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2課時_第1頁
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2課時_第2頁
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2課時_第3頁
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2課時_第4頁
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2課時)【教學思路分析】1. 本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課題是在學習原子結構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的過程。本課題難點比較集中,有電子的分層排布、離子的形成、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離子符號和元素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性質的關系等。這些內容是培養學生對微觀世界學習興趣的一個很好的素材,也為學生學好化學式和化合價打下了基礎。教學設計分析離子的形成是本節課題的重點,學習核外電子的排布知識是為建立離子概念作鋪墊。學習核外電子的排布知識時可讓學生首先對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進行猜想,然后呈現科學家通過假設、猜想的階段,再借助先進的儀器

2、進行實驗測定最后得出結論的過程,讓學生感悟出核外電子的運動不同于宏觀物體的運動,核外電子是分層運動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作為原子結構的一種表達手段,課標中不要求學生會畫,但要了解它的意義。利用教材上一些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讓學生查找規律,找出元素的分類和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間的關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離子的形成的過程, 在播放完氯化鈉的形成的動畫后,由幾位學生來表演,扮演不同的元素的原子。然后讓學生去尋找自己的朋友,交友的目的是能讓自己變成穩定結構。例如讓鈉原子在一群原子中尋找朋友,找到氯原子,然后雙方交換電子,手拉手變成好朋友等等。這樣的活動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讓學生自行設計圖表進

3、行歸納單質、化合物、元素、原子、分子、離子這些基本概念間的網絡圖,從而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2)了解原子結構的表示方法和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3)了解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4)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2 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生間相互討論、交流,增強學生歸納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2)運用多媒體動畫片、課文插圖等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增強學習的效果。3 情感態度價值觀:(1)初步體會物質構成的奧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微粒性”等辯

4、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 離子的形成。教學難點: 離子的形成和核外電子排布的概念。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問題討論法教學流程:猜想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分析總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和元素性質的關系介紹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 -學生歸納出物質與其構成的粒子之間的關系了解離子、離子的分類、離子符號的含義通過實驗、分析和學生的表演掌握氯化鈉的形成- - -媒體教學過程: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教 學 意 圖【引入】課件呈現第三單元課題中的苯分子、硅原子圖像【設問】從這二幅圖上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設問】那么,有沒有其他可以構成物質的粒子

5、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一種構成物質的粒子:離子。【過渡】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對原子結構有哪些認識?【引入】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里,電子是怎樣在核外運動的呢?同學們可以進行猜想與假設。【講解】科學家在探索原子核外電子運動時,也經歷了假設、猜想的階段。【圖片】長岡、萊納德、湯姆生、玻爾等的原子模型。【講解】最終科學家通過科學的手段、借助先進的儀器進行實驗測定、檢驗而得到了結論。【圖片】書上圖4-9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示意圖【講解】核外電子的運動有自己的特點,它不像行星繞太陽旋轉有固定的軌道,但卻有經常出現的區域。科學家把這些區域稱為電子層。核外電子是在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的,人們又把這種現象叫做核外電子

6、的分層排布。【板書】一、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講解】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里,核外電子是分區域運動的。我們把電子離核遠近的不同的運動區域叫做電子層,能量最低,離核最近的叫第一層;能量稍高,離核稍遠的叫第二層。由里往外依次類推,分別叫做“第三、四、五、六、七層”【講解】根據原子的核電荷數和電子的排布規律,我們可以用一種簡單的圖形來代表原子結構,這就是原子結構示意圖。【課件】介紹一些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它們的意義:圓圈表示原子核,圓圈里的數字表示核內的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的電子數。【回答】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回答】 質子原子核 中子原子核外電子【

7、猜想與假設】學生一:核外電子可能象九顆行星那樣圍繞著太陽沿著各自的軌道旋轉。學生二:核外電子也可能一個接一個地圍繞著原子核旋轉。學生三:創設問題情景,從已有的知識切入,自然過渡到本課內容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介紹】化學上把最外層是8個電子(只有一個電子層的具有2個電子)的結構,稱為相對穩定結構。【課件】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設問】我們知道元素種類分為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那么你能歸納出這些不同類型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有什么規律嗎?【板書】二、元素的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課件】元素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 最外層電子數得失電子金屬元素一般4易得非金屬元

8、素一般4易失稀有氣體元素8或2(he)穩定討論、思考、總結填左表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演示實驗】金屬鈉在氯氣中反應生成氯化鈉。【設問】白煙是什么物質?【投影】鈉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設問】鈉原子和氯原子通過怎樣的變化可以變成穩定結構呢?【邊講邊板書】三、離子的形成【播flash】氯化鈉的形成過程。【講述】請每個小組取出老師發放的四張圖片,他們分別是標有na 、k、cl、he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表演鈉原子找朋友的游戲。【邊講邊板書】(手指著上述陰陽離子示意圖)1 帶電的原子叫離子。2 帶正電荷的原子叫陽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叫陰離子。3 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不帶電性的化合物。

9、【講述】如鈉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鈉離子,氯原子得到電子形成氯離子。鈉離子與氯離子由于靜電作用而結合成化合物氯化鈉nacl。像氯化鈉這樣由陰、陽離子結合成的化合物還有很多。【板書】4離子的表示方法-離子符號鈉離子的符號為:na+氯離子的符號為:cl-【板書】離子符號的意義:元素符號右上角的+、-號表示電性,數字表示所帶電荷數。【課件】原子、離子的比較原子離子不同點結構穩定性所顯的電性粒子符號化學性質相同點聯系【設問】在課題2中我們學習了物質、元素、分子和原子的關系,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種新的粒子-離子,你能歸納出物質與其構成的粒子之間的關系嗎?【設問】本課中,你學到了什么?觀察實驗,描述實驗現象,感悟

10、通過靜電作用形成氯化鈉的過程。進一步感悟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學生討論后表演:小組一、小組二上臺表演。鈉原子在一群原子中尋找朋友,找到氯原子,然后雙方交換電子,手拉手變成好朋友。【練一練】寫出鎂離子、硫離子的符號。【歸納】以圖表的形式歸納出:元素、原子、分子、離子、單質、化合物之間的關系。【體驗與收獲】總結本課內容.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抽象內容直觀化。通過活潑的表演把枯燥、繁難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學習用圖表、化學用語歸納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進一步建立物質的微觀概念。資料鏈接: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學反思:本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學習小組的討論,使學生建立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觀念,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利用課件優勢,充分展現nacl的形成過程,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認識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