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生物高考二輪復習專題三第講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精品解析)_第1頁
人教生物高考二輪復習專題三第講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精品解析)_第2頁
人教生物高考二輪復習專題三第講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精品解析)_第3頁
人教生物高考二輪復習專題三第講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精品解析)_第4頁
人教生物高考二輪復習專題三第講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精品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講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考綱要求1.細胞的分化()。2.細胞的全能性()。3.細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4.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構建網絡考點一細胞的分化與全能性1細胞分化、細胞全能性的比較細胞分化細胞全能性原理細胞內基因選擇性表達含有本物種全套遺傳物質特點持久性穩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來說,分化了的細胞將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狀態,直到死亡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高度分化的植物體細胞具有全能性動物已分化的體細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結果形成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不同的細胞群形成新的個體2.植物細胞全能性表達的條件與標志(1)條件:離體;適宜的營養和環境條

2、件;植物激素等。(2)標志:細胞形成了完整的個體。錯混診斷1在25 實驗條件下可順利完成大鼠神經細胞的培養(2014·北京,5C)(×)2同一個體的小腸上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所含基因不同(2013·海南,6C)(×)3自體骨髓干細胞植入胰腺組織后可分化為胰島樣細胞,以替代損傷的胰島B細胞,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是由于胰腺組織微環境造成骨髓干細胞基因丟失,分化成為胰島樣細胞(2011·安徽,2C改編)(×)4某細胞中存在血紅蛋白能說明其已經發生分化(2011·大綱全國,1C改編)()5玉米種子萌發長成新植株過程,發生了細胞分化且能

3、體現細胞全能性(2011·山東,2A改編)(×)6小麥花粉經離體培養發育成單倍體植株過程,發生了細胞分化且能體現細胞全能性(2011·山東,2C改編)()7斷尾壁虎長出新尾巴過程中發生了細胞分化(2011·北京,1A改編)()題組一從細胞分化的實質進行考查1(2014·安徽,3)分別用­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與細胞呼吸相關的酶)基因的片段為探針,與雞的成紅細胞、輸卵管細胞和胰島細胞中提取的總RNA進行分子雜交,結果見下表(注:“”表示陽性,“”表示陰性)。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探針細胞總RNA­珠蛋白基因卵清

4、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紅細胞輸卵管細胞胰島細胞A.在成紅細胞中,­珠蛋白基因處于活動狀態,卵清蛋白基因處于關閉狀態B輸卵管細胞的基因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達產物對維持雞細胞的基本生命活動很重要D上述不同類型細胞的生理功能差異與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答案B解析A項,根據題意和表中內容分析可知,­珠蛋白基因在成紅細胞中表達,卵清蛋白基因在輸卵管細胞中表達,丙酮酸激酶基因在三種細胞中都能表達,說明在成紅細胞中­珠蛋白基因處于活動狀態,卵清蛋白基因處于關閉狀態。B項,由于雞的體細胞是由一個受精卵分裂、分化而來的,體細胞中

5、的遺傳物質相同,因此,輸卵管細胞的基因組DNA中既有卵清蛋白基因,又有­珠蛋白基因,但­珠蛋白基因在輸卵管細胞中因關閉而無法表達。C項,由于丙酮酸激酶基因控制丙酮酸激酶的合成,與細胞呼吸有關,所以該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夠保障雞的正常細胞呼吸,對維持雞的基本生命活動中能量的供應起重要作用。D項,同一生物體不同的體細胞中基因組成相同,功能不同是細胞中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2(2014·新課標,2)同一動物個體的神經細胞與肌細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處的細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組不同D二者核DNA的復制方式不同答

6、案B解析A項,神經細胞與肌細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再進行分裂,不存在細胞周期。B項,同一動物個體的神經細胞與肌細胞在功能上不同,源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即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質,因此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項,同一動物個體的所有體細胞都是通過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因此所含的基因組相同。D項,DNA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因此二者核DNA的復制方式相同。細胞分化過程中的變與不變(1)不變:DNA、基因。生物體內的細胞來自受精卵的有絲分裂,體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細胞分化不會改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2)變:mRNA、蛋白質。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其導致同一生物個

