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抗震鑒定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編制組編制組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多層砌體房屋地震破壞等級劃分多層砌體房屋地震破壞等級劃分多層砌體房屋的主要震害多層砌體房屋的主要震害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 a a類房屋的抗震鑒定類房屋的抗震鑒定 b b類房屋的抗震鑒定類房屋的抗震鑒定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抗震鑒定與加固實例抗震鑒定與加固實例主要內容主要內容建筑地震破壞等級劃分標準(建筑地震破壞等級劃分標準(19901990)1.1.劃分原則劃分原則 (1)(1)按不同類型結構的特點劃分地震破壞等級;
2、按不同類型結構的特點劃分地震破壞等級; (2)(2)以承重構件的破壞程度為主確定建筑地震以承重構件的破壞程度為主確定建筑地震破壞程度;破壞程度; (3)(3)建筑地震破壞程度的判別,應引入相應的建筑地震破壞程度的判別,應引入相應的數量概念;數量概念; (4)(4)應考慮修復的難易程度、是否可使用及直應考慮修復的難易程度、是否可使用及直接經濟損失的大小;接經濟損失的大??; (5)(5)以建筑直接遭受的地震破壞為依據。以建筑直接遭受的地震破壞為依據。 2.2.建筑破壞的五個等級劃分建筑破壞的五個等級劃分 (1)(1)基本完好(含完好)基本完好(含完好):承重構件完好;個別非承:承重構件完好;個別非
3、承重構件輕微損壞;附屬構件有不同程度破壞。一般不重構件輕微損壞;附屬構件有不同程度破壞。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繼續使用。需修理即可繼續使用。 (2)(2)輕微損壞輕微損壞:個別承重構件輕微裂縫,個別非承重:個別承重構件輕微裂縫,個別非承重構件明顯破壞;附屬構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不需修構件明顯破壞;附屬構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繼續使用。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3)(3)中等破壞中等破壞:多數承重構件輕微裂縫部分明顯裂縫;:多數承重構件輕微裂縫部分明顯裂縫;個別非承重構件嚴重破壞。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個別非承重構件嚴重破壞。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適當使用。施后可
4、適當使用。 (4)(4)嚴重破壞嚴重破壞:多數承重構件嚴重破壞或部分倒塌。:多數承重構件嚴重破壞或部分倒塌。應采取排險措施;需大修、局部拆除。應采取排險措施;需大修、局部拆除。 (5)(5)倒塌倒塌:多數承重構件倒塌。需拆除。:多數承重構件倒塌。需拆除。3.3.多層磚房地震破壞等級劃分多層磚房地震破壞等級劃分 多層砌體房屋的震害特點多層砌體房屋的震害特點房屋的層數越多、高度越高,破壞越嚴重房屋的層數越多、高度越高,破壞越嚴重不同烈度時的破壞部位變化不大,破壞程度有顯不同烈度時的破壞部位變化不大,破壞程度有顯著差別著差別l 住宅類砌體結構橫向墻體數量相對較多、開洞較住宅類砌體結構橫向墻體數量相對
5、較多、開洞較少,抗震能力相對要高,地震時開裂破壞輕微,少,抗震能力相對要高,地震時開裂破壞輕微,但對于教學樓、醫院等橫墻數量較少的建筑,破但對于教學樓、醫院等橫墻數量較少的建筑,破壞也比較嚴重壞也比較嚴重l 木屋蓋整體性差,地震時木屋架易塌落,頂層墻木屋蓋整體性差,地震時木屋架易塌落,頂層墻體破壞嚴重體破壞嚴重l 結構體系、布局不合理引起的震害結構體系、布局不合理引起的震害l 屋面局部突出的破壞屋面局部突出的破壞l 非結構構件的破壞非結構構件的破壞 砌體結構設置圈梁構造柱是提高結構整體性與防砌體結構設置圈梁構造柱是提高結構整體性與防倒塌的重要措施倒塌的重要措施a a類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類多
6、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第一級鑒定從層數高度和結構體系、第一級鑒定從層數高度和結構體系、材料強度、整體連接、局部易損部材料強度、整體連接、局部易損部位四個方面進行進行鑒定,并進行位四個方面進行進行鑒定,并進行抗震承載力簡化驗算??拐鸪休d力簡化驗算。第二級鑒定主要是采用綜合抗震能第二級鑒定主要是采用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法進行抗震驗算。力指數法進行抗震驗算。 a a類多層砌體房屋第一級鑒定類多層砌體房屋第一級鑒定1、高度和層數檢查、高度和層數檢查(5.2.1(5.2.1)注意事項注意事項超層超高的處理超層超高的處理總總高度超而層數不超高度超而層數不超,應采取高于一般房,應采取高于一般房屋的承載力且加強墻體
7、約束的有效措施。屋的承載力且加強墻體約束的有效措施。層數超過規定層數超過規定限值時,應改變結構體系或限值時,應改變結構體系或減少層數。減少層數。當當丙類設防且橫墻較少丙類設防且橫墻較少的房屋超出規定限的房屋超出規定限值一層和值一層和3m3m以內時,應提高墻體承載力且以內時,應提高墻體承載力且新增構造柱、圈梁等應達到現行國家標準新增構造柱、圈梁等應達到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gb50011對橫墻較對橫墻較少房屋不減少層數和高度的相關要求少房屋不減少層數和高度的相關要求(抗抗震設計規范震設計規范7.3.14) 。改變使用用途,降低設防類別,改變使用用途,降低設防類
8、別,乙類乙類丙丙類類。 2 2、結構體系(、結構體系(5.2.25.2.2)剛性體系要求剛性體系要求抗震橫墻間距和高寬比抗震橫墻間距和高寬比房屋的高度與寬度(不包括其走廊寬度)之比不房屋的高度與寬度(不包括其走廊寬度)之比不宜大于宜大于2.22.2,且高度不大于底層平面的最長尺寸,且高度不大于底層平面的最長尺寸 說明:說明:鑒定標準中的剛性體系在概念上與砌體結鑒定標準中的剛性體系在概念上與砌體結構設計規范中的剛性體系方案不同。構設計規范中的剛性體系方案不同。剛性體系要求是能夠采用采用底部剪力法剛性體系要求是能夠采用采用底部剪力法進行抗震分析并加以簡化的的前提。進行抗震分析并加以簡化的的前提。對
