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學知識總結(jié)_第1頁
藥劑學知識總結(jié)_第2頁
藥劑學知識總結(jié)_第3頁
藥劑學知識總結(jié)_第4頁
藥劑學知識總結(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藥劑學知識總結(jié)第一章 緒論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和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技術科學。劑型與制劑:把各種藥物制成適合于治療或預防應用、與一定給藥途經(jīng)想適應的給藥形式。以劑型制成的具體 藥品成為制劑。制劑學與調(diào)劑學:研究制劑生產(chǎn)工藝理論的科學成為制劑學。研究方劑的配制、服用等有關技術和理論的科學 稱為調(diào)劑學。兩者以往總稱藥劑學。藥物傳遞系統(tǒng):藥物傳遞系統(tǒng)(DDS是藥物新劑型,新制劑,新技術的總稱。包括:1.緩釋和控釋給藥系統(tǒng)2. 靶向給藥系統(tǒng)3.黏膜給藥系統(tǒng)4.經(jīng)皮給藥系統(tǒng)。藥物劑型的分類1. 按給藥途徑分類:經(jīng)胃腸道給藥劑型;非經(jīng)胃腸道給藥劑型。2. 按分散系統(tǒng)分類:溶液型

2、、膠體溶液型、乳劑型、混懸型、氣體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體分散型。3. 按形態(tài)分類:液體劑型、氣體劑型、固體劑型、半固體劑型。4. 按制法分類:浸出劑型、無菌劑型。第二章藥物制劑的穩(wěn)定性藥物穩(wěn)定性:不僅指制劑內(nèi)有效成分的化學降解,同時包括導致藥物療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的任何改變。一般包括:化學穩(wěn)定性、物理穩(wěn)定性、生物學穩(wěn)定性、藥效學穩(wěn)定性和毒理學穩(wěn)定性。研究藥物制劑的穩(wěn)定性的目的:提高制劑質(zhì)量,保證藥品藥效與安全,提高經(jīng)濟效益。影響制劑穩(wěn)定性因素處方因素:1.pH的影響2.廣義酸堿催化的影響3.溶劑的影響4.離子強度的影響5.表面活性劑的影響 6.處方中機質(zhì)或賦形劑的影響。外界因素:1.溫度的

3、影響2.光線的影響3.空氣(氧)的影響 4.金屬離子的影響5. 溫度和水分的影響 6.包裝材料的影響 藥物制劑穩(wěn)定化的其他方法1. 改變劑型或改進生產(chǎn)工藝 2.制成難溶性鹽或穩(wěn)定的衍生物。穩(wěn)定性試驗A新藥申請藥物穩(wěn)定性的實驗方法:1.影響因素實驗2.加速實驗3.長期實驗4.穩(wěn)定性實驗的基本要求5.穩(wěn)定性重點考查項目。B恒溫法:1.經(jīng)典恒溫法2.活化能估算法3.溫度系數(shù)法(Q10法)C線性變溫法 D 熱分析方法E固體制劑穩(wěn)定性試驗的特殊要和方法第三章 液體制劑液體藥劑:指將藥物分散在液體分散介質(zhì)(溶劑)制成的內(nèi)服或外用液體制劑。分類:1、均勻相液體制劑:低分子溶液劑、高分子溶液劑2、非均勻相液體

4、制劑:溶膠劑、混懸劑、乳劑。特點(與固體制劑(散劑、片劑等)相比)優(yōu)點: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給藥途徑廣泛,可內(nèi)服,也可皮膚、粘膜和腔道給藥;便于 分取劑量,服用方便;減少某些藥物的刺激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缺點:藥物分散度大,化學穩(wěn)定性差;體積較大,攜帶、運輸、貯存不方便;水性液體制劑容 易霉變,需加入防腐劑;非均勻分散的液體制劑,物理穩(wěn)定性差。表面活性劑的概念及結(jié)構【掌】表面活性劑 是指能夠顯著降低液體表面張力的物質(zhì)。表面活性劑為雙親性分子結(jié)構,包含了親油的非極性烴鏈 和一個以上親水的極性基團。但要注意兩親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劑。如對固體表面具有顯著潤濕作用的物 質(zhì)也稱表面活性劑。分類

5、:(一)、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肥皂類、硫酸化物、磺酸化物。(二)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季銨化合物新潔爾滅等。(三)、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天然、合成。(四)、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甘油酯類、多元醇類、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類。 表面活性劑的特性:1、表面活性劑的膠束:2、親水親油平衡值 HLB表面活性分子中親水和親油基團對油或水的綜合親合力。HLB 3-6 : W/0型 HLB 8-18: O/W型 HLB 7-9:潤濕劑 HLB 13 18:增溶劑3、克氏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劇升高的某一溫度。4、曇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含有聚氧乙烯基)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劇下降而析出,溶液出現(xiàn)渾濁的現(xiàn)