7、體不同種類的細胞中的mRNA存在差異,進而導致蛋白質存在差異,從而使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出現差異。題組二從細胞的分裂與分化進行考查3(2014·江蘇,2)下列關于蛙胚胎發育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通過細胞分裂不斷增加細胞數量,并在一定時期發生細胞分化B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不斷分裂,但不發生凋亡C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蛙胚的有機物總量不斷增加D發育過程中蛙胚從環境中獲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逐漸增加答案A解析A項,在蛙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在囊胚期細胞開始分化。B項,胚胎發育過程中,既有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也有細胞的衰老和凋亡。C項,在蛙胚胎發育的過程中,由于細

8、胞呼吸的消耗,有機物的總量不斷減少。D項,蛙胚胎發育過程中需要從環境中獲得氧氣,但利用的營養物質是受精卵自身含有的。細胞分裂作為細胞分化的基礎,兩者存在實質性區別:(1)細胞分裂:細胞數目增多,類型不變。(2)細胞分化:細胞數目不變,類型增多。題組三從細胞的全能性進行考查4下列有關細胞全能性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受精卵在自然條件下能使后代細胞形成完整個體,因此全能性最高B生物體內,細胞由于分化使全能性不能表達C卵細胞與受精卵一樣,細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D植物細胞離體培養,在一定營養條件下能表現出全能性答案C解析受精卵是個體發育的起點,在自然條件下,通過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形成完整個體,所以細胞

9、全能性最高;多細胞生物體內的每一個體細胞都是經過有絲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發育成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套遺傳物質,都具有全能性,但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不同的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是不同的,即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因此沒有實現全能性;卵細胞是已分化的細胞;植物細胞在離體和一定營養條件下可表現出全能性。5下列生物過程不能體現細胞全能性的是()A玉米種子萌發長成新植株B馬鈴薯根尖細胞培養成脫毒馬鈴薯幼苗C小麥花粉經離體培養發育成單倍體植株D胡蘿卜根韌皮部細胞經組織培養發育成新植株答案A解析細胞的全能性是分化的細胞發育成為完整生物個體的能力。玉米種子萌發長成新植株是植物生殖器官的自然生長發育現象,沒有體現細胞的全

10、能性。小麥花粉經離體培養發育成單倍體植株,體現的是生殖細胞具有全能性。馬鈴薯根尖細胞培養成脫毒馬鈴薯和胡蘿卜根韌皮部細胞經組織培養發育成新植株都體現了體細胞的全能性。巧辨細胞分化與全能性(1)同一來源的細胞形成形態、功能不同的組織細胞細胞分化。(2)植物體細胞形成,新個體全能性表達。(3)分化的動物細胞,在一定條件下經培養形成細胞群不能體現細胞全能性,但動物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考點二聚焦細胞的衰老、凋亡與癌變1巧記衰老細胞的特征2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常考點(1)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的主動編程性死亡,有利。(2)細胞壞死:不受基因控制的被動死亡,有害。3細胞凋亡的用途及實例(1)清除多余無用的

11、細胞(蝌蚪尾巴的消失)。(2)清除衰老細胞(如脫落的人體皮膚表皮細胞)。(3)清除體內有害細胞。(4)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如白細胞吞噬過多細菌而死亡)等。4高考常考的有關細胞癌變的三大方面(1)特征:無限增殖;細胞形態、結構改變;膜表面糖蛋白等物質減少,黏著性降低,易分散和轉移。(2)機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3)實質:基因突變。錯混診斷1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2009·安徽,2D)(×)2細胞衰老表現為酶活性降低,細胞核體積減小(2011·江蘇,5B)(×)3細胞分裂素延遲植物衰老與基因的作用無關(

12、2010·山東,1A)(×)4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009·天津,4B)()5細胞普遍衰老會導致個體衰老(2012·山東,3A)()6衰老細胞內染色質固縮影響DNA復制和轉錄(2012·山東,3D)()7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2012·山東,3C)(×)8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癌變(2012·新課標,2C)()題組一對細胞的衰老與凋亡進行考查1(2014·山東,3)神經系統正常發育過程中神經細胞數量的調節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程

