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lDRAW實訓指導書模板_第1頁
CorelDRAW實訓指導書模板_第2頁
CorelDRAW實訓指導書模板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oreldraw 綜合實驗 02一、實訓題目: 家庭影院二、實訓目的: 運用漸變填充、交互式立體化工具、交互式陰影工具、交互 式封套工具、基本繪圖工具進行效果圖的繪制。三、實驗要求: 要非常熟練地綜合地運用 coreddraw 所學工具進行圖形的 繪制,制作時要細致、耐心。四、實驗環境: 計算機實訓中心機房, Windows2000 及 CorelDRAW12軟件環 境。五、實驗效果圖:六、實驗步驟: 音箱1、音箱箱體 箱體正面: 箱體正面是兩個規規矩矩的方形,底下一個深灰色對角過度; 上面亮灰色的一個兩側窄一些, 5 色銀灰金屬的與同角度角過度,如右圖。 箱體側面: 一個深灰色的過度底面,

2、 疊加上 6 個較淺灰的單色等距離垂直 長條, 兩者群組后用封套工具修整成立體狀, 一個由一列垂直凹槽組成的側 面完成了。 箱體底部: 主體是一個底部收窄了的扁長方體; 右側的球狀由四分之一圓 修整而成,配以中等深度的環形過度灰色。2、喇叭 、最底的是一個簡單的灰色斜向過度的圓形; 、第二個僅比第一個小一丁點,從而形成一個邊緣; 、第二個要比后面的凸出圓環 (第 5 個物體) 大一小圈, 同樣的目的是形 成立體邊緣; 、第四個, 模擬喇叭音盤的圓形, 我們用了“網狀填色工具”, 在中央偏 左下和右下側邊緣的兩部分填上很淺的灰色; 、最頂上的是一個“凸起”的圓環, 注意一下她的環形過度色, 外端

3、的顏 色比較密集(圖 5),要點是模擬高光部分的產生位置。 、一個純黑色的圓,要注意其與上面5 個圓形物體的大小關系; 、一個斜向深灰色過度的圓,還是型成立體邊緣之用; 、最中央的一個也是用上了“網狀填色工具”, 使之具有兩個集中的高光 點。3. 支撐柱體 、支柱主體由 4 色的過度形成, 注意中間的兩個調整色點距離要靠近一些, 這樣就能較好地形成兩個面接合的效果; 、利用一個兩側不對稱深灰, 中 間白色的窄高長條,作為柱體的高光部分;、左側的補光,是一個自下到 上的淺灰色長條。 、群組后, 利用形狀封套工具把柱體的下部修整成具有 曲線面的形狀。4. 音箱底座 三個幾何面組合而成, 先用 Co

4、relDraw 的節點調整工具把形狀調整好, 再用 漸變工具調整顏色。電視1、電視外殼 :外殼為四個方框組成,并一個比一個縮小一圈,同時全部帶 有黑色邊框;注意一下物體 3 和物體 4 下部的空位留寬一些。 最頂層:就是把右下角設置為白色 第二層:參照第一層,只不過顏色淺一級; 第三層:為一個純灰色的方框; 最底層:先來一個接近黑色斜向過度方框,這就是電視機本身最外面的 一層殼體;2. 電視的墊座 :電視機的下部加一個大大的墊座, 造型很簡單, 就是兩 個疊放在一起的扁長方形。再整體拉出右下方向的陰影。3. 屏幕的顯示 導入圖片素材制作電視屏幕 桌子1、桌面 :桌面由三個的長扁狀四邊形組成,頂

5、上的一個是桌面主體, 下面兩個用于形成桌面邊緣的線條。2、桌子腿: 桌子腿有斜著安裝的側板,最邊上垂直的窄長方形表達板 的厚度, 帶斜邊的兩個四邊形便是其視覺的主體, 形成一個起折的整體; 狀上左右對稱的復制一個, 桌腿的上面部分就讓桌面整齊地遮蓋。3. 添加隔板,音箱,以及制作影碟機,方法同前。實驗一 制作“立體化”折扇一、實驗目的 :1掌握“形狀工具”及繪圖的技巧2 掌握“交互式調和工具”3 掌握使用“應用再制”二、實驗課時數 :3 課時三、實驗結果 :四、實驗步驟:1. 打開 CorelDRAW 11,新建一個文件,并將它的版面 設置為橫向。單擊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工作區中繪制 一個矩