9、抗震橫墻間距的限制也是為了防止地震對抗震橫墻間距的限制也是為了防止地震時縱墻發生出平面彎曲破壞,當不符合程度時縱墻發生出平面彎曲破壞,當不符合程度較小時,用體系影響系數修正,否則應增設較小時,用體系影響系數修正,否則應增設組合柱。組合柱。規則性要求規則性要求u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規則均勻,立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規則均勻,立面高度變化不超過一層,同一樓層的樓板標面高度變化不超過一層,同一樓層的樓板標高相差不大于高相差不大于500mm500mm。u 樓層的質心和計算剛心基本重合或接近。樓層的質心和計算剛心基本重合或接近。跨度不小于跨度不小于6m6m的大梁,不宜由獨立磚柱支的大梁,不宜由獨立
10、磚柱支承;乙類設防時不應由獨立磚柱支承。承;乙類設防時不應由獨立磚柱支承。教學樓、醫療用房等橫墻較少、跨度較大教學樓、醫療用房等橫墻較少、跨度較大的房屋,宜為現澆或裝配整體式樓、屋蓋。的房屋,宜為現澆或裝配整體式樓、屋蓋。 3、磚、砌塊和砂漿強度等級、磚、砌塊和砂漿強度等級(5.2.35.2.3) 磚、砌塊的強度等級低于上表規定一級以內時,磚、砌塊的強度等級低于上表規定一級以內時,墻體的砂漿強度等級宜降低一級采用墻體的砂漿強度等級宜降低一級采用 4、整體性連接構造、整體性連接構造(5.2.45.2.4、5.2.55.2.5) 墻體布置墻體布置 墻體布置在平面內應閉合,無單墻伸縮縫等外伸不墻體布
11、置在平面內應閉合,無單墻伸縮縫等外伸不閉合的墻體。閉合的墻體??v橫墻體的連接縱橫墻體的連接u縱橫墻連接處不應被煙道、通風道等豎向孔道削弱??v橫墻連接處不應被煙道、通風道等豎向孔道削弱。u縱橫墻交接處應咬槎較好,當為馬牙槎砌筑或有鋼縱橫墻交接處應咬槎較好,當為馬牙槎砌筑或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時,沿墻高每筋混凝土構造柱時,沿墻高每10皮磚(中型砌塊每皮磚(中型砌塊每道水平灰縫)或道水平灰縫)或500mm應有應有26拉結鋼筋;空心砌拉結鋼筋;空心砌塊有鋼筋混凝土芯柱時,芯柱在樓層上下應連通,塊有鋼筋混凝土芯柱時,芯柱在樓層上下應連通,且沿墻高每隔且沿墻高每隔600mm應有應有4點焊鋼筋網片與墻拉結。點
12、焊鋼筋網片與墻拉結。u乙類設防時,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和下表檢查乙類設防時,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和下表檢查構造柱設置情況。構造柱設置情況。橫墻較少時,按增加一層的層數查表。砌塊房屋橫墻較少時,按增加一層的層數查表。砌塊房屋按表中提高一度的要求檢查芯柱或構造柱。按表中提高一度的要求檢查芯柱或構造柱。 圈梁的布置和構造u裝配式混凝土樓蓋、屋蓋(或木屋蓋)磚房的圈梁布置和配筋應滿足下表要求??v墻承重房屋的圈梁布置要求應相應提高;空斗墻、空心墻和180mm厚磚墻的房屋,外墻每層應有圈梁。 u現澆和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可無圈梁。現澆和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可無圈梁。u裝配式混凝土樓、屋
13、蓋的砌塊房屋,每層均應有圈梁;裝配式混凝土樓、屋蓋的砌塊房屋,每層均應有圈梁;6868度時內墻上圈梁的水平間距與配筋應分別符合上度時內墻上圈梁的水平間距與配筋應分別符合上表中表中7979度時的規定度時的規定 。u磚拱樓、屋蓋房屋,每層所有內外墻均應有圈梁,當磚拱樓、屋蓋房屋,每層所有內外墻均應有圈梁,當圈梁承受磚拱樓、屋蓋的推力時,配筋量不應少于圈梁承受磚拱樓、屋蓋的推力時,配筋量不應少于4 4 1212。 u圈梁截面高度,多層磚房不宜小于圈梁截面高度,多層磚房不宜小于120mm120mm,中型砌,中型砌塊房屋不宜小于塊房屋不宜小于200mm200mm,小型砌塊房屋不宜小于,小型砌塊房屋不宜小
14、于150mm150mm。u圈梁位置與樓、屋蓋宜在同一標高或緊靠板底。圈梁位置與樓、屋蓋宜在同一標高或緊靠板底。u屋蓋處的圈梁應現澆;樓蓋處的圈梁可為鋼筋屋蓋處的圈梁應現澆;樓蓋處的圈梁可為鋼筋磚圈梁,其高度不小于磚圈梁,其高度不小于4 4皮磚,砌筑砂漿強度皮磚,砌筑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等級不低于m5m5,總配筋量不少于上表中的規,總配筋量不少于上表中的規定。定。u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墻或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中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墻或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中的配筋加強帶可代替該位置上的圈梁;與縱墻的配筋加強帶可代替該位置上的圈梁;與縱墻圈梁有可靠連結的進深梁或配筋板帶也可代替圈梁有可靠連結的進深梁或配筋板帶也可
15、代替該位置上的圈梁。該位置上的圈梁。 樓樓(屋屋)蓋及其與墻體的連接蓋及其與墻體的連接 u木屋架不應為無下弦的人字屋架,隔開間應有木屋架不應為無下弦的人字屋架,隔開間應有一道豎向支撐或有木望板和木龍骨頂棚。一道豎向支撐或有木望板和木龍骨頂棚。u樓、屋蓋構件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下表的規定。樓、屋蓋構件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下表的規定。u混凝土預制構件應有座漿;預制板縫應有混凝混凝土預制構件應有座漿;預制板縫應有混凝土填實,板上應有水泥砂漿面層。土填實,板上應有水泥砂漿面層。 5、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件及其連接、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件及其連接(5.2.65.2.6、5.2.7 5.2.7 、5.2.85.2