13、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經系統正常發育B生存因子影響了神經細胞的基因表達C神經細胞與靶細胞間通過電信號傳遞信息D死亡細胞被吞噬細胞清除屬于細胞免疫答案B解析A項,細胞程序性死亡也稱為細胞凋亡,細胞凋亡有利于機體的正常發育。B項,據圖分析可知,神經細胞未得到足夠的生存因子會凋亡,而凋亡與基因表達有關,因此生存因子影響了神經細胞的基因表達。C項,據圖可知,神經細胞與靶細胞之間通過化學信號(生存因子)傳遞信息。D項,死亡細胞被吞噬細胞清除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二道防線,是非特異性免疫。2下列關于細胞衰老、凋亡與壞死的敘述,正確的是()A衰老細胞的體積和細胞核體積都縮小B青蛙發育過程中尾的消失屬于細胞壞死現象C細胞

14、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體感染D細胞衰老與凋亡是細胞正常的生理過程答案D解析衰老細胞的體積縮小,細胞核體積增大;青蛙發育過程中尾的消失屬于細胞凋亡現象;細胞凋亡是由某種基因引發的,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基因控制下的編程性細胞死亡。PK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題組二對細胞癌變進行考查3(2014·四川,7)TGF­1­Smads是一條抑制腫瘤的信號傳遞途徑。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激活胞內信號分子Smads,生成復合物轉移到細胞核內,誘導靶基因的表達,阻止細胞異常增殖,抑制惡性腫瘤的發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惡性腫瘤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因此

15、易分散轉移B從功能來看,復合物誘導的靶基因屬于抑癌基因C復合物的轉移實現了細胞質向細胞核的信息傳遞D若該受體蛋白基因不表達,靶細胞仍能正常凋亡答案C解析A項,惡性腫瘤細胞(癌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細胞間黏著性下降,容易分散轉移。B項,由題意可知,復合物誘導的靶基因表達的結果是阻止細胞異常增殖,抑制惡性腫瘤的發生,故其靶基因屬于抑癌基因。C項,復合物由細胞外蛋白TGF­1誘導產生,然后轉移至細胞核內起作用,實現了細胞外與細胞核之間的信息傳遞。D項,通過題干信息可知,當體內惡性腫瘤發生時,該受體蛋白基因表達,阻止細胞異常增殖,抑制惡性腫瘤的發生。若該受體蛋白基因不表達,說明靶細胞未

16、發生癌變,仍能正常凋亡。4癌胚抗原(CEA)是一種分布于結腸癌細胞和正常胚胎的結腸黏膜上皮細胞的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在血清中也可以被檢測到。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正常胚胎中的結腸黏膜上皮細胞不能無限增殖B結腸癌細胞與正常胚胎中的結腸黏膜上皮細胞中都含有CEA有關基因C致癌因子引起CEA基因突變即可導致正常結腸黏膜上皮細胞轉變成癌細胞D血清中的CEA含量可作為癌癥診斷的一個重要指標答案C解析正常細胞不能無限增殖,故A正確。同一個個體所有體細胞(成熟紅細胞除外)都是由同一個受精卵有絲分裂而來,含有一套相同基因,故B正確。細胞癌變是細胞多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故C錯誤。細胞癌變后

17、,細胞膜的糖蛋白含量大大下降,故D正確。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是維持機體正常活動所必需的基因,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它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而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2放療、化療都可殺死部分癌細胞,同時正常體細胞也受到損傷,對人體副作用很大。早期癌癥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副作用較小。題組三對細胞的生命歷程集中考查5干細胞中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Sox2和Oct3/4等基因處于活躍表達狀態,Oct3/4的精確表達對于維持干細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關重要的。科學家利用逆轉錄病毒,將Oct3/4、Sox2、cMyc和Klf4四個關鍵基因轉入高

18、度分化的體細胞內,讓其重新變成一個多功能iPS細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物體內細胞的生命歷程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B高度分化的體細胞不分裂是由于Oct3/4基因未表達C細胞凋亡是cMyc、Klf4和Fas基因活躍表達的結果D體細胞誘導分化成iPS細胞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答案D解析從圖中看出,Oct3/4基因能使高度分化的體細胞變成類似胚胎干細胞,恢復了細胞的分裂能力,因此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細胞中處于未表達(或沉默)狀態。當cMyc和Klf4基因使高度分化的體細胞的染色體打開后,Fas基因的表達導致細胞凋亡,因此細胞凋亡是在cMyc、Klf4和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細胞程