6、象的某 一溫度。5、 表面活性劑的復配 :表面活性劑相互間或與其他化合物的配合使用成為復配。6、表面活性劑的生物學性質(zhì):1、表面活性劑對藥物吸收的影響:增加或減少2、表面活性劑與蛋白質(zhì)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質(zhì)變性3、表面活性劑的毒性:陽 >陰 >非吐溫20>60>40>804、表面活性劑的刺激性:十二烷基硫酸鈉產(chǎn)生損害,吐溫類小。表面活性劑應用:增溶劑、起泡劑和消泡劑、去污劑、消毒劑或殺菌劑。影響溶解度的因素:分子結(jié)構的影響;藥物多晶型的影響;溫度的影響;粒子大小的影響;PH的影響;同離子效應的影響増溶方法:1、制成可溶性鹽 2、引入親水基團 3、應用助溶劑 4、使用

7、潛溶劑 5、加入增容劑 潛溶劑、助溶劑、增溶劑三者區(qū)別:1. 助溶:一些難溶于水的藥物由于加入第二種物質(zhì)(助溶劑)而增加其水中溶解度的現(xiàn)象機理:藥物+11!2. 潛溶:當混合溶劑中各溶劑在某一比例時,藥物的溶解度與在各單純?nèi)軇┲械娜芙舛认啾龋霈F(xiàn)極大值,這 種現(xiàn)象稱為潛溶機理:兩種溶劑間發(fā)生氫鍵締合或潛溶劑改變了原來溶劑的介電常數(shù)。3. 增溶:藥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劑(增溶劑)而溶解度增加的現(xiàn)象機理:被增溶的藥物以不同形式與膠束(膠團)相結(jié)合低分子溶液型液體制劑:指小分子藥物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劑中形成的均相分散體系的液體制劑。名稱含義溶劑溶質(zhì)溶液劑化學藥物的拱內(nèi)服或處用的 均相澄明的

8、液體溶液水不揮發(fā)的 化學物糖漿劑含高濃度爺糖的藥物或芳香 劑的單相水溶液劑水麓糖、藥 物芳香劑芳香水劑芳香揮發(fā)性藥物的飽和或近 飽和的水落液水適量的醇芳香劑酹劑揮發(fā)性有機藥物的乙醇溶液60%-90% 乙酹揮發(fā)性藥 物甘油劑以其油為分散媒的液體藥劑甘油抑菌藥物酊劑以規(guī)定濃度的乙醇溶液浸岀 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休制 劑乙醇藥物溶膠劑:系指固體藥物微細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勻狀態(tài)的液體分散體系,又稱疏水膠體溶液。膠體性質(zhì)1. 光學性質(zhì):光線通過溶膠劑時從側(cè)面可見到圓錐型光束稱為丁鐸爾效應。這是由于自然光波長引起光散射。2. 電學性質(zhì):溶膠劑由于雙電層結(jié)構而帶電,在電場作用下產(chǎn)生移動,從而產(chǎn)生電位差

9、,這種現(xiàn)象稱為界面動 電現(xiàn)象,最后產(chǎn)生電泳現(xiàn)象。3. 動力學性質(zhì):膠粒受溶劑水分子不規(guī)則撞擊產(chǎn)生不規(guī)則運動,這種運動稱為布朗運動。4. 熱力學性質(zhì):向溶膠劑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親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膠劑具有親水膠體的性質(zhì)而增加穩(wěn)定性,這種膠體稱為保護膠體。溶膠的制備:分散法、凝聚法高分子溶液劑: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劑中制成的均相的液體制劑。制備方法:有限溶脹和無限溶脹。高分子溶液的性質(zhì)1. 電學性質(zhì)2.熱力學性質(zhì) 3.滲透壓性質(zhì) 4.凝膠性質(zhì) 5.觸變性質(zhì)乳劑:系指兩種互不相溶的兩相液體混合,其中一相液體以小液滴狀態(tài)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所形成的非均相的 液體制劑。普通乳:1100卩m微乳:小于