16、.8) 房屋中砌體墻段實際的局部尺寸最小值樓梯間的墻體,懸挑樓層、通長陽臺或房屋樓梯間的墻體,懸挑樓層、通長陽臺或房屋盡端局部懸挑陽臺,過街樓的支承墻體,與盡端局部懸挑陽臺,過街樓的支承墻體,與獨立承重磚柱相鄰的承重墻體,均應提高有獨立承重磚柱相鄰的承重墻體,均應提高有關墻體承載能力的要求。關墻體承載能力的要求。樓梯間及門廳跨度不小于樓梯間及門廳跨度不小于6m的大梁,在磚墻的大梁,在磚墻轉角處的支承長度不宜小于轉角處的支承長度不宜小于490mm;出屋面的樓、電梯間和水箱間等小房間,出屋面的樓、電梯間和水箱間等小房間,8、9度時墻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宜低于度時墻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2.5;門
17、;門窗洞口不宜過大;預制樓、屋蓋與墻體應有窗洞口不宜過大;預制樓、屋蓋與墻體應有連接。連接。非結構構件的現有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非結構構件的現有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u出入口或人流通道處的女兒墻和門臉等裝飾物應有出入口或人流通道處的女兒墻和門臉等裝飾物應有錨固。錨固。u無拉結女兒墻和門臉等裝飾物,當砌筑砂漿的強度無拉結女兒墻和門臉等裝飾物,當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不低于等級不低于m2.5且厚度為且厚度為240mm時,其突出屋面的時,其突出屋面的高度,對整體性不良或非剛性結構的房屋不應大于高度,對整體性不良或非剛性結構的房屋不應大于0.5m;對剛性結構房屋的封閉女兒墻不宜大于;對剛性結構房屋的封閉女兒
18、墻不宜大于0.9m。u出屋面小煙囪在出入口或人流通道處應有防倒塌措出屋面小煙囪在出入口或人流通道處應有防倒塌措施。施。u鋼筋混凝土挑檐、雨罩等懸挑構件應有足夠的穩定鋼筋混凝土挑檐、雨罩等懸挑構件應有足夠的穩定性。性。u隔墻與兩側墻體或柱應有拉結,長度大于隔墻與兩側墻體或柱應有拉結,長度大于5.1m或高或高度大于度大于3m時,墻頂還應與梁板有連接。時,墻頂還應與梁板有連接。 6、抗震橫墻和房屋寬度的第一級鑒定限值(、抗震橫墻和房屋寬度的第一級鑒定限值(5.2.9) 本次修訂,在標準的正文中明確了第一級時本次修訂,在標準的正文中明確了第一級時房屋抗震橫墻間距和寬度的限值是房屋抗震承房屋抗震橫墻間距
19、和寬度的限值是房屋抗震承載力的簡化計算方法。載力的簡化計算方法。適用條件:適用條件: 剛性體體系剛性體體系、整體性連接構造、易引起局、整體性連接構造、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件及其連接均滿足要求。部倒塌的部件及其連接均滿足要求。簡化驗算方法:簡化驗算方法: 只要依據砂漿強度、設防烈度按表只要依據砂漿強度、設防烈度按表5.2.9-1檢檢驗抗震橫墻間距和房屋寬度。驗抗震橫墻間距和房屋寬度。 表表5.2.9-15.2.9-1中數值是基于以下幾個中數值是基于以下幾個前提條件前提條件計算得到:計算得到: 240240厚、厚、3m3m層高實心粘土磚墻;層高實心粘土磚墻; 承重縱、橫向開洞的水平面積率分別為承重縱
20、、橫向開洞的水平面積率分別為50%50%和和25%25%; 單位面積重力荷載代表值單位面積重力荷載代表值12kn/m12kn/m2 2。 因此使用該表時應根據結構的因此使用該表時應根據結構的具體情況對表內數值進行修正具體情況對表內數值進行修正。不同墻體類別及厚度不同墻體類別及厚度的修正的修正 標準表標準表5.2.9-25.2.9-2。樓屋蓋類型樓屋蓋類型的修正的修正 樓蓋為混凝土而屋蓋為木屋架或鋼木屋架時,表樓蓋為混凝土而屋蓋為木屋架或鋼木屋架時,表中頂層的限值宜乘以中頂層的限值宜乘以0.7 0.7 。 內縱墻數量內縱墻數量對房屋寬度的修正對房屋寬度的修正 1 1道放大道放大1.41.4,2
21、2道放大道放大1.81.8。重力荷載代表值重力荷載代表值的修正的修正 當層高較大或樓層樓層重力荷載代表值當層高較大或樓層樓層重力荷載代表值g ge e與與12kn/m12kn/m2 2相差較多時,表中數值需乘以相差較多時,表中數值需乘以12/g12/ge e 。墻體開洞率墻體開洞率的修正的修正 墻體的門窗洞所占的水平截面面積率墻體的門窗洞所占的水平截面面積率 a a,橫墻,橫墻與與2525或縱墻與或縱墻與5050相差較大時,可分別按相差較大時,可分別按0.25/ 0.25/ a a和和0.50/ 0.50/ a a換算。換算。自承重墻修正自承重墻修正 取限值的取限值的1.251.25倍。倍。局
22、部突出結構局部突出結構修正修正 取取1/31/3限值。限值。材料強度材料強度的修正的修正 砂漿強度等級為砂漿強度等級為m7.5m7.5時,按表中數據內插取值。時,按表中數據內插取值。標準標準5.2.7條條需要提供承載力的墻體需要提供承載力的墻體的修正的修正 0.80.8倍限值倍限值注意事項注意事項(1 1)房屋抗震橫墻間距,樓、屋蓋為剛性時取平均)房屋抗震橫墻間距,樓、屋蓋為剛性時取平均值,柔性時取最大值,中等剛性可相應換算。值,柔性時取最大值,中等剛性可相應換算。(2 2)房屋的寬度,平面有局部突出時按面積加權平)房屋的寬度,平面有局部突出時按面積加權平均計算,平面內的局部縱墻略去不計。均計
23、算,平面內的局部縱墻略去不計。(3 3)同一樓層內各墻體厚度不同或砂漿強度等級不)同一樓層內各墻體厚度不同或砂漿強度等級不同時可相應折算。同時可相應折算。 第第一一級級鑒鑒框框圖圖第一級鑒定結果第一級鑒定結果1 1、房屋層數和高度符合鑒定標準的要求時:、房屋層數和高度符合鑒定標準的要求時:符合第一級鑒定的各項規定時,可評為綜合抗震能符合第一級鑒定的各項規定時,可評為綜合抗震能力滿足抗震鑒定要求。力滿足抗震鑒定要求。僅易損非結構構件不滿足抗震鑒定要求,主體結構僅易損非結構構件不滿足抗震鑒定要求,主體結構抗震承載力滿足要求,但需要對不滿足要求的非結構抗震承載力滿足要求,但需要對不滿足要求的非結構構
24、件處理。構件處理。房屋高寬比大于房屋高寬比大于3 3,或橫墻間距超過剛性體系最大值,或橫墻間距超過剛性體系最大值4m4m,綜合綜合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需要加固處理。,綜合綜合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需要加固處理。多項明顯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可評為綜合抗震多項明顯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可評為綜合抗震能力不滿足抗震鑒定要求。能力不滿足抗震鑒定要求。進行第二級鑒定。進行第二級鑒定。2、房屋層數和高度超過鑒定標準的要求時:房屋層數和高度超過鑒定標準的要求時:(1 1)減少層數后進行鑒定)減少層數后進行鑒定(2 2)改變使用用途,降低設防類別后進行鑒定)改變使用用途,降低設防類別后進行鑒定(3 3)高度超