19、序性死亡過程。體細胞誘導分化成iPS細胞,類似于植物組織培養中的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未發育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體,不能體現細胞的全能性。6如圖為人體某結構部分細胞的生命歷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雙選)()A3和6過程中因基因選擇性表達而有新蛋白質合成B4過程的細胞內染色質收縮但不影響DNA的復制和轉錄C5過程的細胞不會發生細胞凋亡且細胞周期會延長D6過程包括細胞免疫過程中靶細胞的裂解清除答案AD解析細胞分化(3過程)和凋亡都是受基因控制的,細胞分化和凋亡過程中都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A正確;衰老的細胞內染色質收縮,造成DNA不易解旋,從而影響DNA的復制和轉錄,B錯誤;癌變細胞會被

20、免疫系統識別清除從而發生細胞凋亡,在適宜的條件下,癌變的細胞能無限增殖,細胞周期會縮短,C錯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D正確。1.衍射法理解細胞的生命歷程之間的相互關系2列表法比較細胞生命歷程各過程中的遺傳物質變化項目結果遺傳物質變化細胞分裂單細胞生物完成生殖,多細胞生物產生新細胞遺傳物質復制后均分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組織和器官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細胞癌變變成無限增殖的癌細胞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細胞衰老細胞正常死亡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細胞凋亡細胞正常死亡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專題突破練一、單項選擇題1下圖為人體中不同細胞產生過程的模式圖,據圖推斷肌肉細胞、未成熟紅細胞和神經細胞()A含

21、有的遺傳信息相同B含有的mRNA完全相同C含有的蛋白質種類完全不相同D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丟失答案A解析細胞所含的遺傳信息是相同的,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基因選擇性表達產生的mRNA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同的細胞內產生的蛋白質不完全相同。2.如圖所示為人體干細胞分化形成的各類功能細胞的過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干細胞分化成為各類功能細胞只發生在胚胎時期B細胞分化的直接原因是細胞內產生了不同的蛋白質C圖中細胞形態功能出現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組D這些細胞在人體內能夠轉化為干細胞繼續增殖分化答案B解析細胞分化發生在整個生命的進程中,只是在胚胎期達到最大限度。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

22、選擇表達,使不同的細胞內產生了不同結構和功能的蛋白質,不同結構和功能的蛋白質使細胞形態和功能產生差異。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與細胞分化無關。細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這些細胞在人體內是不能轉化為干細胞繼續增殖分化的。3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在細胞核重編程研究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英國和日本的兩位生物學家。所謂“細胞核重編程”即將人類成熟的體細胞重新誘導回干細胞狀態,它們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種類型的細胞的可能,可應用于臨床醫學。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核重編程與細胞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密切相關B該項研究為臨床上解決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帶來希望C“動物細胞的分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將

23、可能被改寫D他們的實驗驗證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答案D解析根據題意,細胞核重編程是指將人類成熟的體細胞重新誘導回干細胞狀態,該過程與細胞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密切關系,A正確;臨床醫學上利用該研究可以解決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問題,B正確;利用細胞核重編程技術可以使已經分化了的動物細胞重新回到干細胞狀態,C正確;細胞的全能性是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D錯誤。4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血紅蛋白和生長激素的合成都能夠體現“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細胞凋亡可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C細胞的正常基因突變成為原癌基因是細胞癌變的原因D衰老細胞核體積增大,物質運輸的功能降低答案C

24、解析血紅蛋白在紅細胞內合成,生長激素在垂體細胞內合成,兩者都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具有特定的功能,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通過細胞膜上的受體激發細胞死亡信號導致凋亡的發生,而不出現壞死所伴隨的炎癥的發生;正常體細胞內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細胞癌變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造成的,而不是正常基因突變為原癌基因的結果;衰老細胞的細胞核、細胞質和細胞膜等均有明顯的變化:細胞內水分減少,體積變小,新陳代謝速度減慢;細胞內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內的色素會積累;細胞內呼吸速度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顏色加深。線粒體數量減少,體積增大;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

