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1_第1頁
燭之武退秦師1_第2頁
燭之武退秦師1_第3頁
燭之武退秦師1_第4頁
燭之武退秦師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4 4課課 燭之武退秦師燭之武退秦師富源一中 費德蓉2 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為史著作,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為左傳左傳和和公羊傳公羊傳谷梁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都是為解說春秋春秋而作,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春秋三傳”,左傳左傳又名又名春春秋左氏傳秋左氏傳。 ( (傳注釋或解釋經書的文字。傳注釋或解釋經書的文字。) )左傳簡介 左傳左傳也是一部富有文學價值的歷史散文也是一部富有文學價值的歷史散文著作。著作。左傳左傳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

2、清楚,詳略得當;寫人簡潔生動,人物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簡潔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范。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范。文學常識 一、史書常見的幾種體例一、史書常見的幾種體例 (一)編年體:是一種按年月日順序編寫史書的體例 (1)春秋,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相傳孔丘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訂而成)。 (2)左傳,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事詳明的編年史(相傳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 (3)資治通鑒,我國古代最大的編年體通史(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主編)。 (二)國別體:是一種先分不同國家,再在一國之內按年代編寫史書的體例。國語戰國策等均采用這種體例。 (三)紀傳體:是由司馬遷開

3、創的以人物記傳為中心的史書體例。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直至清史的二十四史均采用這種體例 3 3、十三經、十三經 易經、書經、詩經、 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 春秋谷梁傳、論語、 孝經、爾雅、孟子。 4 4、春秋三傳、春秋三傳 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因為這三部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5 5、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指舊時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即:指舊時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即: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后漢書(南朝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自顯) 梁書(唐姚思

4、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藥)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征)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唐書(舊唐書)(五代后晉劉昫)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五代史(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 明史(清張廷玉等) 6 6、古代姓名的由來、古代姓名的由來 據徐俊元等三位學者研究,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 (1)以姓為氏。遠古部落氏族的標志符號作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 (2)以國名為氏。夏、商、周三代,有許多大小諸侯國,各國子孫后代便以國名為姓。有程、房、杜、雷、廖、

5、刁、彭、韋等姓。 (3)以邑名為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為氏。有蘇、上官等姓。 (4)以鄉、亭之名為氏。有裴、陸、歐陽等姓。 (5)以居住地名為氏。有東門、西門。 (6)以先人名或字為姓。齊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為姓。 (7)以次第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為姓,老二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 (8)以官職為姓。有籍、監、庫、倉、將軍等姓。 (9)以技藝為姓。從事巫術的人,后代便姓巫。從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為姓,還有卜、陶、匠等姓。 (10)以謚號為姓。 (1

6、1)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12)爵位稱號及爵系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 (13)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春秋五霸春秋五霸 春秋時代先后稱霸的五個諸侯,通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 春秋時期形勢圖春秋時期形勢圖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630年年( (魯僖公三十魯僖公三十年年) )。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二是在公元前632632年年( (魯僖公二十八年魯僖

7、公二十八年) )的晉、楚城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632年五月,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動了這次戰爭。發動了這次戰爭。故事背景晉晉公公子子重重耳耳流流亡亡路路線線圖圖 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晉國為

8、什么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張。發生在公元前632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后,當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

9、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是,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公元前公元前630年年鄭鄭新鄭新鄭函陵函陵氾水氾水秦秦晉晉晉晉 軍軍秦秦 軍軍無能無能為為( )( )也矣也矣共共( )( )其乏困其乏困秦伯秦伯說說( )( ), ,與鄭人盟與鄭人盟夫夫( )( )晉晉, ,何厭之有何厭之有微微夫夫( )( )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不及此w wiif f g g ngngyuyu f f f f n n zhuzhuququ 秦軍秦軍氾氾( )( )南南若不若不闕闕( )( )秦秦夜夜縋縋( )( )而出而出失其所與失其所與, ,不不知知( )使使杞

10、杞( ( ) )子、子、逢逢( )孫戍之)孫戍之 zhzh q q p p ngng字詞注音高妙的勸說藝術有理有利有節有體援古例今,審時度勢援古例今,審時度勢洞悉對方心理,縮短彼此距離洞悉對方心理,縮短彼此距離不卑不亢不卑不亢語言得體,語重心長語言得體,語重心長你平時可曾成功地勸說過別人?談談你的經驗。你平時可曾成功地勸說過別人?談談你的經驗。理擺事實、講道理分析形勢亡鄭對秦無益 亡鄭對秦有害 舍鄭于秦有益縱觀歷史晉國無信且貪展望未來預言晉將闕秦利化被動為主動燭之武為何不去見晉侯而選擇見秦伯?分析一下燭之武所洞悉的秦伯的心理。(戒心、貪心、疑心)燭之武是如何拉近彼此距離的?(消除戒心、瓦解貪心

11、、利用疑心)節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也不失本國尊嚴體得體 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燭之武對于秦伯,一口一個“君”,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厲害得失。每一言每一行無不表現了對對方的尊敬。這種尊敬贏得了對方的好感,從而也為自己的說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礎。 作為臣子,委婉提醒,不提要求,一切請秦伯自己定奪。滿足了人潛意識中的自尊 。結局:晉軍亦退師晉文公將其與“子犯”相比,看其一代霸主之氣燭之武退秦師連環畫敘事結構秦晉圍鄭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臨危受命說退秦師說退秦師晉師撤離晉師撤離亡鄭利晉而闕秦亡鄭利晉而闕秦存鄭利秦存鄭利秦晉忘恩負義,不可共事晉忘恩負義,不可共事三三點點理理由由燭

12、之武的形象志士志士勇士勇士辯士辯士以國家利益為重,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以國家利益為重,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兩軍交戰,生死未卜;兩軍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出使秦師,成敗難料;勇入秦營,知難而上。勇入秦營,知難而上。不卑不亢,機智善辯不卑不亢,機智善辯1.1.情節波瀾起伏情節波瀾起伏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大軍壓境(十萬火急)佚之狐薦燭之武(一線生機)燭之武發牢騷(波瀾)鄭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轉機)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議攻秦(出現危機)晉公再曉之以理(一場虛驚)文章張弛有度,曲折有致,富于藝術感染力。本文寫作特點:2.2.敘事結構伏筆和照應: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夜縋而出詳略得當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簡單的交代。 塑造人物的方法1.1.環境烘托(疾風知勁草)2.2.他人的陪襯3.3.個性化的語言討論討論: :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 ,理由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鄭鄭 伯伯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禮賢下士,從諫如流。佚之狐佚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