25、層數不超,提高抗震措施和抗震承載力)高度超層數不超,提高抗震措施和抗震承載力要求進行鑒定要求進行鑒定(4 4)當丙類設防且橫墻較少的房屋超出規定限值一)當丙類設防且橫墻較少的房屋超出規定限值一層和層和3m3m以內時,應提高墻體承載力且新增構造柱、以內時,應提高墻體承載力且新增構造柱、圈梁等應達到現行國家標準圈梁等應達到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gb50011對橫墻較少房屋不減少層數和高度的相對橫墻較少房屋不減少層數和高度的相關要求。關要求。 (5 5)改變結構體系,僅進行必要的抗震構施措施檢)改變結構體系,僅進行必要的抗震構施措施檢查,為加固設計提供依據查,為加
26、固設計提供依據第二級鑒定第二級鑒定 一般情況下一般情況下a a類房屋的第二級鑒定可采用綜合抗震類房屋的第二級鑒定可采用綜合抗震能力指數的方法進行第二級鑒定,并根據房屋不符能力指數的方法進行第二級鑒定,并根據房屋不符合第一級鑒定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樓層平均抗震合第一級鑒定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方法、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和墻段能力指數方法、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和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指數大于等于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指數大于等于1.01.0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房屋的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房屋的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明顯不均勻明顯不均勻,或,或7 7、8 8、9 9度時房屋
27、的層數分別超過度時房屋的層數分別超過六、五、三層六、五、三層,可按,可按鑒定標準鑒定標準b b類房屋類房屋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方法進行驗算,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方法進行驗算,驗算時應按規定估算構造的影響,由綜合評定進行驗算時應按規定估算構造的影響,由綜合評定進行第二級鑒定。第二級鑒定。 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方法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適用條件:適用條件: 現有結構體系、整體性連接和易引起倒現有結構體系、整體性連接和易引起倒塌的部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但橫墻塌的部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但橫墻間距和房屋寬度均超過或其中一項超過間距和房屋寬度均超過或其中一項超過第一級鑒定限值的房屋,可采用樓層平第一級鑒定限
28、值的房屋,可采用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進行第二級鑒定,均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進行第二級鑒定,又稱二又稱二(甲甲)級鑒定。級鑒定。計算公式計算公式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適用條件適用條件 現有結構體系、樓屋蓋整體性連接、現有結構體系、樓屋蓋整體性連接、圈梁布置和構造及易引起局部倒塌的結圈梁布置和構造及易引起局部倒塌的結構構件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房屋,構構件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房屋,可采用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進行可采用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進行第二級鑒定,又稱二第二級鑒定,又稱二(乙乙)級鑒定。級鑒定。 計算公式計算公式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體系影響系數可根據房屋不規則
29、性、非剛性和整體體系影響系數可根據房屋不規則性、非剛性和整體性連接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程度,經綜合分析性連接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程度,經綜合分析后確定;也可由表后確定;也可由表3.1.113.1.11各項系數的乘積確定,各項系數的乘積確定,最最好加權平均值好加權平均值。 當磚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為當磚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為m0.4m0.4時,尚應乘以時,尚應乘以0.90.9; 丙類設防丙類設防的房屋當有的房屋當有構造柱或芯柱構造柱或芯柱時,尚可根據滿時,尚可根據滿足足b b類建筑相關規定的程度乘以類建筑相關規定的程度乘以1.01.21.01.2的系數;的系數; 乙類設防乙類設防的房屋,當的房屋
30、,當構造柱或芯柱構造柱或芯柱不符合規定時,不符合規定時,尚應乘以尚應乘以0.80.950.80.95的系數。的系數。 單項不符合的程度超過表內規定或不符合的項目超單項不符合的程度超過表內規定或不符合的項目超過項時,過項時,應采取加固或其他相應措施應采取加固或其他相應措施。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局部影響系數可根據易引起局部倒塌各部位局部影響系數可根據易引起局部倒塌各部位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程度,經綜合分析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程度,經綜合分析后確定;也可由表后確定;也可由表5.2.14-25.2.14-2各項系數中的各項系數中的最最小值小值確定。確定。不符合的程度超過表內規定時,不符合的程度超過表