25、運輸功能降低。5研究發現,線粒體促凋亡蛋白Smac是細胞中一個促進細胞凋亡的關鍵蛋白。正常細胞中,Smac存在于線粒體中。當線粒體收到釋放這種蛋白質的信號時,就會將它釋放到線粒體外,然后Smac與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應,促進細胞凋亡。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Smac從線粒體釋放時需消耗能量B癌細胞中Smac從線粒體釋放可能受阻C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可能與癌細胞中IAPs過度表達有關DSmac與IAPs在細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答案D解析Smac從線粒體釋放的方式為胞吐作用,該過程需消耗能量;癌細胞可無限增殖,說明癌細胞沒有發生凋亡,因此癌細胞中Smac從線粒體釋放可能受阻;Smac促進細胞

26、凋亡,而IAPs抑制細胞凋亡。6基因與細胞的分化、衰老等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化是細胞內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B細胞癌變是細胞中全部基因突變的結果C細胞壞死是受基因控制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D細胞衰老是細胞內基因種類和數目不斷減少的結果答案A解析細胞癌變是細胞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的結果;細胞壞死是環境因素導致細胞代謝的突然終止,細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衰老過程中基因種類和數目不變,但細胞代謝逐漸減弱。7下圖表示某個體中細胞經歷的各個階段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過程表示細胞增殖,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可能不同Bb過程表示細胞分化,根本原因是不

27、同細胞表達的基因不同Cc過程可能與該個體的飲食、生活習慣、情緒狀態有關Dd過程中不同細胞的衰老、凋亡速度相同答案D解析a過程的結果是細胞數目增多,但種類不變,表示細胞增殖(有絲分裂)過程,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可能不同,故A正確;b過程的結果是細胞數目不變,但種類增多,表示細胞分化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故B正確;c過程表示細胞癌變,癌變的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其中外因可能與該個體的飲食、生活習慣、情緒狀態等有關,故C正確;d過程中細胞的衰老與物種、年齡等因素有關,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性死亡的過程,因此不同細胞衰老和凋亡的速度是不同的,故D錯誤。8下圖表示干細胞的三個發育途

28、徑,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b經過有絲分裂,b具有多向分化潛能Bac經過細胞分化,c的遺傳信息發生改變Cad受到信號調節,d內高爾基體的功能增強Dcd不受基因調控,c的細胞結構不發生改變答案A解析ab為細胞分裂,b具有分裂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ac表示細胞分化,該過程遺傳信息不變,但基因進行選擇性表達;cd為細胞凋亡,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凋亡細胞結構發生改變。9癌細胞有多種檢測方式。切取一塊組織鑒定是否為癌細胞,下列最可靠的依據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A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否改變B細胞原癌基因是否突變C細胞的形態是否改變D細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減少答案C解析癌細胞為惡性增殖細胞,但正常細胞的分裂過

29、程中也會發生染色體數目變化,故A錯。光學顯微鏡下不能觀察到基因突變,故B錯。癌細胞形態結構會發生顯著變化,在光學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故C正確。癌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細胞膜的糖蛋白減少,導致癌細胞容易分散和轉移,但是光學顯微鏡觀察不到細胞膜的糖蛋白數量變化,故D錯。二、雙項選擇題10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無絲分裂過程中不形成紡錘體,核膜不消失B細胞的分化不利于提高生物體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C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發生了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D細胞的衰老與凋亡并不能說明多細胞動物個體已經衰老答案BC解析無絲分裂過程中無紡錘體和染色體的形成,核膜也不消失,A項正確;細胞分化使多細胞生物體

30、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生物體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B項錯誤;細胞癌變是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而導致的,而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C項錯誤;對于多細胞生物來說,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凋亡并不總是同步的,在幼年個體中有衰老的細胞,老年個體中有新產生的細胞,但細胞總體衰老會導致個體的衰老,D項正確。11(2013·四川卷,7改編)哺乳動物紅細胞的部分生命歷程如下圖所示,圖中除成熟紅細胞外,其余細胞中均有核基因轉錄的R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成熟紅細胞在細胞呼吸過程中可產生二氧化碳B網織紅細胞仍然能夠合成核基因編碼的蛋白質C造血干細胞與幼紅細胞中基因的