10、0.1卩m乳劑形成的必要條件:1、降低兩相液體的表面張力2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3、形成電屏障4、確定形成乳化劑的類型5 、有適當?shù)南啾龋鹤畲篌w積 74%乳劑的穩(wěn)定性乳劑屬熱力學不穩(wěn)定的非均相分散體系,在制備或放置過程中,常發(fā)生以下幾種變化:1.分層2 .絮凝3 .轉(zhuǎn)相4 .合并或破壞 乳劑的制備1.干膠法2.濕膠法3.新生皂法 4.兩相交替加入法 5 .機械法 6.采用二步乳化法7. 納米乳的制備圖一干膠法制備乳圖一濕膠法制備乳劑+圉三.新主呈法制備乳劑+乳劑在藥劑學中的應用 1.液體藥劑口服、外用 2.注射劑肌肉、靜脈注射 3.栓劑4.軟膏劑5.氣霧劑 乳化劑:在乳劑中能使一相液體以細小液滴

11、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不相溶液體中形成乳濁液的附加劑。乳化劑是 乳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降低界面張力,增加乳劑的粘度,并在分散相液湘的周圍形成堅固的界面膜或形成雙電層。乳化劑選擇:1、根據(jù)乳劑類型;2、乳劑給藥途徑;3、乳化劑性能;4、乳化劑油相所需 HLB值選擇使用混合 乳化劑常用的乳化劑1) 0/W型乳化劑硬脂酸鈉、硬脂酸鉀、十二烷基硫酸鈉、聚山梨酯(吐溫類)、賣澤類、芐澤類、泊洛沙姆、 阿拉伯膠、西黃芪膠、卵磷脂等。2) W/0型乳化劑硬脂酸鈣(鎂、鋅)、脂肪酸山梨坦(司盤類)。混懸劑:指難溶性固體藥物以微粒狀態(tài)分散于分散介質(zhì)中形成的非均勻分散的液體制劑。藥物要求:(1)沉降速度慢;(2)

12、沉降物易分散;(3)微粒大小均勻,在貯存過程中不變化;(4)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5)有一定粘度;(6)內(nèi)服應適口,外用易涂布。下列情況可考慮制成混懸液:(1)難溶性藥物;(2)增加藥物穩(wěn)定性;(3)延長藥效。混懸劑的物理穩(wěn)定性1. 混懸粒子的沉降速度:服從Stoke定律2. 微粒的荷電與水化:疏水性藥物水化作用弱,對電解質(zhì)更敏感。親水性反之。3. 絮凝與反絮凝:加入適當電解質(zhì)使Z電位降低,在20 25mV內(nèi),使混懸劑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4. 結(jié)晶增長與轉(zhuǎn)型:加入抑制劑阻止結(jié)晶的溶解和生長,保持物理穩(wěn)定性。5. 分散相的濃度和溫度混懸劑的穩(wěn)定劑:助懸劑、潤濕劑、絮凝劑與反絮凝劑(一)、助懸劑:增加分散介質(zhì)

13、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的親水性的附加劑。1、低分子助懸劑:甘油、糖漿劑2、 高分子助懸劑:(1)、天然:阿拉伯膠類;(2)、合成:纖維素類;(3)、觸變膠(二)、潤濕劑:使疏水性藥物微粒被水濕潤的附加劑(三)、絮凝劑與反絮凝劑:增加混懸劑穩(wěn)定性混懸劑的制備1 分散法2 凝聚法1 )物理凝聚法2)化學凝聚法第四章 注射劑與滴眼劑注射劑:指藥物制成的供注入體內(nèi)的滅菌溶液、乳濁液、混懸液,以及無菌粉末或濃溶液。按分散系統(tǒng)分類:1、溶液型注射液2、混懸型注射液 3、乳濁型注射液 4、注射用無菌粉末注射劑的特點【掌】優(yōu)點:1 藥效迅速、劑量準確、作用可靠。2 適用于不宜口服的藥物。3 適用

14、于不能口服藥物的患者。4.可發(fā)揮局部定位的作用。缺點:1 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2 制造過程復雜、生產(chǎn)條件嚴格,所以費用較大,價格較高 注射劑的質(zhì)量要求【掌】1.無菌2.無熱原3.無可見異物和不溶性微粒 4.安全性5.滲透壓6.pH 49 7.穩(wěn)定性8降壓物質(zhì) 注射用水的質(zhì)量要求:PH為5.07.0,氨濃度不大于 0.00002%,內(nèi)毒素小于0.25EU/ml,檢查酸堿度、氧化 注射劑的附加劑【掌】目的:增加溶解性和穩(wěn)定性;減少疼痛和抑菌1、PH調(diào)節(jié)劑:鹽酸、氫氧化鈉、碳酸氫鈉和磷酸緩沖液。2、增溶劑、潤濕劑與乳化劑3、助懸劑:明膠、 MC CMC-Na用于混懸型注射劑。4、抗氧劑:焦亞硫酸鈉(

