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精品_第1頁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精品_第2頁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精品_第3頁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精品_第4頁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精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資料推薦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精品)TSG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 Z8001-2019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征求意見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2019年月 日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 Z8001-2019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1)第二章 考核的方法、 項目和級別(1) 第三章 各級無損檢測人員的能力與職 責(2)第四章 報考條件(3) 第五章 考核的管理、程序與要求(4) 第六章 考試方式與內容(5) 第七章 考試結果的上報與發證(6) 第八章證書的更新(6) 第九章監督管理(8)第十章附則(9)附件A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申請表 (

2、10) 附件B 特 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證書更新申請表(11) 附件C 無損檢測皿級人員能力保持與更新驗證評分表(12)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 XXXX-20191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規則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依據)為保證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 核工作質量,規范考核行為,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規則。第二條(適用范圍)本規則適用于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的 資格考核。第三條(適用人員)從事特種設備無損檢測工作的人員應當 按本規則的規定, 經考試機構考核合格,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申請取得特種設備無損檢測資格 證,由其聘用單位辦理執業注冊后,

3、 方可從事許可范圍內的無損檢 測工作各類各級無損檢測人員的考試工作,由國家質檢總局(以下稱發證機關) 認定并公布的考試機構負責。第四條(責任部門)國家質檢總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負責對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工作進行監督。第二章 考核的方法、 項目和級別 第五條(分級分類)納入考核范圍的無損檢測方法包括射線(RT)、超聲(UT)、磁粉 (MT)、滲透(PT)、聲發射(AE)、電磁(EMT);級別分為I級 (初級)、II級(中級)、皿級(高級)。各種無損檢測方法所包含的項目和級別見表1TSGZ8001-2019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表1 無損檢測方法、項目和級別 方法項目 級別 類別 名稱

4、 代號RT-A1射線檢測(RT)A射線膠片照相檢測 I、 I、皿射線數字成像檢測RT-A2 I、I、皿C射線檢測專項數字平板類RT-C1 I、 I 圖像增強器 類RT-C2 I、 I 超聲檢測(UT) A 脈沖反射法超聲檢測 UT-AI、 I、皿B衍射時差法超聲檢測UT-B1 I、 I、皿相控 陣超聲檢測UT- B2 I、I、皿奧氏體焊縫超聲檢測 UT- B3 I C 超聲檢測專項板材類(自動+手工)UT- C1 I、 I 無縫管材類 (自動+手工)UT- C2 I、 I 焊接管材類(自動+手工)UT-C3I、 II 鍛件類(手工)UT- C4 I、 II 板材類(手工)UT-C5I、I 磁粉

5、檢測(MT)滲透檢測(PT)聲發射檢測(AE) A 磁粉 檢測MT-A I、 I、 皿A滲透檢測 PT-A I、 I、 皿A聲發 射檢測AE-A I、 I、皿電磁檢測(EMT) A渦流檢測EMT-A1I、 I、皿漏磁檢測EMT-A2 I、 I、皿C電磁檢測專項鋼 管渦流自動EMT-C1 I、 I 管道漏磁自動(外檢)EMT- C2 I、I 管道漏磁自動(內檢)EMT- C3 I、 I 鋼絲繩檢測EMT-C4I、 I 注 1 :類別,A-基本技術類;B-特殊技術類;C-專門技術類。注2 :UT-A 涵蓋 UT-C4、UT-C5 資格。第六條(機構考試項目)各考試機構根據發證機關所認定與 公布的考

6、試項目,按照本規則的規定開展考試工作。第三章各級無損檢測人員的能力與職責第七條(I級人員工作內容)I級人員不負責檢測方法、技術以及工藝參數的選擇,其工作僅限于以下內容:(一)正確調整和使用檢測儀器;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 XXXX-20193(二)按照無損檢測作業指導書或工藝卡進行檢測操作;(三)記錄檢測數據,整理檢測資料;(四) 了解和執行有關安全防護規則。第八條(I級人員工作內容)I級無損檢測人員負責按照已經批準的或者經過認可的工藝規程,實施和指導無損檢測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實施或者監督I級無損檢測人員的工作;(二)按照工 藝文件要求調試和校準檢測儀器, 實施檢測操作;(三

7、)持證4年 以上并且在皿級人員的指導下, 可以編制和審核無損檢測工藝規程;(四)根據無損檢測工藝規程編制針對具體工件的無損檢測工藝卡;(五) 按規范、 標準解釋和評定檢測結果,編制或審核檢測報告;(六)對I級無損檢測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和工作指導。第九條(皿級人員工作內容)皿級人員可以被授權指導其所 具有的項目 資格范圍內的全部工作并且承擔相應責任,包括以下內容:( 一)實施或者監督I級和H級無損檢測人員的工作;(二) 工程的技術管理、 無損檢測裝備性能和人員技能評價;(三)編制 和審核無損檢測工藝規程;(四)確定用于特定對象的特殊檢測方 法、技術和工藝規程;(五)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 評定或者解