31、執行情況不同D成熟紅細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開始表達答案AD解析由于成熟紅細胞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而無氧呼吸產物為乳酸,故細胞呼吸產物中無CO2,A錯誤;由題圖信息知,網織紅細胞只是排出了細胞核,其細胞質中仍含有早期核基因轉錄來的mRNA,故仍能合成核基因編碼的蛋白質,B項正確;造血干細胞與幼紅細胞擁有相同的基因,但基因執行情況不同,從而表現為“選擇性表達”,故C項正確;成熟紅細胞已喪失細胞核且無核糖體,不再進行“基因表達”,故D項錯誤。12.PCNA是一類只存在于增殖細胞中的階段性表達的蛋白質,其濃度在細胞周期中呈周期性變化(如圖),檢測其在細胞中的表達,可作為評價細胞增殖狀態的一

32、個指標。下列推斷錯誤的是()APCNA經核糖體合成,主要在細胞核內發揮作用B曲線表明PCNA可能輔助DNA復制CPCNA可能與染色體平均分配到細胞兩極有關D肺癌病人體內的PCNA含量較正常人低答案CD解析由題干提供的信息可知PCNA是一種蛋白質,在核糖體中合成,從圖解提供的信息,可知PCNA在S期濃度最大,說明它可能輔助DNA復制,故A、B正確;染色體的平均分配是在有絲分裂的后期,從圖解知,此時PCNA的濃度最低,因此可判斷它與染色體移向兩極無關,故C錯誤;由于癌細胞能無限增殖,且繁殖速率快,故所需的PCNA的量多,故D錯誤。三、非選擇題13下圖甲所示為某果蠅染色體及部分基因組成(等位基因D、

33、d位于性染色體上),觀察該果蠅某器官切片,發現了如下圖乙、丙所示細胞。請分析回答問題:(1)丙細胞的名稱是_,其分裂產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可能為_。(2)正常情況下,乙細胞中“?”處的基因應為_,丙細胞中出現基因A的原因可能是_。(3)若甲細胞每個DNA分子均由3H標記,現將甲細胞置于不含3H的普通培養液中進行一次過程所示的細胞分裂,則一個子細胞中含3H的染色體有_條。(4)研究人員分析了果蠅不同類型的細胞,檢測其基因表達,結果如丁圖所示,在基因18中,有一個是控制核糖體蛋白質合成的基因,則該基因最可能是_。(5)丁圖所示細胞類型中功能最為相似的是_,判斷依據是_。答案(1)次級卵母細胞ABXD

34、或ABXd或AbXD或AbXd(2)d分裂過程中發生了基因突變(3)8(4)2(5)1與6表達的相同基因最多,差異表達的基因最少解析(1)丙細胞細胞質不均等分裂,且細胞內無染色單體(著絲點分裂)及細胞一極沒有同源染色體,可以判斷丙細胞是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級卵母細胞,丙細胞分裂產生的一個卵細胞的基因型可以是ABXD或ABXd或AbXD或AbXd。(2)乙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有8對同源染色體,乙細胞中“?”處和D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根據甲圖可確定乙細胞中“?”處的基因是d,丙細胞中基因A和a所在染色體在丙時期之前是姐妹染色單體,是經復制而形成的,故基因應相同,所以丙細胞中基因A可能是基因突變的結果。(3)過程表示有絲分裂,甲細胞每個DNA分子均由3H標記,然后置于不含3H的普通培養液進行間期復制,根據DNA分子是半保留復制的特點,經過復制后,每個雙鏈DNA分子都是一條被3H標記,一條鏈不被標記,故甲細胞經有絲分裂后,一個子細胞中的8條染色體都含有3H標記。(4)果蠅的每個細胞都含有核糖體這一細胞器,所以控制核糖體蛋白質合成的基因在每個細胞中都能表達,結合丁圖可確定最可能是基因2。(5)丁圖中所示細胞類型中功能最相似的是1與6,原因是表達的相同基因最多,差異表達的基因最少。14苦馬豆素(SW)是一種具有抗腫瘤功能的生物堿。為了解苦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