6、形對象。然后按住工具箱中的“填充”按鈕不放, 在彈出的工具中選擇圖樣填充對話框。接著在彈出的對話 框中選擇“位圖”選項,在其右側的下拉列表中找到一個 紋理圖樣賦予給矩形,同時去掉矩形的邊框。2. 單擊“形狀”工具,選中這個矩形,在出現的“屬 性”工具欄中設置圓角數值均為 50,使矩形的四個角產生圓角。3. 按住工具箱中的“交互式調和”按鈕不放,在彈出 的工具中選擇“交互式立體化”工具,在矩形上拖動使其 立體化,然后在“立體化”屬性工具欄中設置立體化參數: 立體化類型選擇平行至背景選項,單擊斜角修飾邊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使用斜角修飾邊選項,接著單擊照 明按鈕,設置照明強度和方向。4. 接

7、下來雙擊這個矩形,在出現旋轉中心點標志后, 將這個旋轉中心點移動到矩形的下方部分。然后選擇菜單 欄中的“排列變換旋轉”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 置旋轉角度為 10°,接著連續單擊“應用到再制”按鈕, 將矩形復制并旋轉到一定角度,同理再選擇原來的那個矩 形,旋轉中心點不變, 將旋轉角度為 - 10°,再連續單擊 “應 用到再制”按鈕,最終形成扇形骨架的效果 (如圖 1)。5. 下面我們來制作扇面。單擊工具箱中的“橢圓”工 具,以矩形旋轉中心點為圓心,以旋轉中心點的上半部分 矩形長度為橢圓半徑,在工作區中繪制一個橢圓。然后在 屬性工具欄中單擊餅形按鈕,并設置起始角度和結束角度

8、為 10°和 20°,繪制出餅形對象。然后將這個餅形對象復 制一份,并將其縮小放置于較大的餅形對象的中間。單擊 菜單欄中的“排列造型”命令,在彈出的修剪對話框中, 不選中任何復選框,然后點擊“修剪于”按鈕,用鼠標單 擊一下較大的餅形對象,就會將較小的餅形覆蓋的部分修 剪掉。接著將它任意填充一種顏色,并去掉它的邊框,將 它放置到兩個扇骨之間,并置于它們的后面。6. 接著選中這個修剪后的餅形對象,再打開旋轉 對話框,將它旋轉 10°并“應用到再制”,將復制出的餅 形對象放置到下兩個扇骨之間,按照上述方法就可將折扇 的扇面制作完成了 (如圖 2) 。7. 選中工作區的所

9、有的對象, 單擊菜單欄中的 “ 列群組”命令,將它們組合到一起,然后單擊菜單欄中 的“文件導入”命令,導入一幅風景畫并放置到折扇的 后面。選中這幅風景畫,單擊菜單欄中“效果圖框精確 剪裁放置在容器中”命令,然后用鼠標點擊一下扇面, 我們就可以看到整個扇面就描繪上了風景圖案。8. 接下來單擊工具箱中的交互式調和工具按鈕不 放,在彈出的工具中選擇交互式陰影工具,為這把折扇添 加上陰影,并設置好陰影參數。至此,一把描繪了水墨風景畫的折扇制作完畢,最 終效果如題圖所示。圖1 扇葉的架構圖 2 扇面完成實驗二 制作晶瑩剔透蘋果風格按鈕一、實驗要求和目的 :1 掌據“繪圖工具“2 掌握“文字的編輯”3 掌

10、握“輔助線”的應用二、實驗課時 :3 課時三、實驗結果 :四、實驗步驟1. 選擇矩形工具,繪制一個細長的矩形 A。剛繪制的矩 形會保持在選擇狀態,看看屬性欄,單擊并關閉“ Round C oners Together ”小鎖狀按鈕,這樣可以單獨調節某個矩 形的圓角而不影響其它的。在屬性欄中作如圖 2 的設置, 調整左上和右上兩個圓角。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圓角數 值并不是絕對的,其數值視你要制作的按鈕大小而定。2. 繼續繪制一個細長的小矩形 B 放在按鈕主體頂部, 選擇它們,單擊屬性欄上“ Align and Distribute ”(對 齊和分布)按鈕,設置矩形 B相對于 A 水平對齊,并去掉

11、 它們的輪廓線顏色。 選擇細長矩形 B, 選“Effects ”(效果) 菜單- >“Add perspective ”(添加透視點)命令,按住 S hift 和 Ctrl 向外拖動控制手柄至適當位置, 完成添加透視 點的操作,作為高光部分(圖 3)。3. 按鈕基本輪廓已經做出,下面要添加生動的色彩。 按“G”切換到“交互式填充工具”對按鈕主體應用天藍色 的漸變填充,設置如圖 4,其中漸變填充起始點顏色為 C:49, M:2,Y:5,K:0, 終點顏色為白色。其實這里的設定不是絕對的,你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反復調節,使效果更加理想。4. 用右鍵(注意是右鍵)拖動按鈕主體到高光部分, 從彈出