8、 釋;(六)向1級和H級無損檢測人員解釋規范、標準、 技術條件和工藝規程的相關規定;(七)對I級和H級無損檢測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第四章報考條件 第十條(報考條件)無損檢測人員的報 考條件如下:( 一)年齡在18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二)不論是否 經過矯正, 至少有一只眼睛或者兩只眼睛的近視距離 (距離不小于30cm時),至少能讀出耶格 (Jaeger)視力表上的1號字母或者 Times Roman字體的N4. 5號字母或者等效類型和尺寸的字母;顏色視覺應能辨別和區分所涉及的無損檢測 (NDT)方法規定的顏色之間 的對比;(三)報考不同項目、 級別的學歷及持相關項目低一級別 證的資歷滿足表2

9、要求;(四)曾具有H級以上的資質且失效不 超過4年(含4年),可以直接報考原項目的原級別;(五)不存在本規則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六條所涉及的情況。TSGZ8001-2019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4表2 不同無損檢測項目、級別的學歷及資歷要求 報考類別 報考級別 學歷與持同項目低一級 別資格證書的最短執業時間 理工科研究生、無損檢測專業本科 專3年4年理工本科、無損檢測專業大其他專業大專高中及工學 類中專、工學類職高6年其它A皿6年8年H 直接報考6個 月1年3年持C類H級證者,可以直接報考。I 不要求B皿2年3年5年5年 II (1) 持同方法A 類項目皿級或者H 級證2年以上者, 且接受不少于1

10、6小時實際 操作專項培訓, 可以直接報考;(2) 持同方法I級證1年以上 I (1) 持同方法的A類項目皿級證可直接報考; (2) 持同方法 的A類項目I級證1年以上C I 直接報考6個月以上2年 以上或:(1)持RT-A2I級證接受不少于16小時專項培訓后,可以 取得RT-C1或者RT-C2資格;(2) 持UT-AH級證接受不少于 20小時專項培訓后, 可以取得UT-C1、UT-C2或者UT-C3資格; 持EMT-AH級證接受不少于20小時專項培訓后, 可以取得 EMT-C1或者EMT-C4資格直接報考 I 注3 :持有其他行業H級、皿級資格并且滿足表2所受教育程度要 求的報考者,可直接報考

11、同等級別持證項目, 其學歷與持證時間應 當滿足表2要求。第五章 考核的管理、 程序與要求 第十一條(報名)報名 參加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的人員,應當向考試機構提交下列材料:( 一)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申請表 (見附件A、 一式2份);(二)已持有的無損檢測資格證書(復印件1份); (三)畢業證書或者學歷證明(復印件1份);(四)完成規定內容 和學時的專項培訓(表2中要求的專項培訓項目 學時)證明(1 份);(五)報考項目規定的視力證明(1份); 特種設備安全 技術規范TSG XXXX-20195(六)身份證(復印件1份)。第十二條(考核計劃)考試機構每年一月份公布本年度考試 計

12、劃,包括報名方式、報名截止日期、考試時間和類別項目等。第十三條(資料審查)考試機構應當在收到報名資料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資料的審查,并公布審查結果。對不符合要求的, 必須一次性全部告知申請人及時補正,說明 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者理由。第十四條(考核實施)考試機構按照公布的考試科目、考試地點、考試時間組織考試??荚囘^程應當嚴格執行保密、 監考等各項規章制度, 確??己?工作公開、公正、公平。第十五條(考核合格及成績保留)初試各科目的合格標準均 為70分,規定的考試科目均達到合格標準者總評為合格,方可申請資格證書。初試中未達到合格標準的科目 允許補考,皿級人員考試單科 合格成績有效期為3年,I級、

13、II級人員考試單科合格成績有 效期為2年。在有效期內所規定的全部考試科目均達到合格標準者總評為合 格。第十六條(記錄的保存)考試機構應當將特種設備無損檢測 人員考試申請表、考試試卷、成績匯總表、考場記錄等資料存檔, 保存時間不少于5年。第六章考試方式與內容第十七條(考核方式)各級別無損檢測人員資格初試的考試方式見表 3。表3 無損檢測人員資格初試考試方式 考試方式級別I級 I級皿級筆試閉卷開卷實際操作第十八條(大綱制定)各級別項目的考試內容由考核大綱規定。發證部門委托相關協會負責組織編寫各級各類無損檢測方法的考核大綱、考核細則及筆試題庫。第十九條(命題和考試方式)各級別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試初試

