灶性節段性增生或硬化性改變。偶可見有較多的新月體形成。3、電鏡觀察:系膜區有電子致密沉積物。4、免疫熒光:系膜區有IgA或
15、以IgA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積,常伴 C3和備解素,也 可出現少量IgG和IgM。臨床病理聯系:50鳩上的病人表現為肉眼血尿,30%-508ft出現鏡下血尿,可伴有輕度蛋白尿。少數 病人表現為急性腎炎綜合征或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小球腎炎病理變化:1病變特點:大量腎小球發生玻璃樣變和硬化,為不同類型腎小球腎炎發展的終末階 段。2、肉眼觀察:兩側腎臟體積縮小,表面呈彌漫性細顆粒狀。切面皮質變薄,皮髓質分 界不清晰。腎盂周圍脂肪增多。慢性腎炎的大體改變稱為繼發性顆粒性固縮腎。3、鏡下觀察:(1)腎小球:腎小球內PAS染色陽性的嗜酸性玻璃樣物質增多,細胞減少,嚴重處毛 細血管閉塞,腎小球玻璃樣變和硬化。由于部分腎小球玻璃樣變和硬化,毛細血管球 血流阻斷,病變腎單位的其他部位也發生缺血性損傷。(2)腎小管:病變局部腎小管萎縮或消失。(3)間質:間質纖維化,常伴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4)腎內細、小動脈:由于腎炎引起的咼血壓,腎內細、小動脈發生玻璃樣變和內膜 增厚,管腔狹窄。(5)病變輕的腎單位呈代償改變,腎小球體積增大,腎小管擴張,管內可見各種管型。臨床病理聯系:晚期病人主要表現為慢性腎炎綜合征,出現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壓、貧血、 氮質血癥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家長會精美課件》
- 液壓與液力元件在高鐵車輛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化學反應基本原理》課件
- 盧敬教學課件 - 中學語文課堂展示
- 《單片機原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 肥料產業政策研究考核試卷
- 2025年果蔬預冷保鮮運輸車合作協議書
- 貨攤經營風險防范與應對考核試卷
- 《注塑成型工藝與優化》課件
- 《代數與幾何習題課》課件
- 閉合導線平差計算表-電子表格自動計算
- (完整版)xx中學“雙積雙評”積分入團實施方案
- 鋼結構培訓課件
- 采礦學王莊煤礦
- 平野蒼流:打漁張引黃灌區開灌60周年紀念專輯
- 盟史簡介12.10.18課件
- 《黃帝的傳說》PPT課件【精美版】
- 《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標準
- 質點系的動能定理 功能原理 機械能守恒定律
-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試卷三
- 客貨線鐵路隧道錨桿施工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