12、菜單中選“ Copy Fill Here ”(復制到此),這樣 就快速將按鈕主體的填充屬性復制到高光部分了, 很顯然, 還要進一步調整:選“交互式填充”工具,再選高光部分, 在屬性欄上將其線性填充角度由 90 度改為 90 度,結果如 圖 5。5. 為了做出更逼真的效果, 還要求助于“交互式透明” 工具,用它在按鈕主體上進行交互式的透明設置,如圖 6 仔細觀察一下,很明顯,效果更好了。6. 在這里是很需要耐心和一定的審美觀, 甚至是“只 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嘗試。好 了,還要做更進一步的美化和修飾。選擇“交互式陰影工 具”給按鈕主體部分加上陰影,注意陰影的顏色相對主體 要

13、暗一些(如圖 7),以增強真實生動的感覺。7. 做到這里,再堅持幾步, 就可以欣賞我們的酷按鈕 了!下面要加上文字以豐富按鈕的內容。選文本工具,輸 入” MacOS X并" 選擇一種合適的字體,設置顏色為黑色, 并加上陰影,移動到按鈕中心,還可以用“ Align and Dis tribute ”功能,進行準確的對齊,結果如圖 8。8. 真的快要完成了,請繼續 . 將按鈕全選,按住 Ct rl 鍵水平移動到合適位置,按下右鍵復制它,選擇“交互 式填充工具”,分別更改按鈕主體漸變顏色,高光部分顏色,陰影部分顏色等,用“文本”工具分別更改文字內容。如圖 99. 如法炮制,一鼓作氣制作出其

14、它按鈕,并用對齊輔助線功能仔細排列,好,終于大功告成?。ㄈ鐖D 10)實驗三 制作透明小水滴按鈕一、實驗要求和目的 :1 學會透視效果2 掌握 HSB模式顏色3 掌握交互式透明工具二、實驗課時 :3 課時三、實驗結果:1. 選擇橢圓工具,按住 CTRL鍵, 繪制一個圓,作為按 鈕主體的基本形狀,其大小取決于你要制作的按鈕大小。2. 將此圓再復制一個:向上拖動圓,到按鈕外形 上方合適位置時,按鼠標右鍵再放開 ( 或者按小鍵盤上 "+" 鍵)3. 復制的圓作為按鈕的光澤區,還需要進一步調 節:先將圓轉換成曲線,用形狀工具將其塑形成圖 2 形狀, 并移動到大圓內部適當位置。4. 現

15、在創建高亮區域, 并添加透視效果: 在按鈕外形 的內部下方繪制一個橢圓,使其寬度略小于按鈕,高度要 小許多,具體如圖 3 所示。5. 選擇橢圓,打開 "Effects" 菜單上的 "Add Perspe ctive" 命令,按下 Shift 和 Ctrl 健,向外拖動橢圓上部的 透視控制點,如圖 4 所示。6. 好,現在有了所需的基本外形了 , 首先,去掉各 個基本圖形的輪廓線,加上填充色。具體的顏色值設置如 下:(在此例中采用 HSB顏色模式)按鈕主體: (HSB:150,100,40),光澤區:( HSB: 122,7,97)高亮區 (HSB: 12

16、0,100,100) 結果如圖 5 所示。7. 可以看出,按鈕只是初步完成填色, 還要進一步的 精心修飾。我們先來給光澤區美化修飾:選擇交互式調和 工具,從高亮區中心拖動到按鈕主體的中心,建立一個調 和效果,其中調和的步長請自己嘗試。如果按鈕主體和高 亮區的調和將光澤區遮擋住,請用 "Shift+PgUp" 命令將光 澤區安排到最前面。結果如圖 6。8. 選擇交互式透明工具,按下 Ctrl 鍵,從光澤區頂 部向下拖動,建立一個獨特而又清晰的透明漸變效果,光 澤區的透明漸變顏色設置是:起點:白色;終點:黑色 結果如圖 79. 選擇按鈕主體,用交互式陰影工具加上柔和的陰影 效果