15、酸性)、亞硫酸氫鈉(中性)、硫代硫酸鈉(堿性)、EDTA CQ5、抑菌劑: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硫柳汞6、等滲調(diào)節(jié)劑:氯化鈉、葡萄糖7、止痛劑:苯甲醇、三氯叔丁醇8、粉針填充劑冰點降低法:(會計算)(1)血漿的冰點:-0.52 CW=(0.52-a)/b注:W為配成等滲溶液所需加入藥物的量a為未經(jīng)調(diào)整的藥物溶液的冰點下降度數(shù)b為用以調(diào)整等滲的藥物1%溶液的冰點下降度數(shù)氯化鈉等滲當量法:1g藥物 呈等滲效應的 NaCI量(1g藥物=X g NaCl , 0.9%NaCl = 血漿滲透壓)W=0.9 - EX注:W為配成等滲溶液所需加入氯化鈉的量,E為1g藥物的氯化鈉等滲當量,X為100ml溶液中藥

16、物的克數(shù)熱原的概念【掌】注射后能引起恒溫動物體溫異常升高的物質(zhì)的總稱。熱原的性質(zhì)【掌】1.耐熱性2.水溶性3.不揮發(fā)性4.濾過性5.吸附性6.被化學試劑破壞性污染熱原的途徑【掌】1 經(jīng)溶劑帶入2 經(jīng)原料帶入3 經(jīng)使用的容器、用具、管道及裝置等帶入4 經(jīng)制備過程帶入 5.經(jīng)滅菌后帶入6 經(jīng)輸液器帶入7.在注射過程中帶入 8.輸液中微粒引起除熱原的方法【掌】1.容器上熱原的除去 2.水中熱原的除去 3.溶液MSQffice3中熱原的除去 熱原檢查方法1 家兔法2 .細菌內(nèi)毒素法注射劑的滅菌及無菌技術【掌】滅菌: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及細胞的芽孢全部殺滅無菌操作技術:在整個

17、操作過程中利用或控制一定條件,使產(chǎn)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種操作方法或技術。 防腐:采用低溫或化學藥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消毒: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物理滅菌法1 .干熱滅菌法指利用火焰或干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方法。2 .濕熱滅菌法在飽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中進行滅菌的方法。(主)1)煮沸滅菌法是把待滅菌的物品放入沸水中加熱滅菌的方法,通常煮沸時間為3060min。2)流通蒸汽滅菌法是在常壓下用100C流通蒸汽加熱殺滅微生物的方法,通常滅菌時間為3060min.3)熱壓滅菌法是用大于常壓的飽和水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方法。4)低溫間歇滅菌法適用于不耐高溫的制劑的滅菌。3 .射線

18、滅菌法:指采用輻射、微波或紫外線殺滅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4 濾過滅菌法:指用除菌濾器除去氣體或液體中微生物的方法。化學滅菌法1. 氣體滅菌(環(huán)氧乙烷、甲醛蒸氣等)2.藥液消毒(苯扎溴銨、乙醇等)F、F0值的意義1)F值 為在一定溫度下給定 Z值所產(chǎn)生滅菌效率與參比溫度TO給定Z值所產(chǎn)生的滅菌效率相同時所相當?shù)臅r間。2)F0值 為在一定滅菌溫度下 Z值為10° C所產(chǎn)生滅菌效率與121 ° C Z值為10° C所產(chǎn)生的滅菌效率相同 時所相當?shù)臅r間。小體積注射液的制備流程圖干燥(火菌)濾過:1F(砂濾棒、垂熔玻璃濾器、微孔濾膜、超濾膜)灌封(充惰性氣體)滅菌(流通蒸氣

19、、熱壓滅菌)質(zhì)量檢查-(不溶性微粒、無菌度、熱原、降壓物質(zhì)等)輸液輸液指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nèi)的大劑量(100ml以上)的注射劑。質(zhì)量要求 輸液的質(zhì)量要求基本同安瓿劑,但更嚴格。1)無菌、無熱原。2)無不溶性微粒。兩個無菌粉末的名稱:冷凍干燥產(chǎn)品無菌分裝產(chǎn)品滴眼劑:直接用于眼部的無菌外用液體制劑滴眼劑的質(zhì)量要求:1 、無菌:外傷治療或手術用必須無菌2、穩(wěn)定度3 、PH 5.0 9.04、滲透壓:相當于 0.5 1.6%氯化鈉滲透壓 5、無可見物6 、粘度45Pa.s影響藥物吸收的因素:1.藥物從眼瞼縫隙的損失2.藥物從外周血管消除3.pH與pKa 4.刺激性5.表面張力6.粘度第五章 散劑固體制劑

