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章 總供給-總需求模型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宏觀經濟模型,增進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理解能力和解釋能力。教學要求:理解總需求和總供給的概念,掌握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并能用此模型解釋國民經濟過熱、蕭條、滯脹等經濟現象。教學重點:總需求曲線、短期總生產函數和曲線、古典和凱恩斯主義的總供給曲線教學難點:總需求曲線的定義、推導、斜率和平移,總供給總需求模型教學方法:課堂講授計劃課時:6課時 第一節 總需求曲線 一、總需求與總需求函數 1、總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經濟社會對物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在宏觀經濟學中,總需求是指整個社會的有效需求:它不僅指
2、整個社會對物品和勞務需求的愿望,而且指該社會對這些物品和勞務的支付能力。因此,總需求實際上就是經濟社會的總支出。由總支出的構成可知,在封閉經濟條件下,總需求由經濟社會的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政府需求構成。2、總需求函數(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產出(收入)和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它表示在某個特定的價格水平下,經濟社會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它一般同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有關,可以從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同時均衡中得到。總需求函數的幾何表示稱為總需求曲線。二、總需求曲線的導出 總需求曲線(Aggregate demand curve)表明了在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實現均衡時國民收入
3、與價格水平的結合,描述了與每一物價總水平相適應的均衡支出或國民收入的關系的圖形。總需求曲線可由下述方法導出:從同時滿足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出發,尋求國民收入與價格水平的關系。 1、利率效應與實際貨幣余額效應1)利率效應。在ISLM模型中,假設其他條件都不變,唯一變動的是價格水平。價格水平的變動并不影響產品市場的均衡,即不影響IS曲線。但是,價格水平的變動卻要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即要影響LM曲線。這是因為,LM曲線中所說的貨幣供給量是實際貨幣供給量,如果以M代表名義貨幣供給量,M/P就是實際貨幣供給量。當名義貨幣供給量不變,而價格水平變動時,實際貨幣供給量就會發生變動。實際貨幣量的變動會
4、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引起利率的變動,而利率的變動就會影響總需求變動,這一過程在宏觀經濟學中被稱為利率效應。即 PM/PM/P>LiIAD2)實際貨幣余額效應(通過C影響總需求)。如果名義貨幣供給不變,價格上升時,以實物形態衡量的手持貨幣,也即實際貨幣余額減少,從而減少消費,并導致總需求減少;反之也然。§ 這種由于價格水平下降導致實際貨幣余額上升,進而帶動總需求增加的原理被稱為實際貨幣余額效應(real money balance effect)。簡稱實際貨幣效應、實際余額效應或稱庇古財富效應。例題:同時滿足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為: S(y)I(r) (1)M/P=L1(
5、Y)+L2(r)。 (2)假定S(Y)=0.1Y-80,I(r)=720-2000r,M=500,M/P=0.2Y-4000r。把上述給定數值代入(1),(2)得:0.1Y-80=720-2000r (3) 500/P=0.2Y-4000r (4) 把(3)和(4)聯立,求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均衡的國民收入(Y): Y=4000+1250/P (5) (5)式即為總需求曲線的公式,它反映了國民收入(Y)與物價水平(P)反方向變化關系,這說明需求曲線的斜率為負數值。2、作圖法也可以用圖說明如何從ISLM模型圖中得出總需求曲線: LM0 i IS i0 E0 LM1 i1 E