14、米用的命題方式見表4。不能按照表4命題的考試機構,考試前應當向發證機關提出變 更命題方式的申請。TSGZ8001-2019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6表4 無損檢測人員資格初試的命題方式考試方式級別I級H級皿級筆試閉卷 全國統一題庫,計算機考試 全國統一每4年更新1次的套題,計 算機考試全國統一每4年更新1次的套題,紙質試卷 全國統一每 4年更新1次的套題, 紙質試卷 自題庫中選取40 %,人工命題 60%,紙質試卷開卷 實際操作I級、II級和皿級初試的實際 操作考試采用全國統一的考試程序和評定標準。各考試機構的考試試件需經發證機關認定,其品種、數量、缺陷性質與分布, 應當符合考試機構評審驗收規定的

15、要求。考試試件和培訓試件應當同類同型,同批制造,但分別保管;考試試件應嚴格保密,不得用作培訓第七章 考試結果的上報與發證 第二十條(上報與發證)考試機構應當在考試結束后的20個 工作日內,將考試成績通知參加考試人員,并且將合格人員申請資格證所需資料上報發證機關。經發證機關審核批準后,頒發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第二十條(有效期)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的有效期為4年。第八章證書的更新第二十二條(更新的報名)持證人員在其證書到期后,需要繼續從事持證項目的無損檢測工作,并且未發生本規則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六條所涉及的情況,需在證書有效期滿前12個月或者參加本年度的考試六個月前, 按照要求向相應 的考試

16、機構提出證書更新申請(年齡滿60周歲以上者的申請,不再 予以受理)。申請證書更新應當提交的材料包括:( 一)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證書更新申請表 (見附件B、 2份);(二)更新項目的資格證(復印件1份);(三)身份證 (復印件1份)。(四)由聘用單位出具的、 持證人在有效期內未中斷無損檢測 工作6個月以上,并且在聘用期間未發生過失或者責任事故的書面 證明(持證有效期內變更過聘用單位者,需提供每個聘用單位所出具的證明);(五)身體能夠勝任所從事工作的書面聲明;(六)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所要求的相關資料。第二十三條(證書更新方式)證書的更新分為考試換證和審 核換證兩種方式。各級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

17、規范 TSG XXXX-20197別的持證人員的證書更新周期和更新方式見表5。表5 各級別無損檢測人員證書更新周期和更新方式方式級別I級H級皿級 考試 換證(1) 首次換證;(2) 其后的每 兩個連續換證期中的第二次(即從第三個換證周期及此后每隔8年);(3) 不符合審核換證條件者首次換證后的每兩個連續換證 期中的第一次,且符合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四條要求者 (1)首次換 證;(2) 其后的每兩個連續換證期中的第二次(即從第三個換證周 期及此后每隔8年);(3)不符合審核換證條件者首次換證后后 的每兩個連續換證期中的第一次,且符合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五條要求者審核換證符合第二十二條要求者 第二十四

18、條 (II級審 核換證要求)以審核方式換發資格證的I 級持證人員應當在持證有 效期內接受累計課時48小時的培訓,并且提交所接受的培訓內容與課時的證書更新培訓記錄證明。第二十五條(皿級審核換證要求)以審核方式換發資格證的 皿級持證人員應當滿足以下要求,并且提交下述資料:( 一)持證有效期內累計課時達到48小時,所接受的培訓內 容與課時的證書更新培訓記錄證明;(二)按照皿級人員能力保持與更新驗證評分表(見附件C)進行的綜合評分總分在70分以 上。第二十六條(更新的培訓)各考試機構可根據各自的類別, 按照培訓內容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每年一月份向社會公布。對完成規定課時的培訓者,由考試機構發予

19、注明所接受的培訓內容與課時的證書更新培訓記錄證明。第二十七條(考試換證的考試方式)II級與皿級持證人員考 試換證的方式見表6。表6 I級與皿級無損檢測人員考試換證方式考試方式 級別I級 皿級 開卷筆試(標準、 法規、 檢測工藝卡、 專業 技術知識更新等)(操作能力保持的驗證)(標準、法規、檢測工藝、 專業技術知識更新等)(技術能力保持的驗證)實際操作第二十八條(更新后上報的程序)考試機構應當在考試結束 后的20個工作日內,將是否通過考試換證或者審核換證的結果通知 申請證書更新人員,并且將接受合格人員委托向發證機關提交換證申請,發證機關批準后,由發證機關頒發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TSGZ800