20、:散劑、顆粒劑、片劑、膠囊劑、丸劑特點:1. 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穩(wěn)定性好,生產(chǎn)成本相對低,攜帶方便。(與液體制劑相比)2. 制備過程具有相同的單元,大多為胃腸道給藥,具有溶出、吸收過程。Noyes-Whitney方程:dC / dt二DS / h(C$ -C) D :擴散系數(shù) S :表面積h:擴散層厚度Cs:溶解度改善藥物的溶出速度:1增大藥物的溶出面積 2.增大溶解速度常數(shù) 3.提高藥物的溶解度粉體:指由無數(shù)個細菌固體粒子組成的集合體。研究粉體的基本性質(zhì)及應用的科學稱為 粉體學。粉體性質(zhì)對固體制劑工藝和質(zhì)量的影響1.對混合的影響2.對分劑量、充填的影響3.對可壓性的影響4.對片劑崩解的影響5

21、.對藥物吸收和療效的影響。 散劑:指一種或數(shù)種藥物經(jīng)粉碎、均勻混合或與適量輔料均勻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狀制劑,分為口服散劑和 局部用散劑。特點:1.散劑粉狀顆粒的粒徑小,比表面積大,容易分散、吸收迅速、起效快;2.外用散的覆蓋面積大,可同時發(fā)揮保護和收斂等作用; 3.劑量易于控制,便于嬰幼兒和老人服用;4.制備工藝簡單,儲存、運輸、攜帶比較方便。制備流程:物料前處理一粉碎一過篩一加入輔料一混合一分劑量一質(zhì)量檢查一包裝一散劑包合物:指一種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種分子的空穴結(jié)構內(nèi)而形成的絡合物。特點:增加藥物溶解度與穩(wěn)定性,液體藥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揮發(fā)性成分揮發(fā),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或味道, 調(diào)節(jié)釋藥速率

22、,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藥物的刺激性與毒副作用等。微囊: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為囊殼,將固體或液體藥物包嵌而成的粒徑為5250卩m的藥庫型微小膠囊。特點:掩蓋藥物的苦味或異味;2.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 3.防止藥物在胃腸道內(nèi)失活或減少藥物滴胃腸道的刺激性4.使液態(tài)藥物故態(tài)化便于制劑的生產(chǎn)、應用與儲存5.能減少復方制劑中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隔絕藥物組分間的反應6.緩釋或控釋藥物7.是藥物濃集與靶區(qū), 提高療效,降低毒副作用8.可將活細胞或生物活性物質(zhì)包裹。 粉體粒子的性質(zhì)1.粒子徑與粒度分布 2.粉體粒子的比表面積 3.粉體密度與孔隙度 4.粉體流動性與填充性 5.粉體吸濕性與潤濕 性

23、6.粉體壓縮性、粘附性與凝聚性混合操作的注意事項1.混合時間2.各組分的混合比例3.各組分的堆密度4.混合機械的吸附性 5.各組分的粘附性與帶電性6.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第六章 顆粒劑顆粒劑:將藥物粉末與適宜的輔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顆粒狀制劑。特點:1.飛散性、附著性、聚集性、吸濕性較散劑小;2.性質(zhì)穩(wěn)定,運輸、攜帶、貯存方便;3. 服用方便,可改善色澤、口感、氣味;4.可改變釋藥性質(zhì);5.混合性能差,容量法分劑量不易準確。分類:可溶性、混懸、泡騰、腸溶、緩釋、控釋。濕法制粒:將藥物和輔料的粉末混合均勻后加入液體黏合劑制備顆粒的方法。1. 擠壓制粒2.高速攪拌制粒法3.流化床制粒法4.

24、噴霧制粒法5.轉(zhuǎn)動制粒6.復合型制粒方法7.液相中晶析制粒 法干法制粒:主藥與輔料分別一粉碎一過篩一混合一壓塊一粉碎一整粒第七章 膠囊膠囊劑:指將藥物填裝于空心硬質(zhì)膠囊中或密封于彈性軟質(zhì)膠囊中制成的固體制劑。特點:1、掩蓋藥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藥物穩(wěn)定性,2 、起效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3 、彌補其他劑型的不足(液體藥物固體劑型化)4 、延緩藥物的釋放。5 、整潔、美觀、容易吞服。質(zhì)量檢查:1.外觀2.水分3.裝量差異4.崩解時限膠囊殼的材料: 干明膠:干增塑劑:水 =1.0 : 0.40.6 : 1.0軟膠囊的制法:1.壓制法2.滴制法滴丸劑:指藥物或藥材的提取物與事宜的基質(zhì)加熱熔融混勻后,