6、1 0 Y0 Y1 Y P AD P0 E0 P1 E1 0 Y0 Y1 Y 從以上關于總需求曲線推導中看到,總需求曲線表示社會的需求總量和價格水平之間反方向的關系,即總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向右下方傾斜的總需求曲線表示,價格水平越高,需求總量越小;價格水平越低,需求總量越大。總需求曲線向下傾斜的經濟解釋是,在名義貨幣供給量保持不變時,價格水平上升使實際貨幣供給量減少,使貨幣市場出現超額貨幣需求,從而使利率提高。伴隨著利率的提高,投資支出下降,進而導致產出下降。相反,較低的價格水平使貨幣市場出現超額貨幣供給,從而使利
7、率下降。伴隨著利率的下降,投資支出提高,進而導致產出提高。 三、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1、影響總需求曲線的因素總需求曲線是由IS-LM模型決定的,所以,IS曲線和LM曲線的位置也就決定了總需求曲線的位置,IS曲線和LM曲線的移動也會改變總需求曲線的位置。當物價水平不變時,仍有許多影響總需求曲線的因素,可以用把這些因素總結如下表: 引起總需求增加的因素 引起總需求減少的因素利率下降利率上升預期的通貨膨脹率上升預期的通貨膨脹率下降匯率下降匯率上升預期的未來利潤增加預期的未來利潤減少貨幣量增加貨幣量減少總財產增加總財產減少政府對物品與勞務的支出增加政府對物品與勞務的支出減少稅收減少或轉移支付增加稅收減少
8、或轉移支付減少國外收入增加國外收入減少人口增加人口減少 2、財政政策與總需求曲線的移動財政政策的變動會改變IS曲線的位置,貨幣政策的變動會改變LM曲線的位置,因此,總需求曲線位置的決定與變動就要受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影響。下面再分別說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如何決定總需求曲線的位置移動的。 財政政策并不直接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從而也就不影響LM曲線的位置。但財政政策影響產品市場的均衡,從而也就要影響IS曲線的位置。這樣,財政政策就通過對IS曲線位置的影響而影響總需求曲線的位置。 以擴張性財政政策為例。如下圖。 i IS1 LM i1 IS0 E1 i0 E0
9、 Y0 Y1 Y P AD1 AD0 P0 E0 E1 Y0 Y1 Y 3、貨幣政策與總需求曲線的移動貨幣政策并不直接影響產品市場的均衡,從而也就不影響IS曲線的位置。但貨幣政策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從而也就要影響LM曲線的位置。這樣,貨幣政策就通過對LM曲線位置的影響而影響總需求曲線的位置。以擴張貨幣政策為例。如下圖。 i LM0 i0 E0 LM1 i1 E1 0 Y0 Y1 Y P AD1 AD0 K P1 E1 P0 E0 0 Y0
10、Y1 Y 應該指出的是,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名義貨幣供給量增加所引起的總需求曲線的移動與名義貨幣供給量的增加是同比例的。由于實際貨幣供給量度取決于名義貨幣供給量和價格水平,所以,如果價格水平的上升與名義貨幣供給量和價格的增加是同比例的,那么,名義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就不會引起實際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在圖6-5(b)中,在AD1的K點上,價格水平P1,P1>P0,所以K點時的實際貨幣供給量與AD0上E0點的實際貨幣供給量是相同的。 第二節 總供給函數與長期總供給曲線一、總供給函數1、總供給 是指在各種價格水平下,社會全體生產者
11、愿意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的總量。 2、宏觀生產函數宏觀生產函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下,總供給和總就業量間的關系。y=f(N,K)其中,N整個社會的就業水平或就業量;K整個社會的資本存量此式表明經濟社會的產出取決于整個社會的就業量和資本存量。一般認為資本存量是由以前各年的投資決定的,因此假定資本存量是外生變量。則在一定的技術水平和資本存量的條件下,經濟社會的總產出取決于就業量N。 3、潛在的就業量與潛在的產量(1)潛在的就業量或充分就業的量:一個社會在現有的條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參加生產時所達到的就業量。含義:一是充分就業量是一個外生變量,不取決于產量、投資和價格水平等宏觀經濟變量;二是一個社
12、會的潛在的就業量不是固定的,隨人口的增長而穩定增長。(2)潛在的產量或充分就業的產量:在現有的資本和技術水平的條件下,經濟社會的潛在就業量所能生產的產量。 二、勞動市場勞動的供給與需求決定均衡時勞動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的就業量。勞動市場的兩點說明: 一是在有伸縮性的工資和價格下,實際工資立即調整到勞動供求相等的 水平,從而使勞動市場處于均衡的狀態在宏觀經濟學中稱為充分就業的狀態;SLDL 二是資本存量不變。 W/P N三、長期總供給曲線1 、假設前提 在長期中價格和貨幣工資具有伸縮性,當勞動市場存在超額勞動供給時,貨幣工資下降,反之,當勞動市場存在超額勞動需求時,貨幣工資提高。 3、長期總供給曲線