31、內規定時,應采取加固應采取加固或其他相應措施或其他相應措施。 注意局部影響系數的注意局部影響系數的影響范圍影響范圍。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 適用條件適用條件 實際橫墻間距超過剛性體系規定實際橫墻間距超過剛性體系規定的最大值、有明顯扭轉效應和易引起的最大值、有明顯扭轉效應和易引起局部倒塌的結構構件不符合第一級鑒局部倒塌的結構構件不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房屋,當最弱的樓層綜合抗定要求的房屋,當最弱的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小于震能力指數小于1.01.0時,可采用墻段綜時,可采用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進行第二級鑒定,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進行第二級鑒定,又稱二又稱二( (丙丙) )級鑒定。
32、級鑒定。 計算公式注意事項注意事項考慮扭轉效應時,式(考慮扭轉效應時,式(5.2.15-15.2.15-1)中)中尚包括扭轉效應系數,其值可按現行國尚包括扭轉效應系數,其值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gb50011的規定,取該墻段不考慮與的規定,取該墻段不考慮與考慮扭轉時的內力比??紤]扭轉時的內力比。 墻段的局部影響系數只考慮墻段的局部影響系數只考慮對驗算墻段對驗算墻段有影響有影響的項目的項目 。 附錄附錄b的基準面積率確定的幾個假定條件的基準面積率確定的幾個假定條件層間剪切型為主的結構層間剪切型為主的結構質量和剛度分布均勻質量和剛度分布均勻各層層高和建
33、筑面積相等各層層高和建筑面積相等各層重力代表荷載值相等(各層重力代表荷載值相等(12kn/m2)層內抗震墻基本力學性能一致層內抗震墻基本力學性能一致標準中的基準面積率表以標準中的基準面積率表以7度抗震設防區為準度抗震設防區為準使用過程應根據具體情況對表中數值進行調整。使用過程應根據具體情況對表中數值進行調整。重力代表荷載值的調整重力代表荷載值的調整不同砂漿強度等級的調整不同砂漿強度等級的調整 承重墻、自承重墻同時存在的調整承重墻、自承重墻同時存在的調整基準面積率計算公式的推導基準面積率計算公式的推導(見附錄b條文說明)結構抗震能力評定與宏觀地震破壞大致對應關系結構抗震能力評定與宏觀地震破壞大致
34、對應關系 最弱樓層平均抗震能指數、最弱樓層綜合抗震能最弱樓層平均抗震能指數、最弱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或最弱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大于等于力指數或最弱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大于等于1.01.0時,時,可評定為滿足抗震鑒定要求;小于可評定為滿足抗震鑒定要求;小于1.01.0時,應對房屋時,應對房屋采取加固或其他相應措施。采取加固或其他相應措施。 說明說明:通過第一級鑒定的房屋,地震破壞等級為基本完好。:通過第一級鑒定的房屋,地震破壞等級為基本完好。當次要墻體或附屬構件的局部構造要要求有些差距時,或有少當次要墻體或附屬構件的局部構造要要求有些差距時,或有少量承重墻體的承載力和連接略有欠缺,預計其地震破壞
35、等級為量承重墻體的承載力和連接略有欠缺,預計其地震破壞等級為輕微破壞,可不進行第二級鑒定,但需進行適當維修處理。當輕微破壞,可不進行第二級鑒定,但需進行適當維修處理。當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小于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小于1.01.0時,可根據最弱墻段的綜合抗時,可根據最弱墻段的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按下表估計地震破壞等級。震能力指數按下表估計地震破壞等級。b b類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類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 b b類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也是主要從類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也是主要從房屋高房屋高度和層數度和層數、墻體實際材料強度墻體實際材料強度、結構體系結構體系的合理性、的合理性、主要構件主要構件整體性
36、連接構造整體性連接構造的可靠性、的可靠性、局部易損構件自局部易損構件自身及與主體結構連接身及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可靠性和的可靠性和抗震承載力抗震承載力驗算要求驗算要求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b b類房屋的抗震鑒定,分為抗震措施鑒定和抗震類房屋的抗震鑒定,分為抗震措施鑒定和抗震承載力驗算兩部分,與承載力驗算兩部分,與a a類不同類不同抗震承載力驗算抗震承載力驗算必須必須進行。進行。 b類房屋主要是針對按照89規范設計建造的房屋,抗震鑒定的主要內容是依據89規范中的有關條文,從鑒定的角度予以歸納、整理而成,并根據需要增補了部分內容,總體上,抗震措施要求和抗震驗算基本保持與89
37、規范相當的水平。 與89規范相比,在抗震措施和抗震驗算方面主要補充如下內容: 明確乙類設防時應允許按本地區設防烈度查表,但層明確乙類設防時應允許按本地區設防烈度查表,但層數應減少一層且總高度應降低數應減少一層且總高度應降低3m3m。 跨度不小于跨度不小于6m6m的大梁,不宜由獨立磚柱支承;乙類設的大梁,不宜由獨立磚柱支承;乙類設防時不應由獨立磚柱支承。防時不應由獨立磚柱支承。 教學樓、醫療用房等橫墻較少、跨度較大的房間,宜教學樓、醫療用房等橫墻較少、跨度較大的房間,宜為現澆或裝配整體式樓、屋蓋。為現澆或裝配整體式樓、屋蓋。 抗震承載力驗算時,對于墻體墻中部有構造柱的情況,抗震承載力驗算時,對于