17、,按鈕主體陰影顏色為: (HSB: 120,100,100) ,在屬 性欄上適當調節陰影的不透明度和羽化程度,注意羽化程 度數值不要太低。結果如圖 8 所示。同樣,在按鈕中間再加上文本或字符,并加上陰影效果,文本或陰影顏色: (HSB:180,100,20) ,結果如圖 9總體上再大致看一下,并對各個部分進行細微的調 節。這樣,漂亮的小水滴透明按鈕就制作成功了。下面是 制成的一些按鈕例子,作為給大家的參考,如圖 10。實驗四 繪束小花實驗要求和目的 :1. 進一步熟悉 (手繪工具)組及 (形狀工具)的使用2. 進一步熟悉 (交互式填充工具)的應用3. 變換泊塢窗功能的應用4. (群組)功能的應

18、用實驗課時 : 3 課時實驗結果 :1在工具箱中選取 (橢圓工具)繪制一橢圓圖形,并 點擊屬性欄中的按鈕建其轉換為曲線。2使用(形狀工具)選中橢圓形上需要調整的節 點,在屬性欄中選擇按鈕將該節點轉換為“尖突節點”, 以方便調節。3將橢圓形調節成花瓣形狀。(為了豐富花瓣的外形,可以在橢圓形線上雙擊,添加節點后調節花瓣外形)4用手繪工具組中的(鋼筆工具)給花瓣畫上弧形 紋線,使其更加逼真 。5隨后圈選所有曲線并單擊屬性欄上的按鈕,將花 瓣組合起來。用(交互式填充工具)為花瓣填充上漸變色, 右擊調色板中的色塊填充線條色。6使用(挑選工具)選定花瓣,調出變換泊塢窗, 調節花瓣的大小、旋轉花瓣(旋轉的角

19、度根據花瓣的瓣數 來定,我們做的是五瓣花,所以其旋轉角度為 72 度)。如 果做出來的花形狀不太理想,你還可以就花瓣的形狀和花 瓣的位置進行調整7用工具畫上花蕊,并填充顏色,一朵花就畫好了。為了便于編輯和移動,應將整個花朵群組起來。8接下來繪制花的綠葉。先使用(貝塞爾工具)畫 曲線,然后用形狀工具在葉尖處加上一個節點,并進行調 整,使葉尖處弧形向下。9. 再用手繪工具畫中間的葉脈,并調整其幅度。10. 使用交互式填充工具填充葉片的顏色。11用同樣的方法畫葉子的另一半,然后將其重疊,并 調整填充顏色后的葉片。12再用手繪工具繪制花莖并填充顏色。13最后分層放置花朵、葉片,加上花莖即可完成 。 實

20、驗九 夢幻水晶球制作一、實驗目的 :學會常用高級工具和特效的實用技法。包括:混成( Blend )、交互式透鏡( Trans parency )、交互式陰影( Shadow)、超級裁剪( PowerClip )、藝術筆( Artistic Med ia )二、實驗課時 :3 課時三、實驗結果 :四、實驗步驟:畫一個圓形,直徑為去掉輪廓屬性,并填充為R63 G106 B205。把這個圓復制一個,注意:你畫出的圖形可能比我的要灰暗,沒那么飽和。這是因為CD默認打開了“顏色校準”的原因。打開“工具自定義命令工具”,找到“顏色校準” 工具( Calibrate Colors )logo01 ,把它拖出

21、來到界面中任何位置(當然最好是自己 定義一個工具欄),你就可以隨時方便地使用它了。功能釋疑:“顏色校準”是 CD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控制工具。通過它,可以根 據需要來選擇面向紙面輸出還是 Web發布。按下該按鈕,此時為模擬打印和印刷效果, 這也是 CD默認的設置;按起時,則以鮮艷的屏幕色顯示。在繪制任何圖形文件前,都 應該根據輸出要求對其進行先行定義。在 10 版以后,這個按鈕似乎被隱藏起來,你需 要象我講的那樣把它找出來。 看到這里, 你還會覺得 CD的色彩管理不如 PS和 AI 好嗎?混成 logo02 上一步制作的兩個圓形。Step02_1 混成的結果顯得不夠光滑圓潤,這是因為混成步數不夠的

22、。保持 混成對象的選中,在屬性欄上把默認的 20步改為 40。logo03 Step02_2注意:對于大多數的混成, 20 的步數已經能夠滿足要求。雖然最多可以達到 999 步,但是過多的步數不僅沒有必要, 而且會浪費寶貴的硬件資源在復雜的矢量圖形中,“資源”意味著“性能”和“可能”。選擇“視圖簡單線框”,選中混成控制對象的外圓,原地復制它并放在最選擇交互式透明工具 logo04 ,應用到圓上,并將“透明樣式”( Transparency Type )改為放射性。改變并且增加控制點如圖所示。Step03_2通過對控制點的小心調整,現在應該得到一個光滑的明暗調子。接下來制作水晶球里的“光子軌道”