13、的推導 N N Nf Nf Nf Nd0 Yf Y 0 (W/P) f W/P 圖1 圖2P W1 W0 W2 P
14、 LAS P2 P2 R(Yf ,P2) P0 P0 J(Yf,Pf)P1 P1 K(Yf,P1) (W/P) f W/P 0 0 Yf Y 圖3 圖4 假定使勞動市場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和貨幣工資分別為P0和W0,相應地,均衡的實際工資為(W/P)f,按照“古典”經濟理論的說法,此時均衡的就業量就是充分就業下的就業量Nf。將Nf代入生產函數,在(1)圖中就可得到產出量Yf,這一產量正是前面所說的充分就業產量。由于產量度 Yf對應于價格水平P
15、0從而在(4)圖中可以得到點J(Yf,Pf)。 如果價格水平從P0下降到P1,在貨幣工資可變的假定下,貨幣工資將不能維持在原來的W0水平上,因為在貨幣工資為W0下,價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實際工資提高。這將導致對勞動的過剩供給,而可變的貨幣工資因勞動的過剩供給將會下降。因為工人們為了得到工作而互相競爭。于是,在(3)圖中,貨幣工資曲線將從W0下降到W1。為了使得勞動市場恢復均衡,貨幣工資的這種下降同價格水平的下降是成比例的。因此,以前存在的實際工資(W/P)f得以維持不變。在這一實際工資的基礎上,就業量仍等于Nf,從而Y仍等于Yf,在圖6-8中的(4)圖,可得到點K(Yf,P1)。 類似地,如果價格
16、水平從P0上升到P2,則有伸縮性的貨幣工資就會從W0上升到W2,以使勞動市場恢復均衡,這時就業量仍為充分就業下的就業量Nf,從而相應的產量也就是充分就業下的產量Yf,于是在圖(4)中又得到點R(Yf ,P2)。用同樣的方法,可以考察低于P1和高于P2的其他所有價格水平的情況。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有伸縮性的貨幣工資都會調整到充分就業的實際工資確定時為止。因此,對任何價格水平,產量都是充分就業的產量。將圖4中的各點連接起來,便可得到一條位于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產量Y f上的垂線LAS,這就是長期總供給曲線。第三節 短期總供給曲線一、假設前提 1、價格剛性:貨幣工資只能上漲,不能下跌。 2、貨幣幻覺:只
17、看到貨幣的票面價值而不注意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即會抵抗價格水平不變情況下的貨幣工資下降,但不會抵抗貨幣工資不變情況下的價格水平的提高。假定使勞動市場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和貨幣工資分別為P0和W0,相應地,均衡的實際工資為(W/P)0,此時均衡的就業量為N0。將N0代入生產函數,就可得到產出量Y0。 如果價格水平從P0下降到P1,在工資剛性的假定前提下,貨幣工資維持在原來的W0水平上。盡管在貨幣工資為W0下,價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實際工資提高將導致對勞動的過剩供給。勞動力市場上的交易量為市場需求量N1。此時,對應的產量為Y1。如果價格水平從P0上升到P2,由于貨幣工資可以上漲,將會從W0上升到W2,以
18、使勞動市場恢復均衡,這時就業量仍為N0,從而相應的產量也就仍等于Y0。 三、正常的總供給曲線對于總供給,西方學者大都同意存在總供給曲線的說法,但是對于總供給曲線的形狀,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水平的總供給曲線和垂直的總供給曲線都被認為是極端的情形。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在短期現實的總供給曲線更多地表現為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下面給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這種形狀的供給曲線的一種推導,如圖所示。 P P S AS P1 P0 P0 0 Q 0 Y0 Y1 Y 圖(a) 圖(b) 從微觀經濟學中知道,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如果價格太低,生產就不合算,退出該行業會更好,
19、圖(a)以P0代表這一價格,當價格超過P0時,價格越高,廠商就會生產得越多,直到達到某個生產能力水平,這是一個典型廠商的供給曲線。市場供給曲線被解釋為一個行業中所有單個廠商供給曲線的水平相加,故總供給曲線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導出,如圖(b)所示,圖上向右上方傾斜的AS就是正常的總供給曲線,它表明總供給量與價格水平同方向變動。在圖中,當價格水平為P0時,總供給水平為Y0,當價格水平上升為P1時,總供給水平增加至Y1。總供給水平與價格水平同方向變動反映了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的狀況。具體來說,當物品市場上價格上升時,廠商可以為生產要素支付更高的報酬,從而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生產要素,生產更多的產品。第四節