38、墻體墻中部有構造柱的情況,參照參照20012001規范的規定予以納入。規范的規定予以納入。 與與a a類房屋的第一級鑒定相似,類房屋的第一級鑒定相似,b b類房屋也從層類房屋也從層數高度、結構體系、材料強度、整體性連接構造、易數高度、結構體系、材料強度、整體性連接構造、易損易倒塌部位這幾個方面進行抗震措施鑒定。損易倒塌部位這幾個方面進行抗震措施鑒定。 與與a a類房屋相比,類房屋相比, b b類房屋在抗震措施方面的要求類房屋在抗震措施方面的要求更加嚴格,主要表現在:更加嚴格,主要表現在: 適用范圍方面,最小磚墻厚度適用范圍方面,最小磚墻厚度240240,取消,取消180180厚實心厚實心墻、空
39、心墻、空斗墻等。墻、空心墻、空斗墻等。 材料強度方面,提供砂漿強度等級最低值要。材料強度方面,提供砂漿強度等級最低值要。 整體性方面,增加構造柱(芯柱)的要求,圈梁的設整體性方面,增加構造柱(芯柱)的要求,圈梁的設置和構造要求更加嚴格置和構造要求更加嚴格 易損部位方面,對樓梯間等的要求更加嚴格。易損部位方面,對樓梯間等的要求更加嚴格。 b類房屋的抗震承載力驗算 b b類砌體房屋的抗震分析,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并可類砌體房屋的抗震分析,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并可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方法進行。當抗震措施不滿足要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方法進行。當抗震措施不滿足要求時,可按求時,可按a a類房屋第二級鑒定的方法綜
40、合考慮構造類房屋第二級鑒定的方法綜合考慮構造的整體影響和局部影響。的整體影響和局部影響。 各層層高相當且較規則均勻的各層層高相當且較規則均勻的b b類多層砌體房屋,還類多層砌體房屋,還可按抗震鑒定標準第可按抗震鑒定標準第5.2.125.2.155.2.125.2.15條的規定采用樓條的規定采用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的方法進行綜合抗震能力驗算。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的方法進行綜合抗震能力驗算。其中,公式其中,公式(5.2.13)(5.2.13)中的烈度影響系數,中的烈度影響系數,6 6、7 7、8 8、9 9度時應分別按度時應分別按0.70.7、1.01.0、2.02.0和和4.04.0采用,設計基本
41、地采用,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震加速度為0.15g0.15g和和0.30g0.30g時應分別按時應分別按1.51.5和和3.03.0采用。采用。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原則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原則1.按砌體房屋不同功能時的損壞程度區別對:靜力下按砌體房屋不同功能時的損壞程度區別對:靜力下出現損壞,以各承重墻柱等的加固為主,抗震鑒定出現損壞,以各承重墻柱等的加固為主,抗震鑒定不合格的,則以整個結構總體功能的恢復為主,而不合格的,則以整個結構總體功能的恢復為主,而不要求每個構件都完全恢復功能。不要求每個構件都完全恢復功能。2.對非剛性結構體系的房屋
42、,應選用有利于消除不利對非剛性結構體系的房屋,應選用有利于消除不利因素的抗震加固方案;當采用加固柱或墻垛,增設因素的抗震加固方案;當采用加固柱或墻垛,增設支撐或支架等保持非剛性結構體系的加固措施時,支撐或支架等保持非剛性結構體系的加固措施時,應控制層間位移和提高其變形能力。應控制層間位移和提高其變形能力。3.3.為防止加固后內力重分布形成新的薄弱部位或導致為防止加固后內力重分布形成新的薄弱部位或導致薄弱部位轉移,加固后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層間受薄弱部位轉移,加固后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層間受剪承載力不應大于相鄰下一層的剪承載力不應大于相鄰下一層的20%20%。當加固后使。當加固后使本層超過相鄰下一樓
43、層的本層超過相鄰下一樓層的2020時,則需要同時加固時,則需要同時加固相鄰下一樓層。相鄰下一樓層。4.4.同一樓層中,自承重墻體加固后的抗震能力不應超同一樓層中,自承重墻體加固后的抗震能力不應超過承重墻體加固后的抗震能力,否則,應增強相應過承重墻體加固后的抗震能力,否則,應增強相應承重墻體。承重墻體。5.5.當選用區段加固的方案時,應對樓梯間的墻體采取當選用區段加固的方案時,應對樓梯間的墻體采取加強措施。加強措施。7.7. 當現有多層砌體房屋的高度和層數超過規定限值時,當現有多層砌體房屋的高度和層數超過規定限值時,應采取下列抗震對策:應采取下列抗震對策: 當房屋的總高度超過規定而層數不超過規定
44、的限值時,應采當房屋的總高度超過規定而層數不超過規定的限值時,應采取高于一般房屋的承載力且加強墻體約束的有效措施。取高于一般房屋的承載力且加強墻體約束的有效措施。 當現層數超過規定限值時,應改變結構體系或減少層數;當當現層數超過規定限值時,應改變結構體系或減少層數;當采用改變結構體系的方案時,應在兩個方向增設一定數量的采用改變結構體系的方案時,應在兩個方向增設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墻體,新增的混凝土墻應計入豎向壓應力滯后的鋼筋混凝土墻體,新增的混凝土墻應計入豎向壓應力滯后的影響并宜承擔結構的全部地震作用。影響并宜承擔結構的全部地震作用。 乙類設防的超層房屋,也可改變用途按丙類設防使用,并符乙類設
45、防的超層房屋,也可改變用途按丙類設防使用,并符合丙類設防的層數限值;合丙類設防的層數限值; 當丙類設防且橫墻較少的房屋超出規定限值一層和當丙類設防且橫墻較少的房屋超出規定限值一層和3m3m以內以內時,應提高墻體承載力且新增構造柱、圈梁等應達到現行國時,應提高墻體承載力且新增構造柱、圈梁等應達到現行國家標準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gb50011對橫墻較少房屋不對橫墻較少房屋不減少層數和高度的相關要求。減少層數和高度的相關要求。加固后的樓層和墻段的綜合抗震能力指數 加固后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加固后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 常用加固方法及其基本作用常用加固方法及其基本作用 磚墻修