25、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縮冷凝而制成的 球形或類球形的固體制劑。特點: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生產(chǎn)率高;質(zhì)量穩(wěn)定、劑量準確、工藝條件易于控制;液態(tài)藥物固形化;生物利 用率高、發(fā)揮藥效迅速;滴丸用藥部位多、可口服、外服以及腔道使用,也發(fā)展成耳、眼科的新劑型。工藝流程:藥物+基質(zhì)一混懸或熔融一滴制一冷卻一洗丸一干燥一選丸一質(zhì)檢一分裝 質(zhì)量檢查:1.外觀2.重量差異3.溶散時限4.微生物限度第8章片劑片劑:指藥物與適宜的輔料混勻壓制而成的圓形或異性片狀固體制劑。特點:優(yōu)點1.藥物理化性質(zhì)穩(wěn)定 2.產(chǎn)量高、成本低 3.分劑量準確4.攜帶、使用方便 5.可制作成各種不 同類型的片劑。缺點1.不適于老人、兒

26、童、昏迷病人等吞咽困難患者;2.昏迷患者及腸胃手術患者不能口服片劑3.壓片時加入的輔料及成型的壓力等,有時會影響藥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4.如含有揮發(fā)性成分,久貯含量有所下降。5. 制備或貯存不當時會造成崩解或溶出(釋放)遲緩。片劑的分類【掌】口服用片劑:1.普通壓制片2.包衣片3.分散片4.泡騰片5.咀嚼片6.緩釋片7.控釋片8.多層片口腔用片劑:1.舌下片2. 口頰片3. 口含片4. 口腔貼片5. 口腔崩解片皮下給藥片劑:1.植入片2.皮下注射用片外用片劑:1.溶液片2.陰道片片劑的常用輔料【掌】(一)填充劑(或稱為稀釋劑):增加片重或體積,從而便于壓片,片重60100mg應加。1.淀粉 2

27、.糖粉3.糊精4.乳糖5.可壓性淀粉6.微晶纖維素7.無機鹽類8.糖醇類(二)濕潤劑:本身沒有黏性,但能誘發(fā)待制粒藥物的黏性,以利于制粒的液體。常用濕潤劑有蒸餾水和乙醇。(三)黏合劑:具有粘性粉或粘稠液,多為膠漿劑或膠體溶液。1.淀粉漿(常用8%15%的濃度)2.纖維素衍生物3.聚維酮4.明膠5.海藻酸及其鹽類6.聚乙二醇7.其他黏合 劑(四)崩解劑:促使片劑在胃腸液中迅速裂碎成細小顆粒的輔料。1. 干淀粉2.羧甲基淀粉鈉3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鈉4.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 5.交聯(lián)聚維酮6.泡騰崩解劑7.表面活性劑(五)潤滑劑:是助流劑、抗粘劑和潤滑劑(狹義)的總稱。1.硬脂酸鎂2.滑石粉3.微粉硅

28、膠4.硬脂酸5.氫化植物油6.聚乙二醇類7.十二烷基硫酸鈉(六)色、香、位及其調(diào)節(jié)濕法制粒壓片法:主藥與輔料分別一粉碎一過篩一混合一加入黏合劑一造粒一干燥一整粒一加入潤滑劑一混合一壓片片劑的質(zhì)量要求:1.外觀性狀2.片重差異(<0.3的+-7.5% ; >0.3的+-5.0%)3.硬度與脆碎度 4.崩解時限5. 溶出度或釋放度6.含量均勻度7.微生物限度。制劑包衣目的:1.可以達防潮、避光,隔離空氣以增加藥物的穩(wěn)定性2.掩蓋藥物不良臭味、減少藥物刺激性3. 延緩和控制藥物釋放部位4.防止藥物配伍禁忌 5.改善美化外觀,便于識別及增加患者使用的順應性。糖包衣工藝流程:芯片一包隔離層一

29、包粉衣層一包糖衣層一包有色糖衣層一打光第九章中藥制劑中藥制劑: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以植物、動物、礦物、部分微生物或某一類成分為原料,運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制 成適于臨床應用的藥物制劑。特點:優(yōu)點1.傳統(tǒng)中藥制劑藥性持久,性和力緩,尤其適于慢性疾病的治療2.中藥制劑多為復方成分的綜合作用3.中藥在治療疑難雜癥、 骨科疾病及滋補強壯等方面有獨特的優(yōu)勢4.中藥制劑原料多為天然物質(zhì),毒副作用較小,患者較易接受。缺點:1.有些中藥制劑藥效物質(zhì)不明顯2.質(zhì)量控制標準較低,鑒別、定量成分不完善3.有的制劑由于生產(chǎn)技術及劑型滯后影響了療效的發(fā)揮4.藥材因產(chǎn)地、采收季節(jié)、儲存條件差異質(zhì)量教難統(tǒng)一和恒定,影響制劑療效。浸

