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1頁
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2頁
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3頁
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4頁
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測試題 "高一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同步測試題 第卷裉猓?8分) 一、選擇題(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句讀(dòu)    輦(nin)來    轆(lù)轆遠聽     朝歌夜弦(xián) b、經傳(zhuàn)  錙(z)銖   &#

2、160;  鼎鐺(dng)玉石   棄擲邐迤(y) c、近諛(yú)     剽(piáo)掠    盡態極妍(yán)    倚(y)疊如山 d、橫檻(kn)    縵(màn)回     金塊珠礫(lì)     管弦嘔(u)

3、啞 2、下列對“之”字用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中的兩個“之”字的用法相同,都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中的兩個“之”字的用法相同,在句中都起修飾賓語的作用。 c、“燕趙之收藏”與“彼童子之師”中的“之”都作結構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的”。 d、“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中的“之”是代詞,他;“秦人視之”中的“之”代指前面所說的寶物。 3、下列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惑而不從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年十七,好古文輦來于秦燕趙之收藏驪山北折而西構歌臺暖響未霽何虹

4、a、/        b、/ c、/        d、/ 4、下面五個句子編成四組,從分句間語意義關系的角度看,分類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勝地不常,盛筵難再。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a、/        b、/ c、/ 

5、0;      d、/ 5、下列句子朗讀時的節奏劃分,不正確一項是【  】 a、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b、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夫。 c、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d、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之。 6、下列語句是對兩文的分析,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師說在語言上具有較強的藝術性,文中整句和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氣勢雄壯,增強了文章的論辯色彩。 b、阿房宮賦的語言非常精煉,如文章開頭四句;另外,文中無論是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采取鋪排的方

6、法,造成了奪人的文勢。 c、師說一文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d、阿房宮賦是一篇借古諷今之作,借秦的覆滅來勸諫當朝統治者。文中,直抒胸臆、坦誠己見的胸懷令人肅然起敬。 二、(18分,每小題3 分) 閱讀下面兩段課內選文,然后回答7-12題。 【甲】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

7、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而恥學于師/不拘于時,學于余 b、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 c、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下列各句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

8、160; 】 例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b、大王來何操?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d、不拘于時,學于余 9、下列對選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段一連運用三組對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 的惡劣習氣,語氣上層層遞進。 b、首先,以“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比,既比學風,也比結果。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

9、c、其次,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 d、語段最后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結論。 【乙】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10、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沒有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a、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b、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c、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11、#160;          d、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11、下列各句中,最能體現阿房宮宏大規模的一項是【  】 a、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b、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c、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d、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12、下列對選文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開頭“六王畢,四海一”一

12、句,寫出秦統一天下的氣概,交代建造阿房宮的背景。 b、選文短句的運用,使音節緊湊,氣勢鏗鏘,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同時也有利于主題在快節奏中傳達。 c、這里節選的兩段文字將描寫、說明、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d、這兩段文字分別寫宮殿建筑、宮內生活兩個方面,是后文議論部分的基礎,它為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作了鋪墊。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這段文字,然后回答13-16題。 木假山記(蘇洵) 木之生,或孽而殤,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為棟梁,則伐;不幸而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于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

13、而其激射嚙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后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存乎其間。且其孽而不殤,拱而夭,任為棟梁而不伐;風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愛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見中峰,魁岸踞肆,意氣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莊栗刻削,凜乎不可犯,雖其勢服于中峰,而岌然決無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

14、所感也夫! 解釋殤:未成年而死。拱:指樹有兩手合圍那般粗細。湍:急流。數: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運,氣數。魁岸:強壯高大的樣子。踞肆:傲慢放肆,這里形容“中峰”神態高傲舒展。服:佩服,這里用為使動。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注音與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木之生,或孽而殤(孽:niè,樹木的嫩芽) b、其最幸者,漂沉汩沒于湍沙之間(汩:g,沉沒) c、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幾何(濆:fén,水邊高地) d、雖其勢服于中峰,而岌然決無阿附意。(岌:jì,高聳)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15、60;】 a、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則非徒愛其似山 b、不幸而為風之所拔      任為棟梁而不伐 c、而有斧斤之患。        則其最幸者之中 d、而有斧斤之患。        而岌然決無阿附意 1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直接說明對“木之生”惋惜的一組是【  】 或孽而殤,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為棟梁,則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強之以為山為樵夫野人所薪 a、    b、   c 、    d、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以極其復雜的心情來寫樹木的遭際,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寫樹木,其實字字句句都在寫人。 b、敘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