46、補、灌漿和拆砌磚墻修補、灌漿和拆砌 提高已開裂或局部強度過低的墻體抗震承載力。提高已開裂或局部強度過低的墻體抗震承載力。修補可恢復到未開裂時的承載力,壓力灌漿可按比修補可恢復到未開裂時的承載力,壓力灌漿可按比原砂漿強度等級提高一級估計其承載力,拆砌則按原砂漿強度等級提高一級估計其承載力,拆砌則按新墻體計算承載力。新墻體計算承載力。面層或板墻加固面層或板墻加固 提高墻體承載力,增加樓板支承長度。提高墻體承載力,增加樓板支承長度。增設抗震墻增設抗震墻 改變受力分配、傳力途徑,總體上提高房屋抗改變受力分配、傳力途徑,總體上提高房屋抗震承載力,減少薄弱部位。震承載力,減少薄弱部位。包角、鑲邊包角、鑲邊
47、 用型鋼或鋼筋混凝土對柱墻垛、墻角、門窗洞用型鋼或鋼筋混凝土對柱墻垛、墻角、門窗洞加固,提高構建承載力和變形能力。加固,提高構建承載力和變形能力。外加構造柱外加構造柱提高房屋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提高局部易損墻段提高房屋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提高局部易損墻段的承載力。的承載力。外加圈梁外加圈梁 提高樓蓋整體性,增加墻體的連接性能和穩定提高樓蓋整體性,增加墻體的連接性能和穩定性,提高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改善房屋總性,提高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改善房屋總體變形能力。體變形能力。鋼拉桿鋼拉桿 加強縱橫墻連接,替代應汪內墻拉通的圈梁,加強縱橫墻連接,替代應汪內墻拉通的圈梁,作為后加構造柱的橫向支承點
48、參與作用,加強山尖作為后加構造柱的橫向支承點參與作用,加強山尖墻的出平面穩定性。墻的出平面穩定性。支撐和支架支撐和支架 加強屋蓋的整體性,改善屋蓋構件的穩定性,適加強屋蓋的整體性,改善屋蓋構件的穩定性,適當提高剛度。當提高剛度。托梁托梁 增加樓、屋蓋構件的支承長度。增加樓、屋蓋構件的支承長度。鋼筋混凝土現澆疊合層鋼筋混凝土現澆疊合層 增強預制樓、屋蓋的整體性。增強預制樓、屋蓋的整體性。錨筋和錨桿錨筋和錨桿 加強局部的連接性能。加強局部的連接性能。加固方案的確定加固方案的確定 抗震加固方案的確定,應根據抗震加固方案的確定,應根據抗震鑒定的抗震鑒定的結果結果,針對房屋存在的具體問題,針對房屋存在的
49、具體問題,綜合選擇綜合選擇合理、有效合理、有效的加固手段。的加固手段。 當某樓層抗震承載能力不足時,可選擇普遍或集中于當某樓層抗震承載能力不足時,可選擇普遍或集中于若干墻段用面層或板墻加固的方案,也可增設抗震墻。若干墻段用面層或板墻加固的方案,也可增設抗震墻。 當具有明顯扭轉效應的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能力不滿足當具有明顯扭轉效應的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時,可優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磚墻或現澆鋼筋混凝要求時,可優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磚墻或現澆鋼筋混凝土墻,或在原墻加面層;也可采取分割平面單元,減土墻,或在原墻加面層;也可采取分割平面單元,減少扭轉效應的措施。少扭轉效應的措施。 現有的空斗墻房屋和普通粘
50、土磚砌筑的墻厚不大于現有的空斗墻房屋和普通粘土磚砌筑的墻厚不大于180mm180mm的房屋需要繼續使用時,應采用雙面鋼筋網的房屋需要繼續使用時,應采用雙面鋼筋網砂漿面層或板墻加固。砂漿面層或板墻加固。 墻段承載力稍差而整體性不良時,可不直接加固墻段墻段承載力稍差而整體性不良時,可不直接加固墻段而利用構造柱提高其承載力。而利用構造柱提高其承載力。承重墻段寬度過小或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時,可選承重墻段寬度過小或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時,可選擇面層或板墻加固等,也可結合外加構造柱加固。擇面層或板墻加固等,也可結合外加構造柱加固。對于承載力明顯不足的磚柱、墻垛,可選擇型鋼或對于承載力明顯不足的磚柱、墻垛,可
51、選擇型鋼或現澆鋼筋混凝土包角或鑲邊,或采用鋼筋混凝土套現澆鋼筋混凝土包角或鑲邊,或采用鋼筋混凝土套加固。加固。變形縫一側的敞口墻,抗震加固時可選擇增設墻體變形縫一側的敞口墻,抗震加固時可選擇增設墻體或鋼筋混凝土框的加固方案?;蜾摻罨炷量虻募庸谭桨???v橫墻連接較差時,可采用鋼拉桿、錨桿、外加構縱橫墻連接較差時,可采用鋼拉桿、錨桿、外加構造柱或圈梁加固。造柱或圈梁加固。構造柱或芯柱設置不符合鑒定要求時,應增設外加構造柱或芯柱設置不符合鑒定要求時,應增設外加加柱;當采用雙面鋼筋網砂漿面層或鋼筋混凝土板加柱;當采用雙面鋼筋網砂漿面層或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并在縱橫墻交接部位設置可靠拉結的配筋加墻加固并在
52、縱橫墻交接部位設置可靠拉結的配筋加強帶時,可不另設構造柱。強帶時,可不另設構造柱。 圈梁設置不滿足時,在外墻圈梁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圈梁設置不滿足時,在外墻圈梁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拉桿或在進深梁端加錨桿代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拉桿或在進深梁端加錨桿代替;當采用雙面鋼筋網砂漿面層或鋼筋混凝土板墻替;當采用雙面鋼筋網砂漿面層或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并在上下兩端設置配筋加強帶時,可不另設圈加固并在上下兩端設置配筋加強帶時,可不另設圈梁。梁。 樓、屋蓋構件支承長度不足時,可選擇增設托梁方樓、屋蓋構件支承長度不足時,可選擇增設托梁方案,也可選擇鋼筋混凝土疊合層增強樓、屋蓋整體案,也可選擇鋼筋混凝土