30、出制劑:1. 湯劑:指中藥材或飲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得的可供內(nèi)服與外用的中藥液體制劑。2. 合劑:藥材用水或其他溶劑,采用適宜的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口服液體制劑。3. 酒劑:又稱藥酒,指藥材用蒸餾酒浸提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體。4. 酊劑:指中藥用規(guī)定濃度的乙醇溶解或提取而制得的可供內(nèi)服或外用的澄清液體制劑。5. 流浸膏劑:中藥材提取液經(jīng)分離、純化后濃縮至規(guī)定濃度而制得的液體制劑。6. 浸膏劑:藥材提取液經(jīng)分離、純化后出去全部溶劑至規(guī)定濃度而制成的粉末狀或膏狀固體制劑。7. 煎膏劑:藥材用水煎煮,去渣過濾濃縮后,加糖或煉蜜制成的稠厚半流體狀制劑,也稱膏滋,主要用于內(nèi)服。 藥材的浸出過程及影響進

31、出因素。(1)浸潤、滲透階段浸出溶劑首先附著于粉粒表面使之潤濕,然后通過毛細管和細胞間隙進入細胞組織中。(2)解吸、溶解階段溶劑進入細胞后,根據(jù)溶劑種類不同,溶解的對象也不同。組織中溶液的形成促使細胞內(nèi)滲透壓的升高,因而 使更多的浸出溶劑滲入其中,而溶解更多的有效成分。(3)擴散階段浸出溶劑溶解有效成分后形成濃溶液與周圍溶劑產(chǎn)生濃度差,從而產(chǎn)生藥物的擴散。(4)置換階段浸出的關鍵在于保持最大濃度梯度。因此,用新鮮溶劑或稀浸出液隨時置換藥材粉粒周圍的濃浸出液,以提高 浸出推動力是控制浸出速率的關鍵。影響因素:溶劑對提取的影響、藥材的粒度、提取溫度、提取壓力、浸取時間、提取方法 第十章 栓劑栓劑:

32、指將藥物和適宜的基質(zhì)制成的具有一定性狀供腔道給藥的固體狀外用制劑。作用機制:栓劑塞入人體腔道后,在體溫下迅速軟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漸釋放藥物而產(chǎn)生局部或全身 作用。制備方法有冷壓法和熱熔法兩種制備工藝:基質(zhì)(水浴或蒸汽加熱)一熔化(1.加入藥物2.攪拌)一溶解或混懸(1.涂潤滑劑2傾入模具直 溢出模孔3.冷卻,削去溢出部分 4.開模,取出栓劑)一栓劑常用基質(zhì):油脂性基質(zhì):1.可可豆脂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椰油脂、半合成山蒼籽油脂、半合成棕櫚油 脂、硬脂酸丙二醇酯)水溶性基質(zhì):1.甘油明膠2.聚乙二醇3.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4.泊洛沙姆置換價:藥物的重量與同體積基質(zhì)重量

33、的比值成為該藥物對某制劑的置換價。WDV = (C:純基質(zhì)平均栓重,M藥栓平均重量,W每個藥栓平均含藥重量)G (M -W)質(zhì)量評估1、重量差異:1.0 一下至 1.0g ± 10% ;1.0 以上至 3.0g 7.5%; 3.0g 以上土 5%2、 融變時限(脂肪性基質(zhì) 3粒均應在30分鐘內(nèi)全部融化、軟化、或觸壓時無硬心;水溶性基質(zhì)3粒在60分鐘 內(nèi)全部溶解)3、藥物溶出度和吸收試驗4、 穩(wěn)定性和刺激性試驗(將栓劑在室溫(25+3)C和4C下儲存,定期檢查外觀變化和軟化點范圍、主藥的含 量及藥物的體外釋放度)第一章軟膏劑,眼膏劑,凝膠劑、膜劑及巴布劑軟膏劑:指藥物與適宜基質(zhì)混合制成

34、的均勻半固體外用制劑。軟膏劑的制備方法主要有研磨法、熔融法和乳化法。質(zhì)量要求:1.均勻、細膩、軟滑;2.粘稠度適宜,易于涂布;3.性質(zhì)穩(wěn)定;4.無刺激性及其它不良反應 ;5.用于 潰瘍創(chuàng)傷面的應無菌。常用基質(zhì)油脂性基質(zhì):1.烴類(凡士林、石蠟和液體石蠟)2.類脂類(羊毛脂及羊毛醇、蜂蠟與鯨蠟)3.油脂類(植物油、氫化植物油、豚脂)4.硅酮乳膏型基質(zhì):1.油相(硬脂酸、蜂蠟、石蠟、高級醇)2.水相(純化水)3.乳化劑(肥皂類、脂肪醇硫酸鈉類、高級脂肪酸及多元醇酯類、聚氧乙烯醚衍生物類)水溶性基質(zhì):基質(zhì)要求:性質(zhì)穩(wěn)定,與主藥和附加劑不發(fā)生配伍變化,久貯穩(wěn)定;具有適宜的稠度、黏著性和涂展性, 無刺激