20、160;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一、經濟蕭條與繁榮分析 西方主流學派經濟學家試圖用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來解釋宏觀經濟波動。根據長期總供給曲線、短期總供給曲線以及其與總需求曲線的相互關系對經濟波動做出如下的解釋:從短期總供給曲線不變,總需求曲線變動來看,總需求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一國經濟的蕭條和繁榮狀態下的均衡水平,如圖所示。P LAS E SAS P P E AD AD 0 Y Y* Y Y 在圖中,Y*為充分就業條件下的國民收入,在此點垂直的曲線LAS就是長期總供給曲線。SAS為短期總供給曲線,AD為總需求曲線。
21、假設經濟的初始均衡狀態為E點,即AD與SAS的交點,這時國民收入為OY,價格水平為OP,顯而易見,國民收入OY小于充分就業的產量Y*。這意味著國民經濟處于蕭條狀態。但是,如果政府采取刺激總需求的財政政策,則AD曲線會向右方移動。在商品、貨幣和勞動市場經過一系列調整后,經濟會移動到新的短期均衡點,比如隨著AD曲線的右移會使SAS、LAS、AD三條曲線相交于同一點,即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點。如果在政府采取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的同時,市場上另有強烈刺激總需求擴張的因素,則AD曲線有可能移動到充分就業的Y*的長期總供給曲線右方的某一點與SAS曲線相交于E點,這時,均衡的國民收入為OY,大于OY*點。表示經
22、濟處于過熱的繁榮狀態。這說明引起國民經濟由E點移動到E點的原因是需求的變動方面。這時市場價格上升到OP點,出現了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同時出現的狀況。總之,經濟的總需求的擴張可以使社會就業水平和總產出水平提高,但經濟擴張一旦超過潛在的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時,則會產生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 二、經濟滯脹分析下面考察總供給曲線變動,需求曲線不變條件下的市場價格和國民收入的變動。在短期內,如果AD不變,AS曲線發生位移,則會產生市場價格與國民收入反方向的運動。如果AS的水平下降,市場價格會上升,而國民收入則下降,產生經濟發展停滯和通貨膨脹共生的“滯脹”現象。如圖所示: P LAS SAS E SAS P E P 0 Y Y* Y Y 上圖中LAS為長期總供給曲線,AD為總需求曲線,這兩條曲線不發生位置的移動。但是,短期總供給曲線可能由于投入的生產要素價格發生變動而發生位置的移動,比如:農業歉收,外匯市場的波動,石油價格的上漲等。由于生產要素投入的價格(或成本)的上升,使得企業在同等產量條件下,要求更高的物價水平,或者在同等價格水平下,被迫減少產量。從而SAS曲線向左上方移到SAS,使原先超出潛在國民收入OY* 的產量OY減少至OY。均衡點由E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班學期語言發展工作計劃
- 四年級上冊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 電商跨境物流包裝測試合同
- 施工人員技能培訓保障措施
- 道德與法治一年級教學計劃
- 中小學校共青團組織結構優化計劃
- 小學毒品問題干預工作計劃
- 吉林長春市寬城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宜興市環科園聯盟2024年數學七上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C組聯盟2024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新聞發布會培訓
- 主管護師競聘匯報
- 公園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
- 第4單元-單元素養測評(B)-2024-2025學年語文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內蒙古農村信用社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云南省文山州教育局直屬事業單位招聘27人歷年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GA/T 2150-2024出入境證件智能簽注設備
- 初中數學課后作業設計問題及優化探討
- 檔案庫房安全
- 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基本制度解讀
- 星級綠色建筑評價評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