53、疊合層增強樓、屋蓋整體性的措施。性的措施。 支承大梁等的墻段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時,可增設支承大梁等的墻段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時,可增設砌體柱、組合柱、鋼筋混凝土柱或采用鋼筋網砂漿砌體柱、組合柱、鋼筋混凝土柱或采用鋼筋網砂漿面層、板墻加固。面層、板墻加固。 超高女兒墻、煙囪等,可選擇降低高度的方案,也超高女兒墻、煙囪等,可選擇降低高度的方案,也可結合屋面防水維修增設錨固措施。可結合屋面防水維修增設錨固措施。面層加固技術面層加固技術 分類:水泥砂漿面層和鋼筋網砂漿面層分類:水泥砂漿面層和鋼筋網砂漿面層 高強鋼鉸線網片聚合物砂漿面層(新增技高強鋼鉸線網片聚合物砂漿面層(新增技術)術) 砂漿面層加固技術
54、砂漿面層加固技術 特點:適用于抗震能力相差不大的情況,面層特點:適用于抗震能力相差不大的情況,面層加固時上下樓層可不連續,且不用單做基礎。加固時上下樓層可不連續,且不用單做基礎。 高強鋼鉸線聚合物砂漿加固技術高強鋼鉸線聚合物砂漿加固技術 技術簡介:技術簡介:將鋼鉸線網片敷設于被加固構件的受拉區域,將鋼鉸線網片敷設于被加固構件的受拉區域,再在其表面涂抹聚合物砂漿。其中鋼鉸線是受力的主體,在加再在其表面涂抹聚合物砂漿。其中鋼鉸線是受力的主體,在加固后的結構中發揮其高于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聚合物砂漿有固后的結構中發揮其高于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聚合物砂漿有良好的滲透性、粘結強度和密實程度高,它一方面起
55、保護鋼鉸良好的滲透性、粘結強度和密實程度高,它一方面起保護鋼鉸線網片的作用,同時將其粘結在原結構上形成整體,使鋼鉸線線網片的作用,同時將其粘結在原結構上形成整體,使鋼鉸線網片與原結構構件變形協調。在結構受力時,通過原構件與加網片與原結構構件變形協調。在結構受力時,通過原構件與加固層的共同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其剛度和承載能力。固層的共同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其剛度和承載能力。 高強鋼絞線網片高強鋼絞線網片聚合物乳液及粉料聚合物乳液及粉料配套錨固件配套錨固件 加固工藝流程:加固工藝流程:被加固構件保護層鑿除構件表面清洗鋼絞線網片下料、錨固拉環安裝聚合物砂漿抹灰劑噴涂施工鉆孔安裝鋼絞線網片至預緊l 鋼筋混
56、凝土板墻加固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 要點:要點:適用于抗震能力相差較大的情況。適用于抗震能力相差較大的情況。 板墻加固應自下而上連續,板墻應有基礎且板墻加固應自下而上連續,板墻應有基礎且原磚墻相同埋深。原磚墻相同埋深。板墻中設置相互可靠拉結的集中配筋帶可板墻中設置相互可靠拉結的集中配筋帶可 替代,可不另設圈梁構造柱。替代,可不另設圈梁構造柱。 板墻加固設計時,靜力荷載由原磚墻承受,板墻加固設計時,靜力荷載由原磚墻承受,板墻僅承受地震作用。板墻僅承受地震作用。增設抗震墻加固技術增設抗震墻加固技術 分類:增設磚砌抗震墻分類:增設磚砌抗震墻 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墻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墻 要點:要點:適用于抗震能力相差大、橫墻間距較適用于抗震能力相差大、橫墻間距較 大的情況。大的情況。新增抗震墻宜選用與原墻相同磚或砌塊。新增抗震墻宜選用與原墻相同磚或砌塊。增加抗震墻后,抗震鑒定中涉及橫墻間距的內容均應按增加抗震墻后,抗震鑒定中涉及橫墻間距的內容均應按增設抗震墻后的情況進行調整。增設抗震墻后的情況進行調整。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時,原墻體砌筑砂漿強度不宜低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時,原墻體砌筑砂漿強度不宜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抽屜四門柜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扼流圈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扁形木柄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Adobe設計師考試中的行業變革反思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彈力布TPU膜復合搖粒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二單元 做情緒情感的主人第四課 揭開情緒的面紗 第2框 情緒的管理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電氣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常識性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履帶牽引臥式組合繞包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小陰角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幾何小實踐-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學滬教版
- 游泳館租賃安全責任協議書
- 貴州省銅仁市2022-2023學年度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科學試卷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4-國開(ZJ)-參考資料
- 塑造陽光心態班會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
- 語文六年級下冊辯
- 煤礦+925東大巷掘進作業規程
- 完整解讀2024年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內容課件
- 醫院護理培訓課件:《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高患者滿意度》
- 淺談抖音短視頻對大學生的影響
- 福建省海域使用補償辦法
- 數字經濟概論課件:數字貿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