35、性;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傷口分泌物;無生理活性,不妨礙皮膚的正常功能與傷口的愈合;易洗 除,不污染衣物;具有良好的釋藥性能。第十二章氣霧劑、噴霧劑與粉霧劑 氣霧劑:藥物與適宜的拋射劑分裝于具有特制閥門系統(tǒng)的耐壓容器中制成的制劑。使用時,借拋射劑的壓力將 內(nèi)容物噴出。可在呼吸道深部,腔道黏膜或皮膚發(fā)揮全身或局部作用。分類:按分散系統(tǒng)分類:1.溶液型氣霧劑2.混懸型氣霧劑3.乳劑型氣霧劑按氣霧劑組成分類:1.二相氣霧劑2.三相氣霧劑按醫(yī)療用途分類:1.呼吸道吸入用氣霧劑 2.皮膚和黏膜用氣霧劑 3.空間消毒用氣霧劑。特點:1藥物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較高2.作用定位,速效3.可避免胃腸道的副作用,減少外用4

36、.藥對創(chuàng)面的刺激性5.可避免肝臟和胃腸道首過效應。藥物在呼吸系統(tǒng)的分布與吸收:1.呼吸道結(jié)構2.肺部表面積3.肺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及肺部的供血系統(tǒng)4.藥物在呼吸系統(tǒng)的分布5.藥物的肺部吸收。影響氣霧劑肺部吸收的因素:1.生理因素2.患者使用方法 3.劑型因素(氣霧粒子的初速度、藥物粒子的粒徑與粒度分布、粒子的密度形態(tài))4.藥物分子量、水溶性及脂溶性。氣霧劑組成:拋射劑、藥物與附加劑、耐壓容器和閥門系統(tǒng)。氣霧劑的制備:容器閥門系統(tǒng)的處理與裝配一藥物的配制及裝配一填充拋射劑一氣霧劑劑型優(yōu)點缺點氣霧劑使用快捷; 攜帶方便; 多劑量裝置; 價格較便宜;吸入技巧要求咼,病人不易掌握; 拋射劑易引起病人嗆咳和易

37、對心臟致敏; 口咽部沉積量高,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大; 易受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吸入粉霧劑不需拋射劑,不會對病人產(chǎn)生刺激; 吸氣啟動,病人協(xié)調(diào)性好; 口咽部沉積少,局部副作用少;一般較氣霧劑價格貴;吸氣流速依賴性;多種裝置性能差;某些裝置易受環(huán)境濕度的影響;噴霧劑無需拋射劑及耐壓容器, 對大氣無污染; 主要用于舌下、鼻腔、腔道粘膜和皮膚 給藥。病人使用方便。霧粒較徑較大,不適用于肺部吸入; 穩(wěn)定性較差。霧化劑使用方便; 不含刺激物; 吸入肺部的藥量較咼; 藥物沉積時間長需購買霧化泵,有動力要求(電源);攜帶不方便;療效受病人和裝置的影響較大,如病人的呼吸節(jié)律, 面罩的松緊;給藥時間及藥量不易控制第十三章緩釋與控釋制劑緩釋制劑:指在規(guī)定釋放介質(zhì)中,按要求緩慢、非恒速釋放藥物,與相應的普通制劑比較,給藥頻率比普通制 劑減少一半或給藥頻率比普通制劑有所減少,且能顯著增加患者順應性的制劑。控釋制劑:指在規(guī)定釋放介質(zhì)中,按要求緩慢恒速或接近恒速釋放藥物,與相應的普通制劑比較,給藥頻率比 普通制劑減少一半或給藥頻率比普通制劑有所減少,血藥濃度比緩釋制劑更加平穩(wěn),且能顯著增加患者順應性 的制劑。遲釋制劑:指給藥后不立刻釋放的制劑,包括胃滯留遲釋、小腸遲釋和結(jié)腸遲釋的制劑。緩釋、控釋制劑的主要特點:1.減少服藥次數(shù)2.使血藥濃度平穩(wěn) 3.可減少用藥的總劑量 4.緩釋、控釋制劑的不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