20、1-2019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8第二十九條(不予更新)身體不能勝任所從事的工作、 中斷無損檢測工作或者中斷注冊 6個 月及以上者, 以及曾發生過失或者責任事故者不予證書更新。第三十條(更新的補考)證書更新考試未合格者, 可以在12 個月內補考一次, 原資格證到期后,不能從事相應檢測工作。補考仍不合格者, 可向發證機關申請低一級別的資格證書或者 按照第十條的要求, 重新申請同一級別的資格證書。第九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一條(延期)在需要更新證書但 因下述情況無法按時進行更新時, 應當在證書更新之前, 向發證機 關提交延期申請, 經發證機關批準同意后, 辦理相關延期手續:( 一)突發疾病或者住院,

21、 提供醫院證明;(二)公派出國, 提供出國相關證明;(三)婚喪生育假期,提供相關證明;(四) 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延期時間最多1年,實際延長時間將在下個有效期內扣除。逾期未進行證書更新或者未獲準延期的人員,其證書在有效期滿后自動失效。第三十二條(補辦)證件遺失,由本人向發證機關提出補證 書面申請,經發證機關核準后, 補發證件。第三十三條(整改)發現下列情況時, 發證機關按照特種 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及相關法規予以處罰:( 一)超出許可范圍出具檢測報告;(二)同時在2個以上單 位執業。第三十四條(直接吊銷)發現下列情況時, 發證機關按照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相關法規直接對其特種設備檢驗檢測 人員

22、證予以吊銷:( 一)以考試作弊或者其他欺騙手段取得證書的; (二)偽造 檢測數據,出具虛假檢測結果或者鑒定結論;(三)弄虛作假,違 反檢測程序、 工藝,造成檢測結果或者鑒定結論嚴重失實。第三十五條(證書失效或吊銷后重新考證)違反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吊銷3年之內不能申請考核。證書失效或者證書被吊銷后需要重新申請證書的,應當按照本規則第十條規定的條件重新申請考核。第十章附則第三十六條(注冊)取得特種設備檢驗檢 測人員證 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 XXXX-20199應當按照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執業注冊管理辦法的規定,由其執業單位向相關協會辦理

23、注冊手 續后,方能合法執業。未經注冊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不得代表其聘用單位出具檢 驗檢測報告。第三十七條(成績復議)參加特種設備無損檢測資格考核的 人員如對考試結果等有異議,向考試機構提出,考試機構應在30個工作日以內予以答復;對考試機構處理結果不滿意的,可書面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申訴。第三十八條(解釋)本規則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第三十九條(生效)本規則自2019年月日起施行,2003年 8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與監督 管理規則(國質檢鍋2003248號)同時廢止。TSGZ8001-2019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10附件A特種設備無損檢 測人員資格考核申請表打印填寫

24、, 手寫無效 檔案號:姓 名 身份證編號 通信地址 郵 編手 機聯 系電話(區號)傳 真(區號)最高學歷 學 歷 畢業學校 專 業 方法項目代號 已經持有證書項目與級別申請報考級別級別初次取證年份射線檢測(RT)超聲檢測(UT)磁粉檢測(MT)滲透檢測(PT)聲發射檢測(AE)電磁檢測(EMT)應提交的材料目錄 序號材 料名稱1本申請表(原件2份)2 現已持有的無損檢測資格證書 (復印件1份)3 最高學歷證明或畢業證書(復印件1份)4 專項培訓證明(原件1 份)5 視力證明(原件1份)6 身份證(復印件1份)初審意見 復審意見 ( 考試機構簽章)年 月 日(發證機關簽章)年 月日特種設備安全技

25、術規范TSG XXXX-201911附件B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證書更新申請表 證書更新方式(請畫 選擇):考核換證 審核換證打印填寫, 手寫無效 檔案號:姓 名身份證編號通信地址郵政編碼手 機 聯系電話(區號)傳 真(區號)方法項目代號級別 證書有效期初試取證年份復試次數射線檢測(RT)超聲檢測(UT)磁粉檢測(MT)滲透檢測(PT)聲發射檢測(AE)電磁檢測(EMT)應提交的 材料目錄 序號 材 料名 稱1本申請表(原件2份)2 申請更新項目的資格證(復印件 1份)3 身份證(復印件1份)4 聘用單位證明(注)(原件1份) 5身體能夠勝任所從事工作的書面聲明(原件1份)6 持證有效期 內的培訓記錄、證明(II、皿級人員申請審核換證者提供,原件1份)皿級人員能力保持與更新驗證打分表(皿級人員申請審核換證者提供,原件1份)初審意見7復審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