23、。 畫一個傾斜的橢圓,保持細發線的輪廓。圖中的線寬很粗,只是為了便于表示而已。把橢圓轉化為曲線 logo05 。Step04_1 選擇節點編輯工具,將圖示的兩個點打斷( Break Curve ) logo06。按下 Ctrl+K ,將它打斷( Break Apart )?,F在橢圓成為了獨立的兩半,用選擇工具你很容易驗證這一結果。Step04_2 選中橢圓的一半,“效果藝術筆”( Effects Artistic M edia ) logo07 ,應用一種兩端尖、中間粗的圓滑筆觸。可能需要手工將線寬改到合適 的較小值。單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打散藝術筆”(Break Artistic Me

24、dia Group Apart )。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注意:選中藝術筆曲線容易誤操作選中其它對象,一定要仔細處理,確保是對藝術 筆進行的操作 現在可以刪除被打散藝術筆曲線中的多余控制線。103 G147 B219 。 得到結果如圖。 Step04_3對上一步畫得的兩條曲線應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如圖所示。 Step05_1選中兩條曲線,然后旋轉復制兩次。把三條白色的曲線放在三條藍色的前面。Step05_2在白色“光子軌道”相交的地方畫一個傾斜的無輪廓、白色填充橢圓,它的尺寸很小。 Step06_1選擇交互式陰影工具 logo08 。在橢圓的中心部位開始,向外稍稍拉動一點距 離。在屬性欄上做如下調整:下

25、拉陰影方向向外;下拉陰影不透明度100;下拉陰影羽化 100;下拉陰影顏色白色。 logo09 我們方便地創建了一個光點的自發光效果。 Step06_2復制并改變陰影的顏色、 橢圓的大小方向和顏色, 得到六個光點。 色彩參考值: 藍色光點(從左至右) R135 G216 B250、R199 G239 B255、R168 G228 B253,陰影原地復制水晶球的輪廓圓形,并放在所有對象的前面。將其填充為白色。 應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如圖所示。注意中間哪個控制點是10%的灰度而不是純粹的白色,這樣會顯得更自然一些。Step07_1 原地復制這個圓形,填充為 Deep Yellow ( R255 G20

26、4 B0 )。把它的透明控制曲線改成圖示的那樣,一個很大的放射性透明,并有二黑一白三個控制點。Step07_2選中全部已經繪制的對象,鏡像復制到下方,并適當縮小縱向尺寸,使倒影有點縱深感。把倒影放在最后面,并往上稍稍移動一點距離。 到這里,可以加上一個矩形的背景了,其灰度為 40%。用灰色的背景,更能襯托出水晶球色彩的鮮艷夢幻。Step08_1原地復制倒影球體的外輪廓圓形,填充為 40%的灰色。注意這個圓形應該在水晶球的后面、倒影的前面。為了避免曲線重疊處不良的邊緣,可以把這個灰色圓形稍稍放大一點,完全遮住倒影輪廓。 應用圖示的交互式透明。倒影完美地融入了背景之中,并提示了地面的存在。 Ste

27、p08_2現在的水晶球還沒有在地面上放穩。 在水晶球的后面底部畫一個橢圓( R165G228 B255到 R255 G230 B142 的線性漸變填充)。給它應用一個自發光陰影效果,屬性 為:下拉陰影方向向外;下拉陰影不透明度100 ;下拉陰影羽化 50;下拉陰影顏色 R220 G236 B247 。 Step09單個水晶球大功告成!接著做畫面另外的部分。左下角的球很簡單,縮小復制即可。 大球內部的幾個球也基于對大球的縮小 復制。不同之處在于去掉了 Deep Yellow 的透鏡部分,并對整個球體應用了自發光的陰 影效果:下拉陰影方向向外;下拉陰影不透明度50;下拉陰影羽化 20;下拉陰影顏色 R187 G255 B254 。 Step10注意:在做整個球體的自發光陰影之前,應當把球體先群組(ctrl+g )。 通過改變大球內部三個小球的層疊順序,來創造空間和立體的視覺關系。倒影中也有小球的倒影,除了復制編輯之外,你也可以刪除原有的倒影,重新制作拷貝大球及其倒影到后面最后的階段,是繪制后面不大不小的那個水晶球。左上角處。 Step11_1分別原地復制兩個球的外輪廓圓形到前面,并填充為無。注意如果復制時選中的是透鏡圓形,那么要取消其透鏡。Step11_2按 shift 連續選中兩個圓形,“排列整形相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